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買!」父母的「窮人思維」,正在限制孩子的未來發展

2020-09-21 重慶海之聲袁家崗店12


勤儉節約是傳統美德,但刻意「窮養」或許會滋生自卑心理

每個家長養育孩子的理念都不相同,對待窮養和富養的討論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有的人認為現在條件好了,給孩子好的環境和條件是應該的, 當然也有家長覺得如果不窮養孩子的話,孩子根本沒辦法懂得珍惜的道理。

剛剛結束家長會的一群家長聚在一起聊天,寶媽茉莉的話瞬間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要我說這養孩子就必須遵守一個原則,那就是要啥千萬別給啥。

像我家的樂樂,我對他物質方面的控制就是一個字,嚴!需要的衣服、鞋子、包括學習用品什麼的,我都會嚴格控制花銷和數量,就得讓孩子們意識到爸媽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隨便揮霍可不行。

但家長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陷入了沉默當中,原來平時樂樂的表現,可以用過於懂事形容。

孩子們一起出去遊玩,大家都吵著要買玩具時,樂樂會瞄著媽媽的眼色,默默退到一邊乖巧卻有些失落地說:「這太貴了,媽媽,我不買了」。

就連平時對其他小朋友的學習用具,也會流露出羨慕的眼神。

這樣的孩子看似懂事,但孩子懂事背後,正是被父母養「窮」的心。

被父母養「窮」的心,比真正的貧窮更可怕

勤儉節約的美德是父母培養孩子的目標,但絕不應該成為用來限制孩子各種正常需求的工具。

現在不敢說出自己正當的需求,只是讓孩子一味克制自己,看似懂事的我不買,就會逐漸在他們心中變成我不配,我不敢,我不行。

一旦種下了自卑的種子,讓這種想法生了根發了芽,可能會影響並伴隨孩子一生。

寶媽知識小Time:父母遵循的「窮人思維」,正在限制孩子們的未來發展

1) 性格產生缺陷

通常被窮人思維困住了的孩子們,性格上往往會產生一些缺陷,他們會形成對金錢斤斤計較的習慣,導致和周圍的夥伴們交往的時候不願意更多付出,很容易會變得越來越孤僻。

或者是由於家長從小就控制得特別嚴格,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和觀點,變得膽小自卑。

2) 產生錯誤的「金錢觀」

在父母窮養思維的控制下,孩子們往往會無法正確利用金錢,反而成為了「金錢的奴隸」。

在未來自己面對生活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小時候物質的缺乏,從而報復性消費,胡亂花錢。

或者因為從小就活在「沒錢」的擔心中,處處不敢花錢,認為金錢代表著生活的一切,無法單純地享受生活。

3)自私自利

因為把金錢看得過於重,他們可能會處處算計,一心只考慮著金錢的得失,不去重視更重要的親情、家庭關係,給人造成自私自利的印象。

寶媽知識小Time:內心的富養才是真正的富養

經濟富足的家長們給孩子們買生活用品,吃穿用度一擲千金毫不吝嗇,到了關懷孩子內心成長方面卻不願意花時間陪伴付出,給孩子提供看似最貴的最好的教育條件,其實卻忽視了對孩子內心的富養。

比起在物質上一擲千金或者是苛刻窮養,夫妻和睦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提供一個溫馨向上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們從父母的一言一行中汲取營養,才是最值得追求的富養。

溫暖寄語:窮養不是一味地在物質上苛待孩子,富養也絕不是給孩子毫無節制的花銷,用愛和耐心為孩子建立起優雅從容的生活態度,讓孩子有享得了福也吃得了苦的大氣,才是真正應該追求的目標。

相關焦點

  • 你的「窮人思維」正在毀掉下一代,別讓父母的格局限制孩子的未來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窮人思維」是一個有些刺眼的詞語,好像生來貧窮的人,註定帶著窮人的思維,一生貧窮下去。百度百科對窮人思維的解釋是:不上進、不善於思考、只考慮眼前利益、沒有互利共贏的思維。窮人思維和貧窮是兩回事,但是彼此之間有有著某種聯繫。
  • 這3種「窮人思維」,正在毀掉下一代,別讓你的格局限制孩子發展
    為人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青出於藍,能夠超越自己,擁有燦爛的人生。然而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很多人悲觀的發現階級正在逐漸的固化。窮人思維所帶來的狹隘格局,正在不知不覺的毀掉下一代,限制了孩子今後的發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窮人思維,以及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吧。
  • 你的「窮人思維」正在毀掉下一代,別讓父母的格局限制孩子的未來
    「窮人思維」是一個有些刺眼的詞語,好像生來貧窮的人,註定帶著窮人的思維,一生貧窮下去。百度百科對窮人思維的解釋是:不上進、不善於思考、只考慮眼前利益、沒有互利共贏的思維。窮人思維和貧窮是兩回事,但是彼此之間有有著某種聯繫。很多人究其一生都只能困在狹隘的窮人思維裡,這和家庭環境、父母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 家長的「窮人思維」,正在讓優秀的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普通
    導讀:家長的「窮人思維」,正在讓優秀的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普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的「窮人思維」,正在讓優秀的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普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窮人思維讓你不敢買比特幣!
    他說:我熱愛教育,但我討厭學校。我上過 8 所不同的學校,包括公立學校、特許學校、家庭學校和私立學校。現在孩子們上學做作業是出於恐懼和壓力,而不是因為對學習的熱愛。(後續還有,詳細內容,請百度一下) 可以想像,如果這個孩子學習很棒,未來會考上大學,找到一份工作,人到中年還房貸,一番坎坷,退休養老、、、他也不會有今天的少年得志,億萬身家。
  • 有以下表現的父母,是「窮人思維」無疑,不改將來孩子也難有錢
    文|文兒相信不少人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幻想:要是我哪天買張彩票中了大獎,那感覺肯定爽。不說能出任CEO 迎娶白富美吧,起碼也能走上自己的人生巔峰。這麼美滋滋地想著,簡直要樂開花了。針對當下,父母們努力在教育上給孩子投資,目的不還是為了孩子將來出人頭地,能有個比較光明的未來,起碼不必為錢發愁。身在家庭中耳濡目染,孩子的思維就是以父母為思維底板的。估計大多父母不知道,有以下表現的父母,是「窮人思維」無疑,不改將來孩子也難有錢。
  • 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窮人思維」,當心毀了孩子前程
    並不是所有人都家庭家財萬貫,也並不是所有人在養孩子時都會富養我們大多數的人家都是平常人家,孩子工作完之後上課完之後都會要求孩子幫自己洗碗洗衣服,其實這都是非常正常的,而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討論的就是什麼叫做窮人思維,其實窮不可怕,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人家雖然窮,但是他們家卻出現了很多清華或者北大的才子,所以窮並不是根本,根本的是窮人思維,這些窮人並不一定代表他們不懂得教育,而相反那些有錢人也不一定就沒有窮人思維
  • 「媽,我想去月亮上轉轉」是胡話嗎?父母的思維會限制孩子的未來
    我的想法在一次與90後的新同事交談中,意識到我的眼界已經限制了孩子的發展。這位90後的同事家裡有4個孩子,4個孩子中3個都是靠學習好爭取到免費學校。並且通過國考成為國家公務員。看天安門不需要一定沾女兒的光,但是說到將來去北京是因為有孩子在那上大學,同事覺得,很有面子,發奮學習,在初中畢業後就保送去了山東的內高班,考上北京的學府。相比之下,我的思維是孩子上學只有父母花錢供這一條路。
  • 家長的「窮人思維」,讓優秀的孩子,變得普通
    用經濟學的觀點來說,「窮人思維」往往過於注重「沉沒成本」。有一個有趣的「買鞋定理」。窮人思維決定著一個人的消費觀,也間接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有很多從小被父母灌輸了窮人思維的人,長大工作後往往會陷入兩個極端,要麼是拼命地超前消費想彌補童年的遺憾,要麼是拼命地省錢攢錢不惜犧牲生活品質,顯然都不是什麼健康的消費觀念。
  • 爸媽這3種教育,是典型的「窮人思維」,「天才」寶寶也會變廢材
    但為什麼父母會培養出這樣的孩子呢?這其實也和有部分父母的「窮人思維」是脫不了干係的。這種窮人思維雖然在短時間內能夠讓孩子收穫熱度和金錢,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卻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未來廣闊的發展。有部分家長受窮人思維的限制,平時做任何事情都是畏手畏腳,不敢突破現狀,更不敢做出改變,也要求自家孩子只能夠本本分分的學習,不能夠去接觸其他的任何東西。
  • 孩子小學「做生意」,父母可以支持,但「窮人思維」不能有
    不過,就這位網友提出的事情,我和以為網友的想法是一直的:這種掙錢方式並不是一種好的行為,是「窮人思維」的一種表現。雖然說,別人借削筆刀是一種需求,有需求就有購買力。但是孩子從這方面掙錢是一件不怎麼好的事情。
  • 看完這個故事,我才明白:比窮人思維更可怕的,是窮人格局!
    看完這個故事,我才明白:比窮人思維更可怕的,也更可悲的,是窮人格局!因為買的是下等艙的船票,這家人每天都能看到靠近上等艙的豪華餐廳裡,有各式各樣的、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可憐的孩子們一邊吃著乾巴巴的乾糧,一邊雙眼發光地看著餐廳裡的美食,最終,孩子們實在忍不住住了,於是祈求父母帶自己過去,哪怕是吃一點殘羹冷炙都行。
  • 中國窮人的孩子,正在被手機廢掉
    窮人家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沉溺於手機娛樂。圖/中國之聲「絕大多數孩子會強烈要求在外打工的父母買手機,他們寒暑假的生物鐘是晚上通宵玩遊戲,上午睡覺,下午起床繼續玩。」在他們的組建的受害者互助群裡,孩子拿家長手機玩遊戲,花掉幾萬塊錢的案例,不在少數。據新華社報導,湖南郴州一間農村初中的班主任吳耀娟說,他們學校80%都是留守兒童,「絕大多數孩子會強烈要求在外打工的父母買手機,他們寒暑假的生物鐘是晚上通宵玩遊戲,上午睡覺,下午起床繼續玩」。有孩子沉迷手機後,成績從第一學期的80多分,滑到40多分,後來再也沒有及格過。
  • 父母教育的認知深度,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
    教育孩子根本用不著父母耳提面命,而是,生活給他們看。他們看到了什麼,就會潛移默化成一種思維方式或行為模式。想讓他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自己先做什麼樣的人。可見,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終身學習的老師。任何時候,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加重要。
  • 男孩背「麻袋書包」上學被嘲,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人思維
    窮和窮人的思維,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但卻影響人的一生,這些都與父母的教育,家庭環境有關。窮人思維是指:不上進、不思考、只顧著眼前利益的思維。這種思維是長期停留在一個狀態中,越陷越深。在美國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區別就是財富教育,富人家庭對孩子教育的是正確的金錢觀,如何理財,如何把錢發揮到最大價值,而窮人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要聽話勤勞,找一份好的工作,無法考慮未來是如何。
  • 把父母看得太重,是所有窮人孩子的通病
    家人責怪他為什麼當初不開口,本來幾萬塊的事現在賣房也不夠。朋友眼眶紅了,因為當初不想讓家裡擔心,想著父母年齡都大了,也沒什麼收入,不想讓他們再作難。沒想到,項目虧了,貸款也還不起了。一個好好的小康家庭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富人思來年,窮人顧眼前。」
  •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家長的「窮人思維」,再優秀的娃也會被毀掉
    這位媽媽的做法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為了一塊錢的蠅頭小利斤斤計較,私下裡卻認為自己佔了多大的便宜。但她不知道的是,再優秀的孩子,也會被自己的「窮人思維」毀掉。」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1、使孩子的眼光變得短淺 受父母「窮人思維」的影響,孩子的眼光會十分的短淺,做事情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不考慮未來的路怎麼走。
  • 為什麼現在富人孩子不高考去留學,而窮人的孩子只能選擇高考
    現在一個窮人的孩子或許沒有時間沒有財力去考大學,但是有毅力的是可以自學成才的,但這不是每個人這樣;而富人的孩子不讀大學,可以國外留學,外面鍍金回來,回來後就是海歸,可能在家族企業任職或某公司擔任高級管理,反之,窮人的孩子是不可能的。
  • 窮人對孩子常說的五件事,會限制孩子的成長
    第一,穩重行事大多數窮人教他們的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安全行事,不管一個人對她的孩子說了多少話,做了多少事,但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一定會幫助他們的孩子實現這些目標。當然,也有一些特例,他們做一切事情都是為了幫助他們的孩子去那裡,但這隻佔所有窮人人口的1%,但其他99%的人很可能會告訴他們的孩子,他們必須謹慎行事。
  • 窮人思維正在毀掉你——《窮爸爸富爸爸》
    窮人一直都在,因為它就困在你的思維裡。當他們說「我買不起」或「我做不到」的時候,他們就淪陷了,他們就成為了他們所說的樣子。我遇到很多人說「我承擔不起」,「你以為我是用錢做的嗎?」我的親生父親(擁有哲學博士學位的爸爸)說:「你以為我是誰?我是用錢做的嗎?我買不起這個。」但我的富爸爸會說:「這就是他貧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