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有個兒童心理學家的名言是:教育就是榜樣。
教育孩子根本用不著父母耳提面命,而是,生活給他們看。他們看到了什麼,就會潛移默化成一種思維方式或行為模式。想讓他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自己先做什麼樣的人。
可見,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也是孩子終身學習的老師。任何時候,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加重要。
在今年高考狀元接二連三的出爐時,一段北京市文科高考狀元的採訪刷遍了整個網絡,被貼上「國人轉瘋」、「戳中無數人的心」的標籤。
「現在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的大學。而狀元都是我這種,家裡條件好,又厲害的人。」他的這段話,把在教育界早有苗頭的「階層固化」論再一次引入國人視野。
我父母是外交官,從小給我營造一種很好的家庭氛圍,都是包括對我這種學習習慣,性格上的培養,都是潛移默化的,因為我的每一步的基礎都打得比較牢靠,所以最後自然就水到渠成。
現在的狀元都是家裡條件好又本身厲害的這種?
狀元的一席話,讓人深思。除了家庭條件的優越性,父母在生活中對孩子的影響,在孩子的一生成長發展中才是至關重要的。
一流的家庭教育,培養卓越的孩子,即社會精英,金領。二流家庭教育培養優秀的孩子,即社會白領。三流的家庭教育培養的是普通孩子,即社會藍領。
所以說,你有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就有什麼樣子的孩子。
02
也許會有很多人說,孩子優不優秀,家庭教育是一方面的原因;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家庭的經濟基礎,決定了孩子是否有更好的發展。
我們不能否認家庭優越的經濟條件,給孩子在學習上帶來了更多的好資源和平臺,是那些窮人孩子都享受不到的。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勵志的文言文,說窮人家的孩子讀書用心,勤奮,埋頭深夜苦讀,成績總是超越富人家的孩子,穩穩得第一名。
每每讀到這樣的文章,內心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覺得只要努力,窮人的孩子就可以超越所有富人的孩子,爭一口氣。長大之後回頭一想,富人孩子家庭條件好,私塾先生師出名門,如果他們也像窮人孩子一樣用心讀書,窮人孩子能超越富人孩子嗎?
恐怕難上加難,就像現在階層固化一樣,窮人孩子逆襲越來越難。
03
當窮人的孩子苦讀英語,通過一年的學習,自己摸索找到英語學習方法時,富人的孩子只需報幾千元或者幾萬元的培訓班,高校名師就把自己的多年來的學習經驗傳給他們,並針對性對他們學習狀況來提高成績。窮人家的孩子能趕上富人家孩子的英語成績嗎?
當窮人家的孩子放假只知道死讀書,一心提高成績時,富人的孩子已經在課外的時間報多種類型的培訓班和才藝班,全面提高自己綜合素質和能力,全面發展提升自己。
這時,窮人孩子拿什麼跟富人家的孩子比?成績,實力,能力,還是才藝?
窮人的孩子暑假出去打工,貼補學費和生活費,還在為一個月一兩千的工資斤斤計較時,富人家的孩子暑假花幾萬元,出去旅遊或者參加一個出國遊學機構,去國外和當地的學生溝通交流,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經歷和見識決定富人孩子的眼界和格局遠遠超過窮人的孩子,長大以後富人的孩子只會越來越優秀,越來越富有。
04
也許你會為自己是窮人孩子的處境感到悲傷和絕望,我們不排除個別窮人逆襲的案例。就算沒有優越的家庭條件,窮人的孩子只要有父母優秀的教育一樣可以超越富人的孩子,因為不是每個富人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著思維認知的深度。
在湖南電視臺《變形計》節目中,你會看到那些富人的孩子泡酒吧,去夜店,在校打架鬧事;性格叛逆,愛罵人說髒話,成績差,對自己的父母也是極度的不尊重。
你會發現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溝通,耐心、細心和同理心。他們在思維認知上覺得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生活,甚至的家長過分寵溺,滿足了孩子物質條件卻缺乏精神培養。
而我的好友,家庭條件從小不好,但是父母對她的教育讓她覺得自己從來不比那些富人的孩子差。她說父母的思想和觀念深深影響她的成長。她做作業時,媽媽在旁邊看書,她犯錯誤時,爸爸就事論事,讓她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下次如何避免。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和謾罵,重傷她幼小又脆弱的心靈。她考試失敗時,她父母對她從來不指責,而是對她鼓勵性教育。
後來她考入名校打算出國留學深造,考慮到家庭條件打算放棄時,父母給了她一顆定心丸。父母說人的眼光要放長遠,而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你放棄的不是留學而是未來。
在畢業典禮上,她說最感謝父母,沒有他們的陪伴和優秀的教育就不會有今天的自己。
05
在《窮爸爸和富爸爸》一書中,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區別,不是財富,而是思維。優秀孩子和普通孩子最大的區別,不是家庭條件,而是家庭教育。
在如今孩子的教育中,單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父親和母親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人。在家庭教育中,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不可或缺,少了哪一方都可能造成孩子發展的失衡。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是孩子的榜樣,父親的格局往往決定著孩子未來能抵達的高度;在父愛中長大的孩子,有很強的安全感,自信陽光,敢於嘗試,敢於突破,往往有著更高的上限。在家庭教育中,母親也同樣是個舉足輕重的角色。母親特有的溫柔和寬容可以讓孩子養成寬厚的性格,而母親自身的修養,往往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品德和人格。
所以,每一位父親和母親,都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在自己擅長的地方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全面發展,讓孩子既可以飛得高,也能飛得遠,擁有一個成功而又幸福的人生。
圖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