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素蘭,這又是一個人美畫美的漫畫家。可是,遊素蘭還有很多美麗之外的東西。她很坦誠,會把光環很耀眼的一層假象撕破,讓你看到事情本來的樣模樣;她很理智,因為很明白夢幻與現實的差別,所以把100%的浪漫都投入到作品中去......總之,她不會把自己和生活包裝成一副精美的樣子,該是怎樣便是怎樣。
背景:遊素蘭1967年生,是臺灣的漫畫家及作家,出生於南投縣。1989年,遊素蘭發表長篇大作《傾國怨伶》,轟動一時,她本人被媒體譽為「漫畫女王」。1990年她發表的《火王》長年佔據讀者票選第一名,人氣度空前絕後。1994年遊素蘭在韓國漢城舉辦漫畫籤名會,同年日本秋田美術館收藏其《火王》彩稿一張→司徒奉劍。1997年,遊素蘭完成了目前臺灣史上最長的長篇漫畫,共十三集的《火王》,同年她被選為年度最受歡迎的臺灣漫畫家榜首第一名......
小跳:《傾國怨伶》和《火王》的創作靈感來自哪裡?《傾國怨伶》中尚軒、嫿琤兩個人的外貌和性格是如何確定的?
遊素蘭:過去我很喜歡轉世的故事,但因當時臺灣地區民風的關係。藝術創作題材很受限制,幻想的作品很少,看不到找不到自己喜歡的故事,於是就自己來編寫。
嫿琤就是一個「女神」的形象,也是代表一個極柔的象徵。不過,隨著故事的進展,加上我自己的成長,才知道光明之人必定懂得所有黑暗,如此才有力量抵抗或治癒黑暗。嫿琤有著屬於她的堅強,才能如此溫柔。可惜她戲份少,表現不多。過去我也如少女般青澀,曾想過是否要重寫小說或其他嘗試,重新詮釋。
說到尚軒,他是有原型人物的!小時候,鄰居家有個大哥哥,長得與眾不同,淺金色近白的頭髮,眼睫毛、眉毛都是同色,皮膚也比白種人白,等我長大後才知道那叫做「白子」(白化症)。印象中他長得十分中性,說話聲很溫柔,我喜歡聽他說故事。簡單說,這位鄰居的大哥哥成為日後尚軒、龍冰(翔龍記)的原型人物。不過當年太小了,記得不多,之後創作這些人物的個性、外貌什麼的就是照自己喜歡的樣子去編寫設計。
小跳:通常在一部經典作品之後創作一個續集出來往往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很容易搞糟。在《傾國怨伶》非常成功的情況下,創作續集《火王》時有沒有類似的擔憂?
(遊素蘭:拉祜古神廟)
遊素蘭:有!但當時華文地區的文創創作環境差,換出版社也沒辦法。《傾國》和《火王》的故事其實是連續下去的,共七個故事,每個故事設計約3本左右。
但當年創作發行環境不太好,雖然《傾國》和《火王》連續拿下好幾年的銷售冠軍,我卻都拿不到錢。據說是出版社上面有人將錢盜用了,盜用到最後雜誌倒閉了。
之後,學生時代參加比賽得獎的那個老闆(小咪,大然——註:大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找我去,希望《傾國》能繼續畫。不過,故事重心轉移了,跑到火王仲天身上,自然就不能再叫《傾國怨伶》呀!。
其實,創作時沒有想很多,就是心中有一股動力,想畫畫,想將所有的故事說出來而已,沒去想讀者喜不喜歡,自然也沒怎麼去想出版社希望用《傾國怨伶》而不要用《火王》當系列續集之名的原因了。就連我的畫風也不是當時流行的風格。不過……後來《火王》還是比《傾國怨伶》紅呀!XD可能是因為各方面的技巧都越來越進步的關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