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北京」立足於中國本土,依託畫廊協會的大力支持,全面呈現以北京為中心的中國藝術市場和最前沿的藝術作品和議題。自2006年創立以來,歷經13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亞洲備受矚目的頂級綜合型藝術博覽會和推動文化藝術領域內的亞洲力量。
開幕論壇現場
4月27日下午兩點,藝術北京與藝術介入聯合主辦的ART PARK分會場展覽暨開幕論壇於凱德MALL天宮院舉行。藝術北京 藝術總監趙力先生、藝術北京ART PARK 、藝術介入聯合創始人劉軍先生、小雞磕技市場總監李曉陶女士、青年藝術家羅旦先生、清河聯合主理人擦主席、凱德集團(中國)商業管理 華北區區域副總經理劉愷女士、凱德集團(中國)商業管理北部區域市場推廣總經理Isabel女士、凱德MALL·天宮院市場推广部經理賈浩儒先生出席了此次開幕。展覽呈現了來自藝術家崔宇、馮義瑩、韓真洙、金氏徹平、賈曉鷗、李一濛、劉巍、羅旦、吳梁焰、徐曉楠、楊辰傑(按字母順序)共14件作品,展期自4月27日起至5月30日。
凱德集團(中國)商業管理 華北區區域總經理袁嘉驊先生致開幕詞
凱德集團(中國)商業管理 華北區區域總經理袁嘉驊先生在開幕致辭中表達了凱德集團長期以來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所做的努力,作為商業空間的運營者,我們很樂於擔當藝術與大眾之間的對話橋梁,也期待以這次合作為起點,促進城市和藝術空間的雙向輻射。而藝術北京與藝術介入聯合主辦的ART PARK則長期致力於通過展覽與城市居民共同探索公共藝術與大眾之間的關係,通過論壇和沙龍討論前沿的話題,將優秀的公共藝術作品推薦到各種項目和場域當中,向社會推薦優良的藝術展覽,二者對於城市社會空間的期許不謀而合。
南城藝術推廣中心揭幕
隨著城市骨架的向外延伸,各區域的定位和發展格局也隨之發生變化,人口從城市中心向城市外沿遷移。隨著人口流動因素,工作、生活和消費場景需求的不斷更新,傳統的城市中心級商圈的活力與格局正在發生悄然劇變。而在土地資源供應有限的情況下,關於「藝術連結城市」的議題被迫切地提上日程。「南城藝術推廣中心」應時而生,藝術北京ART PARK 的聯合創始人劉軍先生與凱德集團(中國)商業管理 華北區區域總經理袁嘉驊先生共同為其揭幕,願為藝術在南城的普及與推廣添磚加瓦。
藝術北京的藝術總監趙力先生發言
在藝術北京的藝術總監趙力先生看來,美好生活需要美好藝術。他在論壇中表示:「今天我來北京南城是因為藝術,到了現場看到了藝術介入和凱德MALL合作做的「藝術南城」展覽,很多藝術家是我所熟悉的藝術家,但是展出在商場的空間裡,就覺得很不一樣。藝術品大多的時間是在美術館或者美術展覽空間中展出的,這是長久以來的固有邏輯。這固然讓藝術高雅、前衛地保留著它獨有的特質,但是這種固化也在禁錮藝術的自由。國外的公共藝術興起,一方面是藝術內部突破的需求,一方面外部的改變也是根本的原因。
《THANKS》,羅旦,樹脂著色烤漆,400*220*200cm
幾十年來中國的城市化發展,產生了城市景觀和文化功能上的需求,而隨著當代藝術的勃興,藝術家充分認識到藝術不僅僅是來自生活,也應該介入現實,由此喚起了藝術公共性的討論與實踐。回到我們今天的現場,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參與商業空間的形態,也可以看到商業空間因為藝術因為觀眾參與而變得不同。
凱德Mall作為一個北京南城區的大型商業中心,因為與藝術合作項目的進行,正在成為公眾關注的文化節點。在另一方面,「藝術介入」這個組織方是其中非常積極的力量。它一直強調橋梁的作用,就是為藝術介入商業搭建一個渠道,同時它也不是資源的販賣者,而是管理者和推動者的角色。雖然國內還沒有出現像國外的「藝術商業協會」這樣的組織或平臺,但「藝術介入」的出現的確在行使這樣的職能,或許它也最終成為了一個跨領域的平臺或者紐帶。」
藝術北京ART PARK 的聯合創始人劉軍先生發言
藝術北京ART PARK 、藝術介入聯合創始人劉軍先生以多年從事公共藝術和藝術商業的經驗在論壇中總結到現在的商業項目,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消費產品的場所,而是一個消費時間、情感的場所,體驗的是一種生活方式。通過浸入式藝術場景來觸動消費者強烈的情感開關,將成為創新商業場景的核心之一。而對於凱德MALL·天宮院這樣一個典型的購物中心公共區域的載體,周邊所覆蓋的是小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社區受眾。企業對於文化上的使命感,可以讓公共藝術引發更多可能,而好的文化藝術在公共環境裡面製造出來公共價值與美術館、博物館傳統的渠道相比更為多元也更為豐富。
小雞磕技市場總監李曉陶女士發言
小雞磕技市場總監李曉陶女士以多年從事藝術IP的運營角度分享了她對「藝術連結城市」的看法。藝術IP的運營中包括對藝術家的籤署、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一系列工作,與影視IP相比,藝術IP的傳播在內容和渠道方面則更需要依託於展覽與執行團隊多方面的協作才能將作品的內涵傳達給受眾。小雞磕技從藝術商業服務到賦能產業變革的推動者,以專業的態度獲得穩固的藝術家及IP來源和合作關係,同時成為藝術家及IP更廣闊的商業空間拓展的合伙人。作品覆蓋小型空間飾品、家居生活用品,藝術品質快消品,以生活美學切身實踐著用「藝術點亮生活空間」品牌理念的同時也用品質生活連結藝術。
青年藝術家羅旦先生發言
公共藝術和城市、生活上的連接離藝術家的奇思妙想和苦心鑽研的創作,青年藝術家羅旦看來文化是一種長久的記憶,其在日積月累中形成,又能夠在外部的刺激下而不斷深化。作為城市、商業和人之間的紐帶,藝術與商業的結合不僅能更好的放大物理空間的情感黏性,同時也為藝術家提供廣闊的展示空間,讓作品的意義得到更為多元的延續也讓公共藝術得以獲得更為良性的發展。
凱德集團(中國)商業管理 華北區區域副總經理劉愷女士發言
凱德集團(中國)商業管理 華北區區域副總經理劉愷女士在論壇中從凱德MALL·天宮院傾力打造的原創IP-FACE MAN的設計到藝術北京的參展經歷,分享了團隊對於藝術的商業介入經驗。在她看來正是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才產生了商業,這至少是商業環境的所在,所有與美相關都是藝術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講藝術和生活一直以來都是結合的非常緊密。作為城市與人之間的載體,商業內含有多維度的城市生活空間功能,藝術讓各類功能之間的關聯更為緊密、相互補充、協同發展,藝術與商業更好的結合才能成為多功能的聚集焦點,並在城市更新中發揮最大的勢能,加速城市與人的連接和互動。
到場嘉賓合影
在城市更新和消費升級的雙重作用下,商業空間已然成為城市與人之間的一種載體,並日益成為城市再生中功能培育的重要一環。對於城市而言,不拘泥於外在表現形式、特定功能的商業是催化劑一般的存在,藝術讓沉寂已久的傳統商業模式活化並煥發新的生命力。而對於城市中生活的人來說,除了生活方式的影響、價值觀的傳遞,藝術與商業的有效結合發揮著更多的連接作用,作為多維空間功能的聚焦點,這些功能將人有效的連接與匯聚,在各商業功能的驅動下,加速城市核心區的活力再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藝術南城」的打造一定在實現城市肌理的角色再造呈現一個具有借鑑意義的參考案例!
展覽現場速遞
《力士》賈曉鷗,玻璃鋼,2300mm
《公仔巨怪》金氏徹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300x210x85cm
《久鵬》馮義瑩,玻璃鋼,3000x2000x5000mm
《國寶-境界 No.1》吳梁焰,不鏽鋼,400*210*200cm
《花花世界》徐曉楠,樹脂著色烤漆,280*210*520cm
《一木》李一濛,綜合材料,2500mm
(責任編輯:裴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