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並非每一位媽媽的哺乳過程都很順利,因此也難免會面臨需要退奶的狀況。到底在哪些情況下,媽媽必須停止哺乳,進行退奶呢?根據經驗,兩大類常見退奶原因,一種是不得已的狀況,另一種則與媽媽本身的情形有關。
新手媽媽經常發生,由於每次分泌的乳汁不多,擔心寶寶吃不飽,而萌生想退奶改以配方奶哺餵的念頭。
哺餵母乳的過程艱辛,有許多狀況需要去花時間克服與理解,而這樣的觀念,對於某些媽媽而言可能難以適應。
怕很多媽媽擔心寶寶只吃母乳,可能對成長的幫助有限,而決定退奶改餵其他乳品。其實,母乳所含成分,絕對能滿足新生兒的需求。
現代職業婦女比例高,工作忙碌加上哺餵環境不便,都可能影響媽媽餵母乳的意願。
不少媽媽的第一胎母乳回憶並不好,畢竟是第一次,乳汁量、時間、環境、壓力等問題接踵而來,難免會造成心理陰影,甚至可能影響第二胎之後的餵奶意願。
怕有些媽媽認為,哺乳可能會造成乳房鬆弛而影響身材。其實,只要適當運動,穿著合適內衣和保持正確姿勢,對身材影響不會太大。
乳有的媽媽乳頭比較短或凹陷,導致寶寶不好吸吮,因此乾脆退奶。
家不少長輩認為牛奶營養,因而並不鼓勵哺餵母乳;如果連最親近的丈夫都不支持,在家人壓力下,媽媽很難堅持哺乳原則。
母如果一開始就因某些因素而母嬰分離,母嬰之間沒有產生緊密的聯繫, 導致媽媽不想哺餵母乳。10、怕痛:生產後的乳房脹痛和生產部位傷口疼痛,難免讓怕痛媽媽有所卻步。
產如果媽媽產後狀態不佳,可能連哺餵母乳的力氣都沒有。
除了家人,更多的壓力是來自於自己,有時候過於煩惱,想東想西,反而會影響泌乳的狀況。一旦不順,就可能萌生退乳的念頭。
由於泌乳激素仍持續運作,因此需要退奶。
由於泌乳激素仍持續運作,因此需要退奶。
新生兒無法消化乳汁中的乳醣,進而影響吸收等狀況。
例如愛滋病、開放性肺結核,尤其又接受相關治療,如吃藥和打針等,最好請醫師評估後,再確定是否可以哺餵母乳。
除了擔心藥物會進入奶水中,這些藥物也可能會抑制媽媽的免疫系統,產生影響。
如果在哺乳期間,不幸發生嚴重的乳腺炎,甚至嚴重為化膿性乳癰症狀,就必須考慮退奶。
媽媽的泌乳機制,與泌乳激素有關。當嬰兒吸吮乳房時,媽媽的身體會傳遞相關訊息到大腦,促使產生泌乳激素,進而製造和分泌更多乳汁。換句話說,當寶寶吸得多,乳房就能製造更多的奶水,如果吸得少,乳房就製造較少的奶水。
如果寶寶完全停止吸乳,就不會刺激到泌乳激素,乳房自然就會停止產生奶水。奶水沒有吸出,乳房的分泌就會減少,而腺體細胞中殘存的母乳會產生壓力,進而抑制乳汁的分泌。
如果是發生死胎而不得不退奶的狀況,醫院會主動介入觀察,由於女性會因荷爾蒙分泌而脹奶,因此醫師會在二十四小時內開出高劑量雌激素藥物(現常用為Dostinex-Cabergoline卡麥角林,是麥芽的衍生物,常用劑量約2顆,),以幫助女性抑制體內泌乳激素;雖然不會馬上退奶,但普遍效果不錯。
1、湯湯水水少吃:由於母乳主成分為水分,減少食物中含水量及平時飲水量,皆有所幫助。
2、發奶食物不吃:諸如紅豆湯、黑芝麻糊、龍眼枸杞茶、黑麥汁等都應避免。其他如高蛋白質食物也應減少攝取量,如花生燉豬腳等。
3、中醫配方:根據中醫說法,炒麥芽有退乳消脹的效果,韭菜也有幫助。建議想退乳的媽媽可趁坐月子時多攝取韭菜料理,如韭菜打汁或韭菜炒豬肝等。
熱敷乳房會促進血液循環,進而使阻塞在乳腺中的乳塊化解,反而加速乳汁分泌。因此,想要退奶的媽媽,千萬不要再熱敷乳房,反而是要以冰敷的方式,才能有效減輕脹奶的狀況。
在冰敷時,要注意冰塊的溫度,只要是自己能接受的冷度,就可以放心冰敷;此外,也可利用冷藏過的高麗菜葉包覆乳房,達到冰鎮的效果;或選購附有裝入乳房型冰敷袋的退奶衣,在支託乳房之餘,同時冰敷,減輕乳房不適。
1、停止按摩:停止按壓、乳房護理及排乳等相關動作,以減少因乳房的刺激而誘發泌乳。
2、支託性內衣:建議媽媽可穿著緊身但具支託性的胸罩,給予乳房適當的支撐;如內衣不合身,或沒穿內衣又穿著寬鬆衣物,就會增加乳頭磨擦的機會,因而刺激並誘發噴乳反射。
當媽媽決定退奶後,可逐步減少哺乳次數,依次循序漸減,減少刺激,讓泌乳激素和催產素的分泌受到抑制,將有助於退奶。如退奶開始執行的前三天,每天少哺餵1~2次,然後慢慢遞減,通常要持續1~2周後,乳房才會沒有脹奶的感覺。
學習哺餵母乳,是一段艱辛的過程,同樣,對很多媽媽而言,退奶也是一段外人難以理解的心理壓力歷程。曾鬱心護理師表示,一旦想要退奶,對於身心的影響並不小,最好思考清楚再做決定為佳。
如果採用藥物退奶,需承受藥物的副作用(疼痛、噁心等),縱使副作用發生的機率不高。此外,母體一旦脹奶,之後並不會馬上退掉,約需7~10天的時間,因此退奶期間必須忍受腫脹的不適感,因此務必採取漸進式退奶
。
很多媽媽在決定退奶前,已熬過產後學習哺乳、乳汁少、脹奶等,才成功哺餵母乳。因此,如果媽媽心中有一點點捨不得,就先不要退奶,否則對媽媽和喝慣母乳的寶寶來說,都是一種心理壓力。
此外,如果真的決定要退奶,最好先與寶寶溝通,讓他先慢慢習慣離乳。一般書上或口述經驗中,塗辣椒、塗萬金油、利誘或威脅等離乳策略絕對不能採用,否則適得其反,反而使寶寶產生不信任感。
(本期專家:著名婦產科護理師——曾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