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位於臺北市仁愛路精華區,面積廣達2萬1千坪的空軍總部舊址開發規劃,臺「行政院長」江宜樺在聽取簡報後,指示主管部門應綜合考量未來長遠的發展,重新思考開發方向。原本進行中的仿效東京六本木,結合商辦、旅館與購物中心的「臺北城中城」規劃方向,因此歸零重新思考。
本報社論曾經多次主張,臺北市現有的大面積公有土地活化,必須從首都整體發展的角度,引用先進的都市計劃理念,進行整體的規劃,否則從臺北火車站前的雙子星、華山文創園區、華光社區、空軍總部舊址、松山菸廠大巨蛋、臺北學苑乃至松山機場指揮部,八項大面積公有土地同時進行活化與招標,每個開發案都模仿「東京六本木」,勢必發生重複、濫建、賤價租售等亂象,成為臺灣後代子孫的災難。對於江宜樺喊停空總開發計劃,並且提出以臺北長遠發展作為思考方向,我們舉雙手贊成。
我們認為,臺北市八項大面積公有土地開發計劃,應該從臺「行政院」的層級進行全面集成,兼顧未來百年的都市發展與財政效益最大化兩大原則,排除部門之間的本位考量,採取全面的規劃,創造差異化的特色,並且思考大型開發案對臺北市既有商圈與社區的衝擊,在設定時程內有秩序地加以實現。這八項大面積公有土地的開發,堪稱是臺北市都市發展再升級的歷史契機,擘劃的方向與格局,將會決定臺北市未來在亞洲、甚至全球「首都」城市的競爭地位。
雖然這八項大面積土地原本屬於不同單位,但是從「行政院」的層級進行集成,已經有實際運行的平臺。2009年12月「行政院」成立「公有土地清理活化督導小組」,由「副院長」親自主持,加速公有資產的活化,充實日益困難的政府財政,包括臺北車站一樓與二樓商場 ROT招商營運,臺灣大學尊賢會館OT裝修與經營、提供學術研討與參訪人士住宿等,都是成功的案例。公有資產活化的績效,從2009年的151億元(新臺幣,下同)逐漸遞增至去年的270億元,運行至今4年來已經初見成效。
過去對於公有土地資產活化,財政部門公有財產局一直被動扮演小媳婦的角色,只做到消極列管造冊,而包括號稱臺灣最大地主的經濟部門(臺糖)、在全臺各都市中心擁有大面積精華土地的防務部門,乃至教育部門所屬越來越多的閒置中小學校園,始終沒有一個專責單位來集成政府閒置土地開發計劃。因此,過去防務部門蓋了不少將領宿舍,經濟部門的臺糖則成為「立法委員」索地的標的,臺當局各部門抱著金雞母哭窮,官員則擔憂涉入利益輸送而寧願不做不錯。
在這種情況下,由臺「行政院副院長」主持的「公有土地清理活化督導小組」,就必須扛起突破既有框架、破除「部會」本位主義、將開發利益最大化的重要任務。以小組運行四年來的成功經驗為基礎,提升小組的功能與執行能量,在既有的與會成員外納入都市計劃的專業委員,全力做好臺北市八項大面積開發案,作為各級政府機關土地資產活化的示範。
我們曾經建議,故宮博物院的擴建計劃,應該提升到「行政院」的層級,並且研議是否落腳空軍總部。紐約、東京、柏林、倫敦、巴黎等一流城市,都在市中心的最精華地區設置無可替代的博物館,並且因此帶來無可估算的文化、觀光乃至國臺灣戰略價值。早已侷促不敷使用的故宮博物院,如果能在臺北市中心舒展身手,將使得臺北市取得亞洲文化重鎮的地位,光從規劃招標的啟動就必然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
相對於選擇以賭博來轉型的新加坡、不斷擁抱六本木式大型開發案的首爾,以及陷入濫建狂潮的大陸城市,臺北市如果能夠打響故宮博物院的擴建計劃,必然能夠凸顯臺灣競爭優勢,一掃臺灣競爭力落後的悶氣。事實上,所謂六本木的城中城模式,早已成為亞洲各大城市胡亂模仿的廉價宣傳品。首爾及大陸城市學得四不像的失敗案例頻傳,即使六本木的商場與住宅環境,也已經逐漸失去光環,超大規模的住宅大樓無法提供便利的生活機能。現在東京人提到六本木,第一個反應就是「夜店大本營」,六本木的成敗尚無定論,正反兩極的論證仍在檢驗之中。
雖然不少臺北市民主張應該將空軍總部全面綠化成市民公園,但是我們認為,包括空總在內的大面積公有土地開發,必須以創造臺當局財源為主要考量。如果這八項開發案全面建成商場與住宅,勢必因為彼此排擠而陷於賤賣賤租的困局;相反地,全部變成公園綠地,又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必須「行政院」主動扛起責任,才能從「價值極大化」的高度來推動這些開發案。
來源:臺灣《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