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勒索》|拒絕以愛為名的軟暴力,逃出情感勒索的牢籠

2020-08-19 逅笙先森

文|逅笙先森



情感是什麼?《心理學大辭典》告訴我們,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而勒索一詞則是帶有濃厚的消極意象。當情感被冠以「勒索」的後綴,就意味著有人將會使用極具控制欲的手段對受害者的心靈和意識進行操控,從而達到實現自己最終需求的目的。

情感勒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而對於情感勒索的施暴者和受害者的界定尚不明確,很多人甚至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採取「情感勒索」的手段對對方進行脅迫,而受害方也很難區分自己究竟是處於感情糾紛還是遭受「情感勒索」,這也造成了勒索者「得寸進尺」,而受害者「一退再退」的惡性循環。


為此,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將自己長達45年的心理治療師從業經驗寫成了《情感勒索》一書,希望能夠以此幫助到更多深陷情感勒索漩渦而不知的讀者。

為了幫助我們的讀者更好理解情感勒索的本質,下面我將從情感勒索難以察覺的原因、情感勒索的危害、以及如何擺脫情感勒索三方面對《情感勒索》這本書進行解讀,以期更好地幫助我們的讀者解決感情糾紛,創建更加和諧的人際關係。

一、如何理解情感勒索和它的隱蔽性

1.情感勒索類似於溫水煮青蛙效應

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進行過一次著名的青蛙實驗,而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心理學上的「溫水煮青蛙效應」。如果迅速提高水溫,青蛙會立即感受到危險並逃離,但是當研究人員逐漸升高水溫,青蛙就會逐漸適應而不去逃離,直到喪失逃生能力被煮熟。


情感勒索的原理與「溫水煮青蛙效應」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受害者就像是實驗中的青蛙,如果迅速提高水溫(提出過分的要求),受害者會迅速感受到不適並逃離,因此老練的情感勒索者往往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步提高要求,逼迫受害者一步步妥協,最終實現自己的目的。

這一過程不僅隱蔽性極強,而且不易失去對方的信任,能夠以愛的名義讓受害者在不知不覺中妥協,但如果受害者及時覺察到不適,這一把戲就會終止。

2.披著親情、愛情的外衣是情感勒索難以被識別的重要原因

你是否經歷過以下場景:

  • 你在工作一天後感到很累,回到家中後卻發現丈夫卻把房間搞得一團糟,你不得不替他收拾房間。
  • 你在周末有很重要的線上會議,但是你的姐姐將想自己的兩個孩子留給你照看,理由是自己要逛街沒空,如果你拒絕她,她就會批評你以自我為中心,不顧親情。
  • 你希望用下班後的休息時間好好睡一覺,但是你的女朋友卻想讓你帶她去看電影,吃燭光晚餐,你雖然很愛你的女朋友但是你真的太累了,可是你卻無法拒絕這一提議。


為什麼明明合乎情理的事情,但是在感情面前我們卻不得不做出違心的選擇?這就是「情感勒索」難以抗拒的魔力,由於它們往往隱藏在「親情」、「友情」或「愛情」之中,讓我們很難察覺,我們往往會將這種妥協歸納到「愛」的範疇,並心甘情願地說服自己。去完成對方的心願。

而事實上,這種感情脅迫早已偏離了愛的宗旨,反而更像是一種強制性的感情索取,一旦受害者深陷其中,往往選擇不斷退讓,最終將自己底線降低到對方可以接受的地方。

二、為什麼情感勒索總是難以拒絕

很多情況下,我們的受害者清楚地感受到不適,並且開始懷疑對方的要求是否合理,但是卻始終無法選擇拒絕,這又是為什麼呢?

蘇珊·福沃德用英文單詞迷霧(fog)來解釋情感勒索之所以難以抗拒的原因。F-o-g分別代表恐懼感(fear)、責任感(obligation)和罪惡感(guilt)。這三種感受是情感勒索者最擅長使用的手段。

1.責任感

首先,情感勒索者會通過話術引誘出我們內心的責任感,在這一過程中,勒索者習慣於打感情牌,通過反覆強調自己犧牲了多少、為我們付出了多少,以此混淆「自願」與「義務」的概念,讓我們感覺無論自己喜不喜歡,對他們有求必應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情感勒索者喜歡使用這些觀念

  • 孝順的女兒就應該經常回娘家陪陪媽媽
  • 我為了你可是嫁到千裡之外,要求你養我有錯嗎?
  • 我們可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哥們,怎麼借3000元錢這麼難?虧我還把你當兄弟!

2.罪惡感

隨後,如果受害者沒有表現出符合施暴者心意的行為,他們會開始第二步,誘發出我們內心中的罪惡感。作為一個有良知、負責任的人,罪惡感可謂是阻止我們違反社會道德行為規範的底線,一旦我們違反了自我與社會的規範,它就會讓我們產生自責和不適 ,進而阻止我們再犯。

情感勒索者很擅長給我們在無形中增添「罪惡感」,讓我們的受害者誤以為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了傷害,而我們應該彌補這種過錯,甚至當情感勒索者表示我們的拒絕會加深他們的痛苦時受害者也深信不疑。


在熱播劇《都挺好》中,蘇大強就是一個善於使用「情感勒索」手段的施暴者,他十分擅長運用「裝可憐」的手段來取得子女的照顧和關懷,甚至是滿足自己一些無理的要求。


而大兒子蘇明哲恰巧就是最容易落入情感勒索陷阱的受害者,蘇明哲一直十分看重自己「長子」的身份,希望能夠努力支撐起原來的家,但這也正是他最大的弱點。儘管他也曾認識到蘇大強的部分要求是不合情理的,但是「愚孝」的觀念在他心頭源源不斷地產生罪惡感,讓他誤以為不滿足父親的要求就是「不孝」,從而一再退讓,最終淪落為為蘇大強操控的「工具人」。

3.恐懼感

當上述方法都無法奏效,那麼情感勒索者往往會掏出自己的底牌,利用對我們恐懼的了解,構建起潛意識層次的策略,迫使我們的受害者產生無法達成目標後的恐懼感,這種激烈而直觀的感受很容易從外部摧毀受害者的內心防線。


情感勒索者習慣於這樣表示:按照我說的去做,否則我將:

  • 和你離婚,讓你永遠失去我
  • 搞砸你的生活,讓你雞犬不寧
  • 批評你,並將你開除

還是以電視劇《都挺好》為例,在蘇母去世後,小女兒蘇明玉發現了母親的存摺,還表示依法他們子女三人都有權利分得這份遺產,但是蘇大強請求女兒把存摺還給自己,並且聲稱如果明玉要分財產自己就不活了。


用自己的生命作為脅迫,使得子女們產生失去親人的恐懼,這是蘇大強的拿手好戲。當情感勒索者不斷暗示自己會自殺,或是結束對方的生命時,這種威脅是任何人都難以忽視的,因為我們會在心中始終藏著一份恐懼,生怕哪一天這種噩夢真的會降臨在我們的身上。

責任感、罪惡感、恐懼感,三感交織會讓我們的受害者別無退路,就像是深陷迷霧中,洞察力和判斷力極速退化,即使自己試圖做出正確的選擇,也會不斷懷疑自己的行為舉止,最終的結果多數還是困於原地,並向情感勒索者妥協。

關於情感勒索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情感勒索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它也許不會奪走我們的生命,但是卻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個性的完整。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思、所想、所做、所為都會受到我們主觀意識的操控。我們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我完整性。而情感勒索的出現會強行剝奪我們的主觀意願,將我們變成受到外界操控的木偶。


  • 我曾經堅守自己的立場,但如今我不得不選擇退讓
  • 我曾經敢與傷害我的人鬥爭,但現在我只能默默承受
  • 我曾經做出過對自我的承諾,但如今只能作廢
  • 我曾經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現如今卻只能任由他人插手

曾經網絡上流行過這樣的一句話:「我們最終還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我想它大概想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大多數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羅列出自己對未來的期望,以及自己想做的和不想做的事情。但當我們在將這些原則融入到現實生活中時,卻往往不能盡如人意。面對無處不在的情感勒索的壓力,想要捍衛自己的初心實屬不易,因此有些人選擇了隨波逐流,徹底沉淪自己,陷入遭受情感勒索的惡性循環,並一直鬱鬱寡歡。


除此之外,情感勒索的危害涉及到我們的自尊、幸福感、身體健康,甚至無形中將受害者本人也同化為情感勒索者。在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成向妻子蘇麗道歉的方式是下跪,徹底拉低了自己在婚姻中的地位,尊嚴受到踐踏。而蘇明哲則飽受父親無理要求的困擾,不僅丟了工作,還犧牲了遠在大洋彼岸的妻子和女兒的生活質量,甚至要求妻子一天之內立即匯兩萬美元給他,否則他只能去借高利貸。


在這一環節中,飽受情感勒索壓迫的受害者蘇明哲無意中也成為了壓迫他人的情感勒索者,而這一效應還具有傳導性,我們無法排除受害者繼續傳導「情感勒索」的可能性。

如何逃離情感勒索的陷阱,你需要了解這幾點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如何逃離「情感勒索的陷阱」,以及如何避免「情感勒索」的發生。讓我們按照下面的步驟,一步一步走下去,終結我們的噩夢。


1.首先,迅速識別出情感勒索

前文提到過,情感勒索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就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逐步讓你難以脫身,因此及時鑑別出自己是否遭受到情感勒索,並予以拒絕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人的困惑在於無法正確區分「愛意」與「情感勒索」,因此猶豫不決,那麼希望你參考以下的例子。

如果對方是想以和諧溝通的方式解決問題,他們會有以下的行為:

  • 開誠布公地討論雙方的矛盾點
  • 用感性思考,用理性溝通,拒絕道德綁架
  • 不推卸自己的錯誤和責任,承認自己的不足
  • 將心比心,理解你的難處和感受

而與此相反,如果對方的目的是想要通過一切手段來迫使你屈服於他(她),那麼他們會有下列表現:

  • 對矛盾和衝突避而不談
  • 抱怨你的行為,喜歡道德綁架
  • 試圖掌控你,不理會你的感受
  • 只想享受權利卻不願意承擔義務

2.學會改變妥協性的回應方式

以愛為名是我們最難抵禦的糖衣炮彈,情感勒索者的手段隱晦而不易察覺,當我們在不知覺中陷入情感勒索的泥潭,又該如何應對?想要有效處理情感勒索,你必須學會改變原有的習慣性回應方式,使用非防禦性的溝通技巧來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


當情感勒索者提出要求時,試著用下面的幾句話回應對方:

  • 我現在沒有辦法給你答案,請給我一點時間
  • 這件事情十分重要,我們需要慎重考慮
  • 我不太確定我現在的想法,我們稍後再談好嗎?



這種拖延性的戰術有利於我們冷靜地分析和思考,能夠有效避免我們頭腦發熱做出不理智的決定。當我們說出上述的話語時,情感勒索者也許會暈頭轉向或是表示不滿,因為你沒有按照他的想法迅速投降,這種情況下你要做的就是堅持,因為拖延會攪亂施暴者的節奏,使對方陷入被動,大大削弱他們的力量。

3.重視自我的感受,在必要的時候選擇拒絕

我曾經也是一個沒有原則的人,或者說一個非常善良的人。我總是習慣性地將對方的感受放到第一位,並且毫無條件滿足他人提出的要求,反而忽視了自己的感受。這樣的想法讓我一度感受到絕望和抑鬱,很多情況下,我需要以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來換取朋友、親人的歡心,巨大的壓力幾乎讓我喘不過氣來。


儘管我已經很努力地實現身邊親友的要求,但是往往還是得不到滿意的回覆,甚至被認為在敷衍他們。當我冷靜下來仔細思索自己的行為,忽然發現我做了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比如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親戚照看孩子,而親戚卻在逛街購物;幫助朋友完成朋友圈文案,自己的常規任務卻沒能按時完成。

而正是這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打亂了我原有的計劃和生活,降低了我的幸福感。在弄清楚本源後,我開始嘗試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並婉拒了一些不是那麼重要的請求,在一段時間後我驚訝的發現,這些拒絕並沒有疏遠我和親友之間的距離,反而讓我的生活更加規律,工作更加順心。


學會拒絕,其實也是一種智慧。當情感勒索者提出無理的要求時,請勇敢地說出:「我不!」畢竟,在沒有傷害到別人的前提下,照顧好自己才是根本。

情感勒索是一種「以愛為名」的軟暴力,它往往會讓我們迷失自我,深陷囚籠。在這場施暴者與受害者的博弈中,並不會存在真實意義上的贏家,哪怕是施暴者也會在勒索過程中失去對方的信任和好感。因此,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遠離情感勒索,希望每一個善良的人都能夠得到世界的溫柔相待。

相關焦點

  • 情感勒索——讓兩性關係陷入怪圈的根本原因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的都扮演了勒索者或被勒索者的角色,其實往往生活中的情感勒索並不那麼容易被人察覺。一些「糖衣炮彈」是你看上去包著愛的外殼,實則是情感軟暴力。由此可見,情感勒索其實恰恰利用了我們的弱點,你重情義那麼就容易被「錯誤內疚心理」所勒索;你看重責任和義務那麼就容易被社會傳統、宗教信仰等所謂的「責任感」所綁架;你有欲望有渴求,那麼就容易被所謂的金錢、名譽、事業或是愛情限制,為了得到想要的「獎賞」而聽命於人或走入情感勒索的陷阱。
  • 《情感勒索》:教你辨別4種情感勒索者,擺脫以愛為名的情感控制
    至親之人通常為了達到目標,讓我們感到十分的壓力,也讓我們的情感出現了被人勒索的感覺。面對情感上的控制者,為了抵抗這種情感勒索,我們急需一本指南,幫助我們辨別生活中常見的情感勒索者,當我們即將面臨被勒索的情況時,果斷脫身,成功抵抗情感勒索。
  • 情感勒索系列一:淺談情感勒索現象及其識別
    前言社會心理學課上,學生分享一個案例,讓我意識到情感勒索現象的普遍存在,此文先以案例說明什麼是情感勒索,稍後仔細解讀這一現象。 結果是L越來越多的展現出自己是如何的虛弱無力、需要照顧,女孩A不堪壓力,終於開始拒絕L的要求,結果L提出了分手,且表現的十分痛苦,還說明了自己依然深愛著A,說完之後就毅然地出去旅行了,且在朋友圈不間斷地發一些最近病情加重的圖文消息(例如:最近吐血的照片和獨自一人的心酸)。
  • 《情感勒索》:擺脫以愛為名的情感操縱,重建良好關係
    文|莊莊在網上總有網友求助:和男友確認關係一個月了,男友要求發生關係,但自己不想有婚前性行為,男友很生氣,說:我不願意就是不愛他,我該怎麼辦?舍友讓我幫忙上課替他答道,如果我拒絕就說我不夠朋友,不講義氣,我錯了嗎?
  • 終止「勒索」與「被勒索」——《情感勒索》
    《小歡喜》中陶虹飾演的母親也曾引起熱議,究其本質,概莫能逃出親密關係中控制與反控制的命題。情感勒索這樣的命題之所以引發深刻共鳴,就是痛苦發生的太過隱秘,受害者不但很難講出、講得明白自己天長地久內心的焦灼、痛苦和恐懼,甚至有些受害者痛苦則痛苦,並不知道自己正在受到傷害,更可怕的是,他們真的就被情感勒索者的負面評價催眠了,認為自己對痛苦的掙扎是「瘋了」。
  • 《情感勒索》:終結以"愛"為名的操控遊戲,助你回歸健康人生
    上面這些話是不是感覺很熟悉,如果你的生活中出現了這樣的言行,讓你苦不堪言,很有可能你已經陷入了情感勒索裡。《情感勒索》這本書告訴我們,一些人常常打著愛我們,為我們好的名義,操縱我們的生活,獲得他們想要的一切,作者蘇珊·福沃德將這種現象稱之為「情感勒索」。
  • 中國式家庭的痛:「求你別再說愛我了」終止以愛為名的情感勒索
    帶著這個困惑,我邂逅了暢銷美國20年經典的著作,享譽國際的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的《情感勒索》一書,本書講述終結以愛為名的操控遊戲,讓我們擺脫一再退讓的惡性循環。讀完之後,我對親密關係中的很多困惑一掃而光。
  • 《情感勒索》:3個步驟,4個戰術,幫你戰勝以愛為名的操控
    毫不含糊地說,《情感勒索》是一本終結親人朋友間以愛為名的操控的實操指南這就是情感勒索。他們經常打著愛的幌子支配你,促使你對其有求必應,且不得不犧牲自己的需求和人格。情感勒索就是親人或者朋友對我們的一種入侵,它將使我們失去邊界,失去自我,失去自尊,甚至失去身心健康。
  • 從「戀愛瓶頸期」來看情感勒索,你可能也是背後推手之一
    所謂情感勒索,就是一種「以愛為名」的軟暴力,他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各種手段來實現施暴者的最終目標,比如要求對方給自己買名牌包包、買汽車、環球旅遊等等。情感勒索的發生是悄無聲息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可能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處於「情感勒索」的攻防戰中,但是這種軟暴力對男女雙方的傷害都是巨大的,也許這種傷害並不會立刻表現出來,但是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對於這段感情的維繫是致命的
  • 情感勒索系列三:情感勒索到底是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情感勒索到底是什麼?「是一種強有力的操縱方式,和我們親近的人用它直接或間接地威脅我們;如果我們不順從他們,他們就會懲罰我們。」蘇珊博士如此定義。用一個最簡單的話來描述就是,你愛的人向你傳遞著一個信息:如果你不按我的要求做,有你好看的。
  • 情感勒索,才是人生的最大傷害
    情感勒索大多發生在愛人、親子、朋友以及上司、同事之間。並且,關係越親密越容易出現情感勒索。這些,都是情感勒索。在親子關係中,情感勒索很常見,不僅有孩子對父母的情感勒索,也有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勒索。但以生養之恩來要挾孩子順從自己,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這就是情感勒索,也是親子關係中最毒的毒藥。父母的感情勒索,只會把孩子拉入循環的痛苦深淵,讓愛變質,最後兩敗俱傷。
  • 《情感勒索》|親愛的爸媽,你是在愛,還是打著愛的幌子在侵害?
    其實,讀了《情感勒索》這本書你就會知道,勒索不僅僅是這種狹義的「勒索」,還有一種更為普遍,更為隱蔽,就發生在我們與最為親近的人之間的勒索,叫做「情感勒索」。那麼,究竟怎樣的行為是「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具有哪些特徵呢?
  • 《情感勒索》:想要擺脫無休止的情感勒索?首先得認識這3種情緒
    只要一遇到情感勒索,我們就會陷入情緒反應的泥潭,變得十分缺乏決斷力,更別提仔細思考及回應情感勒索者的所作所為了。」情感勒索特有的破壞手段讓我們缺乏做決定所需的一切能力:包括反應力、決斷力、觀察力。情感勒索就像一團迷霧,用一些「所謂的正義和道德」甚至「對他人的責任」企圖控制我們,讓我們乖乖聽從情感勒索的號令。
  • 情感勒索系列二:各色各樣的面具
    上篇文章說明了情感勒索現象的存在和辨識(見:《情感勒索系列一:淺談情感勒索現象及其識別》),我們這次主要介紹情感勒索的幾種方式——蘇珊▪福沃德博士將情感勒索歸類為四種典型模式,分別是懲罰者、自我懲罰者、受害者和誘惑者。
  • 情感勒索:豆瓣評分8.2,帶你看透人際關係中的軟暴力
    什麼是勒索?百度百科給出的答案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要公私財物的行為。」勒索行為是違法犯罪的,我們可以獲得法律的支持,但是「情感勒索」我們很多人卻無能為力!「情感勒索」是通過情感控制的方式,達到自己最終目的的行為。
  • 培養好習慣,提升情緒免疫:令人毫無招架之力的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就是以愛的名義要挾對方順從自己的想法做事,它只會讓我們的關係崩壞。情感勒索就是以愛的名義要挾對方順從自己的想法做事,它只會讓我們的關係崩壞。我們的忍讓,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懼怕。擺脫以愛為名的操縱,收起你的「為我好」,拒絕摧毀情感關係的親密暴力。
  • 《情感勒索》|屈服之下的親密關係,都沒有幸福可言
    「如果你非要跟他在一起,那我們的父女關係就一刀兩斷……」「如果你愛我,那你就……」「我可以幫你,但你得……」類似這樣的話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其實挺常見的,它們來自於親情、友情、愛情等各種情感互動中。這些話看似很簡單平常,卻暗藏著不為人知的玄機——情感勒索。
  • 《情感勒索》:重塑自我完整,走出情感「迷霧」
    這種以愛之名的勒索,完全是構建在受害者的痛苦之上。本文將以講述&34;的概念解讀,適用對象,以及如何走出情感勒索三個部分來闡述。情感勒索的基本概念情感勒索是控制行為中一種最有利的形式。《不要跟陌生人說話》裡的安嘉和就是個典型的施暴者,他常以愛妻子為緣由,拒絕妻子跟其他男人的往來
  • 別讓情感勒索毀了我們自信美好的生活
    讓人唏噓的背後,它反應的是被情感勒索的結果。村民以孩子作為情感勒索的武器,促使這些女學生們喪失了自我完整性,達到了讓她們留下來的目的。 情感勒索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它會讓我們喪失自我的完整性,毀掉我們自信美好的生活。因而,正確識別情感勒索,並有效擺脫是非常有必要的。
  • 掙脫情感勒索的枷鎖,做回最本真的自己
    前幾天朋友Lily跟我通電話的時候吐槽:她和新交的男朋友一起出去玩時,她男朋友總會說:「如果你真的愛我,就不要穿膝蓋以上的裙子。」Lily覺得很苦惱,因為她個頭不高,好在身材勻稱,短裙是她最喜歡也最適合她的穿衣風格。她的衣櫃裡也有很多漂亮的短裙。可是聽男朋友這麼說,她開始猶豫要不要為了維繫兩個人的感情而做出讓步,又懷疑自己是否陷入了一種情感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