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多彩的「家庭儀式」來增進家庭成員間的親密關係,可以這樣做

2020-08-28 兒童成長發展觀


每個家庭都應該有他們共同喜歡的活動,這些活動將成為他們生活中經常、可預測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些家庭成員會參加比較嚴肅的活動,比如社區活動或家庭宗教服務;有些則參加比較輕鬆的活動,比如釣魚、橋牌。

不管這些活動是什麼,都能幫助把家庭成員聯繫甚至凝聚在在一起。

下面的這些家庭儀式你也可以試一試:

重要的對話

1、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你家庭的頭等大事

無論多忙,也要留出時間和孩子聊一聊,一起討論1天和1周的活動,分享感受,真正傾聽彼此。

2、在孩子們開始嘗試並維護他們的獨立時,要尊重他們的隱私

他們可能會有一些問題和困難,但他們可能不想洩露給他們的兄弟姐妹甚至是你。

你應該和每個孩子進行1對1的對話,這時不需要其他孩子在旁邊聽。

如果你尊重他的保密意願,就可以在你們之間建立起信任關係。

3、有些家庭每周都會安排1次家庭會議

當每個人都在場時,家庭問題、關係、計劃和經歷都會被討論,從最小的到最大的,每個人都有機會被傾聽和參與。


娛樂文化活動

1、家庭娛樂是增強家庭凝聚力的重要途徑

2、運動(參與和觀眾)、遊戲、電影和公園散步是增強凝聚力和減輕壓力的好方法

3、文化活動也很有價值

參觀博物館、圖書館,觀看戲劇、音樂劇和音樂會,可以擴大家庭視野、加深對藝術的認識,培育家庭成員間彼此的共同話題。

購物

1、購物旅行可以為父母和孩子提供經常性的在一起的機會

無論你是在超市購物,還是買生日禮物,這些短途旅行都能給孩子們帶來樂趣和刺激。

2、讓你的孩子列個單子,在商店裡按圖索驥,把包搬到車上,回家後再把它們打開,是樂趣也是親子關係

給孩子一些選擇和分配一些有意義的責任可以幫助他建立自信。

讀書或朗誦

1、作為一個家庭,大聲地讀書和唱歌能增進親密感和對音樂/書籍的欣賞

父母應該了解孩子喜歡讀什麼故事,喜歡聽什麼音樂。

2、輪流朗讀,讓孩子們聽到你成長過程中喜歡的故事和歌曲,這是很有趣的

節日傳統

1、這些是另一個有趣的家庭活動的來源。

2、通過了解特定節日的歷史、意義和儀式,孩子們會對節日的準備和慶祝有更多的期待感、參與感和幸福感

鄰裡聚會

1、家與家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和增進友誼。

定期的舉辦家庭聚會(與你的孩子同齡的家庭),可以幫助孩子培育友誼的種子,幫助他創造社交和同伴關係的環境。

2、可以讓孩子在父母的身上學習與家庭外的人員打交道、協作、解決衝突等的方法和技巧


共同的精神追求

1、對許多家庭來說,宗教(或其他信仰)在提供道德傳統、價值觀、朋友和鄰居網絡(他們可以提供支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家庭成員可以一起參加此類服務。

2、不過,你不一定要經常去教堂、寺廟或其他禮拜場所,即使在家也可與孩子們分享道德價值觀,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歷史和家庭的延續性。

許多家庭在沒有組織化宗教的正式結構的情況下,也發展出了強大的精神生活。


小結:

1、&34;是幸福的港灣,更是孩子年幼時主要的成長場所,通過必要的&34;對育兒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2、所有的&34;要求每位家庭成員都要盡力參加,這是增進彼此了解和親密關係的良機。

3、父母們要善於策劃、組織這類儀式。


相關焦點

  • 家庭關係:如何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從「生活儀式感」開始改變
    每逢佳節一家人總是其樂融融,有著濃鬱的節日氛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儀式感」。「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它無處不在。儀式感並非繁瑣、耗費精力和金錢,它更多的是我們對生活的態度。然而,一個家庭想方設法養成這樣的習慣,並非朝夕可以擁有,而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培養。可以參考如下4種方法,進行培養家庭中的「生活儀式感」。
  • 家庭親子關係的「秘密武器」——「儀式感」
    一個成熟的家庭,是能夠用它獨特的方式,在家庭成員最絕望時向他/她伸出援手,一把將其從黑暗邊緣拉回來。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決心自殺。在自殺前,他給父親打了最後一個電話,想聽聽父母的聲音再上路。在電話中,他絕口不提自己的自殺計劃,只問父親在做什麼。
  • 先做獨立的自己,家庭關係更加親密
    這本書通過記錄兩位心理學大師為一個五口之家做家庭治療的過程,來揭示了家庭矛盾背後的秘密,告訴我們家庭成員都應該先做一個獨立的自己,才能讓家庭關係更加親密。在布萊斯家庭中,布萊斯先生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工作中,而布萊斯太太就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孩子身上,企圖控制孩子的人生,這樣就發生了子女叛逆的現象。
  • 為什麼現在家庭關係不如以前家庭成員關係緊密?
    小時候,家庭關係親密。大家一起勞動,一起吃飯,有什麼吃什麼,那種日子真快樂。家人之間的關係也很親。總是期待家庭聚會,孩子們一起快活,大人們一起喝酒。長大了,才過了二三十年,人們感覺家庭成員關係,越走越遠。一點兒也沒有了人情味。這是千千萬萬家庭都有的感覺。
  • 促進家庭和諧,改善親密關係,要避免4種錯誤做法
    家庭是人生的港灣,也是社會的細胞。中國人一向重視修身齊家,營造和睦溫馨的家庭氛圍。但是,家庭實際上也是矛盾重重的地方。如果家人之間任性使氣,頑固倔強而不反省,也會讓人傷痕累累。把家庭內部氛圍經營好,讓親密關係甜蜜和諧,也是有學問的。
  • 「家庭」新生家庭形式之一,婚姻生活,家庭成員關係處理
    每個男人都知道他可以隨意差遣他的太太做每一件事,卻不考了這樣做的目的。每個男人都知道,留在妻子眼睛上的舌吻能讓他們深深陶醉,只要在他的唇上給予熱情的親吻,就會讓她啞如牡蠣。  骨肉血親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關係,當其中之一發生不幸時,都會讓人有切膚之痛,但在這時,一定要抑制心間的悲傷,保持頭腦的冷靜,考慮應如何處理,若過於激動,非但無濟於事,還會使情況變得更紊亂。 《在家庭中共同成長》一書中有這樣的評論:「要想婚姻成功,不僅是要找對了對象,而且自己也要成為一個好的對象。」 「不要想按著你的意思,來改變你的伴侶。」
  • 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1婆媳關係婆媳關係導致的離婚率有多高不管現在還是將來婆媳問題在中國最重要的社會話題之一。離婚調查,在中國離婚家庭中,有近半數的夫妻離異,是由於婆媳關係造成的。這些都是婆媳關係沒有整處理好,婆媳矛盾而造成夫妻不合,家庭熱戰冷戰不斷,對家庭對雙方都造成巨大影響,生婚姻危機。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級的困擾?一般婆媳關係有了問題,很可能源於以下五個情況。
  • 情侶間可以做哪些增進感情的事?
    情侶間可以做哪些增進感情的事——@福爾摩晴給男朋友修眉毛,敷面膜,瞎化妝,扎辮子,男朋友給我買吃的,做吃的,買吃的,做吃的。——@倩小小兩個人在一起做著同一件小卻又美好的事情,比如一起做飯,忙碌一天後一起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一起旅行或是遊玩。——@攈鑋呆在一起什麼也不做,也不覺得尷尬和無聊。
  • 從八卦圖上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
    當然,這是一種具有象徵性的、理想的、標準性的家庭成員結構。《易》有八卦,如同家有八口。八卦的排列順序有兩種,一種是先天八卦,一種是後天八卦。先天八卦是空間八卦,後天八卦是時間八卦,先天八卦反映八卦的空間位置,後天八卦反映八卦的時間屬性。一家八口的成員關係分別從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上反映出來,各有意義。
  • 親密關係間的金錢觀
    近日杭州女子失蹤案多方關注,官方披露家庭糾紛原因,網友猜測多為房產分配問題,微博下一片「每日學習一個恐婚的小技巧」,雖是戲言,但親密關係間怎麼談錢才合適? 說到錢,聽的最多的是「談錢傷感情」,又有傳統文化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墨香銅臭」,「有錢能使鬼推磨」。受這這些文化薰陶下的大部分人,對金錢的態度是割裂的:一方面承認錢的重要性,一方面又羞於談錢。
  • 家庭親密關係的建立與維繫
    心理學家通過調查發現,健康的人際關係,通常擁有4到6段親密關係,少則會出現社會離棄感,多則影響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收益」。通常情況下,親密關係主要是指3種關係,伴侶(愛情)、友誼(友情)、家庭(親情)。因為各種原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失去獲得並維持親密關係的能力。
  • 每個家庭成員之間扮演著不同角色維護家庭系統的平衡
    家庭也有類似於個人需要的5大需求,他們是:1、價值感;2、安全感;3、成就感;4、親密感;5、迎接挑戰刺激的需要;6、精神上的寄託。這樣的父母做事情只關注自己是否是樂於滿足,不考慮其他因素,俗稱好面子。6、抑鬱型的父母,這樣的父母終日陷在自己的低迷的情緒中無法自拔,無想顧及孩子。7、工作狂型父母。這樣的父母沉迷於工作和金錢,讓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溫暖8、照顧家庭傷員的父母,這樣的父母只照顧受傷的那個,而忽視健康的孩子。9、孩子式的父母。
  • 儀式感,才是一個家庭的高配。只要願意,人人都可以有趣人生
    到底什麼是生活中的儀式感?那種即將破碎的家庭,都可以通過善用儀式感。將幾個月都不歸家的男人,給召喚回來,何況是我們這種幸福的家庭。幸福家庭,如果能夠適當的用一點儀式感,那又會怎麼樣呢?中秋家宴,你餐具、食品擺放造型,用上一個很漂亮餐墊,你會發現這個家宴有了儀式感,你可通過儀式去凝聚家族能量。再比方我們可以安排賞月環節。或是在月餅選擇、月餅擺放上,都可以呈現出儀式感。你還可多花一些心思,創造出一些,不一樣的中秋節來。你可以去外面,找一個可看到星星、月亮的民宿,在那裡度過一個中秋節。你也可以回到老家,和家鄉父母一起過一個中秋節。
  • 家庭裡的親密關係
    醫生在為女孩臉上傷口做鑑定傷情時寫道:用開水潑在臉上,再用冷水清洗,二次用開水潑,二次冷水潑……,反反覆覆重複了幾遍,形成了如今慘不忍睹的傷口。任何一位正常人都無法想像,這位母親對孩子有何大仇大恨,何至於此?嬰兒與這個世界的初次會面,就被動匹配了與自己一生相伴的父母,父母如何?家庭關係如何?好似一開始就是命中注定的。很多網友認可這一觀點:原生家庭關係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
  • 朋友、情人、夫妻、同事、知己、家庭成員、性伴侶、價值利用關係
    在這個社會裡,男人和女人,作為這個社會的一員,可以有很多種關係。最好的關係必須是:朋友、情人、夫妻、同事、知己、家庭成員、性伴侶、價值利用朋友關係:男女之間的朋友有很強的友誼,甚至比同性朋友之間的友誼還要強,並實現同性之間所不能做的一切朋友。
  • 想要一個幸福的家庭,需要定期開家庭會議
    夫妻之間的關係,夫妻與雙方父母的關係,夫妻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的建立和維繫都需要用心的溝通,家庭會議是一種有效溝通的方式。很多家庭缺少溝通,沒有溝通的意識,也不擅長去溝通。所以,要建立一個家庭會議的形式,定期的或針對性問題的討論,也要建立一個家群,分享彼此的生活,無論快樂與煩惱,增進家人的距離和感情。
  • 家庭成員在一個女人心中的地位,「雙11」購物車,一眼看出來
    我們聽說過很多的俗語,比如「娶了媳婦忘了娘」,「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是男人上輩子情人」等等,這些都是用來形容家庭成員之間關係親密感的變化的。那麼對於一個女人來說,老公,孩子,父母,公婆,乃至兄弟姐妹都是她免不了要操心和牽掛的,那麼你在這個女人或者妻子(女兒或媳婦)的心中佔多少比重呢?
  • 建設美好的家庭,是所有家庭成員的責任,為人父母的尤其要努力
    但是若家庭成員不能負擔起自己的責任,甚至逃避責任的話,勢必會讓關係失衡,使家庭變得不和諧。作為夫妻雙方,丈夫更多時候要承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但是也要尊重妻子,回到家中也應該幫妻子分擔一些家務。如果丈夫只會做"甩手掌柜",那麼妻子的內心就會產生埋怨,影響夫妻關係。
  • 你的勤勞,正在摧毀你的家庭關係
    她不做,理所應當;她做了,就是在幫我。身邊有很多人,他們善良勤勞,體諒家人,包攬家務就為了讓家人回家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以為憑藉這樣的付出,就能讓家庭關係如鋼鐵般堅硬。然而家人並沒因他們的付出感激涕零,更多的是習以為常。家庭並沒因他們的奉獻和睦愉快,更多的是各管各的。自己也沒因付出而收穫碩果喜悅,更多的是橫生怨念。
  • 「親密有間」可能是情侶間最好的關係
    我們通常用親密無間來形容情侶間的美好關係。我的就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我愛你如同愛自己,甚至超過愛自己。我們坦誠相待,沒有什麼秘密……似乎唯有這樣,才能證明愛的忠誠,所以你也要同樣待我,所以我們親密無間。這樣的關係有嗎?有。在熱戀初期,那是狂熱狀態下的完美主義,如夢般美好,也如夢般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