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女寶寶6個多月早產 出生時體重只有630克!如今寶寶出院

2020-12-23 騰訊大浙網

體重630克,身長28釐米,

手指似竹籤,皮膚似凍膠,

甚至連眉目都看不清楚。

經過3個月的奮戰,

「袖珍寶寶」創造了生命奇蹟,

最近順利出院了!

3個月前,一個胎齡僅26周的女寶寶呱呱墜地,讓市婦兒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醫護人員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據悉,這也是浙東地區目前出生體重最小的超早產兒。

迎接小生命,全員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3個月前,市婦兒醫院NICU接到產科緊急電話,一個胎齡僅26周的寶寶要出生了。

雖然做足了準備,但當這個體重只有630克,插著一根直徑只有2毫米粗的氣管插管的超早產兒寶寶,在轉運呼吸機下由圍產醫生急匆匆送入NICU時,大家都不禁深吸一口氣。

這是一名女寶寶,身長才28釐米,身軀相當於成人一個手掌長度,手指跟竹籤一般粗細,皮膚呈現膠凍狀,分不清眉目,就連血管都看不到摸不著。

護士把寶寶放入早已預熱的暖箱,吸痰、接心電監護儀、接呼吸機,找血管開通靜脈通道,抽血化驗……

保溫箱裡,寶寶「升級打怪」

這個胎齡的寶寶,按國際上的定義甚至不能稱之為新生兒(胎齡28周以後出生),而只能叫做「胎兒」。她卻意外被迫要去適應與媽媽宮內環境極不相稱的外界,本就極其脆弱的臟器功能每時每刻都經受著巨大考驗。

600多克的寶寶,全身的血容量只有60毫升,大概就是成人喝的一口水而已。每天輸入寶寶體內的各種液體,不但藥物劑量精確到微克,液量精確到零點幾毫升,輸液速度也要勻速並且嚴格控制每小時輸入量。

剛開奶時,寶寶胃容量極小,胃消化能力及胃動力差,護士每隔幾小時將零點幾毫升的奶從細小的胃管內打入,「加餐」也只能每次增加0.5毫升。

護士每隔2小時記錄一次生命體徵的記錄,但由於寶寶本身器官發育不成熟,體質孱弱,免疫功能低下,還是無可避免地發生了早產兒一些常見的併發症,如呼吸暫停,再發感染,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等。幸虧,得益於既往積累的大量經驗,救治團隊提前預見了這些問題並及時幹預,幫助寶寶一次次「升級打怪」。

最大一次險情出現在寶寶出生後40多天的時候。那天,監護儀突然頻繁發出報警聲,醫護人員發現寶寶活力不如之前,而且聽診腸鳴音不明顯,但也沒有其他明顯變化。懷疑是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這種病死亡率高達20%—30%,是嚴重威脅小早產兒生命的重大併發症,而且起病隱匿,進展極其迅猛,往往發現時已達疾病危重期,需緊急手術,甚至失去手術機會,寶寶會死於感染性休克和多臟器功能衰竭。

但此時並非這個病的高發時期,寶寶也沒有腹脹、吐奶等典型表現,感染指標均在正常範圍。怎麼辦?醫生不敢大意,考慮感染指標出現異常結果可能會滯後,還是及時使用了抗生素。在隨後的複查中,指標果然明顯上升,而且寶寶出現了血便。藥對了,危機解除了,寶寶又闖過一關。

出院時能氣不喘、心不慌地吃完一大頓奶

3個月裡,寶寶雖然也有幾次上呼吸機的經歷,但醫護人員嚴格把控感染關,應用了呼吸機保護性肺策略,最終沒用激素,順利撤機,自主呼吸平穩,出院前已能一口氣吃完一大頓奶也氣不喘、心不慌,是一個小小大胃王呢。出院前頭顱磁共振提示寶寶大腦結構發育已近似足月寶寶。

近日,寶寶出院了。父母將她抱在懷裡,激動地流下眼淚。醫護人員也深受感染。3個月的朝夕相處,他們也將這個寶寶視作了自己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出生時體重僅有800克「迷你」寶寶長「大」了
    暖箱裡的寶寶。9月26日晚上7時50分,因為「難免性流產」而早產的女嬰小米,出生時體重只有800克,胎齡只有25周加6天。「這是我們醫院有史以來出生的體重最輕的寶寶,也是胎齡最小的寶寶。」紹興市柯橋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監護科主任王英英說,像小米這樣的早產兒不要說在紹興少見,在浙江乃至全國也不多見。為了她的成長,醫護人員和父母可沒少花心血。不過,經過醫護人員兩個月的精心看護,如今「迷你」寶寶體重翻倍了。
  • 出生時體重僅有800克 的「迷你」寶寶長「大」了
    暖箱裡的寶寶。9月26日晚上7時50分,因為「難免性流產」而早產的女嬰小米,出生時體重只有800克,胎齡只有25周加6天。「這是我們醫院有史以來出生的體重最輕的寶寶,也是胎齡最小的寶寶。」紹興市柯橋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監護科主任王英英說,像小米這樣的早產兒不要說在紹興少見,在浙江乃至全國也不多見。為了她的成長,醫護人員和父母可沒少花心血。不過,經過醫護人員兩個月的精心看護,如今「迷你」寶寶體重翻倍了。
  • 出生體重只有1斤多!順德25周超早產雙胞胎健康出院
    出院的雙胞胎寶寶2020年3月21日,孕25周餘的龔女士(化名)生下雙胞胎兒子,出生時兩個寶寶體重分別665克、880克,經過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100天的救治,體重增長至2.96公斤、3.24公斤,於6月30日健康出院。
  • 出生僅900克,「扛」過78天救治!株洲27周早產寶寶出院了
    當樂樂媽媽馬女士將孩子抱在懷裡時,她忍不住溼了眼眶:「孩子出生時只有900克,巴掌大小,現在已經有2800克了,我的孩子能順利地活下來,多虧了省直中醫院的醫護人員。」2019年馬女士發現自己懷孕了,可她還來不及感受做母親的喜悅,3個月後孩子胎停了,馬女士身心都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後來,馬女士在其母親的建議下,來到省直中醫院進行備孕調理,並於2020年初順利懷孕。6月22日,懷孕6個多月的馬女士因早髮型重度子癇前期並高血壓,來到省直中醫院入院治療。經過十多天的保胎治療,7月3日,馬女士因「胎兒臍血流異常」不得不進行剖宮產手術。
  • 出生僅500克的「巴掌寶寶」出院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敏 通訊員 王晨因為媽媽妊高症,只在媽媽肚子中待了26周的小早早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出生時僅僅500克。所幸,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和呵護,11月4日,已經4.2斤的她出院回家啦。◆媽媽妊高症,寶寶孕26周提早出生和所有寶寶一樣,當小早早到媽媽肚子中報到時,全家人充滿了欣喜和期待。
  • 出生體重僅500克 「巴掌寶寶」康復出院
    原標題:出生體重僅500克「巴掌寶寶」康復出院經過4個多月的治療,今天(17日)上午,孕周24周,出生體重僅500克的「巴掌寶寶」晴晴康復出院了。這是湖北省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也是疫情期間全國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24周!「巴掌寶寶」突然出生
  • 出生僅400克,最輕寶寶出院後怎麼樣了?
    出生時400克、為當時全國出生時最輕的寶寶小海草如今兩歲多了。 「我們家孩子是25周生產的,早了整整15周,我來這裡是為了紀念那段過往,那段令人心碎的過去。」11月15日,劉梅(化名)來到聖廷苑酒店參加「有愛有未來」的早產兒開放日活動。她的孩子晶晶(化名)今年4歲,已經順利上了幼兒園,非常健康可愛。
  • 出生僅500克的「巴掌寶寶」出院啦!
    6月17日,34歲的方女士(化姓)小心翼翼地抱著女兒晴晴,從武漢兒童醫院出發回家。 2月6日早產時,方女士懷孕才24周,晴晴體重也只有500克,胳膊只有成人食指那麼細,一隻手就能把她託在掌心。
  • 800克「巴掌寶寶」出院 體重12斤
    小清媱,出生時僅800克,面臨感染、發育等眾多嚴重問題。2018年12月13日,小清媱從河南鄭州轉至北京治療。此事經媒體報導,引起各方關注,廣大愛心人士捐款88萬餘元給小清媱治療。  經過168天的救治,小清媱如今白白胖胖,體重已達12.2斤,並於昨日出院。醫生表示,小清媱出院後還需要細緻地照顧,康復過程漫長。
  • 「手掌寶寶」出生時體重不足2斤 增肥後順利出院(圖)
    「手掌寶寶」出院時體重已經翻番(醫院供圖)因胎盤早剝、胎膜早破,她僅在媽媽的肚子裡待了33周便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因體重僅970克,差不多和成人手掌一樣大,她因此被醫生形象地稱為「手掌寶寶」。4月27日,一個重970克的早產兒的降生,刷新了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醫院(瀘醫中醫院)新生兒科最輕紀錄。但在醫護人員呵護下,50多天後,「手掌寶寶」長到了2010克,體型大了一倍多,有著一雙大眼睛的寶寶於6月16日在父母懷抱中康復出院。
  • 女子懷孕25周產下的「掌心寶寶」被救活:出生體重僅千餘克
    女子懷孕25周產下的「掌心寶寶」被救活:出生體重僅千餘克 安瑩、劉峻/現代快報 2017-11-21 09:18
  • 那個兩年前出生時僅400克的早產寶寶,現在怎麼樣了?
    來源: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每個寶寶都要在媽媽的「小宮殿」裡住上十個月,才能「瓜熟蒂落」,平安健康地來。而有些「淘氣包」總是迫不及待地降臨,成了早產兒,這對於爸媽和醫護人員,無疑是一個大考驗。出生只有400克的小海草,「霸氣」的500克寶寶九爺,就是從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順利畢業的早產兒寶寶。如今,他們已經長大啦!
  • 桂林「巴掌大」寶寶出生時只有600克:如何預防超低體重早產兒
    所以,當這名寶寶出生時,僅僅600克,比成人的手掌只大一點,各個器官都沒有發育成熟,他的血管和頭髮絲一樣細。當時的新生兒負責人說:低於1000克出生的新生兒屬於超低出生體重兒,這樣的孩子要經歷呼吸,循環,消化,營養,感染等5大關卡,而在救治過程中,併發症也很多。而這名寶寶經過97天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終於可以睜開雙眼,被媽媽緊緊抱在懷裡。
  • 極早產嬰兒出生僅29釐米,體重580克,在保溫箱住140天後出院
    1月13日消息,近日,中科大一附院(安徽省立醫院)成功救治了一個極早早產兒,孩子只在媽媽肚子裡待了26周,出生時的沒有呼吸,沒有心跳,體重只有580克。讓人欣喜的是,經過140多天的護理,體重長到4斤多,目前孩子已經出院。
  • 湖北最輕「鉛筆寶寶」有望出院 出生體重僅500克
    早產兒秋秋(小名)一出生就創下一項新紀錄,體重只有500克,胳膊沒有成人的食指粗,只比鉛筆長一點。他是目前湖北省體重最輕的新生兒,此前的紀錄是520克。  這是一項誰都不願意上榜的苦澀紀錄,520克的「巴掌娃娃」雖經全力搶救,還是憾別人世。相比之下,秋秋顯然要幸運得多,雖然體重更輕,但他在新生兒科呆了4個多月後,體重已經增至2400克,情況日趨穩定,近期有望出院。
  • 南京巴掌寶寶出院 點點出生時無呼吸、無反應只有微弱心跳
    2018年4月27日訊,中國江蘇網4月27日訊 今年1月15日,懷孕僅22周+2天的鄒女士早產下了男寶寶點點。點點出生時僅550克,整個人僅成人巴掌大小。經過醫護人員和患兒親人長達三個多月的共同努力,點點於昨天順利出院,出院時體重已達2150克。記者了解到,點點也是國內有報導的成功救治的最小胎齡超早產兒。
  • 全國最輕新生兒:出生僅500克的「巴掌寶寶」順利出院
    6月17日,34歲的方女士(化姓)小心翼翼地抱著女兒晴晴,從武漢兒童醫院出院回家。2月6日早產時,方女士懷孕才24周,晴晴體重也只有500克,胳膊只有成人食指那麼細,一隻手就能把她託在掌心。當時,武漢正處於新冠疫情的陰霾之下,醫療資源緊張,醫護人員面臨巨大壓力。武漢兒童醫院的醫生一邊救治新冠患兒,一邊嚴密監控晴晴狀況,為小生命助力。
  • 寶寶出生有多艱難?6個事例講述生命的奇蹟
    每個嬰兒的誕生都是大自然的奇蹟,但並不是所有的嬰兒都能安全、健康的出生。1、雙胞胎的奇蹟 一個28周早產兒的媽媽,用愛為早產的女兒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2017年,雪梨的皇家醫院幾乎每個月都能救活病危的新生兒,生命的奇蹟也在這裡創造。 有這樣一對雙胞胎Quinn和Eliott,Eliott比Quinn體型要大很多。
  • 「可樂寶寶」出生僅600克 連闖五關終存活 體重增至3公斤
    在出生後的第99天,他的體重達到了3000克,各項指標回歸正常。近日,他終於順利出院回家。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黃璀玥  26周早產寶寶出生時只有600克  2018年9月29日,一個胎齡僅有26周+6天的寶寶,迫不及待地掙脫了高齡媽媽的「肚子」,來到了這個世界。
  • 24周早產,腸子被切掉!早產寶寶,一出生就得「打仗」
    可憐的小男孩,此時只有成人的巴掌大小,體重560克,跟一瓶礦泉水差不多。術後10天,複查腹部X片顯示腸功能恢復良好,寶寶已經能自主排便,開始鼻飼(把軟管通過鼻腔插入胃部)吸收配方奶,體重也長到了69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