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摘要都是放在文章的開頭,但在實際的撰寫順序中,一般都是放在最後寫,因為這部分是文章的精華。在答辯自我3分鐘闡述過程中,很多老師根本沒時間看整篇文章,所以會重點關注文章的摘要,也是通過這個部分就能看出文章的水平如何。
摘要有什麼要求呢?
實際上,不同的學校對文章的摘要要求不統一,有的比較寬鬆就只需要列出文章的寫作目的和背景意義,言之有理即可。有一些學校比較嚴格,就會要求第一段先寫文章的背景意義及其目的,第二段圍繞文章的脈絡展開。例如,第一部分寫了什麼?第二部分寫了什麼?第三部分寫了什麼?這篇文章解決了什麼問題?要求嚴格扣題和清晰的邏輯。
摘要統一的要求就是簡潔扼要,大專和本科論文摘要不超過400字,博碩士摘要不超過1000字,所以同學們要把握好,不要長篇大論。
不管摘要的要求如何,我們都可以找到模板套用,接下來小編跟大家一一分享。
萬能模板
套路一:萬金油大法
萬金油大法就是大綱順序法。顧名思義,就是摘要順著文章的目錄捋下來。從前言或者緒論中提取目的、背景、意義、創新之處等的關鍵詞,匯總成第一段。然後按著正文的各大部分展開,總的來說就是提取全篇關鍵詞,按目錄順序往下寫。這種方法屬於萬金油式方法,十個學生8個是這樣寫的摘要。不會出錯,也不會遺漏關鍵點,每個人都可以寫出來。但是就會顯得千篇一律,每個都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太過模板化得不了高分。
套路二:提問式大法
小編看了中國知網上的數十篇文章,發現他們的摘要基本就是在回答四個問題!
一、文章要解決什麼問題?
二、全文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三、解決問題後能帶來什麼效益
四、是以什麼方式解決問題的?
只要圍繞著論文回答了這四個問題,然後聯合起來,就是一篇完整的摘要了。如果能流暢地回答這四個問題,就代表對全文有了基本的把握。無論是撰寫摘要還是答辯,都能做到心中有數。
套路三:要素法
一篇文章有四大要素,分別是對象、方法、結果、結論。
圍繞著這四大要素展開,就能寫出一篇內容豐富的摘要
對象——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什麼表現、研究的現狀、有待補充的地方等。
方法——研究的原理、理論、可採用的方法、數據的運用等。
結果——研究後發現存在的優勢與弊端、原因及其影響等。
結論——對此的評價與建議,看法等。
通過這三種方法就可以寫出一篇優秀的論文摘要啦,根據個人的需求選取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