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的「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有何深意?

2020-08-28 95年的胖次

現在看一些老祖宗說過的俗語,短短的一句話,很多都蘊含著極為深刻的道理,比如說這一句「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可以說是把金錢、人生、人際關係三個方面全部囊括在內,句句都是金玉良言,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三不借、三不踏、三不隨」分別都是指的什麼。

首先是「三不借」。這如今的日子,借錢難,借給別人錢也難。大家常說,這如今的世道,借錢的是大爺,債主反而低聲下氣,此時就凸顯出了我們老祖宗的總結有多精妙。一不借是不借給自己不熟悉的朋友;二不借是沒有保證的不借;三不借是不守信用的人不借。

雖然只是短短三句話,但卻很有道理。一個不熟悉的朋友,你連他人品到底怎樣都不知道,貿然借錢給他,很容易就會錯信他人;而且他難道沒有關係比較親近的親朋好友嗎,連關係近的都不借錢給他,又如何相信他會還錢給關係一般的自己呢?

沒有保證的不借並不代表著就是質疑別人的人品,只是有的時候人與人的關係,還是不要太過於自信;一份保證書,安了雙方的心,萬一後續牽扯出什麼矛盾來也更好解決。至於為什麼不借錢給不守信用的人,這大概不用解釋了吧?除非你喜歡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說完了「三不借」,我們再來說說這「三不踏」。這裡的路指的可不是我們外出行走的路,而是人生的道路,三不踏是關於人生道路選擇的道理。一不踏不熟悉的路,二不踏有危險的路,三不踏無人同行的路。

不熟悉的路指的是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也就是說人不要輕易跟風走上自己全然陌生的道路,那樣很容易會迷。有危險的路不僅是指會對自己造成危險,也是指會對別人造成危險,雖然說富貴險中求,但也有古話說「君子不立於圍牆之下」,一些違法亂紀之事千萬不要幹。無人同行很好理解,那就是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一定要注重人際關係,不要單打獨鬥。

「三不隨」是有關於送禮的問題。我國是禮儀之邦,十分注重人際交往,交往過程中送禮以表心意是必不可少的。但這禮有的能送,有的卻不能送,不能送的禮就是「三不隨」,分別為一不隨非請之禮;二不隨佔小便宜之禮;三不隨有去無回之禮。

非請之禮是說如果別人沒有主動邀請你上門,那麼舉辦一些宴會時,最好不要主動上趕著上去送禮,不僅會讓雙方尷尬,還有諂媚的嫌疑。至於那些動不動就要擺個什麼宴會的,這樣的宴會肯定規格不會很高,但去的人不送禮又不好意思,擺明就是想佔來賓的小便宜。

有去無回之禮最好解釋,那就是每次你給人家送禮,但人家並不給你送禮,或者你舉辦宴席,對方壓根不來;中國人講究一個禮尚往來,這樣的人就沒有交往的必要了。

相關焦點

  • 老祖宗告誡「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有道理嗎?
    農村有很多俗語,對於人為人處世,講解得很透徹,比如這一句「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 踏,禮有三不隨」。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為您逐一解讀。-01- 錢有三不借說到借錢,很多人都頭疼從心裡講,基本上所有人都不願意找人借錢,更不願意把錢借給別人。但是礙於面子和交情,很多人都陷入了為難。借錢這件事要是處理不好,可能就毀了交情,鬧出矛盾。老祖宗告誡我們,有三類人不能把錢借給他們。
  • 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
    而在相處過程中,古人們為我們總結出非常多的相處之道,這些道理流傳至今,不一定完全適合現在的生活,但是也有不少道理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解一句農村老一輩人總結出來的俗語,「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
    下面這段話自己覺得說得很在理,現在分享給大家「古話說得好: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往往有時候有所不為顯得更加困難。我們的老祖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他們通過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後人那是些事是不能做的,不然會吃虧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老祖宗留下的這句俗語:俗語: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老祖宗說的句句在理一、錢有三不借。
  • 農村俗語:「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哪三種禮不能隨?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關於選擇道路和處理人情世故時候,要明白的一句俗語,那就是:「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但是有三條不能踏的路尤為重要。首先是危險的路不要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不僅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任,更是給親人帶來擔憂與痛苦。古人云:「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 俗話說「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這究竟是啥意思?
    在如何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上,老祖宗留下了許多名言警句,比如一句「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就堪稱是一句經典。首先是「錢有三不借」。朋友親戚之間,難免會有周轉不開的時候,這個時候能幫肯定要幫一下,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們借錢的。下面說的這三種人,就不在我們出手幫助的行列中。
  • 老話說:「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走」,究竟啥意思?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會發現,有些禮隨了,沒有多大意義;有的錢借出去,要回來卻非常麻煩;有的人生之路選擇錯了,後悔莫及。由此,有人就總結出「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走」原則,提示人們不要送無謂的禮,不要借出去有麻煩的錢,有些人生之路千萬不能走。那麼,這些具體所指啥?究竟有啥意思?
  • 風水先生告誡:「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是哪三不呢?
    選擇道路和處理人情世故時候,要明白的一句俗語,那就是:「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人總會面臨這樣那樣的選擇,究竟哪一條道路才是正確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三條不能踏的路尤為重要。首先是危險的路不要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老祖宗說的句句在理!
    我們的老祖宗通過多年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俗語,以此來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能做的,比如我們常聽到的: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老祖宗留下的這些俗語~ 01 錢有三不借 借錢這個事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遇到過,這也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我們來看看都有那三不借。
  • 俗語:「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走」,其中的三指什麼
    今天我們要說的俗語就是:「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走」。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這到底指的是什麼。單從字面上來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有三種人的錢我們是不應該借的,給人送禮有三種情況我們是不應該隨禮的,而人生有三種路我們是千萬不能走的
  • 農村老話「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這是什麼意思?
    「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有三種錢不借:不能隨便把錢借給這三種人;第一種是,那些不按時還錢的人,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還你錢,甚至拖著不還。第二種,一個剛認識不久的朋友突然向你借錢。你們彼此還不太了解,不容易借錢不還。第三種,賭徒和其他類似的人都是有可能無力還錢;借錢給這些人之前要三思而後行啊。
  • 農村老話「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說的都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錢借出去以後要不回來,生氣上火且把原來不錯的關係還弄僵了的情況,除了後悔不該借錢以外,發誓再也不借給別人錢了。可一旦人家開口了,就又忘了前車之鑑。這樣的錯誤我是不止一次的犯過,而且每次都是被朋友騙,所以說上當受騙大多是關係親密的人,陌生人你一般不會借錢給人家。
  • 農村俗語: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懂了才不會吃虧
    在過去,雖然讀書的人不多,不能從書中學習到人生道理,但是人們會從老人口中聽到,或者是從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並且編成固定的話,這些就是俗語。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句非常有人生哲理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
  • 農村老話「禮有三不隨」,「三不」指什麼?有道理嗎?
    如何把握人情世故,「禮有三不隨」的農村老話,也許給我們已經指明了方向。為何如此說,還是從「三不」的意思說起。還別說,現在的人,特別是在農村,紅白事的那個「禮」(即人情份子錢),的確成了一項沉重的經濟負擔,還有「水漲船高」之勢。其實,有三種禮是可以不隨的,也就是農村老話「禮有三不隨」:沒有邀請的禮不隨。雖然有「紅事要請,白事不請自到」的說法,這僅僅是針對於前來幫忙的事說的,但也要分出個子醜寅卯來。
  • 農村有句老話「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說的啥呢?
    農村有句老話「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說的啥呢?大家好,我是我掌管著我的青春!從小生活在農村的話,耳邊總是聽到不少農村老人在樹底下乘涼時,會說的一些俗語。那麼,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俗語是,「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說的是什麼?有道理嗎?
  • 老人言:「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有道理嗎?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不少冷知識都蘊含了很多處世智慧,是我們祖祖輩輩在生活中給我們積累下的寶貴經驗,為的就是我們能夠少走一些彎路。那今天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句老俗語,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那這句話呢,就是老一輩人積累的生活經驗,來告誡子孫後代們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 古人常說: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能看懂這些的人都不會太差
    現在社會生活節奏比較快,人際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很多時候都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感嘆吧?其實,社交困難症的問題不光是現在人有,古人也有這個問題。所以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古人常說的「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這句話。這是古人長久以來總結出來的處世哲學,小夥伴們不妨拿來參考一下。
  • 俗語「借錢、隨禮、走路有三不」,雖簡單卻受用,生活中不妨留意
    俗語說「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 這些都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經歷。如何正確處理這些事情,是大家最需要了解的內容。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生活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一、錢有三不借這些人在向自己借錢的時候,就算是賴帳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相反如果將錢借給不熟悉的人,就很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因為不熟悉的人最容易坑人,所以千萬別把血汗錢借給他們。
  • 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中年人牢記並遵守,日子越過越順
    有時候別人問你借錢了,借了吧自己又要為此擔驚受怕,不借吧又容易得罪人,現在人情世故越來越多,有時候一個月的工資都用來隨禮了,甚至有時候還不夠。所以我們老祖宗就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就是"錢不借三,禮不隨三",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老祖宗總結了一句老話,弄懂少吃虧
    俗語說「錢有三不借、禮有三不隨、路有三不走」, 這些都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經歷。如何正確處理這些事情,是大家最需要了解的內容。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生活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一、錢有三不借「借錢」,是現實生活中經常能遇到的事情,因為在生活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買房、看病等事情,出現一時不湊手的情況。
  • 「禮不隨三家,錢不借三人」,不懂這些人情世故會吃虧
    在生活當中,「隨禮」、「借錢」想必大家平時或多或少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雖說「隨禮」、「借錢」是難以避免的人情往來,但是有些禮是可以不用隨的,有些人也是不能借錢的。民間有句老話說:「禮不隨三家,錢不借三人」,那到底說的是哪「三家」哪「三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