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坐月子」習俗開始向歐美傳播

2020-12-23 人民網國際

人民網訊  雖然現代人認為「坐月子」麻煩、古板,但如今這個中國傳統卻讓「歐美媽媽」稱羨。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刊文稱,雖然「坐月子」習俗在當下的中國已有爭議,但歐美國家卻日漸重視,甚至西方對產後照護的觀念也開始改變。

英國新手媽媽Julia直言,在中國工作時,曾見過很多專門照顧產婦的父母、機構,十分羨慕,在西方國家只能自食其力。她認為,「我認為坐月子的習俗,顯現出東方國家對孕婦產後照護的重視。」其實,東、西方產後照護的不同,與醫學觀念的差異有關。

西醫認為分娩是人的本能,是個恢復的過程,而英美產婦往往認為生產是件簡單的事。但對中醫來說,分娩類似於生病,是個耗損的過程,因此需要「養」,加上古代醫療技術不發達,就產生了種種規矩。東西方觀念差異導致了對待產婦的政策不同,英國的產假是6周,之後產婦若選擇繼續在家休息,只能領取很低的國家補貼,因此多數產婦都選擇回去工作。此外,英國父母很少幫助子女照顧新生兒及產婦,也讓新手家長負擔重。

科學研究已證實,產後2至6周對孕婦、嬰兒都至關重要。世界衛生組織(WHO)《新生兒和產婦產後恢復指導手冊》指出,產後的幾個星期,不僅關係產婦身體康復,也有關產婦的心理重塑,因此新生兒和產婦都應得到精心照顧。現在,西方國家開始重視產後照護。如今歐洲國家也注重產婦產褥期的身心保健,不僅挪威許多醫院都有像月子中心的產後康復中心;荷蘭產婦也可享有1、2周的免費「月嫂」,瑞典的新手爸媽還有長達1年的帶薪產假。

(責編:常紅、楊牧)

深度閱讀

巴西媒體人:中國的安全源於共產黨的有效治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不僅實現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而且在保障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平安中國」「法治中國」不斷推進,中國已被公認為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曾經在華工作、生活或訪問過中國的外國友人紛紛為中國「安全感」點讚。他們表示,中國在創新社會治理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豐富經驗和良好能力,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這一寶貴經驗值得世界借鑑。 【詳細】

國際視點:「開倒車」,美國強化核威懾戰略引擔憂日前,美國政府公布《核態勢審議報告》。同2010年版本報告相比,新版報告在渲染地緣政治和大國競爭方面提高了調門,明顯強化核武在美國安全政策中的作用,弱化美國在核裁軍問題上的特殊和優先責任,並明確提出發展低當量核武器,降低核武器使用門檻,引發各界普遍擔憂。【詳細】

相關焦點

  • 坐月子為何是中國女性所特有的習俗?
    坐月子最早的書面記錄可追溯至西漢的裡《禮記內則》,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當時稱之為"月內",更多的像是一種儀式,據此標誌及認可產婦從妻子到母親、從外人到家人的角色及位置的轉換,後經一系列的發展演變,方最終成為了我們如今所熟知的傳統習俗。
  • 產婦坐月子中暑身亡:夏天坐月子,這些「習俗」別全信
    其實坐月子本身是一件對產婦很好的事,但是由於某些「習俗」可能會使產婦坐月子變成受罪,嚴重的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去年夏天新聞就報導了一名產婦月子期間中暑最後不治身亡的事。事情發生在山東淄博。一名產婦在生完孩子之後,家裡人說生完孩子身體虛弱不能受涼,所以大夏天的給產婦蓋被子。
  • 坐月子奇葩習俗多 如何健康吃
    中國之大,無奇不有。坐月子的各種奇葩飲食習俗,絕對能讓你瞠目結舌。雖說女人生產消耗大,坐月子要好好進補,但也不能亂來。有些地方坐月子要吃雞蛋,一個月下來隨隨便便就吃了上百個雞蛋,寶媽怕是有好一段時間不想見到雞蛋了!
  • 坐月子的習俗「愚昧無知」?看完古書上的記錄,要妙贊「有理」
    「文/貝貝豆(原創,歡迎轉載分享)」在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中,最受大家關注的一定是「坐月子」的習俗,女性分娩生娃後,要經歷「坐月子」,在此期間有很多習俗皆是從古代經歷代代相傳留下來的。可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人文觀念的轉變,不少年輕產婦開始質疑,坐月子的習俗是古人的「愚昧無知」,開始慢慢摒棄這些習俗。這種說法真的對嗎?能站住腳嗎?
  • 產婦坐月子中暑身亡:夏天坐月子,這些「習俗」別全信
    導讀:產婦坐月子中暑身亡:夏天坐月子,這些「習俗」別全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產婦坐月子中暑身亡:夏天坐月子,這些「習俗」別全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各個國家女性坐月子的習俗,看完印度的後,網友不淡定了
    尤其是生孩子,大家都知道十月懷胎很辛苦,尤其是在寶寶出生後媽媽是要坐月子的,坐月子的講究非常的多,一旦不注意就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可能很多人因為只有在中國才有坐月子的習俗,其實在很多國家女性都是要坐月子的,並且坐月子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產婦坐月子中暑身亡:夏天這麼熱,坐月子可別輕信這些「習俗」
    :在山東某地,一位產婦在家坐月子,最後卻生生變成了「命案」。婆婆堅信的坐月子的陋習,孕媽要懂得辨別她的離世讓家庭痛苦萬分,娃娃沒了媽媽、男人沒了老婆、爸媽沒了女兒。也給千萬個家庭提了醒:很多所謂的「習俗」,其實是毫無根據,要學會用科學的方法來照顧身體。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之前生寶寶的時候是在夏天。
  • 傳播!中國當代文學拓展歐美市場的調查
    歐美地區通常是指歐洲、北美、澳洲等英語世界為主的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這個地區長期以來是世界文化的高地,有一整套基於西方社會制度、文化價值為核心的成熟文化體系,並向世界輸出自己關於文學、藝術的創作、學術研究和大眾文化消費的價值評判。在這樣一個文化體系中,中國當代文學的翻譯與傳播現狀究竟如何?
  • 馬來西亞坐月子習俗口耳相傳 產後按摩受華人熱捧
    中國僑網8月4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產後按摩是馬來西亞巫裔產婦的必備護理,隨著其功效口耳相傳,近幾年來,這項馬來人坐月子的傳統習俗深受華裔產婦青睞,紛紛請馬來師傅為自己按摩。  馬來式按摩是巫裔從祖輩就流傳至今的傳統手藝,在馬來西亞社會,無論是甘榜或城市地區,幾乎每一名產婦在生產後都會接受馬來產後按摩護理。
  • 傳統坐月子習俗靠譜嗎?科學的坐月子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這個坐月子可是大事,那麼傳統習俗到底靠譜嗎?到底該如何科學「坐月子」呢?其實,關於「坐月子」的陋習已屢見不鮮,不能吹風、洗澡、洗頭、刷牙等等,對於不少產婦來說「坐月子」就是一種折磨。那麼傳統習俗到底靠譜嗎?到底該如何科學「坐月子」呢?坐月子不能洗澡?不洗澡皮膚易發炎、感染老人說,「坐月子」忌風忌水,這些說法同樣缺乏科學依據。
  • 產婦坐月子,過度保暖中暑:夏天坐月子,這些「習俗」別全信
    產婦夏天坐月子保暖過度導致中暑一開始小悅還是比較抗拒的,有哪些月子期間的「習俗」不能信1、不能開空調傳統的坐月子,是怕寶媽生產後受涼,體質容易不好,很容易因為受涼而留下病根,但是現在和過去條件不同,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只要室內的氣溫調到適合的溫度
  • 坐月子舊習俗全是錯?月嫂這幾句讓人沉默
    不少坐月子的習俗流傳至今,引起了不少媽媽的抱怨。等你真正坐了月子,月嫂絕對不會同意你把掉習俗都丟掉,其實有的習俗是有科學依據的,對媽媽們是有好處的,不能全部否決。【1.坐月子吃些麻油雞,對產婦的確有好處】麻油能促使子宮收縮和惡露排出,幫助子宮儘快復原,同時還有軟便作用。
  • 中國產婦「坐月子」 有些習慣已經過時應當擯棄
    這是中國傳統的「坐月子」習俗中的一些規定。儘管中國的開放和現代化程度已經很高,但產婦「坐月子」仍不在少數。因此,27歲的英文教師趙旭陽在得到家中女性親戚們的忠告後決定分娩後待在家中整整一個月,直到骨骼和肌肉「復原」。據埃菲社7月25日報導稱,趙旭陽告訴記者,她的多數女友也都遵循這樣的習俗,有的甚至執行得更為嚴格。
  • 農村習俗: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不能回娘家過年,夫妻不能同房
    農村的習俗還是挺多的,有的挺有道理,值得一再傳承下去。有的則是一些傳統觀念對人們的束縛,毫無道理可言。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外嫁女和娘家人的習俗,不知道你們老家有沒有這些奇奇怪怪的習俗呢?一起來看看吧!
  • 跨文化傳播:歐美留學生在上海的人際網絡分析
    摘 要:越來越多的歐美學生來到上海留學,但是他們在上海的交際圈仍以歐美學生為主,很少有中國學生的加入。本文以傳播網絡為切入點來對上海大學的50名歐美留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對10名歐美留學生進行了深度訪談,從淺層原因及根本原因入手對該現象進行了分析解釋。
  • 科學坐月子,「中國式坐月子」3個典型觀念反而適得其反,別不信
    從懷上寶寶到「卸貨」,女人要經歷三大酷刑:孕期不適、分娩疼痛、坐月子,而最痛苦絕望的就是坐月子。對多數人而言,坐月子有種度日如年的難熬感,不僅讓寶媽們飽受摧殘,而且失去自由,幾乎是心理和生理上同時崩潰。尤其是在夏天坐月子,痛苦度飆升爆表,為防止落下病根而禁止寶媽吹風,像剛跑完馬拉松一樣,寶媽的一身衣服秒溼。
  • 「坐月子就不是用來休息的!」中國式坐月子,是享受還是受罪?
    / 藏品閣北京醫院產科主任醫師趙曉東介紹,「坐月子」是我國傳統,更多的是經驗總結,以坐月子的時間為例,一般來說是從產婦生產開始算起,還有觀點認為二胎的剖宮產「坐月子」時間還要適當延長半個月,而醫學上對這些並沒有明確的說法。月子的禁忌大同小異,但十裡不同俗,每個地方對坐月子的講究又有所不同。
  • 產婦坐月子不洗澡導致尿路感染,而且總復發:這些月子習俗別全信
    婆婆解釋:「還不是為了兒媳婦好嗎,這就是習俗!」高阿姨當時真的都聽了,都信了。雖然,當時確實很難熬。畢竟,那時候是夏天,天熱,再加上產後有惡臭流出來,她自己都能感覺到身上有味兒,非常刺鼻。可終究,高阿姨在產後坐月子時,真的一整個月沒洗澡。
  • 盤點坐月子的老習俗,你中招了幾個?
    她發朋友圈說:煩死了,做個月子頭不能洗、牙不能刷,都2020年了,怎麼還有這樣奇葩的習俗?坐月子幾乎是每個女人必經的一段歷程,好多人都在為月子期間能不能洗澡、洗頭或者是怎麼洗澡、洗頭而苦惱。一直以來,老人們都堅持月子期間能不能洗頭、洗澡。
  • 注意,這些「坐月子」習俗並不科學!寶媽們需要謹慎選擇
    所以,科學的「坐月子」,關係著每一位媽媽一生的身心健康,如若養護得當,則寶媽媽的恢復更快,且不會留下病患,如果養護不佳,則會留下後遺症狀,將是寶媽們一生的「痛楚」。由於「月子」時期需要謹慎,所以便出現了很多「月子」習俗,特別是老一輩們的思想和傳統「經久不衰」,但其實,很多「坐月子」習俗都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