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開心果,是父母懷中的寶,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衣食無憂,開心健康地成長。
父母在養育孩子上,都會捨得大力投入,給孩子以最好的物質條件,卻在很多問題上忽略了孩子內心的需求,給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了傷害,嚴重的,甚至讓孩子極度的缺乏安全感,最終影響孩子的一生。
作為孩子最重要的監護人,父母需要及時掌握孩子的成長信息,判斷孩子的成長方向,解決孩子的成長問題。那麼,孩子出現哪些現象時,父母需要警惕孩子的安全感是否缺乏呢?
一、頻繁地咬手指。
孩子在吃奶階段時都會吮吸,這個行為會本能地演變成為吸手指,這是正常的現象。但如果當孩子成長到兩三歲之後,還存在咬手指的行為,那麼父母就需要注意孩子的內心需求了。
當孩子的內心感到焦慮不安的時候,通常會通過咬手指的行為來緩解自己的緊張情緒。所以,小孩子在缺乏陪伴,或者遇到一些讓自己害怕緊張的事情時,就會不由自主地咬手指。
這個時候,父母千萬不要簡單粗暴地訓斥孩子,那樣只會加重孩子內心的不安。反之,父母需要做的是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來彌補孩子幼小心靈上的創傷,幫助孩子化解不良情緒,從而逐步幫助孩子改正咬手指的行為。
二、極度不適應人多的環境。
對於有充足安全感的孩子,即便處於不認識的地方,也會因為有熟悉的人在身邊而沒有任何不適。但對於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來說就不一樣了,陌生的環境會很大程度上加重不安的情緒,從而變得過度害羞。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其內心往往非常敏感,容易自卑不自信,在人多的環境中就會表現出極度不適的感覺,行為無法落落大方,言語總是支支吾吾,甚至可能會哭鬧起來。
面對孩子的成長出現這類問題的時候,家長需要及時地對孩子進行引導,讓孩子能樹立起自信,有自己面對世界的擔當。如果父母只是一味認為孩子還小,放縱孩子內心的創傷,那麼孩子是很容易養成孤僻的性格,最終影響孩子一生的。
三、頻繁地發脾氣。
如果孩子有「熊孩子」的傾向,脾氣暴躁,喜歡經常通過發脾氣的方式來處理問題的話,家長就需要在糾正孩子行為的同時,也要多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了。因為孩子喜歡暴力,有可能不是孩子的本質壞,而是孩子的內心缺乏足夠的安全感。
因為缺乏陪伴,或者是曾經受到某些驚嚇,孩子的內心會逐步形成陰影。在心理陰影的影響下,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暴躁,甚至喜歡打架、愛發脾氣。
面對孩子的「尚武精神」,父母需要追根溯源,找到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的真正原因,找到形成那份心理陰影的根結所在,對症下藥,才會真正給予孩子所需的關愛,才能讓孩子真正健康的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