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告訴你,你拓展興趣狀況決定了你的層次和格局

2020-10-09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青年人缺乏經驗,但不要忘記:年輕正是你最大的資本。不要害怕犯錯,也不要害怕挑戰新領域和興趣,你要堅持到底,在成功的過程中努力、再努力地學習知識。——比爾·蓋茨,微軟創始人

求知是永無止境的,在學習上我們不能做一個機械的書呆子,而應該多方面發展自己的興趣,積極擴大自己的視野,儘可能多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識營養。

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以後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他們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


01

有人曾問愛因斯坦:"您可謂是物理學界空前絕後的人才了,為何還要孜孜不倦地學習?為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愛因斯坦沒有立刻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找來一支筆和一張紙,在紙上畫了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說:"目前情況下,在物理學這個領域裡我可能比你懂得略多一些。就如同你所知道的是這個小圓,我所知道的是這個大圓。然而整個物理學識是無邊無際的,小圓的周長小,即與未知領域的接觸面小,所以它感受到自己未知的東西就少;而大圓與外界接觸的周長大,所以感到自己未知的東西就多,因此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學海無涯,天外有天,正如天邊那道地平線,即使我們不斷奔逐,卻無法企及。人外有人,世界何其大,任何一個角落的人都有可能超越自己,只是蒙昧不知。一個人就算再了不起,面對浩渺的學海,也不過是一粒微小的水珠。天道酬勤,而學海無涯,我要時刻提起手上的燈,徘徊在學問中,向每個掠過身畔的知識莞爾一笑。

02

學海無涯,知識是永無止境的,在知識的海洋裡,我們永遠只能吸收而不能滿足。尤其是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每個人都應該主動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積極擴大自己的視野範圍。只有這樣才能汲取到更多的知識。

1. 熟悉多元的學習渠道

現代社會是一個知識迅速膨脹的社會,為了儘可能多地獲取新的知識,我們一定要學會利用多元化的學習渠道。除了各種有益的書刊雜誌外,視頻、直播、電視、參觀、活動參與、計算機網絡、資料庫等,都可以作為我們學習的媒介和渠道。尤其是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使新知識、新信息的傳輸、流通與交換,成了唾手可得的事情。在這樣的社會中,選擇單一渠道學習的人,很容易閉目塞聽,與社會的發展脫節;而熟悉多元化學習渠道的人,則能時時處處汲取到新知識、新信息,緊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

2. 掌握各種學習的機會

在當今這個信息化的社會,學習的機會隨處可得。當學習的機會降臨的時候,千萬不要猶豫,一定要及時跨出第一步:一次有名的演講公告,要趕緊騰出時間去聽;需要學電腦的時候,千萬不要嫌自己年齡太大了而不學;一次多年完成的進修機會,

千萬不要喪失自己的鬥志…….掌握每一次學習的機會,你的頭腦就能不斷豐富,你的心靈就能不斷升華,你的生命就能不斷獲得活水源頭。

3. 進行學歷與文憑以外的學習

在國人的觀念中,學習和獲得學歷或文憑几乎畫上了等號一一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拿到某個學歷或文憑,至於學歷與文憑以外的學習,也就被置於比較次要甚至可有可無的地位了。然而在當今這個社會,學歷與文憑已經逐漸失去了其絕對的價值,只有樂於和善於從事學歷與文憑以外的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新機遇、新挑戰,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競爭大潮中穩坐釣魚臺。

03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花時間在娛樂八卦上。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網絡依存症,對各類娛樂新聞上癮、產生依賴,人云亦云,附和跟風,沉溺在虛擬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我害怕長久以往,自己會變成一個透明的軀殼,腦袋空空、沉浸於感官娛樂。

有人說,你的時間花在哪,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格局高的人,不會花太多時間在娛樂上。

中國著名作家楊絳曾給一個向她請求解惑的年輕人寫信說,你的問題就在於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讀書能夠讓人開闊視野,令人胸懷大志,讓人更為熱愛生活。越是知識更新快的時代,讀書就越有講究。越是需要知識的年代,讀書也就越需要境界。真正的讀書人,是以自己全部的身心,從一本本書的字裡行間,找到與自己心靈共鳴的所在,最終達到一種只有自己才能夠體會得到的精神的升華。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尤其是優秀的書籍,蘊藏著無盡的知識、智慧,帶給孩子的成長和收穫都是巨大的。

許多時候,你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近幾年,教育部也特別重視孩子的閱讀能力,新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

"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並要求小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閱讀,已然成為孩子學習生涯中不容忽視的一門基本功。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花時間在不重要不緊急的事上。有句古話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將時間花在磨練自己,從身體、精神、心智到待人處事四個層面,才能增進個人產能,累積其他修養的本錢。

正如作家周衝的說過一段話:

當你的時間不再用於深度學習,當你的注意力被他人瓜分,當你只看綜藝與電視劇,當你在群體中呆的時間越來越長,當你執行力越來越差,當你評價他人的次數越來越多,當你抱怨越來越頻繁,當你回想往事的頻率越來越高......毀滅就已經發生了。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一些學生在高度的學習壓力下,學習很努力,幾乎兩耳不聞窗外事地學習,成為大家熟知的書呆子。真正良好的教育,不但要讓孩子學習到知識,還要培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能力,團隊精神,情商逆商等。單純為了考試而考試,這絕不是科學的學習方法,孩子也只是成為會考試的機器。但是如果因此就極力排斥學校的教育,也只是走上另一個極端而已。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起來的寶貴品質是會伴隨他們一生,這些都能讓他們在今後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更好地工作生活,而這才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

所以學習是不應該滿足的,人的一生,需要學的東西有很多,只有不斷拓展自己的興趣領域,不斷攝取新的知識,我們的頭腦才能不斷豐富,我們的人生才能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才能不斷充實 。

相關焦點

  • 你的層次決定了你的格局
    一個人的層次高低,不是取決於他的財富有多少人,地位有多高,權力有多大 ,而是來源於他的格局和自身修養。事實上我們經常聽人家說格局這兩個字,可格局到底是個什麼車西呢?正如莊子所說:你看痴迷財物的人,整天擔驚受怕,生怕有一天自己的錢沒了,整日貪婪無度,生怕自己的錢少了。這樣的日子,物質再富足,又有什麼意思呢? 貪得無厭者,他的野心和欲望永遠是無止境的,得隴望蜀就是針對這種人而言的。如果我們把欲望,比做一個無底洞,毫無疑問只能越陷越深。 這個比喻,它明確的告訴了我們,層次越低的人,就越容易被欲望所困,以至於終生都難以解脫。
  • 格局決定了你的層次和未來
    如今人人都在談格局,究竟什麼是格局?俗話說的好,再大的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人生就像大餅,你的未來會烙出什麼大餅,取決於烙它的鍋,這口鍋就是所謂的「格局」。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界、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布局。
  • 什麼是格局?格局是否決定人生層次?
    這句話的哲理是:你可以烙出大餅來,但是你烙出的餅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鍋的限制。我們所希望的未來就好像這張大餅一樣,是否能烙出滿意的「大餅」,完全取決於烙它的那口「鍋」——這就是所謂的「格局」。大格局決定著事情發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勢。 如果把人生當做一盤棋,那麼人生的結局就由這盤棋的格局決定。想要贏得人生這盤棋的勝利,關鍵在於把握住棋局。
  • 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
    有一句話說得好,你的心有多寬,你的舞臺就有多大;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寬!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將不可思議!這人的格局就值20元錢了。這就是所謂的「格局」。大格局決定著事情發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勢。
  • 一個女人的格局,決定了她的生活層次
    卡耐基在《女人的格局決定結局》中寫道:「零度格局的人從眾,一度格局的人看到自己,二度格局的人看到世界,三度格局的人改變世界。」花盆決定了樹枝的根能扎多深,格局決定了女人的生活層次有多高。一個有格局的女人,永遠清楚自己為什麼而活,從來都是自己掌握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掌握。
  • 「夜讀」決定你人生上限的,是你的格局
    原來,她的公司經營狀況一直不怎麼好,前幾年基本處於持平狀態,去年才盈利尚可。我想起她似乎和我說過生意難做的話,但我當時並沒有多想。我趕緊給她打電話,嗔怪她有困難不和我說,好歹我也能給她出出主意。蘭蘭說:「沒事了,公司最困難的是兩年前,發展遇到瓶頸,在一位合作夥伴的指點下,公司已經走出困境,而且效益很不錯。你業務夠忙的,還得寫東西,所以沒和你說。」
  • 成大事就一定要擁有大格局,而格局也註定了你的層次和結局
    修心,塑造格局,往往決定著一個人未來能走多遠⑴、三國時代,曹操與結論:決定你上限的,不是地位、不是金錢、不是資源,而是你做人做事的格局。當你在低矮處看城市,可能會看到很多垃圾,當你登上高樓再看時,滿眼都是風景一個人的眼界有多寬
  • 格局,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一個人的心胸與眼界,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想要走得長遠,企業想要基業長青,格局很重要。把個人理想與國家和命運聯繫起來,是讓一個青年打開格局的最好方法。,那麼路上的小波折你也能坦然接受和理智面對,因為你志向遠高於此。
  • 你的格局,決定結局(深度)
    格局在嶽飛那裡就是八千裡路雲和月,三千功名塵與土的壯烈;格局在馬致遠那裡卻是小橋流水人家,斷腸人在天涯的孤旅;格局在蘇軾那裡就是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的寂寞;格局是一種眼界,是一種大情懷,一個人有多大的格局,就有多大的胸襟。有什麼樣的眼界和胸襟,就看到什麼樣的風景。一個人的格局越來越大,有三個跡象。
  • 曾國藩:讀書,交友,做事,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了他的優秀程度,生活的廣度 就是你的格局。你讀過的書,遇見的人,經歷過的事,決定了你未來的人生格局。朋友的大格局會影響你的人生格局。一個有格局的朋友,會在你迷茫時,給你中肯的建議 ,提高你的人生層次。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別把自己的精力與時間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人身上,適時精簡 一下自己的朋友圈。
  • 夜聽 | 你的格局將註定你的結局
    好多商學院的教材上,都以這家公司的實踐做案例。 我曾經採訪過那裡的老總,他和我講了他們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切實為所有利益相關者著想。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員工、消費者、供應商、商界同仁、周邊住戶、各界朋友。 我聽了,心裡暗自讚嘆:很多企業都把競爭對手當成敵人,而他們卻想著要維護商界同仁的利益,不搞惡意競爭,不詆毀同行。
  • 曾國藩:決定你人生上限的,不是能力,而你的格局!
    改變你的人生格局,你應當做這三件事:一、讀書:變化氣質,沉澱靈魂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還有李白、王維等人,都是通過旅行中的積累,不斷增長見識,才能寫出「回看射鵰處,千裡暮雲平」和「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這樣豪邁而有氣度的作品。足不出書齋的人,僅憑想像,可以做到嗎?你的格局,在旅途中會被漸漸的放大。
  • 你的認知,決定你的格局、視野、心胸!
    認知高度的不同,決定你的人生程度的不同。每個人看到的東西,理解到的都是自己認知範圍內的東西!認知不分高低,不分對錯,這是眼界和性格的差異。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認知程度,靠近更優秀的人,走進更高的圈子,提高自己的格局和視野,從現在的起點不斷突破、改新。
  • 決定你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你的未來如一張餅,餅能攤多大,並不是看你的技術有多好,而是取決於你的鍋有多大。鍋,就是你的格局。一個人對自己的定位往往能決定這個人一生的走向。決定你能站多高、走多遠的,是你思想的高度和深度。有這樣一種調侃:在中國大城市的街頭,穿西裝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外國人,一種是中國銷售。張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從農村來到大城市的銷售。
  • 你的格局,決定了你的人生境界
    什麼是格局?格局是指一個人的眼界、胸襟、膽識。有句話說得好:你從80樓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從2樓往下看,全是垃圾。人若沒有高度,看到的全是問題;人若沒有格局,看到的全是痛苦和怨恨。拿得起是一種勇氣和毅力,而放得下是一種胸懷和格局。 不是有個故事:一個老和尚帶著一個小和尚趕路。
  • 格局決定人生境界
    什麼是格局?格局是指一個人的眼界、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布局。有句話說得好:你從80樓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從2樓往下看,全是垃圾。人若沒有高度,看到的全是問題;人若沒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雞毛蒜皮。人沒格局,比沒錢更可怕。格局決定人生境界。有一本書叫《格局逆襲》,在書的封面上,寫著這麼突出的一行字:「有人靠天分逆襲,有人靠身份逆襲,如果你什麼都沒有,也許只有靠格局了。」
  •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著你人生的寬度和高度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著你人生的寬度和高度。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一個人的格局,就決定著你未來的走向。格局大的人,將來就飛得高,跑得遠,人生之路就會走得好。格局小的人,註定一事無成!一個人格局大小,決定著你生命的高度和寬度,決定著你生命質量的好壞,決定你美好願景能否實現!格局大的人,具有鴻鵠之志,有雄鷹展翅之心,志在高遠。這類人,不安心平庸,人生之局布的寬闊,在人生這個棋局對弈中,可以上下左右馳騁,無形中就會佔有優勢。
  • 人生的格局決定著你的高度
    人生的格局決定著你的高度,格局不單單是做人的格局,更是你的眼光,當你的格局大了,你的視野也就大了。做人不要小氣,更不要斤斤計較,因為你的小氣就影響著你的格局,可能你的思維模式都跟一般人差不多。 我覺得格局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它包含著很多含義,我覺得格局也代表著你看問題的想法。當你遇到一些問題,你是如何處理問題,我覺得這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格局,因為處理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只是格局大的,也許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不單單思考著自己。
  • 人的社會圈子,決定著他的層次與等級,也左右著他思維與格局。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往往也體現在他們的社交格局上。一個人的眼界有多寬,決定著能看到多少風景。同樣,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決定著這個人的結局和層次。格局,的概念,經常被提及,但格局是什麼,怎麼來定義都覺得不夠完美,眼界、氣度、思維、胸懷、意志、人格 。這些都可以說是一個人的格局。修心,塑格局,往往決定著一個人未來能走多遠。
  • 牢騷的層次決定了你生活的層次
    例如,讓我們看看那些生活在專橫、混亂工業環境中的工人們的情況,他們感到面臨貧困的威脅甚至餓死的可能,這將決定工作的選擇,老闆的行為方式,以及工人不得不承受待的態度,等等。這樣的工人會有牢騷,他們很容易陷入層次較低的基本需要短缺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