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意向協議一定沒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 法眼泓評

最近在看開發區招商引資的法律案例。

看到有這麼一份《投資意向協議書》挺有意思,對裡面的法律意見有不同意見,拿來說說。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2016年,甲方某市政府和乙方某公司籤訂一份《意向協議書》,裡面對廠區選址,土地面積,出讓價格、投資總額,產值稅收都有明確約定,但意向書最後有一條:「本協議僅為意向性文件,雙方互不依據本協議追究對方任何法律責任。」

一年後,在這份意向書的基礎上,甲乙雙方籤訂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這份合同的制定者是「國土資源部」以及「國家工商總局」,意味著是權威的格式合同,同時也說明這是一份以解決土地使用權出讓過程中涉及的價格、土地用途、乙方獲得土地後轉讓、出租和抵押的權利,以及土地回收和違約責任的合同。

在這份土地出讓合同裡,涉及經濟指標,也就是俗稱的投資額、產值、稅收約定,只有一條,「本合同項下宗地用於工業項目建設,投資強度不低於每平方米人民幣5000元。」

乙方企業拿到土地後,按照約定開始施工建設,並於三年後建成投產。在律師進行履約情況審查時,發現了以下情況:

第一,《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僅對投資強度進行約定,但是沒有約定達到投資強度的時限。

第二,《投資意向協議書》是不是磋商性文件,不具備作為依據進而追究責任的法律效力。

法律意見建議市政府應該和企業重新磋商,再次籤訂《監管協議》,對上述未盡事宜補充約定。

我想,這法律意見理論上可行,但作為已經獲得土地、投產運營的企業一方,有多大可能性重新籤訂《監管合同》,接受監管呢?如果不接受監管,遲遲達不到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稅收做貢獻的效果,政府出讓土地的意義何在呢?

就比如你賣一房子,看著對方給的價格挺吸引的,爽快籤約,但事後才發現沒約定何時給尾款,買方拿著寫了自己名字的房產證後,會不會輕易給你打尾款?

01

既然解決上述問題重新籤訂《監管合同》難度大,有沒有其他救濟途徑?

關於投資強度達成時間約定不明的問題,《合同法》第61條規定,「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本案的律師意見實際就是依據本條作出,請市政府和企業進行「協議補充」,實際上,《合同法》第62條還規定了「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對投資強度沒有約定達成時間,可以根據《合同法》第62條,市政府可以隨時要求企業履行,但是應當給予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比如從投產之日起算的若干月內達到投資強度的要求。

第62條和第61條最大的區別,是作為債權人的政府不需要通過磋商達成新的約定,只需要單方催告對方在合理時間內履行投資強度約定即可。

其實投資強度的計算很簡單,就是投資總額除以土地平方數,而投資總額包括購買土地使用權的費用,廠房的建設費用,大型設備的購買投入費用,以及實際註冊資本。

但是本案僅僅解決土地強度的期限,顯然還是對甲方市政府不利,因為在《意向協議書》裡不僅有投資總額的具體約定,還有關於全部達產後年產值達到5億元人民幣以上,年稅收2500萬元,以及拿下地塊後要作為研發、運營總部的約定,這就意味著,如果《意向協議書》有效,該企業不能在其他地區設立作為納稅主體的研發和運營總部,稅收的來源就確定在這座城市了。

02

列明互不追究法律責任的《意向協議書》在本案中是否全無法律效力呢?

在這裡我們要關注本案的表述「本文件僅為意向性文件,雙方互不依據本協議追究對方任何法律責任。」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我檢索到4份關於《投資意向書》的合同無效糾紛民事或行政判決書。其中浙江省高院關於某縣政府與某公司行政判決書比較有代表性。該判決認為縣政府和該公司籤訂的《投資意向書》一是符合《最高法關於審理行政協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關於行政協議的特徵,行政機關為了實現行政管理或者公共服務目標與法人籤訂的協議,具有行政優益性。二是依據《合同法》「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生效的合同與違約責任的追究是兩個概念。

因此,本案的《意向協議書》是否有效,不以「雙方約定互不追究法律責任」為更改。恰恰相反,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合同是有效的,但是我們雙方都放棄互相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果合同無效,則不存在互不追究責任的前提。

《意向協議書》的第二個問題是能憑藉「意向書」三個字定性為沒有法律效力嗎?

不能。

審查意向書的法律效力,除了審查名稱,還要審查程序性條款和實體性條款。程序性條款包括約定雙方互通信息、互相協助、保密、以及獨佔性協商條款等義務,比如本案中的《意向協議書》明確約定企業向政府交納項目投資意向金1千萬元,用於保證項目用地、土地價格等因素落實,促進項目投資建設,可以歸類於獨佔性協商條款。我向你交納意向金,是為了確定一段時間內你只能和我進行磋商,並且按照《意向協議書》約定的土地價格爭取上級批准用地和價格。

獨佔性協商條款會產生實質性的法律責任。

而實體性條款的審查主要是針對意向書中的標的、數量是否明確,本案中的《意向協議書》對雙方身份、土地面積、土地價格、投資總額、產出總量和納稅額度均進行了明確約定,而基於這些約定和後續的持續磋商,導致後面《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籤訂,證明意向書的約定與後續合同具有關聯性,通常可以認定該意向書具有法律效力,並且已經轉化成為正式合同。

王利民教授關於判斷合同與磋商性文件的區別,有以下幾點歸納:

一是是否具有訂立本約合同意願。本案中,有明確意願。

二是是否包含了訂立本約合同的內容。本案中,《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關於投資強度的約定,乘以土地面積後,即為《意向協議書》中的投資總額,也與《投資項目備案表》中的一致。

三是是否包含了在一定期限內訂立合同的內容。本案中有關於2016年之前掛牌出讓的約定。

四是是否收意思表示約束。本案中,雙方僅僅排除了追究法律責任,並沒有表達意向書無法律效力的意願。

五是是否交付了定金。本案已交付定金(投資意向金)。

據此,我認為本案《意向協議書》構成法律效力的合同,因為約定互不追究法律責任,可以將法律責任轉移至《土地使用權出讓協議》中予以追究。

相關焦點

  • 協議離婚的離婚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離婚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下面由張霞律師進行解答:協議離婚的離婚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離婚協議只有經過婚姻登記機關登記的,才能發生法律效力。離婚協議從法律效力上來看,也體現了它的一些性質。一、離婚協議的效力不應等同於一般民事上的合同、協議,它具有特殊性。
  • 代持股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嗎,代持股協議有什麼風險?
    代持股協議又稱隱名出資協議、隱名持股協議即顯名股東和隱名股東約定,隱名股東以顯名股東的名義出資為公司的股東並由隱名股東承擔投資收益和風險的協議。那麼代持股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嗎,代持股協議有什麼風險?網友諮詢:代持股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嗎,代持股協議有什麼風險?
  • 婚姻協議中經濟補償條款有效嗎,有法律效力嗎?
    現實中,一些急於離婚的一方當事人,為了達到儘快解除婚姻關係等目的,往往未考慮清楚就答應對方提出的合理或不合理的條件,作出自己有能力或沒有能力兌現的承諾。那麼婚姻協議中經濟補償條款有效嗎,有法律效力嗎?網友諮詢:婚姻協議中經濟補償條款有效嗎,有法律效力嗎?
  • 籤訂「淨身出戶協議、忠誠協議」有沒有法律效力
    籤訂「淨身出戶協議、忠誠協議」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應該注意什麼?這種行為在我國的婚姻法中沒有相關的法律依據。所以是否有效需要具體分析。就目前的司法實踐而言,法律一般不支持所謂有的「淨身出戶協議」。以放棄所有的財產作為離婚的條件,從根本上說是限制了離婚的自由,所以法律一般是不支持的。但是《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對婚姻期間取得的財產和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都有約束力。
  • 協議離婚後雙方自己寫下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離婚協議書是指即將解除婚姻關係的夫妻雙方所籤署的、關於財產分割、子女監護與探視、配偶贍養費以及子女撫養費等的書面協議。那麼協議離婚後雙方自己寫下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網友諮詢:協議離婚後雙方自己寫下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陸小群律師解答:協議離婚後雙方自己寫下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 交通事故處理私下簽訂的協議,具有法律的效力嗎?
    和解協議書相當於合同,合同的話主要符合其法定的生效要件即有效,即主體合格、內容合法且經雙方協商同意就具有法律效力。那麼,交通事故處理私下簽訂的協議,具有法律的效力嗎?網友諮詢:交通事故處理後私下再協議有法律效力嗎?雲南典衛律師事務所張晉愷律師解答:交通事故處理私下協議如果是經雙方協商一致,沒有不同意見,是有法律效力的。
  • 如何認定婚前協議的法律效力?
    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前述法律規定對於婚前財產協議的法律效力做了明確的規定,即我國夫妻財產權屬有約定的從約定,沒有約定的適用婚姻法關於夫妻財產共有制的相關規定。
  • 補充協議裡都有哪些內容?有法律效力嗎?
    在購買房屋的時候,都是需要籤訂合同的,不管是夠買新房還是購買二手房,購房合同對於買家和賣家都是一種保護,在籤訂購合同的時候,買賣雙方可能還會籤訂一份補充協議,購房者在籤訂購房合同和補充協議的時候,需要先進行了解,那麼補充協議裡都有哪些內容?補充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 對賭協議的司法效力認定
    對賭協議(VAM),也稱為「估值調整機制」,是資本市場廣為應用的工具。根據不同的類型,可以把對賭協議分為股權對賭型、現金補償型、股權稀釋性、股權回購型、股權激勵性等,實踐中,PE對賭協議在我國實踐中已經得到了廣泛運用,但是我國法律關於對賭協議的效力目前並無明文法律規定。
  • 一方書寫的婚前財產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隨著法律意識的普及,不少夫妻對於自身財產的意識逐漸增強,不少夫妻通過婚前財產協議來保證自身個人財產的安全。當然,這對於當事人的財產而言產生一定的作用,但是對於協議的效力,如何書寫,有誰書寫這個問題是決定了其法律效力的關鍵所在。 一般來說,婚前財產協議對於雙方的財產的保護都起到了相應的作用。
  • 阿嬌離婚風波|分居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感慨這對高顏值夫妻散場的同時,被反覆提及的分居協議不知各位有沒有注意到。究竟分居協議是什麼?是否具備相應法律效力?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Q2:分居協議的內容有哪些?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Q3:分居協議擁有怎樣的法律效力?
  • 淺析夫妻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
    一 夫妻忠誠協議的效力特徵 夫妻忠誠協議只有在男女雙方建立合法的婚姻關係後才發生法律效力。如果沒有結婚, 即便有一方違反了協議的內容,夫妻忠誠協議也不產生法律效力。「不公」是夫妻忠誠協議的顯著特徵, 其因為夫妻雙方的事先約定,一旦違約便要依照約定接受懲罰,補償無過錯方。 從夫妻忠誠協議的法律效力來看,目前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法律地位不明確。在司法實踐中,更多依靠法官的主觀裁定,存在同案不同判的司法混亂。
  • 投資協議中的「日落條款」
    投資協議中的「日落條款」文 | 步日欣一句話要點精讀:本文涉及「日落條款」的定義和解釋,並且就投資協議中最不具法律效力的借今天的這個話題,講講投資協議中的「日落條款」,以及相關條款可能引發的糾紛。這裡的投資協議,指的是風險投資(VC)、股權投資(PE)機構對具有發展潛力的公司的股權投資協議。
  • 三八維權周|離婚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三八維權周|離婚協議有法律效力嗎?沒有孩子,財產也比較簡單,已經商量好了,也已經籤了離婚協議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離婚協議書不具有法律效力。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準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 打賭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我國《民法總則》第八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上述規定表明,我國民法有公序良俗原則,任何違背公序良俗的法律行為都是無效的。
  • 廣州:「忠誠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最終法院判決協議有效,判賠5萬。看到這樣的事情,不知道是喜還是憂,喜的是妻子拿到五萬塊錢,憂慮的是出軌的婚姻無論怎麼協議,有些人依然出軌。在此,說說自己看法,看看是否妥當。1.婚姻不易,是需要珍惜與維護,不是籤訂什麼協議就可以保護婚姻的忠誠度的。
  • 所謂「生死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但是有些公司在與員工籤訂合同時,為了推卸自己的的責任,籤訂所謂的「生死協議」,這樣的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01 所謂「生死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01 生死條款 合同中的生死條款,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 口頭協議的法律效力如何認定?
    普法課堂 【口頭協議的法律效力如何認定?】大家都知道,合法的書面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可大家有沒有想過,口頭協議是否受法律保護?如果在法庭之上,法官又會不會採納口頭協議?
  • 口頭代購協議 是否具法律效力
    類似張女士這樣的情況,能否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好友間的口頭協議或者是微信中的聊天記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     事件     3萬多買名牌包     好友拒收閒置在家     張女士春節出國遊,閨蜜委託她在境外帶買一個名牌包,價格在3萬餘元人民幣,可退稅13%。
  • 夫妻婚內財產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婚後二人籤訂了一份《保婚協議》,約定上述房子和車輛為夫妻共同財產,並註明「若楊某提出離婚,本協議無效」。協議籤訂一年後,楊某起訴離婚,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都市熱報新聞律師團成員、重慶瑞正律師事務所主任金生平律師分析認為:  當前,有的人在婚前婚內籤訂一紙「保婚」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