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辛茹苦養大兒女,白髮蒼蒼之際,卻在兒女面前小心翼翼

2020-09-10 向善家長課堂

小時候,父母就像兩座大山,矗立在那裡讓我們心裡充滿安全感。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兩座山不再偉岸,他們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話不敢大聲說,許多事也不敢再問。

前段時間知乎上有個問題被大家熱烈討論。

「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與父母的之間的關係也不斷發生著微妙的變化。他們逐漸不在我們面前「指點江山」,而是逐漸將生活主導權交給子女。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人說是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父母年輕時更有能力所以更有話語權,年老了需要子女照顧,自然不能和以前一樣鼻孔朝天。

頭狼老了也知道尾巴低一截呢!

但其實這只是一部分的原因,更重要的則是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所帶來的影響!

如果足夠細心,你會發現,這樣的事情僅僅發生在小時候父母比較強勢的家庭裡面。

要是從小父母和孩子的交流都比較平等和諧則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小善有個朋友,小時候他特別害怕他的媽媽,他媽媽是那種非常強勢的女人,在家裡說一不二。

朋友小時候想買零食和玩具從來不敢和他媽媽張口要錢,好不容易在我們的鼓勵下鼓足勇氣要了一次,結果非但沒有要到錢,還被劈頭蓋臉罵一頓,告訴他不能亂花錢。

朋友有時候僅僅是犯了一點小錯誤,都會被他媽媽狠狠的教育一頓。

朋友媽媽不愛他嗎?不是這樣的,每次他媽媽教訓他都是在他犯錯的時候,雖然嚴厲,但是朋友確實變成了一個父母眼中的「乖乖兒"。

只是不可避免的,朋友的性格越來越和他母親相似,一點點事情都容易暴躁起來,後來隨著年歲增長,兩人的角色也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對調。

說到底,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不過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不欺他小,他自然不會欺你老。

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父母要從自身做起。

首先要在家庭生活中不能給孩子太大的距離感和壓力,想要孩子未來怎樣與自己相處,就要先學會在孩子小的時候怎樣與他相處。

給孩子一個好的原生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他才會回饋給你愛。

我們聽過了太多關於留守兒童的故事,父母迫於生計外出打工,只能把孩子留在家裡讓老人照看。

長期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即便安安心心長大也總是會有很多心理問題,和父母之間會有很多隔閡。

還有些家裡不缺錢的從小把孩子送國外,除了錢什麼關愛都不給,這樣的孩子和留守兒童又有多大的差別呢?

好的家庭環境也是會遺傳的,除了給足關愛之外,父母也要為孩子做好榜樣,在對待自己父母上,讓孩子看到自己是怎樣做的。

孩子會學習模仿你的樣子,你怎樣對孩子的爺爺奶奶,孩子未來就會怎樣對待你。

百善孝為先,只有你先懂得父母的不容易,用好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父母,你的孩子才能懂得你的不容易,用好的態度對你。

不要以愛之名行使控制權。

就像前面講到的我的朋友,在他媽媽過於嚴格的管教下,他成為了父母親戚眼中的」乖乖子「。

但是在他上學工作以後,他這樣的性格卻給他帶來了很多的困擾。

母親的壓制使他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性格內向,沒有主見。

你知道孩子們最討厭爸爸媽媽說的一句話是什麼嗎?

是為你好!

這三個字幾乎每個父母都會和孩子這樣說,我逼你寫作業是為你好,逼你多吃蔬菜水果是為你好,不讓你出去玩是為你好……

父母常常用這三個字來凸顯父愛、母愛的偉大。

可是為你好和對你好真的不一樣!

為你好是父母用自己認為的好來定義孩子的生活,不是真的對孩子好。

愛孩子,不是把他像養寵物一樣,餵他食物把他養大就可以,而是要給他相對的自由,讓他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自由馳騁。

回到最初的問題,你如何看待父母在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呢?

其實這也不過是父母疼愛子女的一種方式,在子女見識和能力都還比較薄弱的時候,父母庇佑子女長大成人,當子女有了保護自己的能力時,父母則放手子女搏擊生活,自己退居其身後庇之,小心翼翼守護著子女的避風港。

每個人都會有年邁的哪一天,當你無力再為子女創造更優質的生活時,又將以什麼樣的方式繼續守護他們呢?

相關焦點

  • 世間最悲涼的事情,莫過於白髮蒼蒼之際,卻還要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
    為什麼父母在我們的面前變得小心翼翼、唯唯諾諾?什麼父母在我們面前不敢大聲說話,總是欲言又止?為什麼父母身邊發生的瑣事不再對我們傾訴?因為我們變了。在我們傷害他們無數次之外,終於,他們變成了一個在我們面前小心翼翼的刺蝟。世間最悲涼的事情莫過於白髮蒼蒼之際,卻還要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還要盡力去照顧他們的情緒!
  •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兩座山不再偉岸,他們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許多事不敢問,話不再敢大聲說。 小時候,作業不會寫,爸媽會非常生氣地說:這都不會,上課幹嘛去了? 而現在反過來了。而他們也只是小心翼翼的陪著笑臉,或者難過或者默默地不再吭聲,他們變得越來越弱勢。
  • 人到老年,在兒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3個原因很扎心,看哭
    他在長大成人的兒子面前表現得小心翼翼,並不是怕自己的兒子,而是,愛。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年老的父母在兒女面前變得很「聽話」,兒女說什麼,就是什麼,兒女讓做什麼,就做什麼,兒女兇他們,他們還要賠著笑臉讓兒女別生氣。什麼時候開始,老去的父母開始在兒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了?
  • 為什麼父母老了之後,在兒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怕做錯事?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如何看待老年父母在兒女面前小心翼翼?年老的父母,在兒女面前小心翼翼,謹言慎行,害怕不小心說錯了話,做錯了事被子女責備,活像一個做錯事或者害怕做錯事的孩子。這副形象是不是有點熟悉?仔細回想一下,在父母年輕、孩子小的時候,這擔心做錯事的,是不是孩子?在兒女面前小心翼翼的父母,身上折射出兒女年幼時的模樣。
  • 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這個問題我分3點回答。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絕大多數父母在年輕的時候,都是家裡頂梁柱,家裡一切花銷都是他們賺回來的,所以對家裡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有話語權,甚至可以口無遮攔。但是父母年老的時候,沒有了收入來源,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得兒女解決,俗話說:拿別人的手短,吃別人嘴軟。
  • 夜讀丨別讓父母在你面前,活得小心翼翼
    >文/民生周刊一直盛傳這樣一句扎心的話: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父母在你面前變卑微可在記憶中的爸爸一向都很清高,何曾對誰這般小心翼翼過?他常常說,不蒸饅頭爭口氣。原本那麼剛,那麼要強的一個人,如今竟在自己孩子面前變得這麼謹小慎微。多少父母都是如此,年輕時為子女遮風擋雨,年老時卻得看子女臉色行事。想一想,可真是諷刺啊!
  • 中國父母的真實寫照,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兩座山不再偉岸,他們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許多事不敢問,話不再敢大聲說。 為子女操勞半輩子的孫阿姨,和很多老人一樣,退休後主要的工作就是幫兒女看孩子,生活在兒女家裡總有不方便的時候
  • 老了以後,你會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嗎?4位老人說出心裡話
    現在年紀大退休了,兒女也都成家立業了,對家庭的貢獻也漸漸由孩子們承擔起來了。這個時候需要孩子們的照顧,家庭地位已經發生變化了,就不能像原來那樣鼻孔朝天什麼都自己說了算了。老了以後如果還像年輕時那樣什麼都不自己做主,那麼自己的晚年不僅會給在生活上給子女帶來負擔,情感上也不利於整個大家庭。所以老了以後,在子女面前還是多收斂收斂,大家都能過得舒服一些。
  • 父母年老後最大的悲哀,是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兩座山不再偉岸,他們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許多事不敢問,話不再敢大聲說。而他們也只是小心翼翼地陪著笑臉,或者難過或者默默地不再吭聲,他們開始變得越來越沉默。之前,一部很火的電視劇《幸福一家人》裡一個片段,看哭很多人。
  • 母親的客氣和小心翼翼,是兒女的羞愧
    隨著歲月的流逝,父母在子女面前的自我定位也在改變。當我們幼小時,他們認定自己是我們的一切,為了我們,她必須包打天下,無畏無懼;當我們漸漸長大,他們雖然依舊為我們操心著,但會自感日漸落後於時代,力有不逮,於是小心翼翼地退出「主心骨」的位置;當我們進入中年的尾期,父母們垂垂老矣,他們會覺得自己無比虛弱,對子女毫無用處,只是累贅。兒女的恭順程度,會影響這個心態變化的進程。
  • 中國式父母的卑微,年輕時付出所有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01一直盛傳這樣一句扎心的話: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父母在你面前變卑微。02每一個小心翼翼的父母,都害怕會被兒女遺棄。衰老的本質,就是一天天走向無力與虛弱。當安全感不再缺失時,父母又怎會在兒女面前唯唯諾諾呢?
  • 曾經在子女面前意氣風發的父母,為什麼突然變得小心翼翼了?
    02「我爸現在在我面前就是小心翼翼的,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就會發火。」發小和我聊起這個問題的時候有感而發。① 孩子小時候在父母面前小心翼翼③錯誤的代際傳承其實有很多情況下,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小心翼翼
  • 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的確,因為以前沒有做好,甚至沒有做到作為父母該做的,現在因為心虛而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的確是很悲哀的!但是,現在也沒有後悔藥,只能為以前自己的錯誤或者不作為買單了!至於其他情況,我覺得年老的父母完全沒有必要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吧?
  • 父親的醒悟,年輕時我重男輕女,年老時我在子女面前活的小心翼翼
    為人父母,其實也是有技巧的,很多老人在子女面前都能做好自己,卻有一部分人在年老的時候,在每個子女面前都得小心翼翼的活著,怕兒女說這個說那個。是他們不孝嗎?其實也不全是。很大部分,這樣的父母是在年輕時對自己的子女沒有一碗水端平,使得兒女成年之父母有怨言。
  • 子女最大的悲哀,是父母在我們面前,開始變得小心翼翼
    就這短短的兩句話,把一位母親想念子女又怕打擾子女,還擔心遭到嫌棄的那份小心翼翼,展露得淋漓盡致。不僅如此,父母還漸漸地失去以前的偉岸,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請收起你的小脾氣,別讓他們在我們面前變得小心翼翼。因為他們是最愛我們的人,也是最值得我們感謝的人。我曾看到一段話,這樣寫道:「小時候一直不理解,父母為什麼可以那麼早起床。
  •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你說這種父母,她要是年老了想維持親子關係,不小心翼翼能怎樣?像我爸爸那種就不會小心翼翼。我爸爸生病以後,我幾乎所有的流動現金全花在了他身上,買藥,營養品等等等等。月光到靠還信用卡過日子。她面對自己的兒子說話時確實小心翼翼,帶著一絲卑微的討好。一開始我覺得我老公態度挺不好的,對她很冷淡,容易不耐煩,一言不合就爭執到必有一方憤怒離場。
  • 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在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如何看待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在年老之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這個看似很隨意的問題,在知乎上得到了高贊,小編感到很是意外。轉過頭和我爸爸微信聊天,談話內容如下:我:你現在天天批評我,罵我打我,不怕我以後不養你嗎?我爸:你有聽話的時候嗎?你以後會不會比我有錢都不一定,說不定是我還要繼續養你。我:你生病了,我不會照顧你。
  •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到底是誰的錯?
    非常在意我和我老公對他們的看法,有點小心翼翼。為什麼父母年邁後,在我這女兒面前變得有點小心翼翼了?缺乏安全感!只有那些以前在子女面前擺譜、吆五喝六,明明無理取鬧還仗著家長威嚴的父母,才會因為失去權力的時候而變得「小心翼翼」。
  • 暴雨之際失母愛
    我坐在街門下看雨姐姐電話打來說母親病危我和妻子、大姐急忙往家趕呼叫急救電話無奈救護車到之際我給您買去你經常說買啥吃啥每次看您吃飽做兒女的心中高興如今你離我們而去兒再也聽不到你的聲音見不到你的面容你的音容笑貌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