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落地 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4日訊 中國銀保監會今日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中國銀保監會表示,此舉意在規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有效防範風險,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的水平。

  《辦法》共5章83條,具體包括總則、基本業務規則、特別業務規則、監督管理和附則。重點規範內容包括: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明確制度適用和銜接政策;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要求,強化持牌經營原則,定義持牌機構自營網絡平臺,規定持牌機構經營條件,明確非持牌機構禁止行為;規範保險營銷宣傳行為,規定管理要求和業務行為標準;全流程規範售後服務,改善消費體驗;按經營主體分類監管,在規定「基本業務規則」的基礎上,針對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分別規定了「特別業務規則」;創新完善監管政策和制度措施,做好政策實施過渡安排。

  《辦法》根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和發展規律,明確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即「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具體而言,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需要滿足:一是保險機構通過網際網路和自助終端設備銷售保險產品或提供保險經紀服務;二是消費者能夠通過保險機構自營網絡平臺的銷售頁面獨立了解產品信息;三是消費者能夠自主完成投保行為,共三項條件。

  對於線上線下業務融合等渠道融合情況,《辦法》規定了政策銜接適用方法:投保人通過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提供的保險產品投保連結自行完成投保的,應同時滿足本《辦法》及所屬渠道相關監管規定。

  涉及線上線下融合開展保險銷售或保險經紀業務的,其線上和線下經營活動分別適用線上和線下監管規則;無法分開適用監管規則的,同時適用線上和線下監管規則,規則不一致的,應堅持合規經營和有利於消費者的原則。

  為有效貫徹持牌經營原則,《辦法》對自營網絡平臺做了嚴格、明確的定義:自營網絡平臺是指保險機構為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依法設立的獨立運營、享有完整數據權限的網絡平臺。只有保險機構總公司設立的網絡平臺才是自營網絡平臺,保險機構分支機構以及與保險機構具有股權、人員等關聯關係的非保險機構設立的網絡平臺,不屬於自營網絡平臺,不得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自營網絡平臺是保險機構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唯一載體,更是加強監管的主要抓手。《辦法》嚴格定義自營網絡平臺,並要求客戶投保頁面必須屬於持牌機構自營網絡平臺,主要是為了全面強化持牌經營理念,壓實保險機構主體責任。另外,也有助於解決保險機構獲取客戶信息的難題,有助於杜絕截留保費、平衡市場力量、控制渠道費用,有助於減少銷售誤導、促進消費者教育、保障行業長期穩健發展。

  

(責任編輯:馬欣)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發布實施《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原標題:銀保監會發布實施《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記者今天(12月14日)從銀保監會了解到,為規範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明年2月1日起施行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正式發布: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明年2月1日起施行 中國網財經12月14日訊(記者 郭偉瑩)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在保險行業的不斷深入運用,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作為保險銷售與服務的一種新形態,深刻影響了保險業態和保險監管。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風險隱患,給行業和監管帶來了挑戰。
  • 銀保監: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規範保險營銷宣傳行為
    原標題:銀保監會就《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規範保險營銷宣傳行為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隨著網際網路等技術在保險行業的不斷深入運用,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作為保險銷售與服務的一種新形態,深刻影響了保險業態和保險監管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正式落地: 慎重主動向消費者推產品!持牌經營是硬...
    時隔一年,網際網路保險的最大靴子終於落地。  12月14日,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終於正式露面。  2018年10月  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草稿)》徵求意見函  2019年12月  銀保監會起草並下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  2020年9月  銀保監會就《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跨越九年的努力,正式版《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 銀保監會: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要求 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是指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涉及線上線下融合開展保險銷售或保險經紀業務的,其線上和線下經營活動分別適用線上和線下監管規則;無法分開適用監管規則的,同時適用線上和線下監管規則,規則不一致的,堅持合規經營和有利於消費者的原則。第六條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法對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實施監督管理。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強化持牌經營,嚴禁非保險機構打擦邊球
    近日,銀保監會正式下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按照《辦法》的要求,只有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算是持牌機構,可以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出爐!明年2月施行,強化機構持牌、人員持證要求
    網際網路保險成為保險銷售與服務的一種新形態,配套監管措施也在不斷完善。12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等原則,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專家解讀|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2021年2月1日起施行:劃清業務...
    中國網財經12月15日訊(記者 郭偉瑩) 繼9月28日至10月28日,銀保監會就《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之後,銀保監會於12月14日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共5章83條,重點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出爐!明年2月起施行,強化機構持牌、人員持證要求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薛瑾)網際網路保險成為保險銷售與服務的一種新形態,配套監管措施也在不斷完善。12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等原則,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朋友圈賣保險合規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來襲,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記者 | 鄒璐徽1網際網路保險監管辦法落地正在加速!9月28日,中國銀保監會於官網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辦法》共5章83條,相比去年12月的徵求意見稿進行了不少調整與修正。據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修訂版的《辦法》強化了持牌經營原則,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對合作機構進行了更為明確的限制或禁止;細分了持牌主體的類型,特別是增加了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的要求。
  • 銀行能否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有哪些要求?中國銀保監會回應
    重點規範內容包括:一是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明確制度適用和銜接政策;二是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要求,強化持牌經營原則,定義持牌機構自營網絡平臺,規定持牌機構經營條件,明確非持牌機構禁止行為;三是規範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規定管理要求和業務行為標準;四是全流程規範網際網路保險售後服務,改善消費體驗;五是按經營主體分類監管,在規定「基本業務規則」的基礎上,針對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落地 「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有利於哪些主體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新規落地:「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有利於哪些主體?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下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根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和發展規律,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要求,強化持牌經營原則,壓實保險機構主體責任,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水平。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明年2月正式施行 哪些紅線碰不得?
    此次發布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都從哪些方面對網際網路保險的經營做出了規範?未來,哪些紅線碰不得?在經歷了多輪的徵求意見之後,《辦法》正式發布,並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施行。《辦法》首先釐清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本質,明確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也就是「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
  • 銀保監會: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辦法》共5章83條,重點規範內容包括: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明確制度適用和銜接政策;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要求,強化持牌經營原則,定義持牌機構自營網絡平臺,規定持牌機構經營條件,明確非持牌機構禁止行為;規範保險營銷宣傳行為,規定管理要求和業務行為標準;全流程規範售後服務,改善消費體驗;按經營主體分類監管,在規定「基本業務規則」的基礎上,針對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落地,明年2月1日起施行
    對於哪些機構能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辦法》明確,《辦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保險機構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不得超出該機構許可證(備案表)上載明的業務範圍。總的來說,《辦法》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正式出爐:持牌機構「五不得」 「頭部」再現新商機
    李致鴻 隨著網際網路等技術在保險行業的不斷深入運用,我國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快速發展。網際網路保險對保險的定價、營銷和服務方式等帶來深刻變化,讓保險保障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12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實施《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2月1日實施!將加快全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投保人通過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提供的保險產品投保連結自行完成投保的,需要同時滿足該新規和所屬渠道的相關監管規定。在涉及線上線下融合開展業務的,其線上和線下的經營活動分別適用線上和線下監管規則;無法分開適用監管規則的,同時適用線上和線下監管規則,規則不一致的,堅持合規經營和有利於消費者的原則。
  • 銀保監會:非保險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重點規範內容包括:一是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明確制度適用和銜接政策;二是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要求,強化持牌經營原則,定義持牌機構自營網絡平臺,規定持牌機構經營條件,明確非持牌機構禁止行為;三是規範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規定管理要求和業務行為標準;四是全流程規範網際網路保險售後服務,改善消費體驗;五是按經營主體分類監管,在規定「基本業務規則」的基礎上,針對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公布,規範了這些重要問題
    為規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有效防範風險,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的水平,銀保監會發布實施《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共5章83條,具體包括總則、基本業務規則、特別業務規則、監督管理和附則。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
    平臺不能隨意搭售保險《辦法》還針對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強化了以下要求:一是要求持牌經營,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應獲得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二是應有較強的合規管理能力、場景和流量優勢、信息技術實力等;三是應實現業務獨立運營,與主營業務實現業務隔離和風險隔離;四是不得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轉委託給其他機構或個人;五是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建立售後服務快速反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