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家林·扎克說過,「父母是子女最親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來自父母的每一次欺騙,都足以壓垮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的成長是否順利和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三觀的塑造,關鍵都在於父母給孩子的影響。
談到童年傷疤,可能每個孩子都會多多少少說到一些內容,而這些之所以稱作傷疤,必然意味著父母給孩子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就拿信用來說,很多孩子都覺得父母總是在欺騙自己,並且覺得父母在這方面做的讓自己產生了太多負面情感。
知乎上有一個帖子火了,足足有2000萬的熱度,它之所以火了就是隱含了現在各個家庭中存在的問題——父母的信用度。
有一位父親在網上很焦急的求助,自己之前答應孩子只要考上他規定的名次,就會給孩子充值500元的遊戲額度,可是孩子真正達到後他卻後悔了,然後問大家該怎麼辦,由此引發了很多人的熱議,
大多數人對此都很氣憤,並且引起了自己的傷感回憶,即小時候父母總是答應自己事情卻經常反悔,給自己帶來太多傷害。
本來想著求助,但這位父親卻被接連暴擊,大家都指責他說要麼你可以不答應孩子,要麼你可以徵求他意見換另一種方式彌補,但不要欺騙孩子,甚至還有人吐槽說:「你滿口謊言的模樣真的很醜。」
對於此方面帶來的傷害,張歆藝也是其中受害者之一,她說小的時候父母就答應自己一旦考到那個自己正常不會達到的名次,她就可以得到心愛的白球鞋。
可張歆藝努力那麼久,終於達到目標後,父母卻毅然反悔,從而給她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甚至開始發誓以後一定要自己買好多白球鞋。
所以現在她自己有好多好多白球鞋,並成為了幾乎是唯一鍾愛的款式,雖然看似極端,但確實讓人感覺到心酸。
不管是熱帖還是張歆藝的情況,都證明著父母的失信給孩子造成了多麼巨大的傷害,也就是空歡喜永遠是最悲傷的經歷。
所以我們一定要對孩子負責,說到做到,不要去試探性地挑戰孩子心中最脆弱的地方,讓其無法忘懷。
1. 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
家長經常性的欺騙孩子,會讓孩子對其產生強烈反感,並再也不會輕易相信家長,這種不信任帶來的惡劣影響真的是無法估量的。
2. 性格越來越叛逆
被父母一再欺騙,一再傷害,會讓孩子的性格會越來越極端,從而變成父母最擔心的那種叛逆的樣子,因為他們覺得永遠也看不到光亮,還不如自行放棄。
3. 接受不了「延遲滿足」
本來延遲滿足是能夠被孩子接受的,但是父母這樣欺騙孩子,會讓孩子連最基本的方式都不能接受,這對於之後的教育不是好事。
溫暖寄語:
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記得講信用,我們就是孩子了解世界的第一媒介,要把所有美好傳遞給孩子哦。
每日一問:那麼你自己或者是對於孩子有過這樣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