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牛」字成語、俗語多達上百條

2020-12-16 央視網

  新華網瀋陽1月16日電(記者魏運亨)農曆牛年快到了,牛作為人類最早的動物朋友之一,也融入到人類語言之中。在《中華成語詞海》中,嵌有「牛」字的成語、俗語多達140多條。

  記者在查閱中發現,由於嵌有「牛」字的成語言簡意賅,形象生動,極富表現力,因此大多成為百姓日常用語。

  嵌有「牛」字的成語中,有不少淵源久遠,內有掌故。

  如「庖丁解牛」一詞,語出2000多年前的《莊子》,說的是有一個廚師為文惠君宰殺分割一頭牛,刀根本不碰牛骨頭。廚師告訴文惠君,他剛開始宰殺分解牛時,眼中就是一頭牛,而經過19年宰殺數千頭牛之後,如今眼睛裡「未嘗見全牛」,刀鋒卻在骨隙之間遊刃有餘。後來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技術高超,出神入化。

  「汗牛充棟」這個成語出自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筆下,柳宗元稱讚陸文通藏書豐富,在屋裡堆放高及棟梁,用牛馬搬運時累得出汗。現在人們用「汗牛充棟」形容書籍之多,非常形象貼切。

  當然,由於時代的關係,有些嵌有「牛」字的成語現在已不常用。比如「吳牛喘月」,是說江淮一帶生長的水牛怕熱,把月亮誤當成烈日,一看見月亮就喘。古人用來比喻懼怕使之受苦的相類事物,也用來形容酷熱難當,但如今這個成語已經被人淡忘。

  有趣的是,由於牛與其他家禽家畜為伍,所以,成語中牛與其他動物搭配組合的成語屢見不鮮,諸如「做牛做馬」「雞口牛後」「牛黃狗寶」等比比皆是。

  另外,或許是人們對牛太熟悉了,所以日常生活中借「牛」說事也相當普遍。比喻極其渺小細微,叫「九牛一毛」;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叫「對牛彈琴」;諷刺動作遲緩,叫「蝸行牛步」;形容一去不返、杳無音信,叫「泥牛入海」。

責編:李二慶

相關焦點

  • 嵌「牛」成語俗語多達上百條
    農曆牛年快到了,牛作為人類最早的動物朋友之一,也融入到人類語言之中。在《中華成語詞海》中,嵌有「牛」字的成語、俗語多達140多條。   記者在查閱中發現,由於嵌有「牛」字的成語言簡意賅,形象生動,極富表現力,因此大多成為百姓日常用語。   嵌有「牛」字的成語中,有不少淵源久遠,內有掌故。
  • 虎字入成語褒貶很鮮明 有一部分虎字成語用得少
    虎字入成語褒貶很鮮明 有一部分虎字成語用得少 據記者查閱,《中華成語詞海》收錄的嵌有「虎」字的成語、俗語多達260多條,在12生肖動物中名列前茅。虎字成語通俗易懂、褒貶鮮明,使語言表達更加形象生動。  虎在人的心目中有很強的兩面性:作為百獸之王,人們羨慕它的威猛。「虎略龍韜」「虎踞龍盤」「虎背熊腰」「虎頭燕頷」這些帶有褒義的成語,顯示了人們對虎的喜愛。但虎畢竟是一種猛獸,人們又恐懼它的兇殘。
  • 2021年,「牛」字成語大比拼之看寓意猜成語
    第二題: 成語寓意:形容書籍極多。猜一個含「牛」字的成語 第三題: 成語寓意:比喻對不能 理解的人白費口舌、力氣。有看不起對方的意思。
  • 楹聯嵌字藝術探幽
    、界定術語概念、確認嵌法範疇、構建審美觀上具備基本作用,以意變為核心,並提出相應主張。意變包括情味和語義之變,雖起自整嵌,卻能催化形變並相倚成勢。因漢字常一字多義,加上強悍的組詞功能、詞語搭配以及語境影響,意變的層次性和多樣性遠比形變複雜,但字面表現也可歸為三種: 1、字面連續,變為另意。整體連續的即整嵌,局部連續的則稱"連嵌"。仍以"花謝東"先生為例,可意變成"擷百[花],[謝東]風"、"百[花]頷首[謝東]風",亦能窺見意變對形變的催化。
  • 五字成語大全集:這些有趣的五字成語(含五個字成語)
    大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稱成語。簡潔的成語,往往比普通的漢字擁有更豐富的含義與畫面感。往期回顧:成語之最完整版:這些有趣的四字成語,小孩喜歡背,大人漲知識!本期頭條號為大家分享一類我們不常在意但用得也挺多的成語:五字成語。
  • 四字成語歸類大全
    弄假成真 舉足輕重 南腔北調 聲東擊西 轉危為安 東倒西歪  反敗為勝 以少勝多  七、多字格成語  九牛二虎之力 手無縛雞之力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人不可貌相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天時地利人和 習慣成自然 一年之計在於春 久旱逢幹雨 解鈴還須繫鈴人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靜如處女,動如脫兔;
  • 漲知識 I 俗語、諺語、歇後語、成語,老祖宗的智慧,區別很簡單
    4個字的,咋個「想當然」都是成語了,真是想當然啊!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從廣義來看,俗語包括諺語、歇後語(引注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 成語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組成。
  • 《成語大會》總導演:詞庫中成語總量達兩萬多
    《成語大會》總導演:詞庫中成語總量達兩萬多 2014-05-24 08:46:49》明日將首次在央視一套亮相,節目由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原班製作團隊打造,「成語大會」也將保留「聽寫大會」相似的競賽形式,並邀請畢淑敏、蒙曼、酈波等多位文化名人擔任評判嘉賓。
  • 中考四字詞語及俗語的解釋
    2011年 四字詞語及俗語的解釋 備註:加重的雙音詞、成語為2009年新加的;加線的成語、俗語是2010年新加的;加方括號的(即:【】)雙音詞、成語、俗語為2011年新加的;加重的劃線注音為生活中容易讀錯考試時容易考的。 801.安然無恙(a?
  • 成語還能這樣用?——道達對話牛博士
    成語還能這樣用?——道達對話牛博士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1-17 19:59:17
  • 豬年說「豬」,關於「豬」的成語+歇後語+俗語,太全了!轉給孩子
    在我們的語言裡,許多時候都用"豬"字去比喻事物。有關豬的成語、俗語及歇後語,多為貶義,這可能與豬生性懶惰、好吃懶做、形象不佳有關。在2019年豬年到來之際,父母微課堂搜集了一些與豬有關的成語、俗語及歇後語,太全了,快轉給孩子漲知識吧!關於豬的成語及俗語:【狗彘不若】彘(zhì):豬。連豬狗都不如。形容品行極其卑劣或行為極端無恥。
  • 帶牛字的四字成語及解析大全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關於帶牛字的四字成語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有關帶牛字的四字成語及解析,歡迎大家前來參閱。帶牛字的四字成語及解析1. #關於牛的成語#以羊易牛: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2.
  • 怎樣創作精美的嵌字聯
    但是,好多人可能對嵌字聯並不熟悉。嵌字聯是以嵌字為主要特點的對聯。所謂嵌字,是將選定的字通過與其它字詞的搭配組合而專門嵌在聯中合適的位置上,能發生意變,能給人一種新的藝術享受。嵌字聯大多是將人名,地名,寺廟景物,公司行名等之名號字眼嵌入聯句之中,鋪設潤飾成對聯。我在創作嵌字聯時,大多是將人名嵌入對聯,在此談一下自己製做嵌字聯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 與豬有關的成語、歇後語和俗語
    在十二生肖中,豬是最早和人類發生關係的動物之一,因此在漢語裡,許多時候都用「豬」字去比喻事物。有關豬的成語或俗語多為貶義,這可能與豬生性懶惰、好吃懶做、形象不佳有關。  成語:  【狗彘不若】彘(zhì):豬。連豬狗都不如。形容品行極其卑劣或行為極端無恥。  【豬朋狗友】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
  • 豬的成語俗語
    在十二生肖中,豬是最早和人類發生關係的動物之一,因此在漢語裡,許多時候都用「豬"字去比喻事物。有關豬的成語或俗語,多為貶義,這可能與豬生性懶惰、好吃懶做、形象不佳有關。  成語:  【狗彘不若】 彘(zhì):豬。連豬狗都不如。形容品行極其卑劣或行為極端無恥。
  • 三個字的成語?兩個字的成語?開眼了!
    說到成語,大家腦子裡面首先蹦出來的可能是這樣的——大家比較容易脫口而出的應該就是四個字的成語了吧?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還有可能是唐僧。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但卻沒有人規定過成語一定是四個字的。生活中很多詞語你會脫口而出,簡單的用幾個字就能形象地表達出意思,你以為它們是大家口口相傳的俗語,其實它們是正兒八經的成語。 醜八怪出處:源於「揚州八怪」。
  • 農村俗語:「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很多風俗習慣和俗語老話流傳至今,雖然簡單通俗,意義卻非常深遠。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以方便記憶和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經典的俗語歷久彌新,有些俗語則漸漸失去了它原本的色彩。
  • 文房藏趣,紅木嵌百寶,百寶箱
    大葉紫檀×緬花瘤疤 | 百寶箱規格:47*25*37.6cm,8520g在多數人眼中,「文房」二字似乎就是筆墨紙硯的代名詞。此百寶箱就是文房器物類中的一種,箱子選材大葉紫檀,正面以緬甸花梨癭木瘤為面板,緬花瘤疤與大葉檀搭配和諧,工藝考究,製作精良,凸顯線條從容優美、紋理靈動瑰麗。百寶嵌裝點更添精緻與貴氣,花鳥圖案靈動,有雙喜臨門之意。櫃門雙開,上鑲豎形白銅,內分三層,存納雅物有條不紊,可謂美而實用之物。反映淡泊清遠的人文氣質,文房收藏非常怡情養心,可修身養性。
  • 數字成語俗語中的傳統文化和有趣的民風民俗(之一)
    在眾多的成語和俗語中,有許多是含有數字組成的,而在這些數字成語俗語裡,又有不少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趣的民風民俗,雖然耳熟能詳,知其大概,但是如果你認真品味一下,還真形象生動,寓意深刻。為此,筆者選擇了一些,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表人才。
  • 俗語一詞的簡單解釋
    俗語,也稱常言,俗話,包括諺語、熟語、歇後語三個部分。諺語,是指一些總結知識經驗,寓有思想意義的俗語。如:1.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熟語,這個術語的定義並不十分明確,一般用來專指那些描述性的俗語。如:1.橫挑鼻子豎挑眼。2.上氣不接下氣。歇後語,形式上是半截話,實際上是要把話說得更形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