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批判——藝術語言的批判性」論壇開幕

2020-12-23 搜狐網

  2014年10月18日,「第三種批判—藝術語言的批判性」論壇及展覽於2014年10月18日在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啟。

 執行館長劉燕(北京時代美術館執行館長)啟動一天論壇、展覽活動

  

  主持人:劉禮賓,批評家,中央美術學院副研究員

  
「在三十多年的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歷程中,「題材批判」、「前衛批判」發揮了其作用,但「藝術語言的批判性」在文本梳理、展覽展示中一直被忽視。在「事件」優先,「戾場」至上的當代藝術氛圍中,前兩種批判中的潛在的「藝術語言」線索也被遮蔽。深層原因是對「藝術本體」的嚴重忽略,更深的原因來自於「庸俗社會文化論」的扭曲變形,無孔不入。」—劉禮賓

   

  西川,詩人、散文家,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

   

  
陳嘉映,哲學家。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外國哲學學科專業負責人;

主要研究領域為分析哲學、現象學和科學哲學

       作為北京時代美術館2014年度最重要的學術展,本次展覽通過呈現22位中國當代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藝術家的作品,以美術史梳理、文獻呈現、藝術家語言探索自述構成展場的主體,讓大眾了解中國當代藝術多元性的同時,在藝術批評的層面就「藝術語言的批判性」以及與此相關問題展開跨學科、跨領域的學術討論。開幕式當天進行了兩場互動的圓桌論壇,通過多元的方式使不同的觀點在此相互交匯、展開對話,並希望在一個開放和多元的角度為藝術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間,也是本次展覽的重要意義所在。

      北京時代美術館舉辦本次「第三種批判—藝術語言的批判性」展覽主要基於四個方面的考慮。

  

  舒可文,批評家,《三聯生活周刊》副主編

  
      第二個方面,本次展覽貫穿的文獻資料,包括藝術家的手稿展現了他們在「主體建構」和「藝術語言」這一關係的理解。時代美術館在「題材批判」、「前衛立場批判」以及「藝術語言批判」方面進行了學術梳理,豐富的文獻資料能更好地呈現中國當代藝術的演進歷程。

     第三方面,此次參與論壇的嘉賓是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通過這種跨界對談的方式我們可以聽到來自更多領域的聲音,從而將主題討論進一步打開和激活。

     最後,時代美術館試圖通過論壇與展覽,展現中國的當代藝術家如何通過發展起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在世界藝術舞臺上確立自己的話語權,這是中國當代藝術所面臨的重大課題,作為美術館我們也應當加入這一話題的討論。

     論壇結束後,「第三種批判—藝術語言的批判性」展覽正式拉開帷幕,展覽將持續至11月4日。論壇的詳細報導將陸續向公眾推放,論壇視頻近期將在雅昌講堂公布,敬請關注。

   

   崔岫聞,藝術家

    

    華祥,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版畫院副院長

   

   徐龍森,藝術家

  

   盧徵遠,藝術家,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

  

  尹吉男,學者、批評家、中國古代書畫鑑定專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圖書館館長

  

  吳瓊,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哲學、美學、中國現當代文化、文學批評。

  

  任戩,藝術家,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授、院長

   

  隋建國,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副院長

   

    王璜生,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

   

   展望,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

   

  盧迎華,深圳OCAT藝術總監

  

   陳若冰,藝術家

  

  論壇現場

   

    展廳現場圖

   

    案例呈現

  

  案例呈現

   

  

  更多資訊:

藝術家任思鴻個展《日再日》11月即將登陸北京

「天空之城—王牧羽作品展」在德國美因茨「PENG」藝術中心隆重開幕

「紫色莊嚴:毛旭輝2005-2014作品選」在北京索卡藝術中心開幕

  

cul.sohu.com false 搜狐文化 http://www.artnow.com.cn/Finance/FinanceDetail_637_36818.html report 5551 2014年10月18日,「第三種批判—藝術語言的批判性」論壇及展覽於2014年10月18日在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啟。執行館長劉燕(北京時代美術館執行館長)啟動一天論

");}

相關焦點

  • 批判性思維,並不意味只有批判
    我們將看到,批判性思維並不僅僅是批判,也包括正面評價和肯定,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另外,是否擁有批判性思維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擁有正確的、恰到好處的批判性思維。 1. 批判性思維是系統地評估其他人的論點、思想和理論。批判性思維的基本思想是通過質疑,對其他人的論點、思想和理論是否可信形成一種有根據的觀點(史丹福大學,2018年)。 2. 批
  • 批判性思維與語言教學相融合
    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滲透到了這一標準體系的各個方面,例如在「英語語言藝術標準」(English Language Arts Standards,以下簡稱「標準」)中,批判性思維培養和語言課程的開展就得到了較好的融合。  標準不僅包含對學生英語語言文學水平的要求,還包括對歷史、社會研究、科學、技術等科目的英語讀寫能力的要求。
  • 從中國文史角度粗淺分析批判和批判性
    2015-05-25 16:58:53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趙子欽   批判和批判性這兩個概念
  • 批判性精神之批判精神與理性美德
    批判性思維具有巨大的個人、社會和教育意義,好的批判性思考者應該具有批判精神與理性美德。批判精神包括獨立思考的精神、反思質疑的精神和開放兼容的精神。理性美德則包括理性的謙遜、理性的執著和理性的公正。批判性思維預設獨立思考,或者說獨立思考時批判性思維的最低要求。相反,依賴現成的答案、尋找模板、生搬硬套、死記硬背 、人云亦云甚至抄襲剽竊都是不獨立思考的表現。反思質疑的精神,其中反思不是重複思考。如藉助鏡子觀看自己的面容一樣,反思需要以換位思考所得到的看法為鏡子,審查出自己所知中的缺陷。
  • 【譯家之言】批判「批判性思維」——談談英文critical thinking一詞的中文翻譯
    我個人覺得這是惡譯劣譯,不願意用它,但我又不能在整篇博文裡不斷中英夾雜地老說critical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對不對?無法可想,我只能先批判一下「批判性思維」這個翻譯,說明它何以是個惡譯劣譯,然後才能舒舒服服的、心安理得的,用我認為較妥貼的翻譯「審辯式思維」來指critical thinking。
  • 2019成都國際書店論壇開幕
    「2019成都國際書店論壇」開幕式現場。 本文由方所成都店供圖11月1日,「2019成都國際書店論壇」在方所成都店開幕。主賓國法國,帶來最具代表性的法國文化為了向國內外同業推介國際優質經驗與前沿觀點,成都國際書店論壇於去年開始設立主賓國。本屆論壇邀請法國成為2019成都國際書店論壇主賓國,帶來法國最具代表性的書店、文化節日與創意項目。開幕儀式上,主賓國代表法國駐成都總領事白嶼淞致辭表示,非常榮幸法國能作為本次論壇的主賓國。
  • 首屆「長三角」設計教育論壇開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江蘇11月20日訊(記者 張東)首屆「長三角」設計教育論壇今天在江蘇省太倉市開幕。論壇以「創新·融合·未來」為主題,由西北工業大學聯合太倉市人民政府、中國教育在線共同發起舉辦。
  • 被翻譯成20種語言的教育書:《功利教育批判》
    我認為《功利教育批判》這本書仍然是及時的,因為它提醒人們:若聽任這些狀況無限制地繼續發展下去,我們將面臨哪些重大的危險。《功利教育批判》集中討論了公民素養。我指出,人文學科和藝術提供的一些技能,對保持民主制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 被翻譯成20種語言的人文教育書:《功利教育批判》
    我認為《功利教育批判》這本書仍然是及時的,因為它提醒人們:若聽任這些狀況無限制地繼續發展下去,我們將面臨哪些重大的危險。《功利教育批判》集中討論了公民素養。我指出,人文學科和藝術提供的一些技能,對保持民主制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 中國網際網路藝術大會開幕 倡議加快文化藝術數位化
    人民網上海11月29日電 (韓慶)11月28日,中國網際網路藝術大會開幕在上海影城開幕,大會主旨為「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來自全國各省市的500多位文化界、藝術界、經濟界人士,齊聚一堂。探討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創新思路。
  • 批判性思維: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養
    批判性思維「似熱實冷」雖然批判性思維越來越多地走進各種研討會和論壇,也成為不少教育刊物的熱點話題,但這個熱是表面的。我在平時的工作中會接觸全國各地不少語文教師。據我觀察,在教學中出現批判性思維概念的學校不足十分之一,而教師有意識地關注的可能不足三十分之一,能超越關注並有所思考與實踐的可能僅有百分之一。
  • 批判性思維非批判,誤導考生為哪般——再談作文「傳播負能量」
    批判性思維非批判,誤導考生為哪般——再談作文「傳播負能量」T型作文工作室由於我把文章轉到了一些微信群,這裡面絕大多數是專業教師,不少還是教高三畢業班的語文教師,指責我不知道批判性思維,主張學生批判現實,匡扶正義。
  • 當我在IDF學術 · 論壇時 我在聽什麼?(上)
    開幕儀式由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學院副院長劉智海致開幕辭,IDF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副教授周佳鸝擔任學術主持。IDF學術論壇聚集了諸多專家學者,同時也吸引了廣大的觀眾熱情參與。
  • 第十一屆中國露營旅遊論壇開幕
    第十一屆中國露營旅遊論壇開幕發布時間:2018年08月30日 10:49 來源:中新網湖北 第十一屆中國露營旅遊論壇現場  中新網湖北新聞8月30日電 (朱玉波 李傳葵)8月29日,為期三天的第十一屆中國露營旅遊論壇暨首屆五峰自駕遊避暑露營節,在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拉開帷幕,300餘名業內代表出席了開幕儀式。
  • 批判…批判…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
    因此,激發批判性思維對我們獨立思考極為重要。那麼,「批判性思維」究竟是什麼?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助你一探究竟。文/ 華章心理(ID:hzbookxl)最好的查缺補漏方法就是批判性地提問的策略。批判性思維分為三個維度:① 要能意識到它們是一整套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
  • 為中國影像藝術發聲 中國影像藝術機構聯盟大會暨主題論壇開幕
    論壇現場9月28日下午2:30,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開館兩周年之際,由謝子龍影像藝術館主辦的「藝術連接城市——中國影像藝術機構聯盟大會暨主題論壇」在謝子龍影像藝術館一樓多功能廳開幕,邀請了雲南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大理國際影會藝術總監鮑利輝,上海攝影藝術中心創始人、新聞攝影師劉香成,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聯合創辦人、藝術總監、攝影藝術家榮榮
  • 「藝術與科學之問」學術論壇在國科大雁棲湖校區開幕
    9月7日上午9:00,由中國科學院大學藝術中心主辦,中國科學院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傳統造型研究中心等共同協辦的「藝術與科學之問」學術論壇在國科大雁棲湖校區中丹科教中心開幕,來自國內外的12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了論壇。
  • 【「批判性思維與語文教學」四人談之三 】彭正梅:激發和培養批判思考能力是全球教育改革的核心
    「批判性思維與語文教學」四人談之三批判思考是現代教育的核心,也是提升和維持國際競爭優勢的根本。有些國家如德國曾對批判思考保持著某種警惕和不信任,批判思考在其教育中核心地位的確立經歷了複雜且艱難的過程。為了回應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間日益複雜的關係的挑戰,21 世紀以來各大國的教育改革也日益重視批判思考在價值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批判地忠誠於自己的文化和批判性地對世界文化保持開放,被認為是回應這種挑戰的最好方式,是一種世界主義的態度。沒有成熟的富有批判精神的國民,一個國家很容易陷入價值危機和文化危機之中,也難以抵制全球化帶來的價值衝擊。
  • 科西克對實踐概念三種變形的批判及創造性闡發
    遼寧 大連 116024  原發信息:《社會科學輯刊》第20202期  內容提要:實踐概念是馬克思主義的基石,但是不論馬克思主義內部還是外部對這一概念的理解並不相同。長期以來,國內對《具體的辯證法》有兩種典型解讀,即文本學解讀和存在論解讀。
  • 疫期讀書:功利主義教育批判
    當代著名哲學家瑪莎.努斯鮑姆寫於2010年的著作《功利教育批判——為什麼民主需要人文教育》成為批判「為經濟增長服務的教育」的砥柱之作,被翻譯為20種語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6年發表的研究報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吹響了變革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