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預測2019年重大衝突,臺灣問題被首次納入

2020-12-16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當地時間17日發布2019年《預防優先事項報告》,將美國遭受網絡攻擊、美國與伊朗的武裝衝突、中國與他國在南海發生武裝衝突列為「對美國影響最大」的威脅。今年的報告還首次包含臺海問題,將其列為第二等威脅。

從2008年起,「外交關係委員會」的預防行動中心每年都要求外交政策專家基於這些事件發生或升級的可能性、對美國國家利益的影響,對30項已發生或可能發生的衝突進行排名,然後發布年度《預防優先事項報告》。報告將這30個事項分為I級(高優先性)、II(中等優先性)、III(低等優先性)三個等級。

今年發布的第11份年度報告中,將9個事項列為I級:美國遭到極具破壞性的網絡攻擊、無核化談判破裂造成朝鮮半島局勢再度緊張、伊朗與美國或其盟友發生武裝衝突、中國在南海與其他聲索國發生武裝對抗、美國或其盟國本土遭遇恐怖襲擊,以上5項被認為「對美國影響巨大、發生可能性中等」。此外,敘利亞、委內瑞拉、葉門、阿富汗局勢惡化也被列為I級,但被認為「對美國影響中等、發生可能性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首次將「美中因臺灣問題發生衝突」納入,不過被列為II級事項。報告稱,儘管專家和政策制定者越來越擔心美中之間的潛在衝突,但9個I級事項中僅有一項與中國有關,即南海武裝衝突。此外,「中印邊界軍事衝突」被列為III級事項。

該報告的執筆人保羅·斯特爾稱,該報告前瞻性地評估了世界各地的衝突和不穩定,有助於決策者關注最主要的風險,了解各種衝突的輕重緩急。報告稱,美國總統川普面臨其首次重大危機只是時間問題。

「美中關係2019年展望」,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18日發文稱,中美可能在2019年3月或之後達成減稅協議,但兩者之間的許多矛盾幾乎不可能解決。2019年,中國將緊盯美國政局走勢及其對2020年總統大選的影響,文章稱,「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已經發生深刻改變,但中國領導層不確定的是,美國的新戰略究竟是什麼。」(王會聰)

相關焦點

  • 美智庫報告提2019年「美國擔憂的衝突」,臺灣問題首次被納入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17日發布報告,列舉美國未來一年優先預防的衝突。除了網絡攻擊、伊朗問題等,臺海問題也首次被報告納入。據美媒12月18日報導,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17日發布了2019年《預防優先事項報告》,列出美國未來一年最需要預防的衝突領域,並將9項重點問題列為「第一級」。其中列為頭號的是針對美國關鍵基礎建設具高度破壞性的網絡攻擊。
  • 美報告提2019年「美國擔憂的衝突」 首次提及臺灣問題
    原標題:美智庫報告提2019年「美國擔憂的衝突」,臺灣問題首次被納入【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17日發布報告,列舉美國未來一年優先預防的衝突。除了網絡攻擊、伊朗問題等,臺海問題也首次被報告納入。
  • 臺海局勢緊張,美智庫預測2021「陸美將在臺灣交鋒」
    據臺媒報導 近來曾經訪臺的美國華府主流智庫之一的「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本月做出「2021年的十大風險」預測,其中之一就是「陸美在臺灣交鋒」;大西洋理事會認為,大陸不一定以軍事入侵,有可能以經濟相逼、溫水煮青蛙的戰略迫使美國升高行動,進而引爆大國間衝突。
  • 臺灣統一時間表:2020年前後解決臺灣問題
    由於陳水扁執意推行「臺獨」政策,不斷挑戰祖國大陸底線,導致臺灣島內人心浮動、傳言四起。只要大陸或美國方面有點風吹草動,臺灣媒體就會大做文章。最近,香港《文匯報》的一篇報導又引起了臺灣媒體的重視,一時間,「大陸首次公開統一時間表,將在2020年前後解決臺灣問題」成為島內討論的焦點問題。
  • 全球智庫動態 | 美國智庫發布2020年全球十大風險預測
    民主黨選民信心下降最大,2016年,84%的民主黨人認為2016年大選是公平的,2019年9月,只有39%的人認為即將到來的2020年大選是公平的。這將是1876年大選以來,政治氣氛最糟糕的一次美國大選。
  • 日本智庫:2023年越南人均收入達1.1萬美元,15年後GDP超臺灣
    》報告,主要針對亞洲各國GDP的預測,預測時間結束至2035年。作為日本的智庫,JCER預測2023年越南人均年收入將達到1.1萬美元,成為全球中等偏高收入國家,2035年GDP超過臺灣。  ?對於這一預測,有人嗤之以鼻,也有人表示贊同,總之各種聲音都有。日本智庫此次的預測數據究竟準不準?越南會在3年內成為中等偏高收入國家嗎?應當承認的是,越南這些年的發展速度的確是有目共睹,對外資的吸引力也很大,貿易發展迅猛,經濟增速在全球保持較高水平。
  • 談2020年臺灣地區經濟:幾家歡樂、幾家愁
    雖然如此,2020年的經濟成長,預料可比去年稍微改善,較2019年的2.4%微幅上升,但仍非常容易受到貿易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的影響。世界銀行首席經濟預測家Ayhan Kose表示:「若最近的政策行動──特別是緩和貿易緊張等行動,得以持續降低政策不確定性,那麼這項預測值可望更為強勁」。
  • 美智庫攛掇與臺籤「聯合公報」,臺媒警告:恐將把臺海逼上火線
    臺灣輿論警告稱,蔡英文當局如果一味配合美國鷹派,恐將把臺海逼上火線。美國和大陸1979年建交前,1972年先籤署了《上海聯合公報》,美國在北京設立聯絡辦事處,可以升美國國旗。該公報是當時推動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重要文件。
  • 推進新型智庫建設 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河北中心智庫2019—2020...
    2020年,我們要繼續深化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研究,堅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作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持續深化智庫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深化重大問題研究,增強綜合研判和戰略謀劃能力,創造出更多高質量的決策諮詢研究成果
  • 【臺灣研究】美國前三大兩岸研究學者 任雪麗:要給小英展現空間
    任雪麗被譽為是美國兩岸研究的前三大學者,臺灣媒體對她的追蹤和報導並不鮮見。大概兩個月前,任雪麗還曾預測,兩岸關係在未來半年內,並不排除不可測情況的出現。任雪麗的中文說得十分標準,表達輕鬆,但她說,為了保證用詞準確,還是用英文回答鳳凰國際智庫的問題。臺灣問題的敏感性不僅兩岸感同身受,美國也一樣。即將到來的臺灣大選意義重大,而美方對臺軍售又在同一時間備受關注。
  • 2019年臺灣對外關係回顧:臺日關係
    2018年,日本《外交藍皮書》稱「中日關係改善的機會空前高漲」。李克強總理訪日期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明確表態稱,「日本將按照中日聯合聲明規定,僅會與臺灣保持民間往來」。安倍晉三執政以來首次表達如此明晰的對臺政策,無疑給蔡英文敲響警鐘。日本在2020年舉辦奧運會,又計劃邀請習主席訪日。安倍表示「日方熱切期待習近平主席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相信此訪必將成為推動構建新時代中日關係的重大機遇」。
  • 美國會否協防臺灣?臺防務部門智庫刊文:美國只顧利益、臺灣安全須...
    臺防務部門智庫刊文:美國只顧利益、臺灣安全須靠自己) 【美國會否協防臺灣?臺防務部門智庫刊文:美國只顧利益、臺灣安全須靠自己】「若臺海發生衝突,美國是否會出兵協防臺灣?」
  • 國際研究智庫發最新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 解析時局熱點
    2012年在聯合國公布的2011年全球智庫排名報告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排名亞洲智庫第1位。本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是「國際形勢黃皮書」系列年度報告之一,旨在對本年度國際政治及安全形勢的總體情況和變化進行回顧與分析,並提出一定的預測及對策建議。  2014年,全球處於動蕩與不穩定的狀態,無論大國關係還是地區衝突,無論是地緣政治、能源政治還是恐怖主義,全球熱點不斷,問題叢生。
  • 2019年美國深度介入臺海問題
    2019年,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臺灣「棋子」地位上升,美加大幹涉臺灣問題力度,不斷衝撞一個中國原則底線,通過極限施壓換取經貿談判籌碼。一是政治上提升臺灣「準國家」地位。美將臺當局在美的「北美事務委員會」更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系首次將臺灣、美國加入事務機構名稱。臺「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訪美期間與美國安顧問博爾頓進行會晤,創下臺美「斷交」後的首例。蔡英文訪問中美洲四國,過境美國紐約,停留兩天。蔡在紐約與美國的政、學、商各屆公開聚會,併到哥倫比亞大學發表演講。美多位重量級議員,專程從華盛頓前往紐約與蔡英文會面。
  • 中國科協發布2019年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6月30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2019年2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對技術和產業創新具有關鍵作用的前沿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周守為認為,2019重大科學問題與工程技術難題的發布,將為我國在科技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掌握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戰略提供支撐,成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強大助力。
  • 美國通過2019年臺灣保證法:臺灣問題決不容任何外來幹涉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題:臺灣問題決不容任何外來幹涉——評美國會通過相關涉臺議案  新華社記者  美國聯邦眾議院7日通過所謂「2019年臺灣保證法」與「重新確認美國對臺及對執行臺灣關係法承諾」決議案,再次赤裸裸暴露美國利用臺灣問題牽制、遏制中國的陰暗圖謀。美方這一危險的政治操弄性質極其惡劣,將對臺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造成嚴重危害。
  • 拜登時代 臺美關係|堅持對華強硬,再打臺灣牌!
    二、未來美臺勾結的趨勢預測 (一)鼓舞臺灣民眾「拒統」信心是美方難以割捨的戰略資產。 川普執政時期的一系列對華挑釁舉措,臺灣當局的積極配合,使島內不少人認為中國大陸與美國關係惡化,而美臺關係則處於歷史上「較好的時期」。
  • 【智庫聲音】美將在2021年「大規模演習」中演練新作戰概念
    來源:藍海星智庫作者:蘇翔 魏博宇 據美海軍學院新聞網2020年12月3日報導,美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計劃明年進行涉及多個打擊群和多個編號艦隊的大規模演習(LSE),該演習將是「分布式海上作戰」(DMO)、「對抗環境中的近海作戰」(LOCE)、「遠徵前進基地作戰」(EABO)新作戰概念的首次實戰演習
  • 美議員鼓吹「軍事協防臺灣」 臺網民:唯恐天下不亂
    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共和黨首席議員遊賀(Ted Yoho)日前宣稱,他將在本周提出「防止臺灣遭入侵法案」,授權美國總統在中國大陸出兵「入侵」臺灣時動用武力。美國問題學者刁大明2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整個華盛頓似乎都在毫無顧忌地對華「出牌」,如果上述法案真的通過,美國將在臺灣問題上突破「紅線」。
  • 智庫觀察|對智庫前瞻性研究及現代智庫建設的思考
    比較而言,在智庫領域,前瞻性研究應該是指,為了在此後幾年可能形成的某個流派的學說或重大創新性影響公共政策的分析報告而進行的預測評估研究。縱觀十幾年來,中國智庫在一些重大國際問題、經濟問題的研究與評估預測中,出現了不少重大研判失誤。缺少獨立性前瞻性研究報告應該是重要原因之一。思想獨立性是個永遠談不完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