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2000萬熱帖,父母滿口謊言,你叫孩子怎麼優秀?

2020-09-03 J媽學堂

最近知乎上有一則來自於父親的求助帖子,引發了廣大知友們的討論!這位父親的求助帖是這樣的:

「我和孩子約定他考到好成績之後就給他遊戲充值的錢,現在他考好了我卻不想給他,怎麼辦?」

這個問題一經提出之後,瀏覽量一下子就高達兩千萬,其中一大波網友的抵制這位父親的做法,因為眾多網友都認為作為父親的做法是在欺騙孩子。

而這位父親的做法,也讓眾多網友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因為很多網友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父母是怎樣欺騙自己的,家長們都以為這些沒什麼大不了,殊不知這些藉口都讓孩子感到越來越心灰意冷。

家長一直對孩子進行欺騙,會帶來的後果

1、家長對孩子習慣性的欺騙,正在透支孩子的信任

《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當中顯示,「答應孩子的事情,最後卻做不到」在家長不良表現排名第一,這也表明在孩子心中最為反感的就是父母的不守信和對孩子的欺騙。

家長一次次對孩子的欺騙行為,看似對孩子沒有特別大的傷害,卻是將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信任值一次次的拉低,最終孩子很有可能會不再信任家長,甚至會走向極端。

前一段時間,一位江西上饒的男子在逛汽車店的時候,突然用自己的鑰匙劃破了一輛嶄新的寶馬,之後店員撥打110進行報警,男子被警察拘留。

經過仔細詢問之下,男子表示當時他的父親答應他考取駕照之後,就給他進行購買汽車,但是父親卻一直沒有遵守承諾,他心裡十分不平衡,決定到汽車店裡面進行劃車之後,讓父親買給自己。

男子表述了這番話之後,很多人都懷疑這名男子的精神是否有問題,因為這名男子並不像是幾歲的孩子那樣,而是已經20出頭的成年人了,說出的話卻依然像一個孩子一樣耍賴。

但是一些人卻透過這名男子的背後看到了更多關於父母和孩子關於信任瓦解關係。

有些網友表示,如果這名男子的父親能夠遵守他的承諾,男子將不會採取這樣的措施最後進了警局。

日劇《四重奏》裡面有這樣的一句臺詞叫做:比悲傷更為悲傷的事情不是失望,而是一場空歡喜。

如果家長一味的想要通過欺騙來達到讓孩子完成某個目的,那麼追根到底,孩子就會在家長的一次次欺騙當中喪失對家長的信任。

2、一味的欺騙,影響孩子的成長

心理學家武志紅表示: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模式,是孩子與其他人建立相處模式的基礎,也是孩子奠定人格發展以及情商發展的基礎。

如果家長長期以欺騙的方式與孩子進行相處,那麼勢必也會影響到孩子與其他人之間的相處:

讓孩子與其他人相處過程當中充滿欺騙;

讓孩子與其他人相處過程當中不再願意信賴他人;

讓孩子與其他人相處過程當中沒有安全感;

……

因為家長一味的欺騙,已經在孩子的腦海當中形成了「家長都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騙我,其他人又何嘗不是呢?」繼而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之下,就會讓孩子變得患得患失,覺得飄忽不定。

「欺騙式」育兒不可取,因為被家長欺騙過的孩子,將會終其一生來舔舐自己的傷口,撫慰自己的心靈。


3、一味的欺騙,會讓親子關係出現瓦解

在一個家庭當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相處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父(母)子有「親」。

而在這裡的「親」,並不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單單表明的親人,更多的是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愛、親密、親切、信任的關係。其中信任關係是最容易進行建立,卻最難進行維持的。

因為古往今來自孩子一出生,最先信任的就是自己的家長,但是在與家長相處過程當中,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信任卻被慢慢的磨滅,直至父母與子女之間不再親密、親切、親愛。

所以為了家長與孩子之間更為親密的關係,希望眾多家長不要在一點點的磨滅與孩子之間的信任,不再欺騙孩子。

在日常生活當中,想要不欺騙孩子,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對孩子許諾一些華而不實的諾言,或者是不容易進行實現的諾言,因為這些許諾一旦沒有實現,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家長所欺騙,容易在孩子心中對家長的許諾形成一種懷疑的態度,之後就慢慢的不再相信家長。

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冷淡,怪罪孩子不「親」自己,只是這些家長有沒有想過,造成如今這樣的結果,自己是否有錯在其中呢?

相關焦點

  • 「你滿口謊言的模樣真醜」知乎2000萬熱帖,羞辱了多少父母
    父母總是教育孩子要誠實守信,只要孩子有一點謊言,父母都會大發雷霆,認為孩子不聽話,認為孩子的品德不端正。但是父母也許沒有想過,他們自己滿口謊言對孩子的樣子,對孩子會造成多大的傷害,讓孩子的童年充滿了傷疤。
  • 知乎2000萬熱帖,揭開了多少人的童年傷疤:你滿口謊言的模樣真醜
    的一個2000萬熱帖,揭開了多少人的童年傷疤呢?知乎上有一個帖子火了,足足有2000萬的熱度,它之所以火了就是隱含了現在各個家庭中存在的問題——父母的信用度。本來想著求助,但這位父親卻被接連暴擊,大家都指責他說要麼你可以不答應孩子,要麼你可以徵求他意見換另一種方式彌補,但不要欺騙孩子,甚至還有人吐槽說:「你滿口謊言的模樣真的很醜。
  • 「你滿口謊言的樣子真醜」知乎2000萬熱帖,揭開多少人的傷疤
    知乎,有一個2000萬的熱門帖子,揭露了無數人童年的傷疤。原因是一位父親答應讓孩子進入班級前三,並同意在遊戲中給孩子充值500多元。結果孩子達到了目的,父親卻後悔了,認為充值遊戲影響不好,乾脆發到網上徵求大家意見。「滿嘴謊言的你看起來很醜。」知乎2000萬熱帖揭開了多少人的傷疤也許在父親眼裡,一句承諾很容易說出口,但他並不當真。
  • 2千萬熱帖,撕開無數人童年的傷疤,網友:你滿口謊言的樣子真醜
    2000萬熱帖:你滿口謊言的樣子真醜最近知乎有一個帖子火爆全網,有2000萬的熱度,原因是幾乎每個家庭都曾有的問題,父母的信任度。多數人表示很氣憤,回復父親「你滿口謊言的樣子真醜」,有的網友提出和孩子商量,用其他的方式彌補,而這一熱帖,也撕開了無數人童年的傷疤,太多的父母答應的事情沒有做到,給孩子帶來一生都難以忘記的傷害。
  • 「你滿口謊言的樣子真醜」,知乎2000萬熱帖,撕開無數人的傷痕
    "如果這次考試能考到100分,媽媽就帶你去遊樂場玩","如果你能乖乖聽話把作業全部寫完,那麼就給你玩半個小時手機"……類似這樣的話我們時常聽到,但是結果又如何呢?
  • "你滿口謊言的樣子真醜"知乎2000萬熱帖,撕開無數人的傷痕
    "如果這次考試能考到100分,媽媽就帶你去遊樂場玩","如果你能乖乖聽話把作業全部寫完,那麼就給你玩半個小時手機"……類似這樣的話我們時常聽到,但是結果又如何呢?知乎上一則有著2000萬熱度的帖子無形中揭開了無數人的童年傷痕。
  • 「你滿口謊言的樣子真醜」,知乎2000萬熱帖,撕開無數人的傷痕
    "如果這次考試能考到100分,媽媽就帶你去遊樂場玩","如果你能乖乖聽話把作業全部寫完,那麼就給你玩半個小時手機"……類似這樣的話我們時常聽到,但是結果又如何呢?知乎上一則有著2000萬熱度的帖子無形中揭開了無數人的童年傷痕。
  • 「你滿口謊言的樣子真醜」知乎2000萬熱帖,揭開多少人的傷疤
    父母總是教育孩子「不要說謊」,而自己卻總借著「為你好」的藉口,做著欺騙孩子的事情,漸漸讓孩子喪失了對父母的信任。知乎上有個2000萬熱度的帖子,揭開了無數人童年時的傷疤。可能有的人支持這位父親,500塊錢可以更多的用在讀書學習上,而遊戲百害無一了,但也有的網友直言不諱:「你滿口謊言的樣子真醜!」
  • 知乎2000萬熱帖,羞辱了多少父母:你滿口謊言的樣子,真的很醜
    ——虎媽作者丨虎媽來源 | 男孩派原創一位父親在知乎上求助:孩子考到了約定的成績,可我不想兌現給他遊戲充值的許諾了,怎麼辦?在大家的記憶裡,家長們總是習慣撒謊騙孩子,甚至非常理直氣壯。他們總覺得孩子小,好糊弄,反正遲早會忘記的,沒什麼大不了。 一句「為你好」就能完美搪塞。然而,這些 「謊言」,對孩子來說真的只是一件可以被遺忘的小事嗎?
  • 一條2000萬瀏覽熱帖,揭了無數父母"傷疤",最好的教育不是拼爹
    一條2000萬瀏覽熱帖,揭了無數父母&34;,最好的教育不是拼爹這件事來源是一個知乎的熱帖,一位老父親在知乎上發的,上面寫著&34;大致就是這樣一篇帖子,竟然引來了千萬的熱度,就是這樣一條2000萬的瀏覽熱帖,揭開了無數父母的傷疤。
  • 知乎2000萬熱帖,揭開了無數人童年傷疤,「騙人」的模樣真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童年傷疤,其實孩子在小的時候接觸最長時間的就是自己的父母,而影響他們最深的也是父母,是家長教會孩子如何吃飯、走路,同時家長也會給孩子帶來他們眼中的世界,進而幫助孩子形成自己的價值觀。知乎2000萬的熱帖,揭開了無數人童年的傷疤在知乎上面有這麼一個2000萬的熱帖火了,原因是這個帖子揭開了無數人童年時期的傷疤,並且還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
  • 知乎2000萬熱帖:滿嘴謊言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最近知乎上有一則來自於父親的求助帖子,引發了廣大知友們的討論!這位父親的求助帖是這樣的:「我和孩子約定他考到好成績之後就給他遊戲充值的錢,現在他考好了我卻不想給他,怎麼辦?」男子表述了這番話之後,很多人都懷疑這名男子的精神是否有問題,因為這名男子並不像是幾歲的孩子那樣,而是已經20出頭的成年人了,說出的話卻依然像一個孩子一樣耍賴。但是一些人卻透過這名男子的背後看到了更多關於父母和孩子關於信任瓦解關係。
  • 這個知乎熱貼備受爭議:不懂「因材施教」就別亂用,免得害了孩子
    但我在知乎上卻看到這樣一個帖子,一家長說:「孩子考到了約定的成績,可我不想兌現他遊戲充值的承諾怎麼辦?」這個2000萬閱讀的熱帖跟「因材施教」有關,也備受爭議,所以我拿出來給大家探討一下。這個熱帖中的父母用「因材施教」之名,想去開啟孩子「學習的大門」,卻並沒用在陪伴孩子去發現過程,而是「小聰明」式的用在了「結果」上面。就像以「遊戲充值」的獎勵去刺激孩子,這可以暫時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但當孩子的遊戲充值幣達到額度時,外在動力便可能消失了,學習興趣又可能會迅速的冷卻下來。
  • 這個知乎熱貼備受爭議:不懂「因材施教」就別亂用,免得害了孩子
    這個2000萬閱讀的熱帖跟「因材施教」有關,也備受爭議,所以我拿出來給大家探討一下。這個熱帖中的父母用「因材施教」之名,想去開啟孩子「學習的大門」,卻並沒用在陪伴孩子去發現過程,而是「小聰明」式的用在了「結果」上面。
  • 問題:一個滿口謊言,任性的孩子該怎麼面對?
    問題:一個滿口謊言,任性的孩子該怎麼面對?回覆:第一,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孩子撒謊是為了什麼?他的目的是什麼?(害怕被批評?或得到什麼?或其他)這個問題搞清楚了,就能知道孩子撒謊這個行為背後的需求。去滿足這個需求,孩子就不需要繼續撒謊了。
  • 知乎熱帖被百萬人圍觀:那些因為父母被孤立的孩子,都怎麼樣了?
    近日,看到一則知乎熱帖,被上百萬人圍觀。 有人說,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你今天偷的懶,終將會成為孩子終身的遺憾。父母的樣子是孩子學習模仿的標本,有一個合群的父母,孩子也會快速融入到環境中。不過我告訴你一件很棒的事情,就是你長得是獨一無二的,別人無法複製。
  • 知乎熱帖被百萬人圍觀:那些因父母被孤立的孩子,都怎麼樣呢?
    近日,看到一則知乎熱帖,被上百萬人圍觀。01猶記得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名叫泰迪(Teddy幼兒園老師說:這後果你承擔不起。為什麼呢?做合群的父母,孩子才會成長。紀錄片《鏡子》,發人深省的臺詞: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若父母和善,孩子也一定彬彬有禮。若為人不善,孩子同樣會惡語相向。父母的樣子是孩子學習模仿的標本,有一個合群的父母,孩子也會快速融入到環境中。
  • 「孩子大二家長該給生活費嗎」1600萬知乎熱帖,揭開了多少人傷疤
    現在很多家長都越來越寵愛孩子,很多人都覺得這樣「溺愛」的行為對孩子並不好,然而這些年輕家長卻不以為然,並且聲稱不想讓孩子吃自己吃過的苦。很多八零九零後的人也已經變成了父母,然而他們在小的時候基本都是被「窮養」的,如果家裡面真的苦難其實還是可以理解,但還有很多家長卻是為了「窮養」而窮養,讓孩子覺得自己家裡面就是很窮。
  • 答應孩子考上前三名的條件,事後卻反悔,言而無信的人,有多可怕
    也有人評論:這件事不是遊戲的問題,而是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那滿口謊言的樣子,真的不堪入目。「傳說」張歆藝在一次綜藝節目中,曾表示自己的童年一直生活在父母的謊言下。她說每一次考試,父母都和她說只要你考上全班多少名,我就給你買一雙小白鞋。為了這個目標,張歆藝拼了命的學習,可是當她真的達成目標之後,父母卻以各種理由去搪塞她,一次兩次,久而久之,張歆藝說自己對父母的信任程度也就降低了。
  • 知乎2千萬熱帖引爭議:有遠見的父母,不會對孩子開「空頭支票」
    >的2千萬熱帖羞辱了多少家長。父母用謊話來達成自己的期待,卻失去了孩子的信任,而孩子的信任,失去容易,想要再挽回就很困難了。在那個時候,電腦是稀罕物,而且這位網友家境的一般,而且父母那時候應該也沒想到後面自家孩子能考到全縣第二的好成績就承諾下了。網友本以為就自家條件而言,爸媽肯定不會真的買,也沒抱太大的期待。沒想到的是,後面這對父母也確實就該不該買電腦糾結了下,但最終還是帶孩子去了電腦專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