全球16億「森林居民」地圖,揭示人與自然的空間關係

2020-12-22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學術頭條

全球範圍的城市化席捲著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車水馬龍,高樓大廈,當我們拿著美式咖啡趁著洶湧的人流趕早班地鐵去上班時,或許不會想到,世界上還會有另外一群人,棲息在茂盛而寧靜的森林周圍。

他們依靠森林生活——砍柴生火,銷售木材、水果、工藝品等。

他們由於與大眾的生活脫節,又或是長期居住在隱秘的森林中,所以關於他們的信息並不明朗。關於這個問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環境研究助理教授、第一作者彼得·牛頓指出:「全球有多少人生活在森林裡或森林周圍?我們根本沒有數據。」

當然,相關數據的缺失也引起了他探索的興趣。彼得教授帶領他的團隊,結合了森林覆蓋和人口密度數據,繪製了2000年和2012年全球範圍內人類和森林之間的空間關係。

「這是試圖量化森林環境中人們生計項目的潛在目標人口的第一步。」 彼得教授如是說。

結果顯示,全球居住在森林及其周圍的人口數量大約有16億,其中,64.5%生活在熱帶國家,71.3%生活在低收入、中低收入或中高收入國家。

繪製人與森林關係地圖

研究人員量化了全球居住在森林內和周圍的人口數量和空間分布,他們將森林定義為任何2公頃範圍內樹木覆蓋面積超過50%的地區。但他們排除了每平方公裡人口超過1500人的城市地區。

同時,他們也強調用精確的術語——「森林臨近居民」來指代居住在森林中或森林周圍的人,他們也重點解釋了兩個概念:「森林鄰近性」與「森林依賴性」。

森林鄰近性與森林依賴有關,但並不等同於森林依賴。森林鄰近的定位著重強調在地理位置,而森林依賴著重強調的是居民的主觀需求。換句話說,住在森林周圍的人不一定依靠森林的林木資源生活,而真正銷售木材的可能並不住在森林周圍。

研究人員將全球森林空間分布數據與人口密度數據疊加,為人類和森林共存的地方提供了具體的全球估算和地圖。他們使用1公裡解析度的全球人口密度數據和來自Landsat的30米解析度的全球樹木覆蓋數據生成空間疊加圖,以確定2000年和2012年生活在森林或接近森林的人口子集。

根據研究成果,2012年,全球有19.3億、16.6億和7.8億農村人口居住在距森林10公裡、5公裡和1公裡以內。研究人員還提供顯示全球人與森林的空間位置和關係,以及兩個森林面積較大的國家(巴西和印度尼西亞)。

2012年,有10.3億森林臨近居民(FPP,佔所有FPP的64.5%)生活在熱帶國家(這裡定義為國土面積有一部分位於熱帶的國家);其餘5.69億人(35.5%)生活在非熱帶國家(這裡定義為完全不在熱帶地區的國家)。共有11.4億FPP(佔全部FPP的71.3%)生活在世界銀行劃分為低收入、中低收入或中上等收入的國家;其餘4.6億人(28.7%)生活在高收入國家。

2012年,在所有國家中,平均有28%的人口接近森林覆蓋率。其中,巴西24%的人口是FPP;印度尼西亞35%的人是FPP。而且全球範圍內,FPP的數量在2000年到2012年間略有增長:2012年FPP的數量比2000年增加了1050萬。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國家的FPP數量有所增加(增長最大的是孟加拉國,2012年的FPP數量比2000年增加了1400萬),同期,其他地區也出現了下降(降幅最大的是中國,2012年FPP比2000年減少了4800萬)。

繪製森林草圖的意義

「大量的人生活在森林裡和周圍,因此森林成為思考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的重要棲息地和生物群落,」彼得教授說:「影響森林的計劃、項目和政策也影響到大量的人。」

研究人員認為,世界各地支持森林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項目的組織都對了解有多少人居住在森林內或森林附近感興趣,以便確定優先次序和資金目標,並衡量他們的項目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研究結果對森林保護、森林生計和森林內外社區的可持續社會經濟發展感興趣的研究人員和決策者具有啟示意義。

森林景觀是複雜的社會環境系統。它們對於碳儲存、碳封存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其他環境效益都很重要。它們還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社會經濟貢獻,包括保健福利和支助許多生活在森林內和周圍的人的生存和創收生計。鑑於這些價值,森林保護、治理和恢復是全球的優先事項,森林內和森林附近的人民和社區的可持續社會經濟發展也是如此。

森林支持人類生計的程度,以及人類對森林生態的影響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人與森林之間的空間聯繫。因此,繪製森林和居住在森林內及其周圍的人民之間的空間關係,是了解森林和人民之間這些關係的性質的一個重要部分。

從理論的角度來看,繪製人與自然資源之間的空間關係,有助於理解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和相互作用,以及這些關係如何隨著時間和空間而變化和變化。改善對環境和人類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的規模和程度的理解,也有助於社會環境系統學者更好地理解與森林景觀相關的動態和結果。

從更實際的角度來看,對人與自然資源之間的空間關係進行量化可以幫助決策者制定明確的空間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指標和政策,以優先領域為目標。許多關心森林養護和發展政策的發展機構、非政府組織和捐助者已發起倡議,其明確目標是改善生活在森林內和周圍的人民的生活,改變人們使用森林的方式,加強森林養護。例如,為旨在減少土地所有者和森林使用者砍伐森林的環境服務項目支付費用,將非木材森林產品商業化的倡議,建立新的保護區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轉變使用權和森林治理以改善森林使用者的生計。

研究的未來展望

這項工作提供了一個草圖,其他研究人員和決策者可以在此基礎上添加不同層次的數據,比如社會、經濟或文化細節,從而描繪出更完整的畫面。然而,許多這些數據集在全球層面上是不可用的。

「其他研究人員或者我們將來能做的就是在我們有數據的特定區域找到家,」彼得教授說。從當地的數據,科學家可以推斷出這些森林附近的人口中有多少也是依賴森林或生活在貧困中,從而幫助決策者實施空間定位和影響評估。

對受新幹預措施影響的人數的可靠估計,是衡量政策幹預措施對生計的影響的努力的核心。在項目區域、國家或區域內居住在森林內或森林附近的人口數量和空間分布的系統證據,對於幫助決策者確定優先領域的項目目標非常重要。

然而,在森林和人類之間的相互作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知識差距。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在國家一級,很少有定量分析審查人與森林之間的空間關係,也很少有關於全球生活在森林內和周圍的人口數量的經驗估計。

彼得教授的這篇新論文,通過回答全球有多少人生活在森林中或森林周圍,在全球範圍內量化了人類與森林之間的空間關係,提供了包括可用於評估森林景觀中人口數量隨時間變化的公開數據,為後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參考資料:

Newton, P., Kinzer, A. T., Miller, D. C., Oldekop, J. A., & Agrawal, A. (2020). The Number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rest-Proximate People Globally. One Earth, 3(3), 363–370. https://doi.org/10.1016/j.oneear.2020.08.016

相關焦點

  • 谷歌衛星地圖——全球森林監察系統揭示中國霧霾
    谷歌衛星地圖裡的全球森林監察系統可以實時顯示全球森林的覆蓋情況。該地圖的數據來源有多個,其中包括了NASA的森林面積覆蓋率的分析數據。於是我們選取了中國及中國周邊的部分……這是亞歐兩洲的森林覆蓋地圖:最深的綠色表示覆蓋率在75%-100%次深的綠色是50-75%
  • 聯合國科學家首次繪製出推動綠色商業的自然與改良棲息地全球地圖...
    聯合國科學家首次繪製出推動綠色商業的自然與改良棲息地全球地圖 | 綠會國際部生物多樣性超級年速遞 2020-08-06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研究發現確定全球生態系統恢復優先區域的方法 |《自然》最新論文...
    研究發現確定全球生態系統恢復優先區域的方法 |《自然》最新論文 | 綠會國際部聚焦 2020-10-16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IPBES報告關鍵數據:25年損失2.9億公頃原始森林
    全球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變革方法(來源:IPBES)28%:由土著居民持有和/或管理的全球土地面積比例,包括40%以上的正式保護區和37%人類幹預非常低的剩餘陸地面積。+/-600億:全球每年開採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資源噸數
  • 馬雲退休後,5.5億人參與種植的支付寶螞蟻森林,有多少棵樹呢?
    如今這項「螞蟻森林」計劃,也已經近四年的時間過去了,支付寶中螞蟻森林的用戶,也已經達到了5.5億人次,在荒漠中種植的樹木更是超過了2億棵,種植面積高達274畝,相當於2.5個新加坡領土面積,而且,直到目前為止,這項由馬雲開啟的「天價」公益性項目,並沒有隨著馬雲退休而止步,仍舊砥礪前行。
  • 高德地圖發布清明出行預測:森林旅遊成為新時尚
    4月1日,高德地圖、中國天氣網聯合全國90多家交通管理部門共同發布了《2019清明小長假出行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清明短途出遊為主,森林旅遊成新時尚。此前,高德地圖聯合中國天氣網發布了《春風地圖》,公布了春季十大賞櫻勝地,依次為杭州西湖、武漢大學、顧村公園、無錫黿頭渚、北京玉淵潭、青島中山公園、重慶南山植物園、南京雞鳴寺、漳平永福櫻花園。其中,無錫黿頭渚素有「中華賞櫻勝地」的美譽,每年都將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觀賞。
  • 學苑論衡:不懈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路徑
    恩格斯高度關注人與自然的關係。《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主義原理》《共產黨宣言》《自然辯證法》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揭示了人類史和自然史的辯證統一性,將人與自然看作生產力的構成要素,認為人類盲目對待自然必然會招致自然的報復,打破了西方近代人與自然二元對立的自然觀。
  • 不懈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路徑(學苑論衡)
    恩格斯高度關注人與自然的關係。《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主義原理》《共產黨宣言》《自然辯證法》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揭示了人類史和自然史的辯證統一性,將人與自然看作生產力的構成要素,認為人類盲目對待自然必然會招致自然的報復,打破了西方近代人與自然二元對立的自然觀。
  • Cover:大峽谷國家公園 100 歲了,它的居民在持續評估人與自然的關係
    1869 年,美國自然學家 John Wesley Powell 組建了第一支峽谷科考隊,繪製了第一批可靠的科羅拉多河流域地圖,也同時賦予了該地沿用至今的名字——大峽谷。1903 年,造訪了大峽谷的羅斯福總統稱,「這是每個美國人都該親眼見見的奇景……要保留這個偉大的自然奇蹟」。他在五年後宣布大峽谷成為「國家紀念地」,為它提供了首個聯邦保護。
  • 人與自然的關係(作文素材)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內涵和本質和諧是指系統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間配合得勻稱和得當。一個生態系統,尤論是在全球、地區,還是局部區域,都是複雜的牛物群落與所處的環境(包括水、大氣、土、巖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對穩定又有自組織功能的一個系統,水是其中最活躍、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
  • 生命地圖:反思「人類的足跡」
    它們會告訴你,在這個地球上哪裡野生動物密度最高,哪些物種瀕臨滅絕,哪些地方森林消失最快,又有哪些地方大自然最為繁盛。  這是一本由全球70多個研究機構、數百位科學家,結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共同完成的生命圖集。8月5日,這本由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牽頭編寫的《生命地圖》全球生態保護地圖集正式推出。
  • 百度地圖將與HERE共建全球室內地圖
    近日,在美國舉辦的CES國際電子消費展大會上,百度地圖與HERE宣布將深化雙方戰略合作,在中國以外地區共同推進室內地圖的數據建設。針對當前用戶在全球範圍內更為精準的地圖使用需求,升級相關數據及產品能力,帶來更為優質的全球使用體驗。
  • 《逃離塔科夫》森林鑰匙在哪 森林地圖全鑰匙收集攻略
    森林地圖全鑰匙收集攻略 2020-03-29 18:14:25 第一人稱射擊FPS 人氣值:加載中...
  • 英國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最詳細的地圖
    來自英國的天文學家利用歐洲航天局(ESA)蓋亞空間觀測站收集的數據,繪製了一張由近20億顆恆星為一顆銀河系的新地圖。 劍橋大學的專家領導了20億顆恆星的宇宙地圖集的創建,他們相信這些地圖集可以揭示我們的星系是如何誕生的,以及在遙遠的將來會發生什麼。 詳細的地圖是根據歐空局蓋亞飛行任務的最新數據繪製的,該任務有兩顆衛星距離地球93萬英裡,測量整個銀河系恆星物體之間的距離。
  • 南京土壤所揭示木本植物系統發育特性對森林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影響
    這些功能類群對森林的養分循環、林木健康和生態系統穩定有重要作用。木本植物是森林的主體,不間斷地將光合碳源轉移至鄰近土壤(以下簡稱根基土),並與土壤微生物間維繫著緊密的聯繫。近期研究發現森林樹木-真菌關係中存在極強的系統發育信號,然而,樹木系統發育特性是否在較大的空間尺度仍然顯著影響土壤真菌的分布尚無報導。
  • 雙語|過去20年 全球森林覆蓋面積減少近億公頃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過去20年間,全球森林覆蓋面積減少了近1億公頃,儘管減少的速度低於以往,但在穩步下降。聯合國糧農組織周二(9月15日)報告稱,全球森林面積在20年間減少了近1億公頃,這標誌著儘管減少的速度低於以往,但森林面積在穩步下降。
  • 16億年藻類化石揭示真核生物起源—新聞—科學網
  • 高解析度世界重力地圖:各地差異驚人
    根據一幅新繪製的高解析度世界重力地圖,地球各地的重力差異幅度遠遠超過最初預計。世界重力地圖展示的重力場涵蓋近30億個地點,覆蓋地球80%的大陸塊。這幅地圖是對2011年利用GOCE(地球重力場與海洋環流探測衛星的英文首字母縮寫)衛星所做研究進行的改進。GOCE獲取的圖像揭示了重力如何隨地區不同發生變化,但精確度只有2到10公裡。
  • 高尾森林自然學校:生長在森林中的學校
    今天是考察日本森林幼兒園和自然學校的第一天。我們去了高尾森林自然學校、晚上住在NPO法人國際自然大學校,和Piccolo幼兒園園長中島久美子一起共進晚餐。三所不同的學校儘管運營模式差別很大,但所堅持的初衷都是一致的——讓孩子走進大自然,親近自然,在大自然中盡情玩耍,全面發展。
  • 谷歌打造空間地圖 可瀏覽近十萬顆恆星—新聞—科學網
    令人眼花繚亂的銀河系盤面結構,科學家認為銀河系中大約存在4000億炙熱的恆星,它們呈現出藍色的光芒 圖中顯示了許多恆星系統的相對位置,我們只要點擊某個對象的名字就能獲得更多關於該系統的信息,比如最左邊的HR 753恆星系統位於鯨魚座方向上,最右邊的為Gliese 570系統,科學家認為該系統中存在Gliese 570d行星 據國外媒體報導,谷歌推出了空間互動式地圖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