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冠狀動脈造影對人體有害,因此不能進行造影檢查

2021-01-11 騰訊網

流言:冠狀動脈造影對人體有害,因此不能進行造影檢查

不少心臟病患者和家屬間流傳著冠狀動脈造影「有風險」或是「對人體有害」,甚至拒絕進行造影檢查。

真相解讀:

冠狀動脈造影是冠心病檢查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不少心臟病患者和家屬間流傳著冠狀動脈造影「有風險」或是「對人體有害」,甚至為此拒絕進行造影檢查。果真如此嗎?

我們來看一下心臟造影的5個常見風險以及風險的發生概率:

一、麻醉風險

冠狀動脈造影只需局部浸潤麻醉,患者術中全程保持清醒。常見的風險為麻醉劑過敏和過敏性休克。但是麻醉劑用量和使用範圍很小,發生率也極低,僅為0.07%。

二、造影劑風險

造影過程中需要使用碘造影劑來顯示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這種造影劑是碘的人工合成物,通常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有極少部分患者體質特殊,可能存在碘造影劑過敏,情況類似於海鮮過敏,但發生率僅為0.07%。

此外,造影劑會通過腎臟代謝出體外,個別患者在代謝過程中會損傷腎功能,造成腎功能不全,嚴重者甚至需要血液透析治療,但發生率也僅為0.25%,並且絕大多數患者經過治療後可以恢復正常。

三、術中穿刺風險

通常心臟病造影會選擇右上肢橈動脈作為穿刺入路,即右側手腕附近。但動脈血管可能存在先天發育異常、後天狹窄痙攣等情況,右橈動脈穿刺失敗時,一般會選擇左側橈動脈甚至股動脈(大腿根兒)。其中風險包括:

1.穿刺時可能發生動脈痙攣,發生率約為11%;

2.術中因為動脈血管嚴重狹窄、扭曲或閉塞無法完成手術,發生率為4%-9%;

3.血管因為機械操作導致術後假性動脈瘤或橈動脈閉塞,發生率為1%-3%;

4.穿刺部位發生出血、血腫、動靜脈瘻,嚴重血腫可出現腕管症候群,發生率約為1%-3%。

四、心腦腎血管意外

首先,冠狀動脈造影需要在心臟內反覆進行機械操作,有可能誘發心肺不良事件的發生。比如出現惡性心律失常、心室顫動,但發生率<0.4%;此外急性肺水腫、心衰發生率<0.1%。

其次,有的患者由於自身存在腦血管疾病,加之術中可能出現血壓波動、微小的氣栓或血栓,術中腦出血和腦梗死發生率<0.07%。

此外,在手術過程中,粥樣硬化斑塊的碎片可能從主動脈壁上被刮蹭下來。這些碎片可導致體循環栓塞,腎臟是可能累及的主要終末器官之一。如果急性腎衰竭已持續至少2周(遠超出造影劑腎病緩解所需的時間),則原因可能是腎動脈粥樣硬化栓塞[1]。一項回顧性研究連續納入1786例接受心導管術的患者,發現急性腎衰竭的總發生率為0.9%[2]。

由此可見,冠狀動脈造影中各種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不同,且大都很低,不能因此簡單認為「一定會發生」。對於絕大多數患者可能根本就不會發生,因此大可不必因擔心手術風險而拒絕必要的造影檢查。

五、輻射暴露

冠脈造影會使患者暴露於電離輻射中。患者可能對健康風險產生擔憂。但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表明冠脈造影輻射對患者臨床結局有影響。一項研究顯示,60歲男性接受單次CT冠脈造影患癌風險僅為0.081%[3]。通過冠脈造影診斷可能危及生命的冠狀動脈疾病,收穫的好處通常大於輻射造成的風險[4]。

與此同時,一旦確定需要進行冠脈造影檢查,醫生也會在不降低檢查診斷質量的前提下,採取一切努力儘可能減少患者接受的輻射劑量。

參考文獻:

[1] Carrozza. J P, Li. Z. 診斷性心導管術的併發症. UpToDate臨床顧問.

[2] Fukumoto Y, Tsutsui H, Tsuchihashi M, et al. The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olesterol embolization syndrome, a complication of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a prospective stud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03, 42(2): 211-216.

[3] Einstein A J, Henzlova M J, Rajagopalan S. Estimating risk of cancer associated with radiation exposure from 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J]. JAMA, 2007, 298(3): 317-323.

[4] Einstein. A J, Zhang Y. 心血管成像檢查的輻射劑量和惡性腫瘤風險. UpToDate臨床顧問

本文由「科學闢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源:科普邢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造影檢查的費用是多少 常見的造影檢查
    很多人認為造影檢查就是檢查女性的輸卵管的,其實不是的,還可以檢查人的呼吸道、腸道、腎臟、靜脈等,所以說造影的費用也是不一樣的,那您知道造影檢查的費用是多少嗎?您知道造影檢查的注意事項是什麼嗎?那就來學學輸卵管造影是如何進行的吧。
  • 造影檢查要多少錢 造影檢查注意事項
    T管造影多少錢T管造影是膽道術後觀察膽管情況的主要手段,費用一般在400-500左右。靜脈腎盂造影多少錢靜脈腎盂造影是用造影劑進行靜脈打入在X下進行檢查,費用一般在400-500元左右。心臟造影多少錢心臟造影有兩種方法的,一種是心臟螺旋CT造影,需要兩千元左右,比較方便,缺點是不能同時治療。
  • 冠狀動脈CT造影是怎樣做的?
    這個話題不是說檢查的技術操作,而是從臨床的角度介紹一些冠脈CT造影(冠脈CTA)的知識。冠脈CT造影(血管成像),是採用CT技術對冠狀動脈做血管造影檢查。CT是什麼意思?是計算機斷層掃描。用CT做冠脈造影,就是打(注射)了造影劑(對比劑)、做CT檢查看冠狀動脈的影像。因為要看血管,不注射造影劑就顯不出來(所以很多要做增強的CT檢查就是要看血液供應情況)。由於不需要插導管到心臟,所以歸於無創的心血管檢查。造影劑通常用的是碘造影劑。冠脈CT最常用的是碘普羅胺(優維顯)。
  • MR冠狀動脈造影的實際應用,高清圖譜詳解要點!
    冠狀動脈磁共振造影(CMRA)是冠狀動脈成像的新方法,無電離輻射、無創,有望成為目前冠狀動脈造影技術的替代方案。採用呼吸和心電門控技術獲得自由呼吸三維CMRA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研究表明,全心CMRA可以發現明顯的冠狀動脈疾病(CAD),預測嚴重的心臟不良事件。
  • 心內科醫生總結:心臟造影的風險有多高?值得收藏
    冠狀動脈造影是冠心病檢查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不少心臟病患者和家屬間流傳著冠狀動脈造影「有風險」或是「對人體有害」,甚至為此拒絕進行造影檢查。今天張醫生就給大家總結一下心臟造影的4個常見風險以及風險的發生概率:一、麻醉風險冠狀動脈造影只需局部浸潤麻醉,也就是在動脈穿刺點皮下注射麻藥打出一個「小皮丘」進行麻醉,患者術中全程保持清醒。常見的風險為麻醉劑過敏和過敏性休克。
  • 心臟病造影有哪些注意事項?值得收藏
    冠心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冠狀動脈造影也越來越普及。雖然大家都知道造影可以明確冠狀動脈病變情況,但是對於造影前後的注意事項卻「糊裡糊塗」。原來這位心臟病老太太認為造影前需要空腹,所以從半夜就開始禁食,早飯、午飯都沒吃!我們問她是醫生通知空腹的嗎?老人說,「不是,是病房裡其他家屬說的。」這並不是個例。關於造影前後的注意事項患者私下裡流傳著很多「規矩」,比如說術前需要空腹、術後不能下床。張醫生要明確地告訴大家:這些都是不科學的!
  • 儘早發現心臟病,要做CT血管造影檢查?其實這4種檢查也很合適
    醫學上有種CT血管造影檢查,做此檢查5年內心臟病發作機率降低40%左右,不妨來看一看。CT血管造影檢查是什麼?胸痛患者做CT血管造影檢查,能及早發現心臟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就能降低發病風險。跟其他檢查方法相比, CT血管造影檢查簡單,能有效改善患者預後,這屬於非創傷性血管成像技術,從體外就能觀察到患者血管狀況,操作起來簡單安全且無副作用。遠離心臟病可以常做哪些檢查?
  • 要做冠脈造影了很緊張?肖宇醫生:了解這些就不怕!
    冠脈造影是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將特殊的導管經大腿或者是右手的橈動脈穿刺到冠脈開口處,選擇性地將造影劑注入冠狀動脈,記錄顯影的過程,用以判斷冠狀動脈有沒有病變。
  • 心臟造影是檢查什麼的?有風險嗎?做完要休息多長時間?
    有些人在去醫院進行問診的時候,醫生可能會介意大家做一下心臟造影,但很多人對於心臟造影並不了解,也不知道它是用來檢查什麼的,有沒有危險性,如果做完心臟造影后需要休息多長時間等等,都是大家迫切想要知道的問題。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來科普一下關於心臟造影的問題。
  • 何時必須做血管造影
    北京市讀者呂女士問:我今年74歲,半年前反覆出現心絞痛,稍一活動症狀就加重,醫生懷疑我是冠心病,要求做冠脈造影。但我聽說這算是個小手術,有些擔心,又怕延誤治療,所以想了解一下什麼情況必須要做冠脈造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楊紅霞解答:冠脈造影就是給心臟的血管(冠狀動脈)進行顯影的技術,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冠狀動脈有主幹、分支,就像大樹的枝幹一樣,冠脈造影就是通過造影劑,把冠脈血管清晰地顯示出來,然後全方位觀察心臟血管的情況,對血管狹窄的部位、範圍、程度做出準確診斷,還可以明確有沒有血管畸形、痙攣等。
  • 害怕做輸卵管造影?千萬別信了那些謠言!
    輸卵管造影檢查,指的是將碘造影劑直接由子宮頸管注入子宮腔,然後通過子宮腔進入輸卵管。在X線的透視下可以了解到女性輸卵管,子宮腔的具體情況,可作為不孕症輔助檢查。 但是很多病人都恐懼做輸卵管造影的檢查。有些人怕疼,有些人害怕有副作用。那麼這些擔心有道理嗎?還是多餘的?輸卵管造影有哪些作用?
  • 造影檢查痛嗎 輸卵管造影的注意事項
    造影檢查疼嗎?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一項什麼樣的檢查,這其實是一項輸卵管造影檢查。這項檢查主要是檢查什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認識了解一下做輸卵管造影檢查疼不疼,做輸卵管造影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造影檢查是什麼造影檢查其實就是輸卵管造影檢查,它是通過子宮頸管向子宮腔內注入由高原子序數構成的高比重物質碘劑,在X線攝片下與周圍組織形成明顯的人工對比,使管腔顯影,從而了解子宮及輸卵管腔道內情況。造影不但能提示輸卵管是否通暢,阻塞的部位,還能觀察子宮腔形態。此種檢查比較安全、不需麻醉、無明顯痛苦、能為病人所接受。
  • 冠脈造影后有哪些問題要注意?
    冠狀動脈造影能夠直接觀察冠脈血管的狹窄程度,整個檢查過程需要進行刺穿,屬於微創手術。雖然傷口小,卻不能忽略術後護理,特別是橈動脈壓迫止血器所帶來的後續問題。那麼橈動脈壓迫止血器會為患者帶來哪些影響,術後恢復期間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 心臟造影涉及動脈開口,檢查後要休息多久?不算長,但要注意3點
    在心臟出現不適的時候,除了做心電圖、CT,還可以通過心臟造影來檢查冠狀動脈以及心臟周圍的情況,而由於心臟造影屬於有創手術,所以在檢查後需要足夠的休息時間,但有些人比較疑惑,心臟造影檢查後具體的休息時間是多久,其實在做完心臟造影后要休息多久是視情況而定的。
  • 這種冠狀動脈檢查,要注意2點,血管會感激你
    而由於冠狀動脈造影需要穿刺並且注入造影劑,所以它是屬於一項有創檢查,會帶來風險,因此在進行冠狀動脈造影后要多觀察自己的手腕穿刺部位,降低一些傷害。做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後要多觀察哪個部位?由於在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時候需要通過手腕穿刺將軟管送到心臟周圍的動脈血管,再嚮導管內注入造型劑並且進行檢查的一種檢查方法。
  • 鄭州輸卵管造影檢查費用
    核心提示:女性朋友檢查子宮附近的時候一般會通過B超的方式檢查,傳統的B超需要長時間的憋尿而且會造成檢查的一些細小誤差可能對於疾病的判斷有影響,子宮輸卵管造影價格貴不貴呢?輸卵管造影可以更清晰的顯像,讓朋友們明確了解子宮問題。
  • 輸卵管造影檢查前後需要注意些什麼
    輸卵管造影后三兩天內陰道會有出血,腹部有所不適,但一般不超過一周。如果造影后有特殊不適一定要去醫院及時處理,切勿自行處理。輸卵管造影的疼痛主要和一下因素相關1、醫生的熟練程度:在造影疼痛上它起到決定性因素,輸卵管造影檢查是專業檢查輸卵管通暢程度的,只有專門專業的看不孕症的才能有較多的病材。
  • 科普:輸卵管造影檢查在不孕檢查中的運用
    (原標題:科普:輸卵管造影檢查在不孕檢查中的運用)
  • 讓我一次告訴你:心電圖、心臟彩超、心臟冠脈造影,三者的區別
    醫生檢查後,卻告訴老王,不光要做心電圖,還需要做心臟彩超,最好住院做個心臟冠脈造影檢查。「什麼,做心電圖還不行?」「心臟彩超和心電圖不一樣嗎?」「心臟冠脈造影又是幹什麼的?」您是不是也發出過這樣的疑問,今天就帶您看看心電圖,心臟彩超,心臟冠脈造影這三個檢查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 超聲造影「揪出」隱藏在肝臟內的定時炸彈
    與患者交代情況後,建議患者做超聲造影進一步檢查,並和冷景旭醫生共同完成造影檢查。通過造影顯示,該結節符合惡性徵象。其後又進一步做了超聲引導下介入穿刺活檢,病理結果為轉移Ca。肝臟「結節」是影像學檢查中經常發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