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一個浪漫主義者的自我毀滅!

2020-12-11 蘭蘭的悅讀筆記

據說福樓拜在寫完《包法利夫人》之後,坐在家門口大聲痛哭。

朋友問他為什麼哭?

他說:包法利夫人死了。

圖片來自網絡

包法利夫人名叫愛瑪,是福樓拜經典小說《包法利夫人》的女主角。

她浪漫,幻想,熱切,繾綣。

她天真,美麗,單純,瘋狂。

她為愛不顧一切,慘遭無情拋棄。

她欠下巨額債務,無奈服毒自盡。

讀完故事,掩卷沉思。儘管福樓拜為愛瑪的死傷心痛哭,卻又無可奈何。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愛瑪不得不死呢?

盲目輕率的婚姻

愛瑪雖然出身於鄉村,但是她接受過修道院的教育。從她「別出心裁地想在夜半時分打著火把結婚」以及「央求父親免去鬧洞房的習俗」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有想法、追求浪漫、與眾不同的鄉村姑娘,一個典型的鄉村文藝女青年。

愛瑪的丈夫——夏爾·包法利則是一個鄉村醫生。他雖然勤勤懇懇地工作,但是他不體貼、不溫柔、不懂浪漫,而且非常地沒有「眼力勁兒」。

婚禮上,在愛瑪自己用戴著手套的手整理長裙上的薊草的時候,他站在一邊完全袖手旁觀。

很明顯,這樣的一對組合,並不「般配」。

果然,婚後不久,愛瑪就發現,這不是她想像中「幸福、忘情、狂熱」的愛情。

愛瑪內心極度渴望的甜蜜愛情,是「能為你爬到比鐘樓還高的大樹上去採摘紅果,或者赤腳在沙灘上飛跑,給你送來一隻鳥窩」,充滿了浪漫情懷。

但是沉浸在「幸福生活」中的夏爾,並沒有察覺到妻子內心的不滿。

夏爾的這種愚鈍,讓愛瑪徹底失望了。

因為「當她撞擊他的心靈,卻打不出一點火星,加之她也無法理解自己感受不到的感情,也無法相信任何不是以慣常形式表現出來的事物後,她毋庸置疑夏爾的愛情已止步於此了。」

從此,兩人便過著一種貌合神離、同床異夢的生活。

回過頭來想一想,年輕貌美、家世不錯的愛瑪,為什麼會看上這個木訥、無趣的男人呢?

可能只是因為他固定一周去看她兩次、為她刻意打扮。於是,她便有了慣性的溫暖。

這正如現在的許多女人,會愛上那個每天陪她聊天的人一樣。只是因為內心她們的太過於孤獨,才會如此輕易地被別人釋放出的一點點愛意所打動。從而誤以為這就是真正的愛,迫不及待地陷入自我想像的愛情之中。

讓一個涉世未深的女孩動心,是如此簡單!

愛瑪便是如此!

雖然愛瑪很快「醒悟」過來,她可能並不愛夏爾,但是木已成舟,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不管她如何後悔,現在她都是包法利夫人了。

她必須為自己這場盲目、輕率的婚姻負責,獨自忍受著生活的悽冷,日日夜夜備受煎熬。

丟掉自尊的愛情

愛瑪的第一個情人是羅多爾夫。這是一個經常廝混在女人堆中的情場老手。

他眼光毒辣,一眼看穿愛瑪不甘於平凡、渴望愛情的心理;他精心籌劃,思考如何將愛瑪弄到手,如何在厭倦之後甩掉她;他浪漫憂鬱,幾句話就撩撥得愛瑪春心蕩漾。

一直苦苦壓抑內心情感的愛瑪,以為自己得到了命運之神的眷顧,遇到了自己的真愛。殊不知,所謂的猝不及防的相遇,大都是蓄謀已久的安排。

愛情的歡愉,幸福的狂熱讓愛瑪進入了一個心醉神迷的瘋狂世界。

但是幸福是如此的短暫。當愛瑪深陷在感情的漩渦中不能自拔時,羅多爾夫卻越來越不再掩飾他的冷淡。

男女之間的感情似乎總是這樣:女人越來越愛一個男人,而男人越來越厭煩這個女人。

愛瑪越來越不快樂。

「然而,究竟是什麼使她如此不快樂?是什麼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劫難?她抬起頭來,環顧四周,似乎在尋找痛苦的根源。」

愛瑪和情人之間的感情出現了問題。

她流淚懊悔自己委身於另一個男人,也試著去愛自己的丈夫夏爾,但是現實的不如意卻再次襲擊了她。

夏爾工作的失敗,讓她感到一種恥辱:自己如何指望這樣一個平庸無能的人成才呢?

對現實的不滿,讓她放下了之前對情人的所有怨恨,也放下了她的驕傲,她的自尊。

他們再次相愛了。

可是愛瑪不知道,當她第一次選擇在愛情裡面「退讓」之後,只會一退再退!

現在的羅多爾夫對待愛瑪毫無顧忌,把她治得服帖又淫蕩。

在這種縱情聲色中,愛瑪的靈魂沉醉其中,被淹沒了,遭到了覆滅。

「士之耽兮,尤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詩經·氓》)

幾千年前的中國人就已經明白了,女人通常比男人更容易沉溺於感情之中,無法脫身。這個規律同樣適用於19世紀中葉的西方女人。

愛瑪對未來充滿希望,滿懷期待地等待著情人一起私奔,等來的卻是情人的一份告別信。

羅多爾夫瀟灑地走了,留給愛瑪的,只有痛苦和絕望。

無法抑制的欲望

被情人傷害的愛瑪,在城裡的劇院重逢了曾經的曖昧對象——萊昂。

萊昂曾是她們小鎮上的書記員。愛瑪和他聊音樂、交流抒情詩和沉浸在閱讀中的感受。而年輕的書記員也為這個美麗而多情的少婦而著迷。

雖然剛開始時,愛瑪並不認為自己在和萊昂相愛。因為她認為,「真正的愛情應該像一陣風暴,帶著電閃雷鳴,突然從天而降,驚心動魄,讓人喪失了理智,完全沉浸在瘋狂迷亂之中。」

但是萊昂對她的迷戀、溫柔,以及這些帶給她的新奇感覺,讓她心動了。

只是此時的萊昂還是一個純情、靦腆的小夥子。他認為她是端莊的、是高貴的、是可望不可及的、是超凡脫俗的。他不應該染指她。

於是,他落荒而逃了。

如今再次相遇,他們互訴衷腸,都有些激動。

此時的萊昂經過城市浮華生活的侵染,早已不是當初那個純情、羞怯的小夥子了。

「他心想,非得到她不可。」

不過,「她隻字不提她曾經愛過另一個男人;他也絕口不提他曾經忘記過她。」

和萊昂的再次相遇以及越軌,擊潰了愛瑪最後的道德底線。

為了和萊昂私會,她不僅謊稱進城裡學鋼琴,還欠下了巨額的高利貸,以維持她在城裡奢靡的生活。

她買了各種各樣的奢侈品,籤下了一張張帳單和借據。

她變得喜怒無常、講究吃喝、貪念肉慾。

她不顧一切地追求人生的享樂。

面對自己無法償還的巨額債務時,她去找了那些曾經對她說盡甜言蜜語的男人們,可是得到的無一例外都是冰冷的拒絕。

她終於看清了這些男人的真面目:冷漠、無情、下流、卑鄙可恥。

她萬念俱灰,選擇了服毒自殺。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聽見外面傳來一陣歌聲:「天朗氣晴喲暖融融,小姑娘想郎情意濃」。

她突然喊到:「瞎子!」

然後「她笑了起來——那是一種恐怖、瘋狂、絕望的笑。她覺得自己看見了可憐蟲那張奇醜的臉,它像一個可怕的怪物,出現在黑暗中。」

在這詭異的笑聲中,愛瑪的生命走到了終點。

拜倫說:「男人的愛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女人的愛情是女人生命的全部。」

愛瑪的一生,固執地追求浪漫的愛情,卻落得如此下場。

是愛情錯了嗎?

不,不是的!愛情沒有錯!

其實,愛瑪愛的不是任何一個「具體」的男人,她愛的是她對愛情 的幻想。毀掉愛瑪的,也並不是愛情,而是她心中的欲望——對浪漫的狂熱,對平凡的不甘。

另一方面,當愛瑪陷入地獄般的煎熬、像溺水者那樣氣都喘不上來、急需有人拉一把時,福樓拜卻慢條斯理地寫起了郝梅為他太太買了發麵餅,因為太太愛吃。

或許作者是想說:平淡是天堂,瘋狂是地獄。正如託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的結尾:你覺得有滋有味也好,乏味也罷,真實的生活、長久的生活就是瑣碎平凡如白開水。

然後想到蘇軾的「人間有味是清歡」。

相關焦點

  • 福樓拜《包法利夫人》:一位夫人的偷情與自殺
    《包法利夫人》中譯本法國大文豪福樓拜以創作嚴苛著稱,因而相較很多作家,如巴爾扎克、雨果、左拉等,著作不多。他出版的作品有五部長篇,包括《包法利夫人》、《薩朗波》、《情感教育》、《聖安東尼受試探》,以及未完成的《布瓦爾和佩庫歇》。其中,自是以《包法利夫人》這部世界經典名著最為知名。從情節上來說,《包法利夫人》還是較為簡單的,主要講述了女主人公愛瑪(即包法利夫人)儘管已婚並育有一女,但對愛情的幻想火焰並沒有因此而熄滅,於是無視平庸的丈夫,出軌偷情,先後勾搭上了羅道爾弗和賴昂兩個情夫的故事。
  • 《包法利夫人》作者福樓拜,敘事堪稱一絕,他這十句名言引人深思
    他在藝術創作上有獨特的成就,他出現在批判現實主義的前期和後期之間的階段,不僅繼承了前期的批判現實主義創作手法,而且對批判主義後期產生深刻的影響,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作家。他是一位語言大師,據說他為了能夠將一個形容詞運用得當,總是累得滿頭大汗,可見他對文字搭配的執著,也能體現大師與常人的區別。
  • 包法利夫人貌美如花,為何還倒貼男人,以「有個情人了」沾沾自喜?
    福樓拜的名作《包法利夫人》,往往會讓今天的讀者,會有個百思不得解的疑問,那就是:包法利夫人受過良好教育,貌美如花,一個美麗的女子,容易成為金錢的俘虜,不奇怪。艾瑪為什麼要倒貼男人?還以"我有一個情人了"沾沾自喜?
  • 另一個版本的《包法利夫人》:曾被禁止上架,70年後作者卻被定義...
    《覺醒》就像是另一個版本的《包法利夫人》,從人物到情節都有類似之處,也同樣受到了尖銳的批評。在19世紀末充滿傳統女性與母性價值觀的社會環境下,《覺醒》是第一部關注女性問題、充滿女性關懷,並體現反傳統掙扎的作品。最新再版的《覺醒》導讀中,有一句評價凱特·蕭邦的話:「她不需要吹響號角,她是製造號角的人。」著意強調了蕭邦在女性意識啟蒙方面的先驅性。
  • 《包法利夫人》:悲傷的婚外愛情故事,讓人不忍心再讀第二遍
    很遺憾,最近看的名著類文學作品大多都是悲劇,而今天看完的《包法利夫人》是最悲慘的了。書中主角愛瑪死了,她的丈夫無法走出失去她的悲傷中,也死了,而愛瑪的婆婆也在包法利先生死去之後的一年內死去,留下愛瑪可憐的女兒,小小年紀去紡織廠做了工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 馬克思女兒所譯《包法利夫人》忽略了一個詞,福樓拜真是用心良苦
    福樓拜在《包法利夫人》一開頭,就讓少年包法利先生登場:「我們正在溫課,校長進來了,後面跟著一個穿便服的新生。」《包法利夫人》的首個英文本是馬克思的小女兒艾琳娜·馬克思翻譯的,這句話她這樣譯:「a new boy, not wearing the school uniform」。
  • 《包法利夫人》:已婚女人的浪漫追愛,是一場無疾而終的消散如煙
    所以,我們每個人在讀《包法利夫人》這本書時,會在轉角的字裡行間裡發現自己,又會在另一刻發覺自己做了其他的選擇。於是,當鄉村醫生包法利出現在她的生命中時,她一度認為自己的生命中迎來了一縷光。最初相戀的日子是美好的,她喜歡向這個男人聊一切的事情,音樂、修道院的生活,還有她亡故的母親。包法利是個老實木枘的男人,但初品愛情的少女已經足夠滿意,對她來說,生活如同平緩溪流向前時,遇到了一塊可以激蕩起漣漪的石頭,便足以讓她心花怒放。
  • 《包法利夫人》:耐不住寂寞,熬不了平凡,最終被激情毀滅
    一個貴族婦人的墮落,卻也是一個女人過於追求虛假愛情的悲劇。夏爾的木訥讓愛瑪感受不到激情,轉而去尋找婚姻外的戀愛,其實不過是一場自我的毀滅與家庭的悲劇。愛瑪的幸福是她不自知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丈夫也有個體面的工作,儘管是鄉村醫生,但他們的生活稱得上是美滿幸福的。人有時候往往是把幸福葬送在自己的手上。我們總是把沒有經歷過的未來想的太過美好而又虛假。其實未來的生活不過是當下生活的延伸,不會徹底的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不會因為遇上另一個人或者換個環境就會改變。
  • 吳喜紅:一個浪漫主義者的教育歷險
    一個浪漫主義者的教育歷險文/吳喜紅如果人可以有標籤,我以對自己三十多年的了解和認識將自己界定為骨子理性而外在感性的一個浪漫主義者,好像有點矛盾,對,可這就是我浪漫主義者喜歡儀式感。和務實的理性者相比,浪漫主義者喜歡生活中的儀式感,儀式就是把本來單調普通的事情,變得不一樣。儀式是讓我們對所在意的事情,懷有敬畏心理。在教育工作中,我也有意無意中將儀式感看得很重要,這樣可以把樸素的工作變成詩歌或玫瑰花。
  • 《包法利夫人》:醫生天不亮出診,妻子躡手躡腳溜下床,悄悄地趕往牧場
    法國作家福樓拜《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角艾瑪對丈夫夏爾醫生的感情就是這樣。 順理成章的,艾瑪成了夏爾的妻子,成了名副其實的包法利夫人。只是結婚後的生活倆人的感受是完全相反的。對夏爾來說,他享受到的是:精神平靜,肉體滿足。
  • 十二星座:被稱為「浪漫主義者」的金牛座,卻是一個頂尖的賢內助
    十二星座:被稱為「浪漫主義者」的金牛座,卻是一個頂尖的賢內助金牛座四月二十到五月二十日,星座屬性為土象星座主管星金星,我們都知道金牛座是一個比較保守的星座,他們思維也比較的傳統。他們都比較喜歡穩定的生活。一成不變是他們最明顯的特點。
  • 如果包法利夫人有結婚冷靜期?
    他還向包法利先生解釋道,有時候主為了方便救贖人的靈魂,可以延長人的壽命。查理記起了那一天,她也像這樣快死了,領了聖體之後卻起死回生。Il ne fallait peut-être pas se désespérer, pensa-t-il.也許不該如此灰心,他心想。
  • 李敖:優秀的女人有自我毀滅的因子|鳳凰副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就是民主國家的這種黨的特色,(參加)哪一個黨就是這麼樣的來去自如。史蒂文森在美國的政治家裡面文採很好,他後來做過美國駐聯合國的代表。他就講過什麼叫做蛋頭,就是你稱呼Miller先生是Miller,你稱呼瑪麗蓮·夢露,你不叫她瑪麗蓮·夢露,而叫她Mrs.Miller,叫她是Miller夫人,這種人就是蛋頭。
  • 放縱是毀滅自我的開始!
    如今資訊時代,智慧型手機、電腦基本上是大多大學生的標配,網絡信息層出不窮、花樣百出,遊戲更是頻頻推新,只要打開電腦,很少有人是在學習,這种放縱對於學生來說就是自我毀滅的開始。況且,高中時期並沒有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確切地目標和規劃,所以即使在報考志願時也是眼前一抹黑,隨便填的,進入大學對於自己的專業並不是出於自己的熱愛而去學習,因而沒有很上心。大學的生活無處不充滿誘惑,學生會、社團活動、兼職、熟悉環境、結交新朋友等等,這些東西讓原本的大學生活變成社會的映射,需要理解規則、遵守規則。
  • 傾向自我毀滅的現代性
    換種方式說:大概所有美麗的事物都多少帶著自我毀滅的傾向。當然『現代化』和『工業社會』都稱不上美好,也算不上醜惡,只是變化著的萬物組合形態永恆運動中的瞬間,而我們或許只得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釘死在這瞬間的永恆中。烏爾裡希·貝克(Ulrich Beck,1944.5.15-2015.1.1),著名德國社會學家,他的研究重點是現代化中的無法控制性,無知和不確定性的問題。
  • 別不承認,水瓶座就是一個低調、悶騷的浪漫主義者
    水瓶座,一個神奇的星座,有著超越星球外的思想和腦洞,卻會束縛在不善言辭的低調上,崇尚著感性世界裡的浪漫主義,卻高冷的不屑於輕易的製造浪漫。典型的外表沉悶,內心瘋狂的悶騷浪漫主義者。水瓶座,一個浪漫主義道路上的懦夫水瓶座往往不按常理出牌,而浪漫的製造也往往源於常規的打破。瓶子,就是有這種能力,只是大部分的水瓶座性格有點內向,很是低調,不屑於輕易的出手。聽瓶子點評一些事情,會被瓶子帶進情境裡,感覺那事兒真的應該那樣做。瓶子也會經常的指點一些朋友,簡單的事情在水瓶座的操刀指揮下,就會變得很不一樣,玩出浪漫的火花。
  • 智慧文明傾向於自我毀滅!
    12月14日,預印本網站arXiv上出現一個令世界震驚的論文,論文中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整個銀河系充滿著死亡文明!這篇論文是由3位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以及一位高中生完成的,利用現代天文學觀測手段以及統計模型推理出銀河系中有一個可能誕生生命的時間以及地點,他們也由此得出文明能夠得以延續的最終因素就是智慧文明傾向於自我毀滅!
  • 馬克龍夫人將自我隔離
    海外網12月17日電 據法國BFM TV最新消息,法國第一夫人布麗吉特·馬克龍將自我隔離。隨後,法國總理卡斯泰、法國國民議會議長費朗由於曾經和馬克龍接觸,決定自我隔離。(海外網 劉強)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 挽回不成功,可能是由於這種效應——「自我毀滅預言」
    挽回的道路上,有重重阻力,一個極小的不起眼的因素,都可能造成挽回結果的失敗,排除外在可能的因素,很有可能是「自身」出現的心態問題,而導致的一切結局的發生。而「自我毀滅預言」效應,便是挽迴路上的一大阻礙。
  •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賭性是本我與自我的爭奪戰
    但是賭性不僅僅是賭博,它包含的是在每一個人生岔路口做出的選擇。就像故事開篇關於亨麗埃特夫人與人私奔的事情一樣,作者說亨麗埃特夫人是一個秀美的、窈窕的、性格內向的女人。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卻幹了一件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事情,與一個剛認識不久的年輕人私奔了,拋下了丈夫,也拋下了一雙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