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經難念,家賊難防」,老人說:出入家裡3個「人」,要警惕

2020-08-27 全球趣事9

古語有言: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人表面人畜無害,內心卻不一定如此單純,所以做人還是要留個心眼懂得防人。

那麼這世界上什麼人最難防呢?

古人說:&39;家經難念,家賊難防&39;。我們絕大部分人,都只會對外人持有警戒心,在家人面前就會卸下心防。

然而,家裡有時候可能會出現&39;家賊&39;,有些人我們不得不防。

這裡的&39;有些人&39;指的是什麼樣的人呢?

老人說:出入家裡的這3個&39;人&39;,要警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一起來看看都是哪些人。

一、第一個&39;人&39;:不守信用的人

誠信是做人之基本,古人很重視信用,如&39;一諾千金&39;、&39;一言九鼎&39;等古語,都是古人重視誠信的表現。

然而,如今的社會卻是信用缺失的社會,很多人往往在許諾的時候說得好聽,而關鍵時刻卻不會守信用。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其實,這有時候也和我們自身有關係。如果一個人總是對你不守信用,而你卻一而再再而三地選擇相信他,他便會肆無忌憚繼續如此。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種人呢?

首先,我們應該能遠離則遠離,因為這種人也沒有與之交友的必要。其次,若是不守信用的現象發生過一次,就要讓他付出相應的代價,他才能記住教訓下次不再犯。

二、第二個&39;人&39;:目無尊長的人

相信大家的周圍都或多或少有一些&39;熊孩子&39;的存在,這種熊孩子的表現大都是目無尊長,不懂得尊重他人。

如果家裡有這種小孩子,一定要警惕了。對於小孩子,我們打也打不得,說了又會讓自己陷入斤斤計較的劣勢。

那麼對付目無尊長的小孩子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

所謂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對熊父母,孩子管教得不好,父母一定是有很大的責任的。那麼誰種的果就應該誰自己嘗。

讓熊父母自己受點熊孩子帶來的苦,他們就知道要如何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了。很多時候我們去說去罵,都不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來得簡單又有效。

其實,不管是成人和小孩子,都需要學會尊重他人,只有尊重別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對待家人更應該秉承尊重關愛的心態來對待。

三、第三個&39;人&39;:手腳不乾淨的人

在一個大家庭裡,偶爾也會存在小偷小摸的行為,然而這是不好的,老祖宗告誡我們&39;小時偷針,大時偷金&39;。

一個人如果小的時候覺得偷點吃的用的沒什麼,那麼欲望就會逐漸膨脹,長大了就會偷更多更貴重的物品。

面對這種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有的人可能會礙於面子,沒有明說,但心裡還是會不舒服。如果遇到了這種手腳不乾淨的人,還是要指出他的錯誤,如果就此作罷,反而是在害了他。

特別是對方是你的家人的情況下,更應該指出來他的錯誤。正所謂一顆老鼠屎就能壞了一鍋粥,一個品德不行的人,也會連累了整個家族。

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一個人的名聲敗壞,那麼與他有關的人自然也會被烙上&39;人以群分&39;的名號,他人也會以看待他的眼光看待他身邊的人,以對待他的態度對待他周圍的人,首當其衝就是其家人。

所以在生活中如果遇到這幾類人,切記要小心謹慎。

結束語

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39;家經難念,家賊難防&39;?

但不管同意與否,都要牢記&39;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39;,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記住老祖宗給我們的這些教訓,才不會導致吃大虧。

相關焦點

  • 「家經難念,家賊難防」,老人說:出入家裡這3個「人」,要警惕
    導語古語有言: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人表面人畜無害,內心卻不一定如此單純,所以做人還是要留個心眼懂得防人。那麼這世界上什麼人最難防呢?古人說:&34;。我們絕大部分人,都只會對外人持有警戒心,在家人面前就會卸下心防。
  • 一位老者的告誡:家裡常發生這些「醜事」,要警惕,家人難有出息
    導語:一位老者的告誡:家裡常發生這些「醜事」,要警惕,家人難有出息 1.俗話說:「家出反常,必有怪」。這句話,其實是不無道理的。我記得有一位老者曾經告誡我們說,若一個家庭經常發生這些亂七八糟的醜事,家人要值得警惕,不然難有出息,那麼究竟是哪些醜事呢?
  • 73歲老人說:家裡的這四個擺設變了樣,往往是不祥之兆,要警惕
    我的老鄰居,一位73歲的老人告訴我:如果我們家裡的這四個擺設變了樣,往往是不祥之兆,要警惕啊。那麼,這個73歲的老人所說的這四個擺設,究竟是指什麼呢?73歲老人說,一個家庭,家門口的鞋櫃,有玄機。為什麼這樣說呢?一般來說,一個家庭,在家門口放一個鞋櫃,這就說明,這個家庭的主人,是很愛乾淨的人,也是一個很有條理的人。這樣的人,往往會把自己的家居環境,布置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
  • 十有八九是家裡出了四個「怪人」,要警惕
    爺爺說,有的家庭,幾十年上百年都能夠保持興旺發達,是因為家庭的家風淳樸,家人有本事且不走歪門邪道。而有的家庭,一年到頭,卻變故不斷,而且常常出事,這樣的家庭,遲早會衰敗下去的。老祖宗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常常出事的家庭,十有八九跟這個家庭內部成員有關,特別當一個家庭出現了這幾個「怪人」之後,那麼,這樣的家庭,必然會出大事的,我們一定要要警惕啊。
  • 70歲老人告誡:一個家庭若常發生這些醜事,家人難有出息,要警惕
    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經常雞飛狗跳的家庭,是難以興旺發達的,而出自這樣家庭的成員,也往往難有出息。和70歲的南山老人聊起這個話題,老人告誡我說:是啊,一個家庭若常發生這些醜事,家人恐難有出息,要警惕啊。那麼,70歲的南山老人所說的這些會讓家庭成員難有出息的醜事,究竟是指什麼呢?
  • 一個家庭如果出現這四種人,早晚會衰敗,要警惕
    如果家裡有下面這四種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家裡有一個為老不尊的老人,就會給家庭帶來很多麻煩。比如1:父母不到50,身體健康,卻好吃懶做,整天胡吃海喝,就是不上班。錢花光了就管兒女要,如果兒女不給,就讓親戚、街坊鄰居都覺得他們不孝順,不管他。比如2:老人倚老賣老,一大把年紀了,還到處搞曖昧。
  • 老人的告誡:家裡常來這三個人,往往「大事不妙」,要警惕
    老人說,人生在世,和諧美滿的家,是安身立命之本,我們得守護好自己的家園,假如家裡常來這三個人,往往「大事不妙」,必須得警惕。那麼老人所說的三個人,到底是誰呢?且聽我慢慢道來。老人說,親戚親戚,有來有往才叫親戚,倘若三年五載互不通音信,這樣的親戚關係,實際上也就名存實亡了。假如某一天,我們的一位多年不聯繫的親戚,突然主動登門造訪,這時候,我們得打起一萬分的精神來了。因為,這個親戚很可能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也許有人會說,彼此是那麼親近的人,人家怎麼可能坑害我們呢?
  • 「看到過世的人了」家裡老人有上述反饋,要注意,可能時間不多了
    ,自家的老人看似身子骨強硬,沒什麼要注意的,殊不知老人身體脆弱,即便是有些老人看似很健康,然而年老體衰,外強內幹。不能因為看似沒有問題,就放鬆警惕。如果家裡有老人,就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如果經常出現如下情況,可能暗示時日不多了,子女千萬不要不當回事兒,要提高警惕。
  • 人老了,跟子女住一起住養老幸福嗎?3個老人說了真心話,很現實
    家務是非常瑣碎,需要有人做啊,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往往就是跟子女住在一起的老人。而且男的基本不會要求他們做太多,女性老人就要無償的付出了。我現在不算很老,還能坐得動,其實腿腳已經不是那麼的方便,不是這裡痛,就是那裡痛了。可是作為子女的,他們還沒到這個年齡,跟他們說,他們也只是口頭上說一說,從來沒有說放鬆家務上對我的要求,也從來沒有主動的來幫忙幹家務活。
  •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老者:若遇到這3個「好人」,要警惕
    3個&34;保持了距離。他知道人的性格往往可以看出他遇到事情的做法和看法,心裡有個清晰的了解。所以若遇到這3個&34;應該保持距離,別再傻傻的看不懂了。第1個&34;: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34;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是本能,控制它才是你真正的本領。
  • 婚姻法一變,分財產更難,老農:3種女人要警惕
    如今的社會,生活水平上升,人們的格調提升,對於三觀的看法也都在發生改變,尤其是夫妻之間的生活,已經從「一生只夠愛一人」變成了「一生能愛很多人」,由此,離婚率只增不減。要知道,離婚對於以往的人來說,思想比較保守,結婚就是一輩子的承諾,勢必要走到最後。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思想多變,一旦感覺相處不舒適,就會選擇離婚。
  • 老公:家賊難防
    小的時候父母都會給我們帶一串鑰匙,防止放學回家家裡沒人,拿到鑰匙的我們會很開心,因為我們感覺是家裡的一份子,被家人重視的感覺很開心。現在門鎖都換成了密碼鎖和指紋鎖,很多人都不再用鑰匙了,童年的回憶越來越遠,人們對於鑰匙的執念也越來越深。
  • 老人難,老人難!老人為什麼難?
    ,老人難,老人為什麼難?做老人的,你老了,就不要管閒事,不要過多的牽掛子孫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子女的事不要幹涉,放手讓位給後輩來當家,不要擺老資格。你死了,人家也不能跟去,一樣也要活著,當年你的老人沒了,你不也一樣活到老了嗎。老人如何使一家興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廣積陰德。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為子孫培德紮根,庇蔭子孫。
  • 我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為什麼家門鑰匙都不給我,家賊難防
    那時候,大人們都要下地幹活,農忙吃緊,常常忙到很晚才收工。為了方便孩子們放學回家,索性給孩子脖子上掛上家裡的鑰匙。美秀老公喜歡收藏,特意買了個保險柜,裡面珍藏著金條等。有一次,母親在電視上看到了金條,就隨口說了句,還從沒見過這東西。
  • 家經
    Family、 Household、Home,這三個英語單詞都含有家的意思,不管是詞意或諧音,家中男人是主體:要hold住家這套房子,守得住家的門,撐得起全家人遮風擋雨的這把傘,這才算得上一個家,孩子才會說
  • 79歲老人的嘆息:一個家庭的衰敗,往往是因為家裡常來這幾個人
    老人說,大春前幾年發大財了,可是卻因為沒有守住自己的家業,現在,顛沛流離,有家難歸,家庭陷入了衰敗之中,實在可惜啊。我趕緊詢問原因,79歲老人嘆息說:一個家庭的衰敗,往往是因為家裡常來這幾個人,大春就是遭遇了這樣的事情啊。那麼,老人嘴裡的這幾個會讓我們家庭陷入衰敗的人,究竟是什麼人呢?
  • 為何說老人長壽,未必是福氣,3個高齡婆婆吐露心聲
    但是畢竟男女有別,兒子照顧起來諸多不便,而女兒有自己公婆要侍奉。經過兒子和親友做思想工作,兒媳總算同意接納劉阿姨去家裡住。誰知另外3個兒媳一個比一個精明,她們團結起來,要求提前分家產。為了家庭和睦,張阿姨將賣房子錢平分給各家,然後按照約定好的協議,每家輪流生活一個月。
  • 一位不帶孫子的老人坦言:孩子們難,其實我們老人更難
    張阿姨是一位63歲的老人,家裡的兒子結婚晚,34歲才有孩子。張阿姨老伴兒去世的早,自己一個人辛辛苦苦把兒子給拉扯大,到了這個年紀好不容易要休息了,結果迎來了孫子的到來。於是,張阿姨對帶孩子這件事非常抗拒,也因此遭到了兒媳的不滿。那麼,張阿姨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 老人3個理由讓人信服
    可是子女們都有自己的家了,而自己孤苦伶仃一人,也應該有個「歸屬」才對,於是她就電話通知三個子女,想徵求一下他們的意見,三個子女回到家後,意見竟然出奇的一致,也就是說他們一致同意老母親去養老院。郭阿姨說:「老人一旦住在了養老院,那麼老人的活動範圍,多半就只限在養老院裡面,老人不能隨便的出入,而且老人長時間生活在這樣一種環境裡面,老人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就會越來越重」。
  • 不難為老人是尊老的基本要求
    母親今年90歲,是個文盲,只會寫自己的名字,認識錢幣。從小生活在農村,一個女孩子,女子無才便是德,家裡把她當成勞動力,照顧弟弟妹妹們。母親看著弟弟們去讀書,妹妹們和自己一樣,只有羨慕的份,默默承受又能怎麼樣?後來,爸爸把她帶出了農村,進城做了家庭主婦,60歲以前都是撫養兒女,伺候丈夫。我們孩子們長大後,都在城裡生活,爭搶讓退休的父親帶母親來各自家庭人,盡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