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1屆小升初序幕逐漸被拉開,近兩日,家長們開始不平靜了,通過非常艱難的2020屆小升初的經歷看,現在對於家長以及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
隨著家長們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早,孩子們的競爭也越來越大,在四、五年前,奧數一等獎就直接等於六小強,因為參與的人數沒那麼多,一等獎人數也比現在少很多。
現在每個比賽動輒幾萬人,競爭也大了很多,所以現在單純的一個奧數一等獎,也很難打動小強,也並非說只有奧數一等獎才能進入小強的法眼,學校招生都具備一定的多樣性。
2019年開始小升初取消了特長生招生入學途徑,但是仍然有學校或明或暗的點招一部分特長生,多以學校老師自己在課外帶私課為主,如果確實優秀,那麼也是可以通過特長途徑進入目標校的,六小強大都有類似方式,這便是取決於家長是否能知道這些信息了哈。
對於奧數層面,現在總決賽難度的比賽,含金量還是要高很多,畢竟參與的大都是牛孩,這樣的比賽能拿個金或銀,對於簡歷將是非常重要的一筆。
而其他一次性的考試,含金量要稍微低一點點,這樣比賽的作用就是「以量取勝」,多幾個二等獎,不見得比一個乾巴巴的一等獎作用小。而簡歷在四、五、六三年的證書則是多多益善,英語和語文的作用雖起不到決定性,有了不至於減分,做個輔助還是可以的。
而暑假的早培和八中少素的選拔活動,讓不少家長受到了打擊,我們要從中總結經驗,是孩子不夠優秀嗎?不一定是。像早培的考試,現在越來越側重於考察孩子綜合實力,而並非考察孩子點、線性知識,而是考察孩子們對於知識的運用能力,不僅考察深度,還會考察廣度。所以,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而小升初點招(六小強為主)就相對簡單一些,要麼看簡歷面試,要麼看簡歷直接錄取,要麼看考試成績錄取,相對簡單。
而中考的作用在越來越弱化,中考區分度越來越低,所以想通過中考統招進入六小強高中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有多少機會呢?見下圖。
六小強高中統招名額共843人,這個名額不會有太大起伏,這些名額的競爭者有,六小強初中部的部分學生、區重點初中的學生、民辦校的學生、部分普校放棄校額到校但是分數很高的學生。
而區排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標準。
校額到校以及各種集團的招生(直升、籤約、特長、子弟等)佔據了重點高中不少的名額,所以在小升初環節就需要優先考慮集團校,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另外一個原則就是,要通過孩子自身的實力去到能處於第一集團的學校,無論哪類別的學校,都是頂尖學生支撐著學校升學率。當然,這樣的前提是孩子具備足夠的選擇權,也就是說有實力撕票。
比如是選擇十一學校常規學制,還是選擇人翠?前者分班考試依然有一定機率進入直升,後者有不少的機會可以進入人大附中高中部,所以綜合以上兩個原則,孩子處於什麼位置或者目標是哪個高中,基本就能有自己的答案。
教育就是讓知識打敗無知,而家長認知能力的不同,往往能決定了孩子們的未來。起碼在小升初環節,沒有家長的助力,這條路將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