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口晚刊訊 近日,在各大網站及微博上,一次性筷子用水浸泡後水變「黃湯」的新聞引起網友熱議與擔憂。3月20日,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在我市一些小餐館及飯店內,一次性筷子並不少見,儘管多數市民都意識到使用這種一次性筷子對健康不利,但為了方便,還是依然使用。
20日中午,記者在膠州路幾家餐館及街邊小吃攤走訪發現,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率非常頻繁,尤其是街邊一些米線、砂鍋等小吃攤上,顧客吃飯幾乎都用一次性筷子。採訪中,市民張女士表示:「其實早就知道使用一次性筷子對健康不利,但是出去吃飯總避免不了,沒有辦法而已。以前就聽說一次性筷子是用化學藥劑泡過的,聞起來都有股刺鼻的酸味。但是出來吃飯總是避免不了使用。」
隨後,記者又來到路邊的米線店、麵館發現,餐桌的盒子裡都零散擺放著一次性筷子,供顧客外帶使用。這些筷子包裝非常簡陋,外面只用簡單的白色塑料紙包裹,一撕就破。上邊除了標有筷子名稱外,再無其他信息,屬於典型的「三無」產品,並且筷子毛糙、掉屑、極易折斷。
老闆告訴記者,這些筷子一般都是送貨上門,具體哪些地方生產自己也不知曉。「這些筷子很便宜,一包上千雙的筷子大約在百元左右,用完不用清洗,使用頻率還是比較高的。」一家餐館的老闆說道。而比起小型餐館,一些大型飯店因為注重品牌,很少購買使用,小型餐館成了一次性筷子的重災區。
採訪中,一家大型飯店的餐飲部負責人告訴記者,一般正規廠家生產的一次性筷子都是用質地較好的木材,筷子本身含有木素,遇水溶解顏色變黃屬於正常現象。
「但現在有些小型餐館供顧客帶走使用的筷子,聞起來有股酸味,很可能是用硫磺燻過,遇熱後會釋放二氧化硫,對人體有害,同時被水浸泡後出現掉色,水就會變成黃色。」該餐飲部的負責人提醒市民,在外就餐時儘量少用一次性筷子,如果不得不使用,最好先放入熱水中浸泡,二氧化硫溶於水,浸泡可以減少殘留物質。 (記者 魯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