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漢中市生態環境局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新聞發布會。漢中市環境宣傳教育信息中心主任李奕慧主持發布會,漢中市生態環境局自然生態保護科科長王文海對市生態環境局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進行了介紹。
真情實意推動包村扶貧穩步前行
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脫貧攻堅安排部署和各項要求,統一思想認識,科學制定方案,夯實目標任務,細化幫扶措施,完善駐村機制,加大資金投入,為全市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高質量建設「三市」新篇章貢獻力量。
2014年以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漢中市生態環境局包扶洋縣溢水鎮時家坡村,為切實做好包抓扶貧工作,始終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成立了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定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扶貧工作事項,黨組書記、局長多次帶領局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到包扶村了解情況、尋找對策,與鎮村幹部進行思想動員和作戰研究,明確扶貧方向,夯實扶貧責任,推動包村扶貧工作順利進行。選派後備幹部擔任第一書記,派駐精兵強將組成駐村工作隊,真情實意、結對幫扶,累計投入500多萬元資金,多幹事、幹實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幾分付出就有幾分收穫,現在的時家坡村基礎設施完善、村容村貌一新、產業發展良好、村民增收持續、民心聚力向上、幸福感受增強,2019年底時家坡村整村高質量摘下「貧困帽」,在歷次國家、省級、市級、縣級不同時段組織的三方評估、入戶普查、檢查考核中均獲得較高評價。市生態環境局駐村聯戶扶貧工作多次獲得市級駐村聯戶扶貧工作優秀單位,駐村工作隊也多次被市級評為先進集體、連年被洋縣評為先進集體或一等獎,市局駐村第一書記白冰和曾力同志多次受到了市級和縣級表彰,時家坡的脫貧工作在洋縣市級幫扶單位中綜合排名一直位於前列。
依託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力推進行業扶貧
在國家和省級農村環境整治資金支持下,市生態環境局科學統籌脫貧攻堅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深入開展行業扶貧,著力實施貧困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置、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畜禽養殖汙染治理、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等項目建設,配套完善移民搬遷環保設施,持續改善農村貧困地區汙染治理設施和生產生活環境質量。
貧困村環保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市生態環境局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融入到決戰脫貧攻堅和美麗漢中建設大局之中,不斷強化行業扶貧組織推動,細化分配環境整治項目建設任務,規範項目建設監管,保證項目建設、資金管理規範合理。目前,全市已累計整治貧困村609個,建成汙水處理設施33座,垃圾處置工程22座,配發垃圾箱37510個、建設飲用水保護工程29處,取得了良好的環保效應和社會效益。移民搬遷環保設施配套得到完善。截止目前,已向移民(脫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配發垃圾收集箱(桶)8407個、垃圾收集轉運車440輛,總投資約4200萬元,增強了移民安置點的汙染治理和環境保障能力,徹底改善了生產生活環境,讓搬遷戶充分感受到「家園新、環境美」的溫暖。行業扶貧資金爭取力度不斷加大。市生態環境局始終把爭取國家和省上資金作為行業扶貧工作中極為重要的環節,積極謀劃項目、包裝項目、跟蹤項目,持續加大項目前期儲備,精準對接中省投資導向,多次赴中省環保、財政部門匯報,2015年在西鄉、洋縣、南鄭、勉縣示範的基礎上,成功進入全省三個全域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市,連續三年獲得中省過億資金的支持。2018年以來,在中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政策變化和對我市整治縣區數量減少的不利情況下,充分發揮行業部門職能作用,持續加大中省政策資金支持爭跑力度,分別爭取到中央和省級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資金1.4億元,按涉農資金整合由縣區統籌用於脫貧攻堅。同時,還將中央生態補償轉移支付資金、漢丹江流域治理對口協作專項資金以及水土流失治理、環境汙染治理等項目專項資金按一定比例統籌捆綁使用,據初步統計投入資金近2億元,有效保障脫貧攻堅「有錢用」。統籌整合梯次推進貧困村環境提升。近年來累計投入資金6724.3萬元,整治市級美麗鄉村92個,建設汙水處理設施21處,配發垃圾桶3247個,垃圾轉運車574個,建設垃圾處理設施17處;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積極開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培訓,提高群眾生態文明意識,用硬體設施完善來帶動、培養群眾良好習慣,新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綠色、生態、環保、文明景象春意盎然,鄉村振興闊步向前。
通過不懈努力,全市農村環境治理靚點紛呈、生態文明建設成績斐然。湧現出一批先進典型得到各層級的讚許:探索推廣垃圾收集清運和汙水處理機制模式,城固小營村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處理模式受到全國人大委員會執法檢查組的肯定;堅持走循環發展之路,採用「豬、沼、菜」、「豬、沼、肥」綠色生態模式,西鄉畜禽養殖和汙染治理相結合模式在全省推廣,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同生共贏」;高標準打造市級示範村、美麗風景線、美麗鄉村特色板塊,漢臺獅子營村、西鄉高土壩村成為全市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樣板。生態文明建設全省領先:留壩縣榮獲國家首批、西北唯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2個(西鄉、留壩),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5個(南鄭、城固、寧強、留壩、佛坪),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鎮村4個、省級生態文明鎮村184個、市級生態文明鎮村53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