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5以上就是甲種兵,二戰日軍矮出新天地,小日本真不是亂叫的

2020-12-22 陣匠

人體骨骼的生長速度與營養程度有關,良好的營養條件能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長個子不是什麼難事。此外,基因也是影響人體骨骼生長的一個關鍵因素。不同人種的身高是有不同的。就像是東亞人種的體格普遍比歐美人種偏低一樣,除了歐美人食物結構上以肉蛋奶為主食,溫帶氣候物產也相當豐富外,就是人種基因的影響了。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的鄰國日本都被中國人稱之為「倭國」。倭,這個字在漢語本意裡並不帶有貶義。後來,是因為魏明帝冊封當時的日本統治者為「親魏倭王」。這個字逐漸成為古代中國對日本地區的統稱,再加上古代日本人確實相對於中國人來說,體格顯小,所以「倭」字後來衍生出了矮小的含義在裡面。

那麼話又說回來,日本人真的個子都很矮嗎?事實上,這句話並不全對。任何一個民族或是人種總有自己的特點。日本近代以前,因為島國生活條件的限制,畜牧業不發達,缺少肉類蛋白的補充,再加上主食和東亞其它地區一樣是稻米為主,身高上確實不算高。

但同時期的中國人體格也算不上巨人,因為古代的生產力水平低下,許多平民百姓能吃飽飯就不錯了,何談營養。因而一般人都是面黃肌瘦的模樣,身高上比現代人肯定是普遍偏低的。你不能因為偶爾冒出來的幾個高個子就說那個年代的人身高都這麼高吧。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國家步入了近代化,工農業也在蓬勃興起,許多日本人的體格相比幕府時代有了不小提高。但這種事情短時間之內改變不現實,日本軍民的平均身高還是挺一般的。1927年,日軍曾經制定過一個徵兵標準,這裡面規定:身高超過一米五,且各項身體指標正常的話,就算是「甲種兵役人員」。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日軍的平均身高雖然不高,但也沒中國人想像的那麼矮。造成中國人普遍覺得日軍身高矮的一個原因是,當時的日軍制式步槍「三八式步槍」槍身全長一米二,加上刺刀的話可達一米六,對於一些個子矮的日軍士兵來說,這把槍加上刺刀比自己都高。所以許多中國人印象裡的日軍都是扛著長長的步槍,顯的日軍士兵本身不高的個子就更矮了。

而且,中國人還喜歡用「倭寇」來稱呼日軍,這麼叫著叫著,日軍個子矮這種半真半假的傳聞就流傳了開來。「小日本」的稱呼裡不僅有蔑視、還有嘲諷。總之,不管事實怎樣,「鬼子個子矮」成了那個年代中國軍人和百姓們的共識,真相如何,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相關焦點

  • 1米5以上就是甲種兵,二戰日軍矮出新天地,小日本不是亂叫的
    相比歐美人,東亞地區的人普遍都要矮一些。就算是到了今天,東亞地區的人和北歐地區的人在身高上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北歐人的平均身高在1.8米左右,而東亞地區的人平均身高只有1.7米左右。在過去我們稱日本為「倭國」,稱日本強盜為「倭寇」。
  • 二戰時日軍矮不矮?看完這組絕版老照片,你就知道他們是不是1米5
    平日裡,很多人在看抗日類的影視時,總是會稱呼日本兵為「小日本」,很多人說,日本軍的整體身高都在150釐米左右。那麼,在二戰的時候,日本軍真不是真的很矮?根據以下老照片,我們可以略知一二。通過照片,我們不難看出,日本的軍人整體是感覺確實不是那般魁梧高大。在相關史料上有記載,在當時,日本的徵兵條件中,就是以150釐米的身高作為標準,以此來劃分軍人等級。在那時,整個的等級由甲到戊,總共是劃分為5類,其中,身高在150釐米以上,並且在身體素質上比較強一點的士兵,都可以算是甲等。
  • 二戰時日軍很矮,這是真的嗎?老兵告訴你他們是不是真的只有1米5
    德國、義大利的法西斯主義政府把戰火燒遍了歐洲大陸,而在亞洲,日本對以中國為首的多個國家進行了殘暴的侵略,雖然最後失敗了,但給被侵略的國家都帶來了無盡的苦難。我們在提起二戰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的時候,往往都會罵上一句「小日本」。
  • 二戰日軍如何定義「彪形大漢」:身高1米7,體重80公斤就算
    二戰時期的日本兵普遍比較矮小,很多人身高不足1米6,體重一般在50公斤出頭。如果有人身高能夠接近1米7,體重達到70公斤左右,在日軍中肯定屬於「大塊頭」。當時日本就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叫奧山道郎,他是陸軍傘兵部隊的大尉,因為擔任執行特攻任務的義烈空挺隊隊長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知名人物。
  • 刺刀見紅——二戰日軍肉搏戰訓練
    對於二戰中的日本軍人來說,拼刺刀是他們非常樂意的。無論是面對小米步槍的中國軍隊還是飛機坦克的美國佬,如果一次「萬歲衝鋒」不能解決,那就再來一次。二戰中日本帝國軍隊(IJA)的訓練目標,簡單來說並不是要訓練出合格的士兵,而是要精神上用軍國主義填充,肉體上用艱苦訓練磨礪,完全強化過的狂熱戰士。「信仰就是力量,」這正是舊日本軍的信條。
  • 怪不得叫做倭寇,來看看曾經的日本人到底有多矮?
    日本在侵華戰爭期間將中國人稱為「支那豬」,那時候日本人完全沒有將中國人當做「人」來對待,屠殺中國人成為了侵華日軍的日常玩樂。在南京大屠殺當中,日軍甚至進行了殺人比賽,比賽的內容是看每天誰殺的中國人多。之後中國軍民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入侵,經歷了長達十四年的抗戰,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對外戰爭的第一次真正勝利。從此「支那豬」的稱號從世界上消失了。
  • 二戰時殺日軍最兇殘的國家 不是中國蘇聯而是它(1)
    在二戰時期,所有受到法西斯傷害的國家都在做著積極地努力,拼盡全力對抗侵略的法西斯。在亞太地區,各國受到的就是主要來自於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當然,受到侵略的肯定也要反擊。可在戰場上,對日軍最狠的國家你知道嗎?
  • 二戰哪國消滅日軍最多?此國殺155萬,日本至今不敢惹,不是中國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戰爭,其中有61個國家和地區能被捲入,造成了9000萬人的傷亡,而這對於我國來說,也是比較慘痛的回憶,在抗日戰場上,中國軍民也付出了2000萬人以上傷亡的代價。那麼作為軸心國之一的日本法西斯軍隊傷亡人數又是多少?二戰哪國殲滅日軍人數最多呢?就讓我們好好來看看數字。
  • 二戰日軍畸形的眼鏡兵:鏡片反光被當活靶子,指揮官眼裡就是廢物
    但是,如果你看看戰爭史,你會發現,20世紀的一個亞洲軍隊,軍人戴眼鏡是很正常的,留下的各種形象裡都有「眼鏡兵」,那就是二戰時期的日軍。二戰期間,日軍是一支「眼鏡兵」比例很高的軍隊。在後來的照片中,日本士兵戴眼鏡的比例幾乎達到50%,每張照片中一定有幾個士兵戴眼鏡。為什麼有那麼多日本軍人戴眼鏡,這個特點給日軍帶來了什麼影響?第一,全民掃盲的副作用。
  • 日本兵是不是真的很矮?二戰日本步兵平均身高低,強調近戰搏殺
    1943年,由於兵力不足,日本開始動員20歲以上的文科學生實行學徒出陣。圖為10月21日,來自東京、神奈川等77所學校的準備出徵沙場的學生與其餘5萬名一般在校生聚集在明治神宮外苑競技場舉辦壯行會《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原標題《平均身高不足160釐米,日軍步兵強調近戰搏殺》,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歡迎廣大讀者分享到朋友圈。筆者曾問過多位抗戰老兵一個問題——「都說小日本小日本,日本兵是不是很矮?」
  • 在二戰中,日軍的身材這麼矮小,為何戰鬥力如此的兇猛?
    在二戰中,日軍的身材這麼矮小,為何戰鬥力如此的兇猛?大家知道日本人為什麼被叫做小鬼子嗎?是因為他們的身高普遍都非常矮,但偏偏他們的戰鬥力又十分的強悍,尤其是在近身拼刺刀的時候,兩三個人都幹不過他們,並不是像電視劇裡演的那麼差勁!
  • 二戰日本關東軍的「精銳」甲種師團,也是二戰日軍最「窩囊」的師團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至此14年抗戰爆發。眾所周知,在二戰時期,日軍的戰力還是比較可觀的,但卻在日軍中卻有有這麼一支日軍部隊與其他兇悍的日軍部隊大有不同—— 大阪第四師團。
  • 二戰日本零式戰鬥機的噩夢,讓日軍飛行員枕著「噩夢」而眠
    在二戰中各國傳奇戰機在廝殺中,書寫著飛行員的浪漫,零式戰機在中國人的心中就是惡魔的代名詞,而在早期的太平洋戰場上,面對有著優秀機動性的零式戰機,山姆大叔家的飛行員也是硬著頭皮挨打。直到在戰爭中期,美國人靠著繳獲的零式搗鼓出了在日本領空上盤旋的地獄貓F6F戰機,才漸漸有了改變,也使得美軍戰損比降低到僅1:13。
  • 二戰末期日本必敗無疑,美軍為何仍投放原子彈呢日軍發明一酷刑
    二戰末期,日軍開始節節敗退,特別是在東南亞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更是處於一觸即潰的狀態,失敗的結局不可避免。二戰末期日本必敗無疑,美軍為何仍投放原子彈呢?其中必定有深層次的原因,首先按照當時的戰局來看,雖然日本戰敗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 二戰時日軍戰死人數到底有多少看看日本人自己是如何統計的!
    根據日本資料提供的數據,日軍在二戰中的死亡人數,按不同統計口徑和截止時間,有185萬、212萬、232萬這三個數字。 2001年日本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也稱:「二戰中日本死亡軍人約186萬,平民約66萬」。
  • 二戰時,這位日軍下了一道簡單的命令,60年後英國老兵赴日本報恩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日本海軍都沒有人性,還是有部分日軍有良知的,工藤俊作就是當時這樣一位日本軍官。他軍銜是海軍少佐,也是日本聯合艦隊吹雪級驅逐艦「雷」號的艦長,算得上是日本海軍裡的高級將領了。 和其他日本人不同,工藤俊作身高1米85,體重190斤,在身高矮小的日本人裡算是獨樹一幟。此外,他還是柔道大師,性格十分溫柔謙遜,對待下屬十分溫和,從來不用日軍內部嚴厲的體罰暴力對待他們。如此佛系的性格,因此被下屬稱之為「工藤大佛」。
  • 琉球人為何總不認同日本?看二戰衝繩,日軍殺了多少琉球「同胞」
    ,不是美軍的錯,反而是衝繩居民的「自己人」日軍所為。;要麼可以認為衝繩不是日本領土。二戰之後,關於衝繩屠殺問題,即「強迫性集體自殺」和 「日軍虐殺衝繩民眾」問題,這是學界討論的一個焦點,也是日本政治的晴雨表。如果保守勢力強大,這些日軍暴行會在教科書上被遮掩,絕口不提,甚至出現了否認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的教科書問題。而一般日本學生也不知道真的歷史,也就隨教科書附和,最終培養出一代無歷史責任的新右翼。
  • 日本動漫裡的二戰
    不管如何,《國家燃燒》確實是刺激到了日右們,不少右翼言論抨擊本宮「編造」、「歪曲」事實,還有人為此專門寫文章「檢證」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性(詳見:http://www.geocities.jp/nankin1937jp/page044.html)。
  • 二戰日軍戰力強悍?唯有八路軍此數據可以抗衡,得之原因也很心酸
    資料圖「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在抗日戰爭中付出了極大的傷亡和犧牲,才將日本侵略者從國土上趕出去。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日軍的頑強作戰和玉碎的瘋狂也讓一眾西方國家記憶猶新。日軍之所以能獲得如此之多的勝利,和其步兵戰鬥力的強勢有很大關係。入侵中國前的日軍士兵訓練有素,無論是行軍還是火力都比中國強得多。八路軍只有行軍速度一項可以和日軍匹敵,但是能獲得這項數據的原因也很讓人心酸,就是撤退。
  • 二戰時期,日軍真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殘忍嗎?看「老兵」如何說的
    日軍在二戰時期的表現可以說是喪心病狂,我國也曾經根據二戰的歷史拍攝過不少電視劇,不可否認在這些抗日劇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尊重史實的神劇,不過也有一部分電視劇還是值得一看的。但這些電視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將二戰時期的日本兵刻畫得十分殘忍,這也讓很多人好奇,當年的日本兵真的像電視中所演的那麼殘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