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耐心地聽別人,好好說話了

2020-11-08 愛讀書的小傑克

愛讀書的小傑克,20分鐘自由寫作的第二篇,願與君共勉。

昨晚和讀書會的小夥伴們,一起在線上閱讀了《非暴力溝通》的關於學會傾聽的章節。

收益良多,不禁反思一下自己以及生活中的我們:有多久沒聽過別人好好說話了?

說到傾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不就是聽別人說話嗎?毫無難度可言。

但就書中談到的傾聽的真正內涵是:

體會他人的感受和想法,不隨意用自己固有的見識和理解去輕易的評判。

俗語說得好:未經人事,莫勸善良。

生活中的我們大多數,是不是都曾經有這樣相似的經歷:

當親戚、朋友遭遇大的苦難,我們往往不簡簡單單只是一個陪伴者,雖然在聽他訴苦,但不經意間會習慣於加以自己的觀點和判斷,去勸解。

習慣地說:沒什麼大不了,熬一熬就過去了或者生活還要繼續等等諸如此類的話語。

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我們還是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斷。

未經歷他人之痛,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很難真正地去感同身受,這多多少少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味道在其中。


文中還指出,生活中當我們不想傾聽別人的時候,正確的做法:

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自己的真實需要,不對別人的事情妄自評判。

或者乾脆眼不見心不煩,直接換一個環境。

有多久我們沒有好好聽別人說話了?

如果是你的話,下次請耐心一點。

聽不下去的話,請悄悄地走開。

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說話了?
    很多剛開始諮詢的來訪者,都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在諮詢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我在說,你在聽,難道我來,不應該是聽你說的嗎?」每當這時,我都會告訴他們:「生活中,已經有太多的人,想讓你聽他們說,在這裡,我想聽你說。」
  • 為什麼別人不願意聽你說話?可能是你根本不會好好說話
    在實際交流中,我們首先要問對方有什麼困難?需要什麼?那就看你能幫什麼忙,不想對方接受自己的做法。如果只是單向的談話,不要怪別人不聽你的話。可能是你根本不會好好說話!一、把握關鍵對話的時機1960年,史丹福大學進行了一項「棉花糖實驗」,研究兒童時期的不耐煩對成長的影響。一些兩歲的孩子得到了一塊美味的糖。他們要麼馬上吃,要麼等幾分鐘再吃兩片。
  • 聽別人說話要有耐心,不要隨意打斷別人。也許你可以向別人學習
    如果你能善待你公公婆婆的家人,你將擁有一生的幸福。2.虧了錢,虧的很少;失去一個朋友,你會失去很多。失去勇氣,就失去一切。3.如果我們想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必須首先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敢於否定自己。4.工作上有麻煩很正常。輕易把他們帶回家是不理智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出了問題,就解決。
  • 你有多久沒和另一半好好吃頓飯了?
    你有多久沒和另一半好好吃頓飯了?你還記得你們上一次一起坐在飯桌前,好好吃一頓豐盛的飯菜是什麼時候嗎?吃飯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在夫妻婚姻生活中,吃飯則反應了兩個人的婚姻質量。好的婚姻,離不開吃飯;不理想的婚姻,也往往能從飯桌上找到根源。
  • 「你能不能和我好好說話?」對父母最好的孝順,是多點尊重和耐心
    「我知道你的意思,等那麼久不好受!但我也沒有辦法啊!又不能加錢讓咱優先,這不是有很多和您一樣年紀的老人都在等著嗎!」老父親看了看中年男人,動了動嘴,不再說話。過了一會兒,他拍了拍男人的肩膀,小心翼翼的說了一句,「兒子,你能不能好好的和我說話?我的意思是,害怕等的時間太久,耽誤了你上班工作,你不是還有一個合同要籤嗎。」
  • 從好好說話開始,讓你的家庭幸福沒爭吵
    幸福的家庭,需要好好對待愛你與你愛的人。因為有愛,每句話要好好說。咱們常說:說話是門藝術,話要好好說。但家庭通常是最簡略被咱們無視的當地。越陌生;越禮貌謙讓;越親近,越無所忌憚。假定你的父母沒能在物質上滿足你的需求,請別忘了,給你生命與愛,並把你撫育長大現已耗費了他們太多太多的生命與精力。年代不一樣,思維不一樣,承受的教育不一樣,各自的閱歷不一樣,所以咱們與父母之間總有觀念、主意不一樣的當地。不要嫌棄他們落後,訴苦他們老土,多一些尊敬、了解和交流,再多一些推讓與感恩。
  • 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
    生活如水,歲月如歌,我行走在愛你的邊緣,卻始終無法走進你的心裡,這是小晶的內心獨白。小晶已經結婚7年了,之前夫妻之間很恩愛,可是不知從何時起,小晶發現自己面前的這個男人開始不再認真聽自己說話了。他既不願意聽小晶講家裡的瑣事,也不願意和自己共同解決問題,每次小晶說完,他都答應,可是事後完全不記得,仿佛他和小晶之間有那麼一道結界,我無法聽見你,你也無法聽見我,我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 一家人,要好好說話
    要知道,組成你家庭的家人們才是你最重要的人,我們不應該忽視語言的力量,面對家人,我們應該做的是保持耐心,包容與愛,好好說話。,要考慮家人的感受看花本人是一個直性子,很多時候,說話沒辦法拐彎抹角,經常有什麼說什麼,因為這樣的性格,沒少得罪人,但得罪外人,可以不放在心上,如果傷害了家人,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 你有多久沒跟家人,好好說話了?我不是不愛你,只是不懂怎麼表達
    我的易怒體質從我爺爺的基因一路傳下來,到我身上卻被 AB 型的壓抑給制住了,為了演這位脾氣暴躁的導演我將它解鎖,那陣子不管戲裡戲外,全身像在八月天的太陽底下吃著石鍋拌飯的燥,一點耐心也沒有。 接著修身要出場了。長輩們除了喜歡互道早安,還有一種強烈的人生態度,簡單來說,「有一種好叫為你好」、「有一種要叫你要不要」。
  • 珍惜那個對你有耐心的人
    原以為問清楚,不要買錯了,免得煮出來的湯不夠好喝,沒想到,女朋友在電話裡很生氣地回了一句:隨便啊! 掛掉手機後,他懵了,更是一肚子火,感覺莫名其妙被兇了一頓,明明只是想要問清楚…… 那一刻他差點就爆發了,買完菜一肚子氣,覺得回到家要給她黑臉看看。 結果,剛走到小區門口,就突然想通了。
  • 好好說話,人生會更美滿
    導語:生活中有些人,說話語氣溫和和誠懇,娓娓道來,輕聲細語,讓人沐浴春風,聽他們說話就是一種享受。哪怕他們就是批評你,你都會愉快的接受,他們的身上有一種吸引力和魅力,讓人無法抗拒。這樣的人總是受人歡迎,人們願意親近他們,他們具有極強的親和力,他們的魅力從何而來?其實他們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法寶,只不過他們很懂得怎樣好好說話。
  • 有多少關係,毀在了你不會好好說話
    好好的跟妻子講講?工作中的事情,生活上的壓力,都會跟妻子好好說一說。你們看,面對同樣的事情,不一樣的表達就完全避免了像上一種情況那樣的悲劇。本來想回到家裡好好休息一下,結果上來丈夫就衝著他來了這一通,誰的心情還會好呢?那如果丈夫換一種表達:「怎麼回來這麼晚,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啊?如果有的話,需不需要我幫助,為什麼這麼晚才回來也不跟我說一聲,害得我這麼擔心。」如果丈夫能這樣表達,妻子的心裡會不會好受一點?這段對話如果能有這樣的開局,兩個人還會繼續吵起來嗎?根本不可能。
  • 夜聽 | 最高級的情商,是溫柔地對待別人
    有個留言點讚頗多,很多網友直呼感同身受,其中寫道:「越長大越喜歡與平和溫柔的人相處,感受過平靜生活的可貴,只願意和那些好好說話、情緒穩定的人在一起。不用因為隨時隨地,都可能被另一個人的尖酸、乖戾拉扯進情緒谷底而膽戰心驚。」深以為然。人到中年,越發感覺生活不易、步履維艱。
  • 12點之前熄燈,好好問問自己,你有多久沒談戀愛了
    你有多久沒談戀愛了?「得有兩年多了,家裡的套套都放過期了。」「好久好久了,記憶中的吻是那麼甘冽,越來越甜!」「三年多了,還好有五姑娘。」「快三年了,有男孩子不小心碰到我的手,都像過電一樣。」「你是在問我的年齡吧?聽說接吻像吃棉花糖一樣,那麼甜,那麼軟。」
  • 耐心
    記得初中高中那段讀書時期真的是暴躁老妹啊 ,聽到不喜歡聽的話就容易生氣和敏感,胡思亂想,感覺自己活得好累啊。   耐心是體現一個人良好的品質,我也喜歡和有耐心的人打交道做朋友,不喜歡暴躁做事動作過於大的。以前和大學有段時間都比較喜歡安靜地自己待著,不喜歡說話也不喜歡社交。雖然有點社恐,大概是因為不夠自信,不敢在大眾面前說話吧。
  • 有多久沒有好好陪陪父母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想必提到這句俗語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是這樣嗎?現在社會偏向於老齡化,老年人群體需要的除了身體健康生活保障之外,更多的,似乎只有——陪伴。吃完飯,大兒媳婦剛要收拾碗筷,老太太靜靜的說了句,都別忙活了,放這一會你們走了我收拾吧,你們坐這陪我說說話,讓我也好好看看你們。總覺得,好長時間沒見到孩子們了,也沒見到你們了。話一說完,讓兒女們覺得有點羞愧。是啊,好像好久好久一家人都沒有坐在一起吃頓家常飯了,要不是老太太生日,似乎還湊不到一起。
  • 男人對你有多耐心,就有多愛你
    一個人愛你,就會對你有耐心,無論你說什麼做什麼都可以接受,但是當他不愛你了,耐心就會消失。想一想一個男人對你最有耐心是什麼時候?是不是剛開始追求你的時候。一個男人當他愛上你,開始追求你的時候,是他的耐心值最高的時候,那時候他對你就像是對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一樣,無論你哭你鬧都會笑著撫慰。那時候兩個人出去約會,你遲到多久都沒有關係,他都會早早地去接你等你;那時候你生氣的時候,他總是耐著性子安慰你哄你。
  • 你有多久沒給父母打過電話了
    你今天給父母打電話了嗎?從我們出生呱呱落地時起你睜開眼看到的第一個人是誰是誰每日每夜天天陪伴照顧你是誰教會你說話走路又是誰把你撫養長大又是誰把你撫養成人這一切不都是父母嗎?,她卻做得很好,我第一次為人子女,很多人教我,我做的還是不好從小的時候父母就教會給我們很多道理,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做到了,他們耐心地教我們走路、教我們說話,供養我們長大成人,這麼多年他們默默教導,沒有怨言長大之後出來工作了,反而和他們接觸的少了我記得我下學第一年的時候,自己出來打拼父母不放心我,隔三差五都會給我打電話,說在外面照顧好自己,不要省
  • 你多久沒坐在地板上,好好感受這個世界了?
    據說,人的一生平均有216080個小時都是坐著度過的……我們坐著學習、工作、相談…忙忙碌碌
  • 一個家庭的幸福,從好好說話開始(精闢)
    當你越是在乎一個人,他衝口而出的責備,他不屑一顧的語氣,才是真的傷人利器。 甭管我們和誰相處,都要懂得好好說話。 尤其是家庭生活,懂得好好說話,才是家庭和睦幸福的法寶! 夫妻之間相處,一定要多一些耐心給對方,不要話都沒聽完,就下決斷,覺得對方小題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