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們的赫拉
引語:
《情感勒索》這本書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所著,她首次提出&34;這個詞。她認為每一段關係中,人與人的互動都會產生摩擦,而摩擦的根源並不只是溝通方式不同,而是一方希望凡事都按自己的方式來,卻因此犧牲了另一方的利益。這個溝通的結果是失敗的,以一方痛苦妥協為結果。
但是時間一長,這種關係並不能長久,受害者常常會痛苦,挫敗,憤恨,為了解決這種不合理的關係,解決受害者的痛苦,蘇珊以她多年心理治療經驗,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用以治療受害者的心理健康。
此書涉及的情感,不僅限於愛情,親情,友情,還包括職場上下級關係等等。人立足於社會,勢必有社會關係。所有勒索的中心都是最基本的威脅,恐嚇,它會以許多不同的面貌出現,像是 &34;諸如此類的話,迫使我們讓步妥協,達到他們的目的。
比如電視劇《清平樂》中的微柔,因為官家想彌補李家,被迫嫁給不喜歡的李瑋,鬱鬱寡歡,甚至癲狂,作為官家最疼愛的女兒,也未能如願嫁給心上人懷吉。微柔婚前婚後的各種扛拒,換來的是官家的決絕,他以親情和權利威脅微柔,迫使微柔按照他的意志來,因為這個錯誤的決定,微柔和懷吉終究今生無緣。這種以愛之名的勒索,完全是構建在受害者的痛苦之上。
本文將以講述&34;的概念解讀,適用對象,以及如何走出情感勒索三個部分來闡述。
情感勒索是控制行為中一種最有利的形式。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會用一些直接或間接的手段勒索我們,如果不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就有苦頭吃了。所有勒索的中心都是最基本的威脅,恐嚇,他們深知我們的弱點,為了達到目的,不惜鬧到我們心力交瘁。我們被迫與勒索共舞,卻無法跳好舞步。
以下幾種形態皆是情感勒索的現象:
(1)上司用漲薪來威脅你,多分擔工作內容,1個人做N個人的事,你卻不得不做,但是身心痛苦。
(2)父母苦口婆心勸說,以&34;的話語,讓你忍耐婚姻中的丈夫的背叛。
(3)丈夫以沒有安全感為由,阻斷你跟異性正常的往來,迫使你跟外界無交際。
1.情感勒索表現的4種形態:
(1) 施暴者總是清楚得讓我們知道他們有什麼需求,並告訴我們忤逆他們的後果,這種人可能會直接突出要求,也可能不管遇到什麼事都悶不吭聲,但絕對都會將怒氣直接發洩在我們身上。他們一般有著強烈的控制欲和暴躁的脾氣,而我們也會做出一些違背自己原則的行為,並因為無法違抗施暴者的事實而加重自責。
《不要跟陌生人說話》裡的安嘉和就是個典型的施暴者,他常以愛妻子為緣由,拒絕妻子跟其他男人的往來,這種施暴者往往很暴力,而且更專制,完全不能允許你溝通的權利。你只能委屈自己來屈服與他。
(2) 自虐者會將所有威脅內化,強調如果不讓步,他們會對自己做出某些舉動。比如同事小李的男朋友要跟她分手,小李則會以&34;的話語來控制男朋友,男朋友擔心她性格偏激,做出傻事,於是繼續維持著2人的戀情。這類勒索者會以傷害自己為引子,迫使我們做出妥協,服從她的意志。不管這件事是否正確,我們都會被他們牽引到他們的認知上。
(3) 悲情型的人表面看來很脆弱,事實上,他們是一種沉默的暴君。他們不會大吼大叫或故作姿態,但是他們的行為卻會使我們受傷,困惑和憤怒。區別於施暴者,他們的沉默和可憐,更是一種利器,直到人的心窩,讓你無法拒絕。他們會暗示你&34;。他們的楚楚可憐,更是激起了你的同情心。
(4) 引誘者是4種情感勒索者種最不易發掘的,他們會先對我們發出正面的信息,並允諾一切關於愛,錢財或事業升遷的要求。即使達成目標的機會微乎其微,我們還是會越挫越勇的向前邁進。直到最後,我們才會猛然發現,他們不過是在勒索我們。
職場上的畫餅充飢就是這種概念,尤其是領導最擅長用這種方法,最愛於追求理想,多學習等觀念,強加到新人身上,為了讓我們盡力多做事,努力做到更好,他們也會不斷給我們灌輸雞湯。時間一長,我們就會發現。這種形式,最經不起時間的推敲。
2.何為情感迷霧?
電影《迷霧》,想必很多人都看過,當天空被巨大的迷霧籠罩下,整個鎮都被覆蓋了,霧中看不清任何東西,怪獸的出現,讓人膽戰心驚,害怕恐懼,不敢前進也不敢後退,只能原地等待。情感迷霧皆是同理,受害者有&34;,&34;,&34;,這也是情感勒索者給受害者留下的三種感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這3種情緒不會陌生:
朋友然然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她害怕獨處,因此常常粘著男朋友李浩,李浩是個控制欲極強的人,他會要求然然按照他的意思來做事,然然怕分手,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妥協,時間一長,她買件衣服都得按照李浩的要求來,李浩不喜歡的話,她也不敢買。
因為恐懼感,然然成為了一個牽線木偶,失去了自我的認知和喜好,一切主宰都是李浩。她也感受到了,但是無能為力,沒有辦法去改變。
諸如此類的困惑很多,我們常會被這3種感受牽制,如果讓迷霧操縱了我們的生活,將很難得到情緒上的平靜。迷霧從我們內心最脆弱的地方擊碎我們,從而情感勒索者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從索者的角度來看,他們看重結果,並希望結果是他們取得壓倒性的勝利,而不是雙贏。勒索者就好像辯論中的辯手,他一心想的是如何壓倒性的戰勝你,取得全面勝利,而不會考慮你的感受和痛苦。
成為勒索者的契機是什麼呢?缺乏安全感,對挫折的恐懼,失落感與依賴性。當然,人類行為是由許多複雜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構成的,無法單一來解釋其行為。他們不僅有強烈的勝負欲,還以自我為中心,只想到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至於我們的需要以及他們這樣做的後果,他們壓根不考慮。
《歡樂頌》中的樊勝美的父母就是典型的情感勒索者,他們偏心自己的兒子,並以自我為中心,希望樊勝美來滿足他們的要求,解決他們的困難,他們絲毫沒有考慮到樊勝美的未來。而樊勝美卻因強烈的責任感,從心理上不斷暗示自己,父母的做法是對的,自己需要去完成這些責任,所以自己痛苦不堪。
在情感勒索中,不僅只有勒索者參與,還有受害者的配合,怎麼判斷你是選擇屈服的受害者呢?是否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常有挫敗感,心懷怨恨?
(2) 如果不答應別人的要求,就會有罪惡感,覺得自己是個壞人?
(3) 相信自己對別人的責任,比對自己的責任更為重要?
如果你對以上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面對壓力的方式就會為情感勒索塑造出一種完美的環境。
作為受害者,身上總有著一些特質,被勒索者利用,比如情緒鍵,追逐認可&34;,當然還有&34;。樊勝美就是個典型的&34;的案例,她認為自己對父母有無盡的責任,對親人必須去照顧,將全家的責任抗在自己肩上,要求自己對其他所有人的感覺和行動負責,希望為過去或未來的過失贖罪。
情感勒索的影響:所謂的情感勒索也許不會威脅我們的生命,但會奪走我們非常珍貴的一項資產-自我完整性。自我完整性反映著我們的價值觀和道德感,反映出我們做人做事的原則,也是我們對自己最基本的認知。
電影《王牌特工》中的男主艾格西,在好學校讀書,本有著美好的前程。身為特工的父親,在一次任務中犧牲。母親傷心過度,缺乏安全感,害怕失去自己的兒子,於是天天打電話給他,迫於母親的壓力,他只能退學。在家無所事事,只能落魄當混混。
他出於對母親的責任感,放棄了自己美好的前程,母親以自己的安全感為由,勒索了艾格西。艾格西每日失落消沉,放棄了自己對理想的追求,明明有著良好的天賦,卻用在跟混混打架鬥毆上,犧牲了自己的未來,安撫了母親的心。每天面對殘暴的繼父,他更堅信要守在母親身邊,母親和妹妹才能幸福。他壓抑了自己的需求,放任自己,每天廝混,日子過的渾渾噩噩。他的讓步,付出了十分巨大的代價。
亞伯拉罕·馬斯洛說:&34;
1.放棄妥協,改變心理模式
蘇珊在書中提到了扭轉輕易妥協的行為,有3種:第一步SOS策略,當你覺得快要被情感勒索的壓力淹沒時,就要使用SOS。這個策略有3個簡單的步驟:停下來,冷靜觀察,和制定策略。一旦勒索者向我們提出要求時,我們就可以使用拖延話術,不必馬上回復他。你可以這麼說:
這不是一場權利鬥爭。
我並不打算控制你,
我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去思考你的要求。
當你停下來的時候,你才能讓自己冷靜思考。然後觀察勒索者的情緒,行為,綜合判斷,確定自己能接受的底線是什麼,才能做出追求自我完整,又能滿足勒索者的需求,且不違背自己內心的行為。
冷靜觀察後,我們就需要做好策略了。當勒索者提出一個要求後,我們要權衡分析,能接受的可以先答應,合理的部分我們接受並應允。有意識的讓步,有條件的應允。
2.調整情緒,制定適宜方法
(1)非防禦性溝通
當你告知勒索者你的決定時,一定伴隨著有恐懼,憂愁焦慮的情緒,為了防止勒索者用暴力行為來達成目標,我們也總是儘可能做到最好,利用各種工具回應他們,並在我們身邊築起一道牆,比如&34;,當你的父母以自己的健康問題來威脅你結婚時,你可以用這招,來緩解勒索者的焦灼情緒,騰出時間思考如何應對。
(2)化敵為友。
當溝通陷入僵局時,可以避開這個話題,轉移注意力去討論其他問題。在與對方溝通時,你持有的學習和誠懇的態度,那麼話題就很容易進行下去,整個矛盾的氛圍就會扭轉。當你把溝通的模式改變了,那麼對方就很容易接受你的觀點,並為之改變。整個模式的決定權在你。
(3)條件交換。
當你希望對方改變時,對方也會提出需求讓你改變,這是一種等價的條件交換。這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方法,因為雙方都能獲得想要的東西,從而避免了大部分衝突和爭執中常見的相互指責與攻擊。
(4)運用幽默。
一段基本良好的關係中,幽默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工具,幫你抒發對對方行為的感想。比如說謝娜和張杰的相處,就很默契融洽。謝娜大大咧咧,說話幽默,張杰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兩個人性格相差很大。當他們溝通時,謝娜會善於抓住幽默點,進行溝通,幽默就是生活中的潤滑劑,讓雙方都感覺到舒服。在這個前提下進行溝通, 效果會很顯著。
3.撥雲見日,衝出情感迷霧
當我們決定改變自己,踏上溝通與表達的道路,那麼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鍵呢?依然會感覺到迷霧依然籠罩你身邊,為了讓改變持久,你必須努力去適應。
(1) 解除恐懼。
我們在情感勒索中所感受到的大部分恐懼情緒,確是源於那些不一定存在的危險。勒索者不斷放大作用,讓我們堅信事情會發生,因此我們要訓練自己在捲入恐懼時,不往壞的方向去想。
恐懼的種類有不被認可,憤怒的恐懼,害怕改變,害怕遺棄等等。我們需要做的是,放鬆心情,深呼吸,去想像小時候無憂無慮的孩童時代,遇到的每一件美好的事物,去感受景色,感受快樂,讓自己沉浸在快樂中,讓這些回憶平復自己的心情。通過美好的回憶,讓自己戰勝恐懼,離開恐懼的黑洞。劉敏濤離婚前,沒有經濟收入,全部依靠老公,但是她最終戰勝了自己的恐懼,離婚後又恢復工作,認真演戲,現在活出了自我。
(2)解除責任。
《王牌特工》中的男主被哈利帶到特工學院,重燃了他的夢想。他意識到目前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他瞬間就解開了自我束縛,清醒的意識到目前沒有能力去保護她,只能通過當特工,提升自己的經濟能力,才能給母親最大的安全感。於是他果斷行動了,沒有瞻前顧後,最後他成功了,不僅拯救了世界,還收穫了愛情。
(3)解除罪惡。
傾聽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一旦感到力不從心,不妨尋求心理幫助,或是向親密的家人,好友尋求支持。《橘子紅了》中的秀禾,就因為罪惡感,放棄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總結:
泰戈爾說:「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礪,才能練就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
就如人的改變,需要不斷積累,想要重塑自我完整,那麼我們必將與自己做鬥爭。改變固有的思維理念,改變認知,做出行為,我們最後才能戰勝勒索者的威脅。
我始終相信:當我們衝破束縛,追求自我完整,那麼美好生活就會來臨。
關注我們的赫拉,網際網路運營,愛寫作,愛韓劇,喜歡請點讚,謝謝關注~
原創不易,請勿洗稿,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