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電視劇《大秦賦》熱播以來,關於呂不韋的是非功過之討論又趨於白熱化。不討論其作為秦國的相邦的功過,《呂氏春秋》中確實有很多給人啟迪的名句。
《呂氏春秋》對待事物的看法非常明確,就是要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不能過分予取予求。《呂氏春秋·覽·孝行覽》:「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
對待人才,《呂氏春秋》達到了非常重視的程度。《呂氏春秋·論·不苟論》:「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得地千裡,不若得一聖人。」
對於歷史人物,很多事實都埋在了塵埃之中。經年曆久在文字記載中和民間傳說中流傳下來的隻言片語,只不過是事實真相的九牛一毛。我們都不是歷史學家,沒有必要錙銖必較。
結語:
呂不韋,從一個富甲天下的商賈,成為一個權傾朝野的相邦,一生可謂傳奇。尤其是他組織人編撰留下的《呂氏春秋》,更是包羅萬象,有著百科全書之稱。此人雖然飽受詬病,因為此書卻也稱得上歷史風雲人物。#呂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