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不濟,人生苦不堪言!這是我們常常與人嘮叨,也常常聽人嘮叨,直抒胸意的怨言。
在當今社會,人人心中都有不快樂,不如意,不滿足。也常常因為這些痛苦和怨恨,讓人哀嘆無力回天,命運不濟!哀嘆人生苦短!就連聖人孔子也哀嘆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人生蓋棺定論。孔子還告誡世人:敬人事,順天命!
那麼,天命何在?難道真的如聖人言,人一生下來,命運就已天定了嗎?
其實,天命存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深處,有主觀客觀兩個方面。主觀是指,我們每個人冥冥之中看待事物,認識事物,處理事物的意念和信仰。簡單說,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為人準則,即在對待事物中,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的判斷和標準!客觀方面,是指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等等!這些客觀方面,是我們一出生就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更是不隨我們主觀意志而改變的。
所以,面對天命,孔子在年過半百才明白,進而發出了「敬人事,順天命」的感嘆!今天的人們,踩在聖人的肩膀上過日子,對聖人用大半個人生悟出的道理,我們早在中小學的課本裡已爛熟於胸了!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常常迷茫、哀嘆。在捶足搗胸中感悟「人生苦短!」不但忘了聖人的警世之言,而且常常陷入不應有的恐慌恐懼和悲觀之中而不能自撥!究其因,是我們心中的定力不夠,內力不足,把聖人之言當了耳邊風!沒有真正領會聖人用大半輩子感悟出的聖言的真實含義,更沒有把這些聖言融匯在心中,變為我們行動的內力,成為我們履行天命的正能量。
我們知道了天命,懂得了天命的主、客方面,就明白了天命難違,但運勢可改!就是說,不能改變命運,但可以改變人生的態度,在改變對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中,去改變命運!
西班牙著名劇作家、小說家、詩人、《堂吉訶德》的作者塞萬提斯有一句至理名言:「有時,一扇窗戶關上了,其餘的門卻是敞開的!」
1547年,塞萬提斯出生於西班牙卡斯蒂亞的一個貧困家庭,他父親是位終身潦倒的外科醫生。由於家庭貧窮,他未受過高等教育,他和他的7位兄弟姐妹一直跟著父親東奔西跑,他做過別人的家臣,當過軍人,做過奴隸,小職員等等,直到50歲時,他開始創作《堂吉訶德》,才一舉成名,成為當時發行量僅次於《聖經》的著作。
塞萬提斯一生窮困,卻給世界人民留下了不朽著作,正是因為他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不斷改變人生的態度,校對人生的坐標,用自己的客觀行動,改變了上天安排好的主觀命運。最終,他戰勝了命運,升華了命運,成為命運的強者!
這樣的事例,亙古有之,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賦《離騷》等。一個個故事,都有力說明了人生命運既是天定,又是通過後天努力可以改變的不爭事實。
如何改變,就是在逐步認識自我優劣長短,總結人生經驗得失,校正為人處事方式方法,改變人生理想態度的過程中,去修煉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改變人生態度中,都能扼住命運的咽喉,做生活的強者,命運的勝者,人生的成功者!
(圖片來源於拙覺)
作者:楚建鋒
主編:黎斐 執行主編:陳亮
版權聲明:《中國封面》在推介傳播過程中難免出現部分文章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的情況。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謝謝!郵箱:zgfmgz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