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批判…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

2021-02-19 學長LEO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嘈鬧、喧囂,每時每刻都被泛濫的信息所包圍,大到涉及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小到個人生活的決策,但信息往往真假參半。

如果你缺乏獨立思考和判斷,就只能全盤接受別人兜售的觀點,讓自己的大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因此,激發批判性思維對我們獨立思考極為重要。

那麼,「批判性思維」究竟是什麼?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助你一探究竟。

文/ 華章心理(ID:hzbookxl)


從兩種思維方式說起

在這個真實的世界裡,總有人堅稱我們一定要按他們所說的那樣去做,因為他們最懂行,最知道我們該穿什麼、吃什麼、相信什麼。可是他們的看法到底有哪些可以篤信不疑呢?

專家說得再動聽,也無法替我們救急,我們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腦,激發批判性思維,提出關鍵問題,讓眾說紛紜的爭論立見分曉。

介紹批判性思維之前,我們先從兩種思維方式說起:

有一種常見的思維方式因為類似於海綿被放到水中的反應——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稱為「海綿式思維」這種流行的思維方式有以下兩個顯著優點:

第一,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你就越能體會到這個世界的千頭萬緒。而你獲取的知識將會為今後展開更複雜的思考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海綿式思維相對而言比較被動,它並不需要你絞盡腦汁地去冥思苦想,而是來得既輕鬆又快捷,特別是當你看到的材料被組織得井井有條而又生動有趣時,這種思維方式最有成效。

雖然大量吸收外部信息可以提供一個有效的起點,讓你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但海綿式思維卻有個嚴重而又致命的缺陷:

它對哪些信息和觀點可以相信,哪些信息和觀點應該摒棄,提供不了任何判斷方法。如果讀者始終依賴海綿式思維,那麼最後讀到的是什麼,他就會相信什麼。

淘金式思維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互動性參與,即在作者和讀者之間、演說者和聽眾之間展開的對話。作為一名批判性思考者,你願意贊同別人的觀點,但你首先得為自己的問題找到一些令人信服的答案。

採用淘金式思維的讀者常常質疑作者為什麼要提出各種各樣的主張。他在書頁的邊緣寫批註,提醒自己注意論證中存在的問題。他時刻與自己的閱讀材料進行互動,目的就在於批判性地評價所讀的材料,並在客觀評價的基礎上得出自己的結論。

別人的話中如果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它們並不會自動跳到你的眼前。作為讀者或聽眾,你必須要積極主動地去查究才行。

要做到這一點,你就需要不斷地提問題。最好的查缺補漏方法就是批判性地提問的策略。


批判性思維分為三個維度:


① 要能意識到它們是一整套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

② 有能力在適當時機,以適當的方式提出和回答這些問題。

③ 積極主動地使用這些關鍵問題的強烈願望。


批判性思維的起點在於個體要有提高思維能力的強烈願望。關鍵問題同樣有助於提高我們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因為這能在這些方面助我們一臂之力:

批判性思維有兩個對立的用途:

理察·保羅(Richard Paul)教授對弱勢批判性思維(weak-sense critical thinking)和強勢批判性思維(strong-sense critical thinking)的區分有助於我們理解批判性思維這兩個對立的用途。

如果你利用批判性思維來捍衛自己當前的信念,你就在使用弱勢批判性思維。

弱勢批判性思維的目的就是堅決抵制和駁倒那些不同的觀點和論證。

弱勢批判性思維致力於把那些意見不一致的人駁得啞口無言、乖乖認輸,以此作為批判性思維的最終目標。與此同時,這也就毀掉了批判性思維隱含的人性化和進步性的特徵。

相反,強勢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對所有的主張都提出批判性的問題,包括我們自己的主張在內。

強勢批判性思維並不一定就要迫使我們放棄原來的信念。它有可能會讓我們變得對原來的信念更加堅定。

區分這兩種思維的另一方法就是對比一下思想開放和思想封閉這兩種狀態。

這些思維習慣會背叛我們

雖然我們的認知能力無窮無盡,但有一系列的思維習慣卻會限制和背叛我們。這些認知偏見經常會左右我們,除非我們約束住它們。

// 暈輪效應 //

我們對一個人的認識,會決定我們怎樣去接受和評價他的觀點。

如果有一個人在生活的某個方面有一技之長,我們就會在大腦裡給他「塗上一層光環」,以為他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肯定也有過人之處。這樣一來,我們就特別容易接受他的觀點。

// 信念固著 //


我們與所有人談話時都會背負大量的包袱。我們已經擁有無數的社會經歷,這些經歷已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我們。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各種夢想,引導我們的所見所聞;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定的文化傳統,促使我們以特定的方式思考。

我們總是帶著各種觀點「上路」。你想要堅守這些信念也就可以理解;而你已經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更使這些觀點成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念固著的一部分原因是我們對自身能力的過分自信。

要抵制信念固著的傾向,決不可因堅信某件事而導致故步自封,不願去尋找更好的答案。

正如著名科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1620年所指出的那樣:

當我們改變自己的想法,接受一個更好的觀點,我們應為此感到自豪,我們抵制住了誘惑,沒有死心塌地去維護自己長期以來的信念。這樣一種思想轉變應當被視為一種罕見力量的反映。



// 答非所問 //

對於一個批判性思考者來說,關鍵在於只要有人給出一個驢唇不對馬嘴的答案,這種行為馬上就會將大家的注意力從開始討論的問題上引開。

然後,它開始引出另一場全新的討論。不管怎樣,「慢思考」都很困難,如果有人不讓我們專注於一個問題,那麼我們提出有效的批判性問題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

互動問答:

海綿式思維、淘金式思維和批判性思維,你覺得自己更傾向於哪一種?

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聊聊你的看法。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而只有掌握了高效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取得持續的進步、學出令人滿意的成績。歡迎報名學習全網最受歡迎和好評的學習方法課程《哈佛學霸的超實用學習法》。

這套課程是李柘遠LEO與十點課堂歷時半年多精心設計與錄製的原創乾貨課程,涵蓋了最適合中國學生的學習法、名校學生的思維方式,更有獨家哈佛圖書館直播,全網聽課次數已超3150萬,成為2018-2019最具人氣和好評的課程。

👇掃描下方二維碼👇

全面提升你的學習力,助力2019一路高歌

想全方位get乾貨技能,歡迎來【LEO的超級乾貨教室】。這裡是全網匯聚世界名校(哈佛、耶魯、北大、麻省理工等)超級學霸講師最多的地方,目前已開設23個專欄,近80節獨家乾貨課,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10萬夥伴聽課學習。

讓超學霸天團的講師們為你傳授獨家乾貨,帶給你動力源泉和溫暖陪伴。掃描下圖二維碼,成為【LEO教室】的超級VIP會員,在365天裡無限暢學所有課程。

👇掃描下方二維碼👇

從今天開始,一起用知識強化個人競爭力

◆ ◆  ◆  ◆ 

關注【學長LEO】

後臺回復「 朗讀 」

送給你5篇LEO的英文和日文朗讀

讓有聲美文褪去你的壓力

陪你度過奮鬥時光

相關焦點

  • 批判性思維,並不意味只有批判
    我們將看到,批判性思維並不僅僅是批判,也包括正面評價和肯定,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另外,是否擁有批判性思維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擁有正確的、恰到好處的批判性思維。 1. 批判性思維是系統地評估其他人的論點、思想和理論。批判性思維的基本思想是通過質疑,對其他人的論點、思想和理論是否可信形成一種有根據的觀點(史丹福大學,2018年)。 2. 批
  • 批判性思維非批判,誤導考生為哪般——再談作文「傳播負能量」
    批判性思維非批判,誤導考生為哪般——再談作文「傳播負能量」T型作文工作室由於我把文章轉到了一些微信群,這裡面絕大多數是專業教師,不少還是教高三畢業班的語文教師,指責我不知道批判性思維,主張學生批判現實,匡扶正義。
  • 【譯家之言】批判「批判性思維」——談談英文critical thinking一詞的中文翻譯
    我個人覺得這是惡譯劣譯,不願意用它,但我又不能在整篇博文裡不斷中英夾雜地老說critical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對不對?無法可想,我只能先批判一下「批判性思維」這個翻譯,說明它何以是個惡譯劣譯,然後才能舒舒服服的、心安理得的,用我認為較妥貼的翻譯「審辯式思維」來指critical thinking。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上)
    或許你可以了解一下「CriticalThinking" —— [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以一種合理的、反思的、心靈開放的方式進行思考,從而能夠清晰準確地表達、邏輯嚴謹地推理、合理地論證,以及培養思辨精神。
  • 批判性精神之批判精神與理性美德
    批判性思維具有巨大的個人、社會和教育意義,好的批判性思考者應該具有批判精神與理性美德。批判精神包括獨立思考的精神、反思質疑的精神和開放兼容的精神。理性美德則包括理性的謙遜、理性的執著和理性的公正。批判性思維預設獨立思考,或者說獨立思考時批判性思維的最低要求。相反,依賴現成的答案、尋找模板、生搬硬套、死記硬背 、人云亦云甚至抄襲剽竊都是不獨立思考的表現。反思質疑的精神,其中反思不是重複思考。如藉助鏡子觀看自己的面容一樣,反思需要以換位思考所得到的看法為鏡子,審查出自己所知中的缺陷。
  • 如何擁有良好的「批判思維」Critical Thinking
    1什麼是批判思維首先,什麼是批判思維?批判性思維(CriticalThinking)就是通過一定的標準評價思維,進而改善思維,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維,既是思維技能,也是思維傾向。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
  •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
    如果說我們的腦海中存在一種思維,它讓我們形成意見、做出判斷、做出決定、形成結論。那麼同時,我們還存在另一種思維——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它批判前一種思維,讓前面的思考接受理性評估。
  • 從中國文史角度粗淺分析批判和批判性
    2015-05-25 16:58:53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趙子欽   批判和批判性這兩個概念
  • 在教師節,談談批判思維
    一不留神,「批判思維」這幾年開始流行起來了,而且越來越流行。但很多時候,大家一聽到「批判思維」,就把「批判」理解為動詞,而且是及物動詞了。這或許也和我們所處的語境、我們所受的教育有關。讀過馬列原著的人大概都知道,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替代武器的批判」,其中的「批判」就等同於很多人理解的「批判思維」的批判。所以,既然要「批判」,就得「武器的批判」,就必然是橫眉冷對、張牙舞爪。在我看來,馬克思的這句話翻譯就是有問題的。
  • 李培根:批判性思維到底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 ● ●今天想談談我對批判性思維樸素的理解,因為我沒有能力從學理上談。批判性思維和我們到底有什麼關係?某種精神是指什麼?就是指批判精神。西方學者還跟我們不一樣,他們並不一定信仰馬克思主義,但是都看到了馬克思批判精神的價值。他還講,要想繼續從馬克思主義的精神中汲取靈感,就必須忠實於總是在原則上構成馬克思主義,而且首要的是構成馬克思主義的一種激進的批判的東西,那就是隨時準備進行自我批判的步驟。所以,我認為批判性思維是馬克思的重要思維方式,當然也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重要精神。
  • 【「批判性思維與語文教學」四人談之三 】彭正梅:激發和培養批判思考能力是全球教育改革的核心
    「批判性思維與語文教學」四人談之三批判思考是現代教育的核心,也是提升和維持國際競爭優勢的根本。有些國家如德國曾對批判思考保持著某種警惕和不信任,批判思考在其教育中核心地位的確立經歷了複雜且艱難的過程。2012 年,OECD 在《為21 世紀培育教師和學校領導者:來自世界的經驗》中強調了21 世紀學生必需技能中的思考方式即創造性、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決策和學習能力。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OECD 的影響之下,特別是在OECD 的PISA 能力測評的推動下,主要國家的教育改革尤其重視批判思考和創新能力。
  • 「第三種批判——藝術語言的批判性」論壇開幕
    2014年10月18日,「第三種批判—藝術語言的批判性」論壇及展覽於2014年10月18日在北京時代美術館開啟。  主持人:劉禮賓,批評家,中央美術學院副研究員  「在三十多年的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歷程中,「題材批判」、「前衛批判」發揮了其作用,但「藝術語言的批判性」在文本梳理、展覽展示中一直被忽視
  • 「思維晉級是最好的學習和成長。」‖《大學思維:批判與創造》
    然而,就價值觀和思維方法的傳授、訓練方面而言,尚未有成熟的有效方法,人們還在嘗試各種途徑。《大學思維:批判與創造》也是這種嘗試之一。《大學思維:批判與創造》在系統論述思維方法的同時,聚焦兼具專門性、普適性、通俗性的高級思維,聚焦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嘗試探索建立面向大學通識教育的思維訓練,從而促全社會將思維的教育和訓練提上學習和成長的日程。
  • 「批判與創造性思維」課程學習心言
    但的確闡釋會帶有立場和特定時空的影響,只有自己以批判思維進行審視才可能從材料中讀出自己想要的。最後,簡單說一下對於本次課程學習效果的認識。在課程學習中不僅為教授們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所震撼,心嚮往之,也為身邊有一群見識廣博且擁有求索精神的同學而感到高興。吳老師開設的批判性思維課程和我以往接受到的思維訓練課程是很不一樣的。
  • 簡成熙 | 證成批判思維——兼回應批判思維只適用自由社會嗎
    批判性思維培養的模式之爭及其啟示. 高等教育研究,35(9),56—63.董毓. (2012). 批判性思維三大誤解辨析. 高等教育研究,33(11),64—70.簡成熙. (2019). 彼得斯對教育內在性目的之論證及其相關評析. 教育學術月刊,(1),3—15.簡成熙. (2020a). 批判式思維與建構式思維的可能: 來自女性主義的反思.
  • 創新離不開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可以理解為,為決定信什麼或做什麼而進行正確決策的思維。一般認為,批判性思維由認知技能和情感意向構成。前者包括解釋、分析、評估、推論、說明和自我調控;後者又稱批判精神,包括求真、思想開放、分析性、系統性、質疑、自信和好奇等。面對日常生活中五花八門的問題,人們時時需要進行正確思考並作出行動。
  • 批判性思維與思維基本功
    談到批判,總要有一個批判的對象,也就是批判什麼;還要有一個批判的標準,也就是依據什麼來批判;當然,批判是有目的的。    如果對批判的對象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那就不具有批判的資格。因而,批判首先意味著準確和充分地理解批判的對象。在這方面,批判性思維堅持理解的寬容原則,也就是以合理性的最大限度理解批判的對象。
  • 在解決問題教學中培養批判思維
    創新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核心是創新性思維,創新性思維是人腦最高層次的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是創新能力培養的中心任務,創新性思維包括發散性思維、聚合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等類型,其中批判思維是人類思想獨立和觀念創新的重要前提。
  • 批判性思維到底能讓孩子學到什麼?
    這是筆者大學生涯裡印象最深的一堂課,儘管筆者學到的道理回過頭來看並不深奧:我開始理解觀點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學會給自己的觀點提供合理的支撐。在我的人文通識課上,這是一件持續整個學期的事情。整個學期,筆者在課程裡討論了不同文學和哲學作品裡面對「公正」這個概念的定義。
  • 聊聊「批判性思維」的教育實現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在現代社會中,培養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被普遍認為是教育的目標之一。因為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才能夠批判地思考和分析問題,尋找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並承擔社會責任,而這些人才正是現代社會所急缺的人才。就目前來看,我國的教育對於批判性思維的強調是不足的。對此,讓我們先來看看發生在美國的一個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