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除了先天遺傳基因外,後天的成長環境對兒童的身高成長也很重要。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一雙大長腿,能有一個高個子,英國醫學研究人員曾對1000個家庭作調查分析,發現孩子的身高由父親決定,體重隨母親。
其實通過孩子的身體變化,成長中的一些骨骼發展就能判斷出孩子是否能長高個子。
第一個部位:看孩子膝蓋的位置
在孩子小時候,家長們可以多多觀察孩子膝蓋的位置。如果小時候膝蓋位置靠上,長大後有八成機率擁有大長腿。
而孩子的膝蓋位置比較低,則很可能身高較矮。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也有小概率會發生其他狀況。
第二個部位:看孩子腳的大小
孩子四肢的發育,跟身高息息相關。一般來說,腳部比較大的孩子,身高也會相對較高。而腳部較小的孩子,身高就會比較矮。但這也是概率問題,僅供參考。
第三個部位:看孩子手指長短
手指較短的孩子,一般來說身高較矮。手指比較纖長的孩子,往往會比較高。這是根據數據分析出來的結果,也存在個體差異。
1)避免用繩子綁腿
在老一輩的觀念裡,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該用襁褓裹得牢牢的,再用繩子綁起來,像個粽子似的。
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不僅會讓孩子肌肉緊張、血液循環不暢,還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讓孩子無法長高。
2)錯誤穿紙尿褲
很多家長都會擔心,給孩子穿紙尿褲會不會造成孩子羅圈腿,其實這是我們多慮了。如果紙尿褲穿得太緊,會造成孩子身體不適,也會造成負面影響。
當紙尿褲太緊的時候,會影響孩子血液循環,不利於身體發育。家長給孩子換紙尿褲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不要用力扯孩子的雙腿,以免造成脫臼或肌肉拉傷。
3)不要強行糾正青蛙腿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出現了青蛙腿的現象。兩條腿總是彎著,讓人忍不住猜測,這是不是生病了?會不會影響孩子以後的腿型呢?
其實是不會的,青蛙腿是寶寶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不需要特別糾正。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身體會發育得更加完善,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家長們如果在這個時候強行把寶寶的雙腿拉直,會影響孩子身體發育,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4)「w」坐姿需要及時糾正
孩子能自己坐著了,家長們是很開心的。但是有一種坐姿要堅決制止,那就是「w」坐姿,其實就是膝蓋外翻跪坐,這樣的姿勢會給寶寶的骨骼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寶寶開始學會走路以後,就要著手糾正「w」坐姿了,以免發生骨盆擴張,造成腿型扭曲。
5)遠離學步車
很多家長會給孩子購買學步車,孩子藉助學步車站立,是因為他的骨骼沒有發育完全,不足以支撐孩子站立。強行讓孩子扶著學步車學習走路,會給骨骼造成壓迫,從而造成損傷。
NO1:帶孩子參加體育鍛鍊
家長們要經常帶孩子參加體育鍛鍊,讓孩子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適當鍛鍊們可以促進孩子血液循環,刺激肌肉組織迅速發育。
根據權威調研數據顯示,同齡的孩子,經常進行體育鍛鍊,比宅在家的要強壯得多。有時間不如多多進行體育鍛鍊,強身健體。
但凡是過尤則不及,千萬不要進行過度鍛鍊,以免造成孩子的身體損傷。也儘量避免在極端天氣裡進行戶外鍛鍊,可以在室內做些運動,瑜伽和體操是不錯的選擇。
NO2:避免盲目進補,順其自然就好
有一部分家長看孩子長不高,總是想拔苗助長,讓孩子可以長得高一些。有這樣的心是好的,可盲目進補不可取。
給孩子補充的營養沒如果高出了孩子身體所需,就會造成負擔,對孩子的身體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NO3:重視孩子的快速生長期
孩子身高增長迅速是在12-14歲左右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家長們可以給孩子適當補充營養。
當然要根據孩子身體的承受能力進行進補。建議可以先聯繫醫生,進行科學的、安全的進補。如果錯過了這段時間,家長們可要後悔莫及了哦。
兒童在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學齡期和青春期的5個年齡階段,是增高的最佳時機,這期間孩子的營養補充如果跟得上,高個子一定錯不了。
由《健康大講堂》編委會主編的兒童長高食譜,全書介紹了38種常見增高食材,193道精緻增高美食,包含0-12歲三個長高黃金期的各項常識和鍛鍊指引。
絕對是父母們給孩子增高的助力寶典,參照孩子的年齡,從其營養需求和生長發育特點出發,讓長高和健康營養都不缺席。
為孩子長個兒添動力,讓寶寶愛上吃飯,享受增高美食,你需要這本飲食文庫,點擊下方連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