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總有那麼一些人,借著親戚的名義,總想佔你便宜,總想佔用的你東西,在他們這些人眼裡,覺得她們問你要的那些東西,於情於理你都應該給,這種無理的要求,真是讓人討厭,讓人生畏,在生活遇到這樣的親戚,就應該敬而遠之。
張玲也遇到這樣的人了,她也想敬而遠之,可是很不巧,這個人就是她的婆婆,這種關係再怎麼敬,也遠不了,反而在她提出這些無理的要求時,
你越敬她,她越得寸進尺。
01
張玲和劉春結婚六年,有一對雙胞胎,平時工作忙,兩個孩子斷奶沒多久,就全部交給張玲的父母幫忙帶著,轉眼間孩子們都上了小學,張玲和劉春又沒時間接送,所以兩個小孩都住在張玲母親那裡,張玲和劉春這也算偷得一閒,小日子過得是非常的幸福。
可幸福只屬於他們兩個人的,和劉春的家人一點關係也沒有,不提這個家人還好,一提這個家人張玲就來氣
,主要是因為婆婆想佔著自己的房給小叔當婚房事情,
這種不講理又霸道的行為在她婆婆身上多次上演。
剛結婚那年,仗著張玲家比劉春家好,
婆婆她們家不但一分彩禮沒有給,還主動跟張玲要求說,就讓她們家配輛婚車
,面對這樣無理的要求,張玲的父母起初是不同意這門親事,但是勸不住張玲,最後,他父母讓劉春當面保證結婚之後,不跟父母住在一起,這才同意了她們在一起。
02
剛結婚不久,婆婆就以劉春有了婚車,摩託車放著也不用為由,來她們這裡想把摩託車拿走,反正都是一家人,加上張玲和劉春住在城裡也不使用,張玲也想借這事做個順水人情,就答應送給了她們。
摩託車可不是一件小物品,那個是劉春讀研究生的時候,自己兼職買來的,花了不少錢,這讓得了甜頭的婆婆興奮不已,
在她心裡篤定了張玲就是一個和藹可欺的人,於是就有了後面的動作。
在兩個孩子出生那幾天,婆婆來看孫子,回去時,
還順帶拐走了張玲她們家的多餘的一臺洗衣機
,這讓正在月子中心養身體的張玲非常氣憤,她氣憤的不是婆婆拿走洗衣機,
而是婆婆這種老喜歡貪人家東西,佔人家便宜的行為。
善人被人欺,善馬被人騎,張玲已經見識了婆婆的本性,於是決定,以後再有這種事情時,不再忍讓,很多小事忽略不計,唯一的一件大事就是我們在上文提到的,婆婆想佔張玲名下的空房給小叔當婚房的事情。
03
說起張玲的這套空房啊,其實是她爸媽給她置辦的婚房,可後來跟劉春結婚時,劉春已經憑著自己的本事先買了一套,婚後兩人就一直住在劉春買的那套房裡,可婆婆看著劉春住在大城市裡,而自己的么兒還在縣城中,心裡很是不服氣,所以才想發揮她的「霸道真氣」
試圖從張玲她們這裡分一套房出去。
張玲還記得很清楚,那天是周末,婆婆和小叔來做客,張玲和劉春招待好她們之後,婆婆就主動提出了房子的事情,她的意思是,不動房子的所有權,只是想讓張玲暫借給她小叔當下婚房,等以後他們買到房子再搬出來,
這種有頭
沒尾的事情,一聽
就知道是
一種變相的佔有。
張玲和劉春又不傻,兩人都是正兒八經的碩士研究生,再加上婆婆之前的那些行為,張玲和劉春早就看透了婆婆心中的如意算盤,怎麼可能會愚蠢到,同意她們在自己的手底下颳走一套房子的道理。
再加上從小婆婆對劉春都是非打即罵
,
把所有的疼愛都給了小叔,
自從劉春上大學父親去世後,母親就沒有給過劉春一分錢,他之後上學的錢都是自己辛苦兼職掙來的,而同樣是讀大學,小叔卻可以衣食無憂,這一切就像根刺一樣,深深地扎在劉春的心裡,這次婆婆又來替本科畢業,在一家小公司做職員的小叔討房子住,更是讓劉春覺得很不舒服。
04
婆婆的話音剛落,張玲說:
「這房子雖然暫時不住,但是我們有其他的打算,不能借給小叔
」,劉春也在後面附和著「是的」,劉春反對婆婆並不覺得意外,讓她覺得意外的是張玲,她沒有想到之前柔柔弱弱不敢說話的兒媳,轉眼間卻成了一塊巨大的絆腳石,婆婆提高著分貝說:「
這房子,雖然是寫在你名下,但是你嫁進來了,多少你都應該聽我的指揮……」
張玲也提高著音量說:「
我的房子,怎麼有給小叔當婚房的道理,想結婚都是要自己買的,當初劉春結婚房子,也是他自己買的,您也沒有出過一分錢和一份力,他們都是你的兒子,你現在替小叔急什麼急,當然你急也可以,別把心思動到我頭上……」
房間裡的爭吵聲越來大,生怕影響到孩子,劉春就把孩子帶出去了,只有張玲在那裡跟婆婆吵,小叔在一旁,全程不說一句話。
他們吵了很久,最終以張玲的那句:「
休
想,打官司我都不會讓……
」而告終,臨走時,婆婆還信誓旦旦地說:
「打就打,我害怕你不成」,
可後來一直就沒有了動靜,可能她自知理虧,加上打官司她根本沒戲,這件事就樣不了了之了。
面對這樣蠻橫不講理的婆婆,真是讓人感覺到頭大,你真心為她著想,她卻當你傻,不敢講話,所以越讓著她,她越得寸進尺,一心只想貪自己的便宜,佔有自己的東西,給她喜歡的兒子,這樣的婆婆真的自私無比。
這種婆婆像極最近在熱播電視劇《安家》中的房似錦潘貴雨,一心只為她心裏面所向的那個孩子,把心中所有的苛刻都給她心中不喜愛的那個孩子,這種做法真是冷酷至極。
羅曼羅蘭曾言:「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希望母親在燃燒的時候,都能夠燒的均勻。
或許有時候,我們無法像天平那樣公證客觀,至少不要太過於偏心,要像宋小寶小品說的那個詞一樣,要稍微的「雨露均沾」,這樣所有的孩子才能夠健康的成行。
你今天有什麼要說的嗎?
文:作者 圖:網絡
若您覺得不錯,一定要在下方留言或點讚讓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