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芳,由於工作的關係要被調到外地的一家公司,孩子的爸爸工作也特別的繁忙,兩個人沒辦法照顧細心的自己的孩子,於是把七歲的女兒託付給了爺爺奶奶照顧。
走的時候擔心爺爺奶奶照顧不來,還叮囑了各種注意事項,從早上給孩子吃什麼到晚上幾點鐘讓孩子睡覺,都交代清楚了。
後來一年過去了,小芳回家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女兒長高了,也長胖了。但是卻發現孩子的脖子上有黑得沒法看,看起來特別髒。
小芳心裡特別生氣,覺得是因為孩子的爺爺奶奶沒有給她好好洗澡。可是她帶著孩子去洗澡間使勁地搓洗了,但還是沒洗乾淨。
這下可把小芳急壞了,趕緊帶孩子去醫院,後來醫生告訴他是假性黑棘皮病。主要是因為平時在家吃的太好了,孩子沒有消化好造成的。讓孩子媽媽放心,沒有什麼大問題,讓孩子平時吃的清淡一些就好了。
知道實情之後,小芳表示很愧疚。現在老人帶娃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也總是會出現像小芳遇到了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情況:明明婆婆已經做的很好了,可是還是會被兒媳埋怨。
其實這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老人照顧孩子,總會用他們老一輩的方法,而這些方法與現在的一些育兒觀有出入,所以會讓兒媳不信任,擔心他們採用了錯誤的方法。
另一方面是現在年輕人心裡總是會有一種偏見,覺得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就是老人帶孩子的原因。其實還是應該互相尊重一下,了解清楚了實情再下結論。
那如果婆婆帶娃和兒媳帶娃避免出現矛盾,應該怎麼做?
首先兩個人一定要多溝通,先分享下兩個人的育兒理念。
兒媳要了解清楚婆婆他們的生活方式,看看哪些是自己覺得有問題的,然後再進行商量,而婆婆也要多理解一個母親的心情,她們生怕孩子出現一點問題,所以在育兒上可能會急躁一些。然後婆婆應該多給她們一些愛和包容。
其次是學會換位思考,互相理解。
畢竟婆婆和兒媳是不同年代的人,生活方式想法都是有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出現一些爭執也是很正常的,但是還是要學會換位思考。
婆婆也是有自己道理的,兒媳也是的。在對孩子的養育方面,還是應該以兒媳的意見為主,畢竟現在年輕人思維和以前都不一樣了。但是同時也不可忽略婆婆的一些想法。畢竟他們有過養孩子的經驗,有一些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最後把握好尺度,量力而行。
帶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如果婆婆能夠幫忙帶孩子,作為兒媳應該要學會感恩。同時,如果自己有時間,也要主動照顧孩子,減輕婆婆的負擔。
同時婆婆也要量力而行,自己如果身體不適的話,不要硬撐著,以免對孩子照顧不到位。要是有什麼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事情,要和孩子的母親商量,不要妄自行動。
不管是媽媽還是婆婆,對孩子的關愛都不會少,所以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育兒思,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