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三大民系文化特徵:廣府人開放,客家人淳樸,潮汕人刻苦耐勞

2020-12-20 博海熱點

一:廣府民系文化特徵

廣府民系是廣東省三大民系中的第一大民系,人口所佔比例近60%。同時廣府人在廣東三大民系中分布範圍最廣,珠江三角洲是廣府文化分布的核心地帶。廣府民系文化特徵有如下表現:

1.開放性,易於接受外來事物

廣府人們的視野寬廣,思路開闊,善於吸收、學習西方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並與傳統文化相融。

2.具有冒險、創新精神

廣府人因最早受到海外,尤其是近代西方先進文化思想的影響因此在中國近代史上精英輩出,尤其是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國的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改革開放的滾滾大潮中,廣府人敢為天下先的寶貴性格特徵,使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迅速崛起,成為華南人オ會聚中心。

3.商品意識和價值觀念較強

廣府人精明能幹,善於計算以及敢於探索和嘗試的精神,使廣府人具備了善於經商的品質,從而創造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多元化的農工商經濟。

廣府名人:孫中山畫像▲

二:潮汕民系文化特徵

潮汕人主要居住在由韓江三角洲、黃岡河三角洲、榕江平原、練江平原組成的潮汕平原,地理範圍較為狹小,資源匱乏,人口和環境之間的矛盾較大。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在激烈的竟爭環境下形成了潮汕人刻苦耐勞、冒險開拓、勤儉立業等性格特徵,表現尤為突出的是強烈的疑聚力,這與潮汕人的經歷有關,潮汕人很早就到香港東南亞等地去謀生,在異鄉生活的艱辛,使得潮汕人形成了互相照應,團結互動的風氣。

潮汕人具有匠心精神,在農業上深耕細作,在手工業上精雕細琢,做生意更是精打細算,十分善於經營,聞名於世。早在北宋時期潮汕地區就已經有了海外貿易,當時印尼的商船會到潮州進行貿易,明清時期,潮汕地區的海洋性商業貿易活動已經十分發達,因潮汕人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競爭力與團結力,使得他們在海外貿易中非常受用,很多潮汕人從小生意做起,最終發家致富。

在世界各地有華人的很多地方都建有潮州會館,明清時期,國內的許多商埠也都設有潮州會館。時至今日,在東南亞各國和美、加加澳等地也組建有潮人社團。

潮汕名人:李嘉誠▲

三:客家民系文化特徵

在客家人遷入廣東時,珠江角洲和潮汕平原已有廣府人和潮汕人生活,迫使客家人不得不和瑤畬等少數民族雜居在內陸山地,故有民諺雲:「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貧瘠的山區耕地有限,無法容納眾多的人口生存,造成了客家人不得不經常遷徙,在長期的遷徙過程中,客家人養成了自立自強、刻苦耐勞的淳樸民風。

由於客家人久居山區,交通十分不便,而且長期處於自給自足的狀態,在歷史上的多次遷徒中,客家人大多會整個家族集體遷徙,這造就了客家人強烈的家族觀念。

此外,客家人注重教育,崇尚讀書,外出求學蔚然成風,與廣府人、潮汕人的重商情節不同,有「文化之鄉"的美譽。在歷史上客家人湧現出了很多傑出的人物,如清代詩人、書法家宋湘,中國近代卓越的外交家、啟蒙思想家黃遵憲,近代四大藏書家之ー丁日昌,著名華僑實業家張弼士,著名歷史學家、客家研究專家羅香林等。

相關焦點

  • 廣東三大民系,廣府人,潮汕人,客家人,誰最早來到廣東定居?
    八大民系是指北方民系、晉綏民系、吳越民系、湖湘民系、江右民系、廣府民系、閩海民系和客家民系,十六個民系則是將進一步北方民系又拆分成九個民系,分別是東北民系、燕幽民系、冀魯民系、膠遼民系、中原民系、關中民系、蘭銀民系、湖廣民系和江淮民系。
  • 據說粵商下南洋闖五洲,客家人開埠,廣府人旺埠,潮汕人佔埠
    「三位一體」張弼士是早期粵商的代表人物,但是,許多人並不清楚,與晉商、徽商等不同,粵商文化由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廣府文化三大板塊構成。當然,民間的說法只是一個笑談,比如,粵商的三大商幫每代都不乏巨商富賈。但是,粵商的三大商幫,存在開放、實用、靈活、勤勞等共性特徵的時候,確實又有其鮮明的個性。在一個大的地理區域中,各居其所,既有三角洲、平原,也有丘陵、山地,人文傳統、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了民系品性的落差。
  • 潮汕人與客家人
    在中國的廣東地區有三大民系,廣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都是從古中原南遷而來,經過上千年和當地原住民的同化,形成了今天的三大民系。今天我們就講潮汕人和客家人。潮汕人,古時稱潮州人,隋宋兩次南遷最終定居潮州府形成潮汕文化。
  • 廣府人與客家人恩怨簡史
    2020-05-20 19:30:02 來源: 高山鷹眼 舉報   廣東人由三大群體部分組成
  • 廣府話、客家話、潮汕話,哪個是廣東話?粵語為什麼被稱為白話?
    來到廣東的同學,經常會聽見廣東籍的同學稱粵語為「白話」,另外還會發現廣東竟然有三大民系,廣府系、客家系、潮汕系。看這篇文章之前,廣東的同學可以先做個投票。不了解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就不能完整的了解廣東文化。廣東話與粵語,其實不能劃等號,廣東文化也不僅僅是粵文化。
  • 廣東三大民系區分明顯且獨立成系,分布廣泛全球影響力巨大!
    廣東省有三大民系(或三大文化體系),分別是廣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這三大文化體系不僅在語言上絕然不同,就連飲食口味和風俗習慣也基本上是獨樹一幟。粵語歌曲廣受歡迎其實在廣東,三大文化區(或民系)的人數都不少,廣府文化(粵語/白話/廣州話)分布範圍最為廣泛,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區,粵西北雲浮、粵西南的陽茂湛等地區。
  • 為何廣東的客家地區經濟都不發達?是巧合,還是客家人只會死讀書
    很多北方人以為廣東人都講粵語,到過廣東好多地方才知道,粵語並非通行全省,而只是廣府人的日常語言。廣府是廣東三大民系之一,另外兩個民系是客家和潮汕。今天要講的主角客家主要分布在東江和梅江流域,以及北江的中上遊。
  • 粵系商業四大幫:「廣府幫」「潮汕幫」「客家幫」「海陸豐」
    說到商幫,我國從古至今有很多商幫,既然是商幫,自然都很會做生意,但是要是問哪個商幫最會做生意,恐怕很多人持有的觀點不一樣!但是要說哪個商幫影響力最廣、格局最大,那毋庸置疑是今天小編介紹的粵商,也就是廣東省商幫。為什麼廣東商幫影響力最大、格局最大呢?
  • 難道廣東人必須會粵語嗎? | 知乎回答輯錄
    如果那個人雖然是廣東人,卻是壯族、瑤族、畲族這樣的少數民族,想必就沒有此問了。我們天真地以為,漢族這麼大的基數裡,沒有任何族群區分。人數不少的少數民族都可以是擁有多個支系的多元一體,但是漢族卻很少人會這麼覺得。 之前提到過,客家是漢族重要民系。
  • 客家人:「客」從何方來,「客」到何處去?
    其實除了粵語,廣東還有客家話和潮汕話兩大語系,但因為說粵語的人數最多,加上經濟最發達的是講粵語的珠三角地區,因此很多人誤以為粵語是所有廣東人的母語,而客家和潮汕人常常就被忽略掉了。30年代,廣東學者羅香林意識到,漢族這類龐大的民族會因時代和環境的變遷而逐漸分化,形成微有不同的亞文化群體。為了描述這些亞文化群體,羅香林首創了「民系」這個詞,指一個民族內部的分支。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客家人必須要了解
    其實,廣東的漢語主要分為三類: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分別為廣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使用,三種方言在歷史上進入廣東的時間和方式都有相當大的差別。  客家話顧名思義,即客家人說的方言。雖說有人認為客家人的南遷史可以追溯到東晉,但是就地方志書來看,客家人遷入嶺南的時間比廣府人和潮汕人都要晚。當時廣東各地肥沃的平原地區已經基本開發完畢,所以客家人往往聚居在開發不易的山區,如興寧、梅州等地。宋初《太平寰宇記》中記載興梅地區仍以畲瑤為主,梅州客家不過300餘戶,潮州更是沒有客戶。
  • 一口氣讀懂:客家人與潮汕人有什麼不同!
    在廣東,按照方言的差異,可以將人群分為說粵語的廣府人、說客家話的客家人和說潮汕話的潮汕人。在深圳,你進菜市場買菜,那賣菜的十有七八是潮汕人;而你進政府辦事,辦公室裡那些帶「長」的官員則十有七八是客家人。從歷史上來看,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曾經是外來的「北佬」。有研究表明:客家先民早在秦朝時就開始南來。中國史學界歷來認為「從中原南遷的漢人稱客家」。
  • 客家人和閩南人是閩越人還是漢人後裔?
    答|百度派 @李曉鵬古來,閩粵兩地分布著諸多少數族群,如閩越、甌越、南越等百越支系,儘管當地保留有眾多漢民族的傳統文化,但是閩粵各民系(如閩東、莆仙、閩南等閩系,潮汕、廣府、雷州等粵系,以及閩粵贛交界的客家系)的漢越歸屬卻常常無法得到統一,因此產生過大規模的械鬥和口誅筆伐,而這種分歧古來有之
  • 哎同你港,千萬別惹一個客家人
    △還以為客家姑娘都該穿成賣茶小妹那樣/Pinterest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仿佛隱隱於世界各處。客家人,生來為客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系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人情社會的主客之道。
  • 客家人遷徙了上千年,為何客家人的語言不會變,向心力如此強?
    可據此基本推斷:「客家人」基本由部分中原與早東越、閩越土著組合而成(至於「客家話」成為當地主流方言,似可從當時的「外來客家人」文化強於原土著方面作推論),閩南人(包括廣東的潮汕話系、雷州黎話系、海南「閩南話系」以及福州中南部分與閩中)以唐軍、隨軍家屬以及之後陸續移民過來的唐及唐後移民,閩南話由此可視為唐官話(雅音)。
  • 被遺忘的廣東土客大械鬥:持續了十三年才被平息,客家人流落異鄉
    客家人是分布在中國廣東、福建、江西等地的漢族民系,他們因為長期遷移於是就給自己取字"客",在這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是世界上分布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而口語中的"廣府人"即根源於秦朝遺民,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分布於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及東南亞、歐美、澳洲等地區,以粵語為母語,以南雄珠璣巷同遷的漢人為民系認同。
  • 客家人屬於漢族還是少數民族?細談客家發展史:「客」從何方來
    這是很多人的誤區。其實除了粵語,廣東還有客家話和潮汕話兩大語系,但因為說粵語的人數最多,加上經濟最發達的是講粵語的珠三角地區,因此很多人誤以為粵語是所有廣東人的母語,而客家和潮汕人常常就被忽略掉了。30年代,廣東學者羅香林意識到,漢族這類龐大的民族會因時代和環境的變遷而逐漸分化,形成微有不同的亞文化群體。為了描述這些亞文化群體,羅香林首創了「民系」這個詞,指一個民族內部的分支。中國南方漢語方言眾多,因此漢族民系的劃分常常又以方言為主要標準,如說粵語的廣府民系,說吳語的江浙民系。
  • 為什麼客家人愛當官,而潮汕人愛做生意?
    在廣東省主要有三個鮮明的族群,廣府、潮汕和客家人。這三個地方的人語言都主要是粵語、潮汕話、客家話。 這就讓我們疑惑,為什麼潮汕人都那麼喜歡當老闆呢?客家人那麼多當官呢? 在廣東有一種說法:廣東人從中原南下的時候,廣府(粵語系)人帶了一雙筷子,來到廣東就吃吃喝喝。客家人帶了本書,來到廣東就認真讀書,謀取功名。潮汕人帶了套茶具,每天就聚在一起喝茶溝通信息,談論哪裡有生意可做。
  • 客家人從何處來?從客家民系看中華文明的生命力到底有多能扛!
    作者:金凌冰 智綱智庫廣州戰略中心總經理編者按:客家(英文:Hakka),是南方漢族的一支,是中國漢族一個龐大的民系共同體,是世界上分布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客家民系歷史悠久,人口數量龐大,分布面廣,除了中國外,還分布在亞洲、美洲、歐洲、澳洲。客家人具備強烈的民系意識和勤奮好學的優良傳統。
  • 你知道現在的深圳人基本都是來自哪裡的嗎?|深圳河|深圳鎮|客家人|...
    根據《寶安縣誌》記載,改革開放前的深圳,說客家話的人口約佔56%,說粵語的佔35%,也就是說深圳原住民當中近6成為客家人,近4成為廣府民系,當然也有個別講潮汕話的聚居點。通過廣東三大民系分布地圖也可以看出,和深圳接壤的惠州屬於客家民系,因此深圳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深圳的北部、中西部和東部大片地區;和深圳接壤的東莞屬於廣府民系,因此粵語(廣州話)主要分布在深圳西部和南部地區。事實上各區不少街道兩種方言並存,另外還有被認為「不白不客」的大鵬話(方言基礎是粵方言,但同時有客家話的一些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