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一部小成本新片在Netfilx上線,沒有大明星,沒有宣傳,憑著好口碑佔據豆瓣熱門電影榜第一名長達三周之久。
影片獲得翠貝卡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受到北美獨立電影人的喜愛。
影片班底唯一知名度高的是美籍華裔導演伍思薇。2005年她執導的《面子》獲得4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她因同性題材與大導演李安齊名,李安的《喜宴》和伍思薇的《面子》被外媒贊為"華語同性題材電影之光"。
伍思薇畢業於史丹福大學,是一位微軟計算機工程師,拍攝《面子》前沒有從影經驗。時隔多年,《真心半解》是她第二部作品。
初看《真心半解》有點像一部典型青少年浪漫愛情喜劇。
在美國一個傳統封閉的小鎮高中,有一位長相普通、學習優異的亞裔女生愛麗,靠幫同學代寫論文賺錢貼補家用。
橄欖球校隊四分位保羅喜歡上校花艾斯特,因自己不善言辭、文筆也差,想寫一封情書表達心意,但又怕自己寫的情書拿不出手,保羅請愛麗幫忙代寫情書。
通過代替保羅與艾斯特書信交流、網絡匿名聊天談論哲學、文學、冷門佳片,愛麗與艾斯特互為欣賞,漸漸萌生了情愫。而在愛麗助力保羅追艾斯特的過程中,愛麗與保羅產生了可貴的友情,甚至到了最後保羅愛上愛麗。
簡言之就是,直男愛校花,才女也愛校花,校花發現真相後愛上才女,而直男也愛上了才女。
但是,導演伍思薇想表達的東西並非這麼膚淺。
一、亞裔主流社會邊緣化的處境
《真心半解》講述了一個從來不可能是主角的亞裔女孩。甚至在她自己的認知中,都從來不是主角。她只是存在著。
亞裔受歧視無處不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同齡人拿楚愛麗的姓氏開玩笑。後面保羅替她出頭,大罵欺負愛麗的人,楚愛麗非常感動,兩人關係從金錢僱傭到友情轉變。
愛麗和父親是小鎮僅有的亞裔移民。在全是白人天主教徒的小鎮,父女不同的膚色,不同的信仰,讓他們成為小鎮的異類,是可有可無的"隱形人"。
亞裔在美國電影裡,永遠不是主流角色,就算你能見到,他們一般也是多餘的陪襯。
愛麗的父親是來自中國的博士,原本來美國想大展拳腳,但是受制於口音,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真的僅僅因為語言問題嗎,一個能申請來美的博士,英語再差也不至於無法交流。父親找不到好工作的原因是由於他的膚色、文化背景受到歧視。這也是廣大亞裔的真實生存環境——永遠遊離在主流社會之外無人重視。
影片裡許多情節來源於導演伍思薇的個人經歷,她選擇把亞裔故事拍出來,也是為了亞裔群體發聲,讓更多人關注亞裔的現狀。正如《小婦人》中喬所說:「不去寫不代表不重要,寫出作品,是為了把重要性呈現出來。」這也是伍思薇的創作初衷。
二、原生家庭的影響,讓我們習慣封閉自己
愛麗的家庭主色調非常壓抑,感覺時間像是停止了。影片中的家庭部分,永遠是愛麗與父親坐在電視機前。這種停滯不前是理解愛麗的關鍵。
她母親的去世令父親遲遲難以走出悲痛欲絕。而愛麗覺得她有責任去照顧父親。父親不想在感情上放下,他始終停留在原地。如果愛麗繼續過這種生活,她只會成為父親的翻版。
影片對艾斯特的家庭著墨不多,寥寥幾筆,便看出是一個傳統的天主教家庭。
父親是小鎮教堂牧師,家庭宗教氣氛濃厚。艾斯特張口閉口也在談論宗教信仰。當她意識到那個與她互通心意,談論詩詞歌賦、人文哲學的"男孩"是愛麗時,宗教道德與內心情感開始糾結。一方面她欣賞愛麗的才情,另一方面又受制於愛麗的性別。
保羅來自一個兄弟姐妹特別多的家庭。家裡永遠是吵鬧喧囂的,保羅作為小兒子,說的話沒人聽,想法也不受重視,久而久之養成了不善言辭的性子。
三、勇敢做自己,尋找"另一半"
導演想表達至少從有歷史記載開始,一旦你找到了你的另一半,你就是完整的了。
開篇的古希臘神話,講述這是我們一直以來在尋找的東西。影片開頭有一段定格動畫,講述了古希臘人認為人曾經有四條胳膊四條腿,並且由兩張臉組成一個頭。
那時候我們很幸福,很完整,以至於神害怕我們的完整性會妨礙我們對神的崇敬,將我們一分為二。讓分裂的我們痛苦地在世間遊蕩。永生渴望我們另一半的靈魂。據說我們找到另一半時,有個心照不宣的默契,雙方會感受到此生最大的喜悅。
這其實影片的主題"另一半",而非簡單的情情愛愛。
愛麗暗戀艾斯特,但她早已習慣把自己層層包裹起來,很少向外界袒露心聲。只有藉助保羅的影子,她才敢對心中的女孩傾訴愛戀。當保羅察覺愛麗喜歡艾斯特後,愛麗立刻矢口否認。
艾斯特雖然是校花,處於高中社會階級的塔尖,但是她內心深處並不享受自己的現狀。而現實中她被困在乖乖女的刻板印象中。她被傳統偏見推著不得不往前走,離她認為自己應該走的路越來越遠。
父母希望她做一個淑女,將來嫁給小鎮首富之子崔格。
身邊所有人都認為她將來是要嫁給崔格,她不敢告訴外界她對崔格一點感覺也沒有。
她不喜歡高中女生小團體的圍巾,沒有勇氣對小團體說不。她喜愛藝術,想去藝術學院深造,但是不敢去追求夢想。
她渴望的是走出舒適區,去大城市尋求不安定、有新鮮感的生活。最後,她向藝術學院提交了大學申請,同時還計劃用兩年時間理清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保羅想創新改良祖傳香腸秘方,媽媽一直不同意。他不敢跟媽媽再提此事,只敢自己偷偷做實驗,請愛麗父女品嘗。
影片中一直在強調勇敢(Bold)。揭開保護色的偽裝,鼓勵邁出看似微小卻意義重大的一步,做真實的自己。
保羅幫助愛麗正視自己的性取向,愛一個人要學會勇敢,要有勇氣去追求和表達自己的感情。
愛麗幫助艾斯特,是聽從內心渴望,追求自己夢寐以求的藝術事業。
愛麗幫助保羅敢於告訴媽媽,自己想要對長達四十九年不變的祖傳秘方有所創新。
至於到底誰和誰在一起了,影片的結尾是開放式的,沒有說,也沒有必要說。
因為,在三個角色的碰撞中,每個人都從這段特殊的羈絆中獲得了發展,他們每個人都在最後找到了自己缺失的碎片,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
我是錢微火電影,一個閱片量過千的豆瓣老司機。如果您看完本文有感想,歡迎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