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當代大學生應如何理解世界

2020-09-07 中國教育在線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中國為代表的一批新興國家在經濟領域迅速崛起,世界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為此,中國教育大講堂與學習強國面向全國高校師生,聯合推出「開學第一講: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系列講座,解讀歷史、剖析時事,助力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期邀請到了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國家高端智庫理事會理事張維為他將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當代大學生應如何理解世界」為主題進行演講,與大家探討當今世界所面臨的四重挑戰。

一、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地位變化的挑戰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曾提出「修昔底德陷阱」一說,他研究了歷史上16個新興大國對守成大國影響的案例,其中有12個引發了戰爭。由此,他提出了一個觀點,認為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之間存在著結構性的矛盾。

但張維為提出,這16個案例講的都是篤信西方政治文化中非此即彼「零和遊戲」的國家,以此來比喻中國這樣一個相信合作共贏、不相信「零和遊戲」的國家,沒有多少說服力。

中國是一個具有強烈歷史感的國家。中西方歷史發展方向有重大差別,歐洲歷史上的大國崛起基本都是軍事帝國的崛起,而中國沒有西方軍國主義的傳統。15世紀上半葉,鄭和下西洋時主力艦的排水量百倍於80餘年後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聖瑪利亞號,但中國當時沒有對其它國家進行殖民。在中國,這種崇尚和平的傳統,一以貫之。

在當今的中美關係中,張維為認為,中國要做的是全面增強綜合實力,包括軟硬實力,同時要讓美國清晰的知曉,任何時候都不允許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他說,我們可以繼續保持必要的戰略耐性和戰略定力,等待美國變得更加成熟。


二、新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

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錯過了前兩次工業革命。但張維為提出,改革開放的前三十年,中國通過艱苦奮鬥、篳路藍縷,為中國崛起奠定了基礎,幾乎是以每十來年完成一場工業革命的速度一路追趕而來。

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通過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中國完成了以紡織業等輕工業為主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從90年代初到21世紀初,大致完成了以電力、內燃機、石化工業、中高端基礎設施等為主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然後進入了以信息化通信產業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今天,我們的世界正處於從第三次工業革命轉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轉折期,以大數據、人工智慧、量子通訊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生存和運作的方式。而在以信息文明為特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三、文明衝突的挑戰

1993年,哈佛大學教授塞繆爾·亨廷頓在《外交》季刊上發文,提出了「文明衝突」的觀點。他認為,今後世界衝突的根源將不再是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分歧,而是文化方面的差異。

張維為講到,中國是一個文明型國家,是一個歷史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和一個超大型現代國家的結合。他認為,中國的政治文化傳統要比西方更加包容,認為不同文明之間可以互相借鑑、取長補短,最終實現雙贏或者多贏。但對於被歐洲中心論薰陶了數百年的西方人來說,接受世界不同文化各有千秋,可以互學互鑑、取長補短的觀點,是很不容易的。


四、政治制度競爭的挑戰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來襲,是對各國政治制度、治理模式的大考。張維為提到,可以說在這場戰「疫」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幾乎在所有領域,完勝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中國以較高的分數全方位通過了這次壓力測試。

張維為特別談到,在這場疫情中,我們的年輕人非常給力。他們不僅自信,而且有極強的家國情懷。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中,幾乎一半都是90後。他們有一句話感動了無數國人,「2003年的非典你們保護過我們,現在2020年的新冠病毒,我們保護你們」。


欲知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中國教育大講堂》。

今晚19:30,聽張維為講「中國與世界」!

複製連結至瀏覽器:https://news.eol.cn/yaowen/202009/t20200901_2006287.shtml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如何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參與互動    如何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9月7日,中國教育大講堂第一期即將開講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中國為代表的一批新興國家在經濟領域迅速崛起,世界格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高校師生作為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中堅力量,必須要正確認識當今時代潮流和國際大勢,抓住重要的戰略機遇,積極應對各類風險和挑戰。
  • 近年來國內學術界關於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研究述評
    要探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首先要回歸原文,深入學習理解習近平的相關論述。就目前已公開的材料來看,習近平多次提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比如,2018年 6月,習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當前,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
  •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 應重塑經濟金融含義與全球價值鏈
    本報記者 徐蔚冰在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舉辦的2020世界經濟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演變,世界經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因此,未來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如何變化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雷達作題為「百年變局與國際經濟秩序演變」的主旨報告時指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中國最高決策層對當今全球經濟發展態勢所作出的重要判斷,在今年得到了進一步印證。百年變局不只是大國實力的變化,不只是國別間總量的變化和地位的轉換,而是世界經濟體系、制度、特徵的變化。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法關係的再定位
    進入21世紀後,隨著國際格局和法國國內格局急劇演變,法國國內政治格局和政治生態發生重大變化,中國進入內政外交的新時代。面對國際形勢的重大變化,中方提出了"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判斷,法方也認為"世界秩序正在經歷歷史性的全面、深刻的變動和重組"。在建交55周年之際,如何在國際關係和國際秩序的大變局中繼往開來、謀劃中法關係的未來發展,是中法共同面臨的課題,也將對世界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中國教育發展機遇
    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處於「兩個一百年」的關鍵時期,越來越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心。目前來看,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全球化與逆全球化處於交鋒階段,新舊工業革命處於交替階段,新舊治理體系處於交換階段,新興經濟體興起與老牌發達國家衰落處於交匯階段……當今及未來,世界將處於一個不確定時期。面對著未來世界發展的不確定性,一切皆有可能。
  • 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機遇與挑戰
    之後,他先後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會見外賓、出國訪問等國內外重要場合,豐富和發展關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論述,對中國外交工作提出總體要求。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可以發現,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我們要實現積極有為的外交目標,必須有效把握時代機遇併合理應對風險挑戰。
  • ...靳諾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主題講授形勢與政策專題研討示範課
    靳諾強調,任何個體都不能忽視「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大變局深刻地影響著國家和個人的前途命運,同學們要從「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和「極不平凡的一年」這個角度切入理解今天的主題,深入思考支撐當今形勢背後的「五個根本」,以及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新時代的年輕人應該有怎樣的作為。
  • 「縱橫世界」系列講座成功舉辦,於洪君闡釋「百年未有大變局下的...
    「縱橫世界」系列講座成功舉辦,於洪君闡釋「百年未有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 2020-08-09 2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燦榮:解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或是世界變局最大的自變量
    導讀:9月26日,金燦榮教授在觀學院做了題為「百年變局與中美關係」的演講。在他看來,近些年世界亂象叢生,而在經歷了今年的新冠疫情之後,全球的不確定性又增加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謂對當今國際局勢最好的概括。金教授指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內涵應為四個「新」: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新的現代化模式得到承認、新的工業革命正在到來、新的全球治理模式出現。
  • 第三屆復旦中外人文交流論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外人文交流...
    2019年11月23日,第三屆復旦中外人文交流論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外人文交流」在復旦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復旦大學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辦,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和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協辦。
  • 「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多角度觀察和解讀一個重大戰略判斷
    王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絲路學院副院長、特聘教授)「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對國際格局巨大變遷和國內治理出現綜合難度的重大判斷。話題緣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
  • 雲會議|「未有之大變局」:世界中國與歷史中國的疊加與應對
    所謂變局,就是指變動的局勢,非常的局面,需要以非常的思路和措施加以應對。接下來我們就要思考為什麼是「三千年」,為什麼是「百年」;「三千年未有」的是什麼,「百年未有」的是什麼?我們面對「未有之大變局」又如何應對?這無疑是長周期的重大政治問題。「長周期」這個概念是我最近提出來的,(10月)15號我會系統講這個主題,今天我們主要講怎麼樣來認識「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 趙 磊: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中國實現現代化強國的進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國內大局與國際大局相互交織、相互影響。首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題中應有之義,甚至是關鍵變量。其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壓力、戰略動力與戰略機遇。壓力越大,動力也就越大,關鍵是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準確認識和把握髮展規律,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戰略機遇,在大變局中實現從大到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聚焦「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第二屆中國哲學家論壇明日桐廬啟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行」?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臨近之際,總結、提煉百年來我們黨治黨治國的寶貴經驗,特別是其中的哲學智慧,是當代中國哲學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10月24日,「第二屆中國哲學家論壇」將在杭州市桐廬縣召開,聚焦主題正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國共產黨治黨治國的哲學智慧」。
  • 問道·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北航MBA第十七屆年會
    當前,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是世界正在經歷的大態勢,也是中國面臨的大形勢。北航MBA第十七屆年會,將以「問道·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主題,特邀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盛來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善同等嘉賓,分享他們對宏觀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見解。一場智慧交融的思想盛宴即將開啟,誠邀各位北航MBA師生、校友參加。
  • 湯師爺,你給說翻譯翻譯什麼叫「百年未有之變局」
    十九世界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如果能活到1950年,能見證了貧窮的美國崛起和世界霸主的英國衰落這兩大變局。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的國際法法理」學術研討會在福州舉行
    12月27日,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的國際法法理」學術研討會暨「法理研究行動計劃」第十六次例會在福州大學舉行。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省法學會會長羅東川,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福州大學黨委書記張天明出席研討會並致辭。
  • 金燦榮:我認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可概括為這四個「新」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這是中國領導人對當今時代的國際形勢做出的一個重大戰略判斷,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符合國際局勢發展的客觀現實。
  • 上海交大媒體與傳播學院開展《國際視野下的「四個自信」》國情...
    11月17日下午,由上海市委宣傳部、復旦大學主辦的2020年度「新時代的中國」國情教育系列講座第四講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蔡冠深報告廳舉行。講座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陳建雲教授主持,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以「國際視野下的中國自信」為主題,為大學生們生動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