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青島的一名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萌萌在學校受到了其他同學的惡意傷害,該傷人的同學將鉛筆扎進了萌萌的腳背,致她被送醫。其他家長稱,這種出格行為並非是第一次出現。
屢次侵犯同學
青島魯女士的女兒萌萌今年8歲。新學期開學第一天,同班一小男孩將鉛筆扎進萌萌的腳背,險些扎到韌帶,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事後,男孩家長向受傷的女孩兒家庭道歉並賠付了醫藥費。但魯女士等多位家長反映,這不是男孩第一次做出類似出格的行為,他曾多次剪其他女生頭髮、撕碎同學的本子等騷擾行為。
對於該小男孩屢次惡意傷害其他同學的行為,學校請了第三方機構來對其進行鑑定鑑定。校方表示,該男孩的相關精神鑑定報告已有,但需保護孩子隱私無法公布。
男孩母親在電話中則表示,"今後會陪著孩子上學,只讓他上一上午的課,保證不再有傷害其他同學的情況。"
家長態度不一,有人說留有人勸走
與通常所遇到的調皮孩子不同,此事件中的小男孩行為卻格外過火。有的家長表示,與這樣的孩子長時間相處,這將會對其他同學的校園生活產生障礙,應該與普通孩子分開上學,不能等事情鬧大了再來重視。
也有的家長表示同情小男兒的家長,認為應該給小男兒機會,也許現在小男孩有很強的攻擊傾向,也許在良好的環境中,可以得到改正,這也需要老師在學校嚴加管教,保證每個孩子的安全和心理健康。
對於特殊教育的適應範圍,現在已經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並有規可循。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針對防範未成年人犯罪,修訂草案來對近年來未成年低齡惡性犯罪案件進行回應,通過實施專門教育對這類對象進行矯治,進而取代之前的收容教養制度:對結夥鬥毆,追逐、攔截他人,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等嚴重不良行為,情節惡劣或者拒不配合、接受公安機關教育矯治措施的未成年人,可以送專門學校進行矯治和接受教育。
綜合分析之後,小男孩最終被保留了上學的權利。學校認為,小男兒的行為並不構成上述情況。
這一次,小男兒被學校和法律給予了改過的機會,但他的母親要為此放棄工作時間每天陪讀。陪讀是教育上的陪伴,而不是看管。當老師,家長都擔負起責任,給受到傷害的同學以撫慰,給調皮的孩子更多耐心與教導,祖國的花朵一定會各自綻放。
家長陪伴,人在心要在
家長在家陪伴孩子時,有一個普遍現象是,許多家長一邊擔憂孩子玩電子產品影響學習,一邊自己抱著手機不撒手;一邊吐槽老人不會帶孩子,一邊自己陪伴孩子"身在心不在"。
父母放下手機,多陪孩子多關注孩子,這個看似簡單的舉動,卻會產生許多的效果。與孩子用心交流,可以發現他們的困惑,並且許多孩子發現問題是願意向父母求助的,孩子如果不能在家裡表達自己,可能就如事件中的小男兒在學校裡的暴力輸出。
當父母只顧玩手機時,對孩子直接造成的傷害就是孩子感覺自己被冷落了。而父母反過來又為孩子調皮,不和自己交流而苦惱不已,卻不知這一切正是自己不經意間釀下的"苦果"。
來源:斑馬浮世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