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億巨頭上演「甄嬛傳」,國產晶片功臣憤而辭職,還是任正非有遠見

2020-12-22 騰訊網

眾所周知,完整的晶片產業分為晶片設計、晶片製造、晶片封測三大塊,其中晶片設計和晶片封測部分,我們的實力並不弱,例如華為已經掌握了世界最領先的5nm晶片設計能力,但是晶片製造方面,中國大陸確實落後較多

目前中國大陸的晶片代工企業中,實力最強的就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兩家,其中華虹半導體只具備28nm晶片量產能力,中芯國際則明顯更勝一頭,早在2019年就突破了14nm晶片的量產技術,7nm晶片的製造能力也已經基本具備,計劃明年就要進行小規模量產了

然而就在這緊要關頭,中芯國際卻爆發了一場「地震」,主管晶片製造技術的絕對靈魂人物梁孟松突然提出辭呈,一時之間,本就孱弱的中國晶片製造業迎來巨大變數

4000億巨頭上演「甄嬛傳」,晶片功臣不堪「受辱」,憤而辭職

據媒體報導,12月15日,中芯國際召開臨時董事會,宣布委任蔣尚義為公司第二類執行董事、董事會副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成員,自2020年12月15日起生效

然而話音未落,中芯國際CEO梁孟松突然當場提出辭呈,直接原因就是蔣尚義的入職,不過董事長周子學並未同意

誰都沒有想到,市值高達4000億的科技公司,居然活生生地上演了一場現代職場版的「甄嬛傳」,來了一個副董事長,現任CEO看不慣,於是以辭職相要挾「有他沒我,有我沒他」!

很快,梁孟松的辭職信被網絡曝光,讀完之後,個人認為不應該放梁孟松走,理由有兩點:

一:梁孟松為中芯國際和中國晶片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梁孟松是2017年加入的中芯國際,在此之前,中芯國際的28nm晶片剛剛量產,但是良品率不高,14nm的良品率更是只有3%,梁孟松花了9個月時間就把14nm的良品率從3%提高到90%以上,後來中芯國際為華為代工的14nm晶片,用的就是這個技術

短短三年時間,中芯國際在梁孟松帶領下連續突破28nm、14nm、12nm及N+1等晶片製造工藝,7nm技術也已經研發完畢,明年可以小規模量產,就連5nm和3nm技術都做好了預研,就差大規模開發了

這些成績,外國同行至少要花10年左右才能做到,而中芯國際硬是3年就辦到了,這其中梁孟松居功至偉,他是中國晶片事業的功臣!

二:公司引入副董事長,卻沒有跟CEO商量,梁孟松覺得委屈很正常

梁孟松直言不諱的表示,作為公司CEO,自己直到12月9日才被告知蔣尚義將出任公司副董事長,而且並非徵求意見,而是簡單的告知,所以覺得自己「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

其實不能怪梁孟松反應過激,作為曾經臺積電的幾大元老之一,梁孟松和蔣尚義都曾經是臺積電後備CEO之一,二者也都是技術大拿,所以相互之間肯定有互相看不上的地方

現在蔣尚義空降到中芯國際,幹得好好的梁孟松突然多了個頂頭上司,而且還得向其匯報工作,天生心高氣傲的梁孟松自然是「不甘心受辱」,再加上二者對晶片技術的路線規劃有可能不一樣,梁孟松擔心蔣尚義來了會推翻自己的晶片研發計劃

還是任正非有遠見

如何引入人才、如何使用人才是擺在所有公司面前的難題,不光中芯國際遇到了,我國另一家科技巨頭華為也有過類似的困惑,不過任正非的辦法可比周子學高明多了!

根據媒體報導,今年的一次講話中,任正非談到華為應該如何使用人才時,明確表示,「避免AT權力過於壟斷,賦予專委會一定的人事權」,意思就是引入高級別人才,不能只聽董事長的,要尊重專家的意見

而中芯國際這邊,作為公司CEO、首席技術專家,梁孟松居然對公司要引入蔣尚義這樣一位技術大拿、副董事長沒有什麼發言權,直到對方要入職了,董事長才簡單知會一聲,實在是不應該!

此外,任正非認為,領導不應該過多的插手技術和業務上的事,否則就容易把公司引入歧途,所以任正非在華為要求:領導的作用更多的是組織作用,如果領導冒充專家,就會打偏、打歪,未來公司要強調專業作用,應該逐步由專家來當家!

可以看出,任正非對人才和專家是非常尊重和渴求的,對於如何管理公司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這是這種遠見卓識,才使得華為20萬員工個個生龍活虎,拼了命地往同一個城槍口發起衝鋒,逼的老美不得不動用一國之力來打壓

寫在最後

事實上,中芯國際引入蔣尚義本身沒有錯,作為業內響噹噹的人物,蔣尚義的能力不在梁孟松之下,引入之後對中國晶片事業絕對有極大幫助

但是這件事壞就壞在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沒有處理好幾個人的關係,沒有給予功臣梁孟松足夠的尊重和話語權,現在好了,梁孟松不幹了,蔣尚義能不能接下來還要另說,至少中國晶片製造肯定受到很大影響,明年的7nm晶片可能懸了!

周子學,多跟任正非學學吧,抄作業總會吧?

相關焦點

  • 北大、清華要研究晶片,任正非第一個不答應,什麼原因?
    其實華為海思對晶片的研究並不輸於一些國外巨頭,例如高通等公司,其自主設計出的麒麟晶片也能得到手機用戶的認可。任正非一語可以說是驚醒了無數夢中人,因為與其它方面相比,晶片製造顯得尤為關鍵,如果沒有掌握這方面的技術,那麼自然生產不出來先進的晶片。 因此,在任正非表態之後,華為和國內很多半導體公司都決定進軍晶片製造行業,為國產晶片的崛起出一份力。在這種大環境的影響下, 如今國內的晶片產業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不僅湧現出了很多新的公司,國內還加大投入力度並立下了目標。
  • 國產晶片大放異彩!又一國產晶片巨頭正式官宣:再次傳來了好消息
    ,反觀在房地產、網際網路等產業,卻有了更好的發展,但就在中興、華為事件之後,也讓我們國內科技企業徹底的警醒,開始拋棄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理念,國內很多晶片研發企業都已經開始行動了;就在近日,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帶來了好消息,紫光國芯正式對外官宣,推出了全新12nm工藝的GDDR6存儲控制器和物理接口IP,雖然晶片工藝製程只有12nm,但整體速率卻可以達到16Gbps
  • 華為、榮耀剛剝離,高通就迫不及待來示好,任正非果然有遠見!
    華為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發展,在世界領域上大放異彩,得益於任正非的正確領導,這幾年華為的經歷可以說是非常的豐富了。雖然在手機業務上以及5g領域之上都有一定的發展,一定的突破,但是就是因為這種突破,華為被美國方面進行了打壓,先是在5g領域上被限制了合作。
  • 國產巨頭邁出光刻領域關鍵一步,全球晶片行業將迎來巨變
    在美國晶片禁令之後,任正非曾說過,「華為海思可以設計出全球最頂尖的晶片,但國內卻沒有相應的技術設備用以製造」。晶片製造是重資產領域,其中高端EUV光刻機設備扮演著晶片生產線上極為重要的角色。張忠謀此話或許有私心,因為一旦突破了光刻技術,那就意味著國產科技企業完成了晶片自主,對臺積電的依賴性就沒有了。不可否認的是,光刻技術的確很難。但中國是個奇蹟誕生地,21世紀以來,國內科學家、科技人員完成了無數次艱難的科研任務。光刻領域又怎能例外,何況國人們都翹首以待。
  • 除了國產手機以外!被忽視的國產家電巨頭:也需要進口大量的晶片
    除了疫情以外,還有AI、AIOT、5G等眾多晶片強勢崛起,擠佔了各大晶片代工廠商的產能,從而導致很多晶片需求出現的短缺,不少晶片代工廠商的晶片代工訂單價格都出現了暴漲跡象,但在這波漲價潮背後,也再次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所使用的手機晶片、汽車晶片都被歐美晶片巨頭所壟斷,所以在這波漲價潮背後,無疑也是讓歐美晶片巨頭賺的盆滿缽滿;
  • 不用EUV光刻機就能量產「7納米」晶片?國內巨頭正式表態了
    晶片已經成為現代智能設備的核心,可以說,任何智能設備都需要晶片,沒有晶片,幾乎都無法運行。但在全球範圍內,無論是晶片研發設計還是晶片生產製造技術,都掌握在少數廠商手中。作為全球晶片排名前十的華為海思,其研發設計的晶片,幾乎都是交給臺積電代工生產,尤其7nm以及5nm等先進位程的晶片。但由於美國修改規則,導致臺積電不能自由出貨,這給華為也帶來一些問題,以至於華為任正非都表示,華為能夠研發設計世界一流的晶片,但卻無法生產製造。
  • 任正非: 華為被「掐脖子」,你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一定要讀完,文末有彩蛋!  「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最可貴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任正非的一生,正好詮釋了邱吉爾的這番話。但在這個年齡,中年男子任正非卻面臨失業、離婚、負債200萬等多重困難,一度陷入人生低谷。他帶著僅有的2萬餘元,在破舊的倉庫裡成立了華為。幾十年後,在艱辛與磨難、絕望與堅持中,任正非帶領華為躋身世界科技巨頭。  2019年,年過七旬的任正非沒有迎來退休,反而在「華為的突圍之戰」中越戰越勇。而此前,任正非與華為遭遇了「女兒離散、美國打壓」等大事件。
  • 任正非高瞻遠矚!早已未雨綢繆儲備大量晶片,晶片產業任重道遠
    自古以來,晶片已經成為我國科技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步驟,無論是在手機、計算機等技術領域,晶片都是晶片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來國內企業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晶片消費者的意識也逐漸增強,支持了國內晶片自主研究的工作,如海思麒麟晶片等。對於手機來說,晶片可謂是手機的核心。
  • 國內晶片巨頭正式宣布,投入5百億絕地反擊,7納米晶片蓄勢待發
    遏制競爭對手,幹涉企業發展,這是美國常用的手段,我國的科技企業一樣也被「特殊照顧」,尤其是華為,遭受了資本誘惑、監獄風雲、實體清單、晶片禁令等多次打壓,如果不是任正非多年的未雨綢繆,以及國產科技企業的紛紛崛起,真的很難扛過這兩年。
  • 南郵大華為ICT學院——任正非的野望,華為將助力國產晶片!
    所以真正ICT行業還是不健全,畢竟起步晚,華為這麼強,還是近20年的事情,中國的ICT行業不過是發展了20年,反觀美國已經發展了70年,所以中國的ICT行業發展得還是很快的,一點兒都不差。尤其是國內的大學,都很支持華為,南郵大華為ICT學院就是華為跟南京郵電大學合作成立的一個學院任正非的野望那麼現在華為是什麼狀態呢?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還能不能設計晶片呢?不能,華為不僅能找臺積電代加工,甚至自己設計都做不到,因為設計晶片用的EDA軟體被美國公司停止授權,用是能用,但是不能更新。
  • 國產「芯」風暴已來!中國晶片代工巨頭崛起:中芯搶下華為晶片訂單
    眾所周知,晶片、作業系統對於全球科技企業而言,無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是在全球科技行業中,技術壁壘最高、最難以突破的技術領域,這一點也是能夠從我國科技行業在過去十幾年的發展時間中,都能夠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目前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相對而言,無疑也是較為落後,所以目前國產手機廠商
  • 國產晶片巨頭成功逆襲!華為有了「接班人」?這次連高通都沒轍了
    大家都知道,當初高通和聯發科,其實在晶片領域的實力應該是不相上下的,但是由於當初轉型升級的時候,聯發科失策,就此和高通之間拉開了差距,同在高端旗艦晶片市場一覽大部分的份額,但是進入到5G時代以後,高通的「疲憊感」就此出現了,所以這給了聯發科很大的機會和發展空間,進入到2021年之後,聯發科作為在國產晶片巨頭,成功的實現了逆襲。
  • 【觀點】中美貿易衝突下 國產射頻晶片的挑戰和機遇在哪;貿易保護...
    【觀點】中美貿易衝突下 國產射頻晶片的挑戰和機遇在哪;貿易保護主義盛行 中國半導體產業如何突圍;任正非:華為有能力完全擺脫對美國依賴
  • 國產光刻機!中國雷射巨頭宣布好消息,中科院入局起作用了
    光刻機這一代表著全球頂尖技術水平的科技產品,一直以來都被國外巨頭公司所壟斷,中國公司即使花費巨資進行購買都被拒之門外,曾經國內晶片巨頭公司中芯國際拿出近10億元購買了一臺ASML的7nm光刻機,但兩年多時間過去了,這臺光刻機至今都還未運到國內。
  • 國產雷射巨頭強勢宣布,產品已對外銷售
    如此大的晶片需求,也讓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費國,美國高通公司的營收有一半都來自於中國市場。不難看出,國內對於晶片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但如果不能夠實現晶片的自主化生產,那麼我們就無法擺脫被「卡脖子」的局面。前段時間,華為麒麟晶片的消息不脛而走,全球半導體行業也開始陷入混亂之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示:華為現在的困難是設計出來的先進晶片,依靠國內的基礎工業暫時還造不出來。
  • 1996年,孫亞芳帶領7000人辭職華為,任正非稱讚:感謝她救了華為
    我們知道華為總裁任正非是出了名的暴脾氣,華為的中高層幹部沒有一個不被他罵的狗血淋頭的。但在華為有一個女人比任正非罵人還狠。一次,在華為參展的展會上,她看見有員工沒打領帶,火爆脾氣立馬就上來:「個人形象就代表華為形象,你領帶都不打,公司還要不要混......
  • 中國巨頭拿下多項5nm技術,華為也已入場,國產光刻機有戲?
    導讀:中國巨頭拿下多項5nm技術,華為也已入場,國產光刻機有戲?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如今我們對半導體晶片的需求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大,這讓不少晶片巨頭企業都賺得是盆滿缽滿,而縱觀整個晶片市場,能研發設計晶片的企業很多,但能夠生產製造晶片的企業卻屈指可數,目前在全球範圍內能生產晶片的企業只有臺積電、三星等少數幾個巨頭企業,這主要是因為晶片的生產製造不僅是重資產行業,而且還是高技術門檻行業,想要生產晶片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 金老師為何揚言要辭職?阿衰上演《甄嬛傳》劇情,解救失業危機
    #阿衰#身為怕踢中學的班主任金老師也面臨著失業的危機,但他辭職的原因卻很獨特金老師是怕踢中學有名的班主任,自己的學生大臉妹也有著全校三好學生的稱號,如此有威望的他卻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失去了威嚴,所以說此時困擾金老師的並不是學生成績和個人感情,而是他十分重視的「面子」。恰巧金老師又是一位非常重視名譽的人。經此事件,為了挽回自己的威嚴,所以他也不得不向生活低頭,只能找到校長先斬後奏。
  • 上海傳來喜訊:國內晶片正式進入12nm時代,這家中企是大功臣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權,請立即通知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 紫光國芯突然官宣,任正非:中國芯設計世界領先!
    國產芯的腳步加快 但是現在終於有好消息傳來!這一項關鍵的半導體科技,一直被國外科技巨頭所壟斷,而現如今紫光國芯再一次如破封鎖,成功打造出屬於自己的GDDR6接口,具備重大意義! 大家都知道,半導體行業博大精深,所涉及的高端科技極為繁雜,想要靠華為一家進行突破幾乎是不可能,但現在好消息卻一個個傳來,國產企業們共同發力,你攻破一個領域、我自研一個技術,國產芯自主的腳步就會越來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