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遠嫁的女人十嫁九悔,那反過來推論「近嫁」就一定百分百幸福嗎?其實細想讓女人幸福或者不幸的不是嫁去遠處或近處,而是不再鮮活的愛情,麻木的丈夫以及無能為力的現實生活。
記得出嫁那天,我弟弟在我婚車開走的那一剎那,潑了一杯水,水杯裡放了松枝,水高高地劃出了一條拋物線,那一刻我成了「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
女兒養大了總要嫁人的,那嫁的是遠還是近這就說不好了,小時候我媽跟我說看女孩拿筷子時手離著筷子頭近還是遠,可以看出她以後嫁的婆家是近還是遠,那時候媽媽總要求我拿的往下點。
遠嫁或者近嫁會有怎樣的不同經歷呢?看看這三位「潑出去」的閨女如何說。
還沒結婚時,告訴媽媽我有男朋友了,他家是重慶的,我媽當時就愣了,看地圖重慶離我家1600多公裡,媽媽堅決反對,說,「你要是嫁過去,我就沒有你這個女兒了。」
胳膊哪裡擰得過大腿,最後如願嫁過去了,婚後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不久便生了小孩,孩子小,公婆老公都不讓我回娘家。
有了孩子每天的生活雞飛狗跳,老公也不似婚前那般體貼了,因為帶孩子一直沒工作,時間長了,婆婆會在背後說我吃白食,跟老公說這事,他總是維護婆婆,說,「老人家嘛,你多體諒點。」
因為遠嫁,我也沒有了朋友,一切社會關係都在娘家,嫁出來之後生活圈子越過越小。
有一次實在想家,自己琢磨著做媽媽經常給我做的菜盒子,實在不怎麼會做麵食,腦子裡漸漸回憶起小時候媽媽做菜盒子的樣子,忍不住就哭了,畢竟已經三四年沒回去過了。
我和老公是大學同學,我倆一個南方人一個北方人,後來結婚我跟著他來到了北方城市,雖然離娘家很遠,但是我很喜歡這裡。
婆婆公公都是老師,老公也考了教師,家裡兩套房子,大兒子爺爺奶奶帶著,我和老公帶女兒,平時休假他經常帶我們出去玩。
有一次我去學車,朋友跟我說,「學會了開車,以後兩口子吵架你可以開車離家出走」,我笑著說,「我不走,房子在我名下,要走也是他走。」
每到暑假寒假,我們都飛回我娘家,每年都回去常住,所以沒覺得遠嫁多麼傷感,相反距離產生美,我和爸媽每見一次面都有說不完的貼心話。
如果有錢有時間哪裡還有遠嫁的煩惱,就是這麼現實。當然你選的那個人很重要,如果重視你,星星月亮都會給你摘,更何況是回娘家這種最基本的要求。
都說遠嫁的女人最心酸,那嫁的近的就一定美滿嗎?我可能就是那個嫁的最近的,過得卻最不好的那個了。
我的婚姻很簡單,上完中專就和對街鄰居家二兒子結婚了,婆家娘家隔了一條馬路。我媽逢人便說,「還得把閨女放跟前啊,有啥事都能使喚使喚。」
起初我也覺得沒什麼,娘家有啥活,我和老公都跟著,想著我們多做一點,老人家就少辛苦一點,兩個哥哥都不在本市,回來的也少,能指望的就是我們了。
可是有一天我媽告訴我,她去村裡辦房產證了,想把老宅辦出兩個證,給我兩個哥哥,我聽完心裡特別不好受。
本不想計較什麼,可是哥哥們結婚那麼多年,每年回來的次數少之又少,家裡的事情都是我幫著張羅,要分房子辦房產本了,他們想的還是自己兒子。
我有時候會羨慕那些遠嫁的閨女,她們一年到頭回來一趟兩趟的,爹媽都站門口張望著等待著,走的時候也是戀戀不捨,而我這個嫁在門口的反倒不那麼招人疼了。
如果再有選擇,我一定不要嫁到家門口,我想去遠一點的城市,與父母保持一定的距離,估計這樣親情能顯得更珍貴。
結語:遠嫁不一定都心酸,近嫁不一定都享福,現代交通如此便利,距離根本就不是問題,再遠,一張飛機票就能解決。
出嫁後生活覺得心酸,肯定是愛情淡了,現實佔領高地了,想要幸福一定要看你選擇的人,當然你也要付出努力去經營,去維繫各方親人的關係,不要一味的去要求別人為自己改變什麼。在對自己不利的環境下適時轉變思維,變被動為主動,讓自己成為生活的主導,什麼「遠嫁」「近嫁」都有可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