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度一向是很多人都在追求的一種心境,似乎大度就能為自己追尋到更多的尊重,營造更好的人際交往氛圍。但其實一味大度在某種程度上是自輕自賤,很有可能會讓自己的處境變得更為難堪,換言之,你的大度可能會淪為受壓迫的籌碼,有的「虧」會越吃越多。
大度不能不分青紅皂白
以己度人是一種美德,通過站在其他人的角度上去分析他人的境遇,達到感同身受的目的,能夠讓自己對於事情的了解變得更為熟絡,從而引發情感上的共鳴,更容易和他人拉近關係。但是在這樣的心理之下,往往會導致自己產生較為寬容的心態。當一個境遇悲慘之人做出比較過分的事情,會自然而然的為他開脫,這樣的心態其實並不正確。因為環境對於人的影響所造成的打擊,和人性善惡與否並無直接關係。
如果被環境影響走向歧途,其實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本性並非善意,因此不要站在環境分析的角度上去評判一個人行為與否,而是應該從他行為所造成的結果來評判事實,這樣才能夠更為客觀。不會讓自己產生的同情心理,影響到對於事實的真實判斷,否則就會有失偏頗,讓自己的理解趨向於錯誤的一面。有些人可能很容易就會理解他人的過錯,這種同情心理雖然能夠證明本性淳厚,但卻實是一種沒有原則的大度,不分青紅皂白的大度,實際上會讓自己招致更多的禍端。
不能將態度強加於人
要明白有些人表現得較為強硬,似乎不講情理,本質上並不是因為他生性惡劣,只不過是在權宜利弊,分析得失之後所進行的一種選擇,這樣的行動和仇恨與否並無直接關係,因此不能夠對號入座,就此判斷一個人的品性如何,也不能夠將大度作為一種正面的情緒強加於人。雖然大度能夠為自己招來榮譽帶來讚賞,不會被冠以吝嗇、小氣等評價。但它也可能會為自己招來禍端。
特別是遇到那些欺軟怕硬,不懂感恩之人,你的大度不過是會淪為他人壓迫自己的籌碼。如果能夠更加清楚地判斷形勢,就能夠讓你的「小氣」顯得更有作用。當面對這些無理之人時,能夠用你為自己設立的保護屏障,來隔絕他人對你的惡意。因為一旦建立了相對應的習慣,他人就會認為你的好是理所應當,從而養成不斷索取的習慣。這時對於你的付出不僅會忽視,同時也不利於你和別人形成一種尊重對等的關係。
大度要有原則
千萬不要一味大度與人相處,要建立在保護自身權益的基礎上,一味付出無疑會讓他人看輕自己,雖然可能獲得正面的評價,但招致的後果是不容忽視的。做人要有底線,大度也要建立在一定的原則上,即便是大發善心,也不應該對他人所做的措施全盤諒解,要根據形勢進行合理判斷,認識到他的所作所為會給環境造成多大的影響,不要一味地釋放仁慈,這樣會降低自己的底線,否則受傷最深的只會是自己。
總而言之,大度固然能夠為自己爭得榮譽,讓他人認為你比較容易相處,但是也需要分清形勢。要理性看待對他人的寬容以及沒有底線的原諒,要認識到人際交往當中要設立底線才能夠真正維持好平衡,不會讓你的善意招來負面的打擊,要明白有些虧越吃越多,不要用大度去換來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