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勒索》:重塑自我完整,走出情感「迷霧」

2020-08-25 我們的赫拉

文/我們的赫拉

引語:

《情感勒索》這本書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所著,她首次提出&34;這個詞。她認為每一段關係中,人與人的互動都會產生摩擦,而摩擦的根源並不只是溝通方式不同,而是一方希望凡事都按自己的方式來,卻因此犧牲了另一方的利益。這個溝通的結果是失敗的,以一方痛苦妥協為結果。

但是時間一長,這種關係並不能長久,受害者常常會痛苦,挫敗,憤恨,為了解決這種不合理的關係,解決受害者的痛苦,蘇珊以她多年心理治療經驗,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用以治療受害者的心理健康。


此書涉及的情感,不僅限於愛情,親情,友情,還包括職場上下級關係等等。人立足於社會,勢必有社會關係。所有勒索的中心都是最基本的威脅,恐嚇,它會以許多不同的面貌出現,像是 &34;諸如此類的話,迫使我們讓步妥協,達到他們的目的。


比如電視劇《清平樂》中的微柔,因為官家想彌補李家,被迫嫁給不喜歡的李瑋,鬱鬱寡歡,甚至癲狂,作為官家最疼愛的女兒,也未能如願嫁給心上人懷吉。微柔婚前婚後的各種扛拒,換來的是官家的決絕,他以親情和權利威脅微柔,迫使微柔按照他的意志來,因為這個錯誤的決定,微柔和懷吉終究今生無緣。這種以愛之名的勒索,完全是構建在受害者的痛苦之上。

本文將以講述&34;的概念解讀,適用對象,以及如何走出情感勒索三個部分來闡述。

情感勒索的基本概念

情感勒索是控制行為中一種最有利的形式。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會用一些直接或間接的手段勒索我們,如果不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就有苦頭吃了。所有勒索的中心都是最基本的威脅,恐嚇,他們深知我們的弱點,為了達到目的,不惜鬧到我們心力交瘁。我們被迫與勒索共舞,卻無法跳好舞步。

以下幾種形態皆是情感勒索的現象:

(1)上司用漲薪來威脅你,多分擔工作內容,1個人做N個人的事,你卻不得不做,但是身心痛苦。

(2)父母苦口婆心勸說,以&34;的話語,讓你忍耐婚姻中的丈夫的背叛。

(3)丈夫以沒有安全感為由,阻斷你跟異性正常的往來,迫使你跟外界無交際。

1.情感勒索表現的4種形態:

(1) 施暴者總是清楚得讓我們知道他們有什麼需求,並告訴我們忤逆他們的後果,這種人可能會直接突出要求,也可能不管遇到什麼事都悶不吭聲,但絕對都會將怒氣直接發洩在我們身上。他們一般有著強烈的控制欲和暴躁的脾氣,而我們也會做出一些違背自己原則的行為,並因為無法違抗施暴者的事實而加重自責。


《不要跟陌生人說話》裡的安嘉和就是個典型的施暴者,他常以愛妻子為緣由,拒絕妻子跟其他男人的往來,這種施暴者往往很暴力,而且更專制,完全不能允許你溝通的權利。你只能委屈自己來屈服與他。

(2) 自虐者會將所有威脅內化,強調如果不讓步,他們會對自己做出某些舉動。比如同事小李的男朋友要跟她分手,小李則會以&34;的話語來控制男朋友,男朋友擔心她性格偏激,做出傻事,於是繼續維持著2人的戀情。這類勒索者會以傷害自己為引子,迫使我們做出妥協,服從她的意志。不管這件事是否正確,我們都會被他們牽引到他們的認知上。

(3) 悲情型的人表面看來很脆弱,事實上,他們是一種沉默的暴君。他們不會大吼大叫或故作姿態,但是他們的行為卻會使我們受傷,困惑和憤怒。區別於施暴者,他們的沉默和可憐,更是一種利器,直到人的心窩,讓你無法拒絕。他們會暗示你&34;。他們的楚楚可憐,更是激起了你的同情心。

(4) 引誘者是4種情感勒索者種最不易發掘的,他們會先對我們發出正面的信息,並允諾一切關於愛,錢財或事業升遷的要求。即使達成目標的機會微乎其微,我們還是會越挫越勇的向前邁進。直到最後,我們才會猛然發現,他們不過是在勒索我們。

職場上的畫餅充飢就是這種概念,尤其是領導最擅長用這種方法,最愛於追求理想,多學習等觀念,強加到新人身上,為了讓我們盡力多做事,努力做到更好,他們也會不斷給我們灌輸雞湯。時間一長,我們就會發現。這種形式,最經不起時間的推敲。


2.何為情感迷霧?

電影《迷霧》,想必很多人都看過,當天空被巨大的迷霧籠罩下,整個鎮都被覆蓋了,霧中看不清任何東西,怪獸的出現,讓人膽戰心驚,害怕恐懼,不敢前進也不敢後退,只能原地等待。情感迷霧皆是同理,受害者有&34;,&34;,&34;,這也是情感勒索者給受害者留下的三種感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這3種情緒不會陌生:

朋友然然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她害怕獨處,因此常常粘著男朋友李浩,李浩是個控制欲極強的人,他會要求然然按照他的意思來做事,然然怕分手,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妥協,時間一長,她買件衣服都得按照李浩的要求來,李浩不喜歡的話,她也不敢買。

因為恐懼感,然然成為了一個牽線木偶,失去了自我的認知和喜好,一切主宰都是李浩。她也感受到了,但是無能為力,沒有辦法去改變。

諸如此類的困惑很多,我們常會被這3種感受牽制,如果讓迷霧操縱了我們的生活,將很難得到情緒上的平靜。迷霧從我們內心最脆弱的地方擊碎我們,從而情感勒索者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情感勒索的對象:情感勒索的對象分別是勒索者和受害者。

從索者的角度來看,他們看重結果,並希望結果是他們取得壓倒性的勝利,而不是雙贏。勒索者就好像辯論中的辯手,他一心想的是如何壓倒性的戰勝你,取得全面勝利,而不會考慮你的感受和痛苦。

成為勒索者的契機是什麼呢?缺乏安全感,對挫折的恐懼,失落感與依賴性。當然,人類行為是由許多複雜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構成的,無法單一來解釋其行為。他們不僅有強烈的勝負欲,還以自我為中心,只想到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至於我們的需要以及他們這樣做的後果,他們壓根不考慮。


《歡樂頌》中的樊勝美的父母就是典型的情感勒索者,他們偏心自己的兒子,並以自我為中心,希望樊勝美來滿足他們的要求,解決他們的困難,他們絲毫沒有考慮到樊勝美的未來。而樊勝美卻因強烈的責任感,從心理上不斷暗示自己,父母的做法是對的,自己需要去完成這些責任,所以自己痛苦不堪。

在情感勒索中,不僅只有勒索者參與,還有受害者的配合,怎麼判斷你是選擇屈服的受害者呢?是否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常有挫敗感,心懷怨恨?

(2) 如果不答應別人的要求,就會有罪惡感,覺得自己是個壞人?

(3) 相信自己對別人的責任,比對自己的責任更為重要?

如果你對以上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面對壓力的方式就會為情感勒索塑造出一種完美的環境。


作為受害者,身上總有著一些特質,被勒索者利用,比如情緒鍵,追逐認可&34;,當然還有&34;。樊勝美就是個典型的&34;的案例,她認為自己對父母有無盡的責任,對親人必須去照顧,將全家的責任抗在自己肩上,要求自己對其他所有人的感覺和行動負責,希望為過去或未來的過失贖罪。

情感勒索的影響:所謂的情感勒索也許不會威脅我們的生命,但會奪走我們非常珍貴的一項資產-自我完整性。自我完整性反映著我們的價值觀和道德感,反映出我們做人做事的原則,也是我們對自己最基本的認知。


電影《王牌特工》中的男主艾格西,在好學校讀書,本有著美好的前程。身為特工的父親,在一次任務中犧牲。母親傷心過度,缺乏安全感,害怕失去自己的兒子,於是天天打電話給他,迫於母親的壓力,他只能退學。在家無所事事,只能落魄當混混。

他出於對母親的責任感,放棄了自己美好的前程,母親以自己的安全感為由,勒索了艾格西。艾格西每日失落消沉,放棄了自己對理想的追求,明明有著良好的天賦,卻用在跟混混打架鬥毆上,犧牲了自己的未來,安撫了母親的心。每天面對殘暴的繼父,他更堅信要守在母親身邊,母親和妹妹才能幸福。他壓抑了自己的需求,放任自己,每天廝混,日子過的渾渾噩噩。他的讓步,付出了十分巨大的代價。


當我們意識到情感勒索的前因後果後,面對噩夢般的束縛。我們怎麼走出迷霧,重塑自我完整呢?

亞伯拉罕·馬斯洛說:&34;


1.放棄妥協,改變心理模式

蘇珊在書中提到了扭轉輕易妥協的行為,有3種:第一步SOS策略,當你覺得快要被情感勒索的壓力淹沒時,就要使用SOS。這個策略有3個簡單的步驟:停下來,冷靜觀察,和制定策略。一旦勒索者向我們提出要求時,我們就可以使用拖延話術,不必馬上回復他。你可以這麼說:

這不是一場權利鬥爭。

我並不打算控制你,

我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去思考你的要求。


當你停下來的時候,你才能讓自己冷靜思考。然後觀察勒索者的情緒,行為,綜合判斷,確定自己能接受的底線是什麼,才能做出追求自我完整,又能滿足勒索者的需求,且不違背自己內心的行為。

冷靜觀察後,我們就需要做好策略了。當勒索者提出一個要求後,我們要權衡分析,能接受的可以先答應,合理的部分我們接受並應允。有意識的讓步,有條件的應允。

2.調整情緒,制定適宜方法


(1)非防禦性溝通

當你告知勒索者你的決定時,一定伴隨著有恐懼,憂愁焦慮的情緒,為了防止勒索者用暴力行為來達成目標,我們也總是儘可能做到最好,利用各種工具回應他們,並在我們身邊築起一道牆,比如&34;,當你的父母以自己的健康問題來威脅你結婚時,你可以用這招,來緩解勒索者的焦灼情緒,騰出時間思考如何應對。

(2)化敵為友。

當溝通陷入僵局時,可以避開這個話題,轉移注意力去討論其他問題。在與對方溝通時,你持有的學習和誠懇的態度,那麼話題就很容易進行下去,整個矛盾的氛圍就會扭轉。當你把溝通的模式改變了,那麼對方就很容易接受你的觀點,並為之改變。整個模式的決定權在你。

(3)條件交換。

當你希望對方改變時,對方也會提出需求讓你改變,這是一種等價的條件交換。這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方法,因為雙方都能獲得想要的東西,從而避免了大部分衝突和爭執中常見的相互指責與攻擊。

(4)運用幽默。

一段基本良好的關係中,幽默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工具,幫你抒發對對方行為的感想。比如說謝娜和張杰的相處,就很默契融洽。謝娜大大咧咧,說話幽默,張杰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兩個人性格相差很大。當他們溝通時,謝娜會善於抓住幽默點,進行溝通,幽默就是生活中的潤滑劑,讓雙方都感覺到舒服。在這個前提下進行溝通, 效果會很顯著。

3.撥雲見日,衝出情感迷霧


當我們決定改變自己,踏上溝通與表達的道路,那麼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鍵呢?依然會感覺到迷霧依然籠罩你身邊,為了讓改變持久,你必須努力去適應。

(1) 解除恐懼。

我們在情感勒索中所感受到的大部分恐懼情緒,確是源於那些不一定存在的危險。勒索者不斷放大作用,讓我們堅信事情會發生,因此我們要訓練自己在捲入恐懼時,不往壞的方向去想。

恐懼的種類有不被認可,憤怒的恐懼,害怕改變,害怕遺棄等等。我們需要做的是,放鬆心情,深呼吸,去想像小時候無憂無慮的孩童時代,遇到的每一件美好的事物,去感受景色,感受快樂,讓自己沉浸在快樂中,讓這些回憶平復自己的心情。通過美好的回憶,讓自己戰勝恐懼,離開恐懼的黑洞。劉敏濤離婚前,沒有經濟收入,全部依靠老公,但是她最終戰勝了自己的恐懼,離婚後又恢復工作,認真演戲,現在活出了自我。


(2)解除責任。

《王牌特工》中的男主被哈利帶到特工學院,重燃了他的夢想。他意識到目前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他瞬間就解開了自我束縛,清醒的意識到目前沒有能力去保護她,只能通過當特工,提升自己的經濟能力,才能給母親最大的安全感。於是他果斷行動了,沒有瞻前顧後,最後他成功了,不僅拯救了世界,還收穫了愛情。

(3)解除罪惡。

傾聽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一旦感到力不從心,不妨尋求心理幫助,或是向親密的家人,好友尋求支持。《橘子紅了》中的秀禾,就因為罪惡感,放棄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總結:

泰戈爾說:「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礪,才能練就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

就如人的改變,需要不斷積累,想要重塑自我完整,那麼我們必將與自己做鬥爭。改變固有的思維理念,改變認知,做出行為,我們最後才能戰勝勒索者的威脅。

我始終相信:當我們衝破束縛,追求自我完整,那麼美好生活就會來臨。




關注我們的赫拉,網際網路運營,愛寫作,愛韓劇,喜歡請點讚,謝謝關注~

原創不易,請勿洗稿,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情感勒索》:四點幫你走出「相愛相殺」的怪圈,活出完整的自己
    著名心理學家Markus和Kitayama曾提出了「獨立性自我」(independent self)的分析框架(如下圖),從中我們發現,「自我的完整性」是包括了能力、態度、價值觀、動機和人格特質的完整與獨立。
  • 《情感勒索》:想要擺脫無休止的情感勒索?首先得認識這3種情緒
    只要一遇到情感勒索,我們就會陷入情緒反應的泥潭,變得十分缺乏決斷力,更別提仔細思考及回應情感勒索者的所作所為了。」情感勒索特有的破壞手段讓我們缺乏做決定所需的一切能力:包括反應力、決斷力、觀察力。情感勒索就像一團迷霧,用一些「所謂的正義和道德」甚至「對他人的責任」企圖控制我們,讓我們乖乖聽從情感勒索的號令。
  • 《情感勒索》|拒絕以愛為名的軟暴力,逃出情感勒索的牢籠
    為了幫助我們的讀者更好理解情感勒索的本質,下面我將從情感勒索難以察覺的原因、情感勒索的危害、以及如何擺脫情感勒索三方面對《情感勒索》這本書進行解讀,以期更好地幫助我們的讀者解決感情糾紛,創建更加和諧的人際關係。
  • 《情感勒索》:擺脫以愛為名的情感操縱,重建良好關係
    很多情感勒索都隱藏得很深,當然也不是生活中所有的行為都是情感勒索,那麼怎麼判斷別人的需求是否越過了安全線呢?這種情感勒索讓我身心俱疲。當然,一個巴掌拍不響,情感勒索並非一個人的原因,而是雙方都有責任。因為我渴望他的關愛與認可,所以給了他勒索我的可能。如果我不受他控制,自然就不存在情感勒索了。說到底,這種有求必應的情感勒索是我自己選擇的,雖然我並非心甘情願。
  • 《情感勒索》|親愛的爸媽,你是在愛,還是打著愛的幌子在侵害?
    其實,讀了《情感勒索》這本書你就會知道,勒索不僅僅是這種狹義的「勒索」,還有一種更為普遍,更為隱蔽,就發生在我們與最為親近的人之間的勒索,叫做「情感勒索」。那麼,究竟怎樣的行為是「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具有哪些特徵呢?
  • 終止「勒索」與「被勒索」——《情感勒索》
    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中寫到:所謂的「情感勒索」也許不會威脅我們的生命(作為生命體的「顧佳」們仍然以「xx」媽媽的身份活著),但是會奪走我們非常珍貴的一項資產(內在生命體「顧佳」們死了)——自我完整性。
  • 《情感勒索》|屈服之下的親密關係,都沒有幸福可言
    本書大致分為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1.情感勒索的本來面目2.情感勒索者與受害者的內心世界3.如何衝出情感勒索的迷霧蘇珊在書中介紹了情感勒索的六個致命特徵和四種常見形態,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向讀者傳遞了情感勒索的來龍去脈,以及它所帶給我們的影響力。無論是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還是引誘者,作者都將詳細介紹,帶你了解每一種行為背後的真相,讓你能在每個人的行為中察覺到危險信號,並及時發展出一套預警方案,以避免陷入情感勒索的陷阱和遭受情感勒索的侵害。
  • 別讓情感勒索毀了我們自信美好的生活
    讓人唏噓的背後,它反應的是被情感勒索的結果。村民以孩子作為情感勒索的武器,促使這些女學生們喪失了自我完整性,達到了讓她們留下來的目的。 情感勒索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它會讓我們喪失自我的完整性,毀掉我們自信美好的生活。因而,正確識別情感勒索,並有效擺脫是非常有必要的。
  • 《情感勒索》:一場親密關係中的權力遊戲
    」的迷霧呢?」「情感勒索」會破壞我們的自我完整性,隨著裂痕的不斷擴大,我們的親密關係會從最開始的濃厚變得淡薄。以前的關懷與親密之舞變成了一場假面舞會,讓雙方越來越多地隱藏起最真實的自我。而且,「情感勒索」的另一個可怕之處便是永無止境。那麼怎樣應對情感勒索呢?
  • 情感勒索的影響:喪失最寶貴的東西——自我完整性
    「感情勒索」可能不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但卻會剝奪我們寶貴的東西之一——自我的完整性。自我的完整性可能反映我們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是判斷是非的中樞。說到自我完結性,常常指誠實的品質,但它的重要性不止於此。很多人確信,字面意思是「整體」,反映了我們的身份、認同感、我們的原則和信念。
  • 「我否定你,是因為我愛你」:感情裡的情感勒索,只為讓你自卑
    很多人在懷疑自我、否定自我的同時,卻沒有想過,有時候自卑不是因為我們不好,而是因為深陷伴侶、家人和朋友的情感勒索,導致我們自尊水平下降和自信心的缺失。那麼,我們是如何在親密關係中被「勒索」?又該怎麼衝破迷霧,重拾信心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情感勒索》這本書吧!
  • 中國式家庭的痛:「求你別再說愛我了」終止以愛為名的情感勒索
    》這本書中,蘇珊結合自己從事心理諮詢方面二十多年的經驗,在書中以大量的例子和理論相結合,一步步撥開迷霧,向我們講述什麼是情感勒索,我們為何會陷入情感勒索以及如何走出情感勒索的迷霧。二、 為什麼我們會一步步陷入情感勒索中?我們知道,警察在逮捕犯罪分子的時候,會使用暴力迫使犯罪分子就範。而情感勒索者則會使用「迷霧」迫使我們屈服,這裡的「迷霧」,作者蘇珊在書裡提到有三種:恐懼感、責任感及罪惡感。這也是情感勒索者給受害者留下的三種感覺。
  • 培養好習慣,提升情緒免疫:令人毫無招架之力的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就是以愛的名義要挾對方順從自己的想法做事,它只會讓我們的關係崩壞。情感勒索就是以愛的名義要挾對方順從自己的想法做事,它只會讓我們的關係崩壞。我們的忍讓,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懼怕。 b 情感勒索的六個階段。 c 情感勒索者會讓你產生不應有的負罪感。 你大概遇到過這些情況:想拒絕別人的請求,但是開不了口,只好勉強答應;想堅持自己的立場,但最終總是放棄;總是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自己感覺難受,但不知道還能怎麼辦;每次下決心想改變這種人際關係時,到頭來都再度放棄。
  • 《情感勒索》: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變得更脆弱
    蘇明玉和樊勝美經歷類似,但是命運不同的最大原因,就是蘇明玉堅持自我,而不是為了孝順對父母予取予求,而樊勝美卻陷入情感勒索循環中不能自拔。2. 情感勒索的定義什麼是情感勒索?這個問題是《情感勒索》這本書最先給我們介紹的內容,作者蘇珊·福沃德從事心理治療超過了45年,在治療患者過程中她發現了「情感勒索」。情感勒索發生的情況是多變的,但情感勒索中的施暴者必然是我們最親密的人,可能是伴侶,可能是親人,也有可能是朋友等。
  • 情感勒索系列三:情感勒索到底是什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當然,關於情感勒索的形成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勒索的人固然可惡,被勒索者也有責任,往往心甘情願。雙方會形成親密無間的合作關係,把勒索與被勒索的遊戲不斷重複——就好比案例中的父母,心甘情願被勒索和剝削。更有甚者,自己和自己也玩這個遊戲,一人把兩個角色都扮演了。
  • 《情感勒索》| 情感背後藏著一個黑洞,親密關係因它而變得危險
    但在之後,很多的親密關係並沒有如期望的那樣持續地美好和幸福下去;相反的,兩顆心變得忽遠忽近、複雜而多變,我們的情感世界也隨之變得波折多舛起來。在消極的結果反噬我們之前,我們卻很難心平氣和地去認識或分辨這個過程,就像一陣濃濃的迷霧籠罩著一切,讓我們根本無法看清楚彼此。或者說,我們只能看到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而忽視(主動或被動)水面之下的那一部分。
  • 情感勒索系列一:淺談情感勒索現象及其識別
    前言社會心理學課上,學生分享一個案例,讓我意識到情感勒索現象的普遍存在,此文先以案例說明什麼是情感勒索,稍後仔細解讀這一現象。 其次,在面對越來越多的批評和指責時,A感覺很不爽,畢竟被人批評時都會感到不舒服,同時,自我價值保護原則會促使我們去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更多地滿足L的要求,證明自己是個合格的戀人。
  • 《情感勒索》:小心你身邊的「情感綁匪」,勇敢地說聲「不」
    以上熟悉的情景比比皆是,他們就是在我們生活中或隱性或顯性的情感勒索。有的很簡單直接粗暴,有的很溫和善意委婉,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捆綁著我們的言行,甚至是思維,在一定程度上會嚴重的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它還具有薰染浸透的特性,說不定哪一天,我們也會不知不覺變成情感勒索者,那麼該怎麼擺脫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情感勒索》這本書中尋找答案。
  • 《情感勒索》:如何擺脫「以愛之名」的控制?3個方法擁抱新生
    ,通過大量真實案例的分析和解讀讓我們清晰地看到情感勒索背後的本質和成因,同時還憑藉自己多年的心理治療經驗給到讀者切實可行的方法和建議,幫助深受情感勒索其害的人們走出困境,擁抱新的生活。,作者蘇珊將這種關係稱之為「情感勒索」。
  • 「你不幫我,就是不愛我」 | 如何掙脫以愛之名的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就像一陣迷霧,有時會讓真正的狀況變得模糊不清,但是各種類型的情感勒索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有的只側重於一種表現,有的可能綜合了兩種或者更多蘇珊·福沃德把情感勒索者提出的要求歸為了三類,分別是無關緊要的、影響自我完整性的以及需要做出重大決定的。每一種不同的要求,都需要不同的決定與回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