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2020-09-05 釋迦聖悟

修行是什麼,是不是一定要脫離生活跑到廟裡拜佛念經呢,是不是一定要專職打坐、閱讀經書呢?當生活出現了問題,我們總覺得是生活的問題打亂了我們的修行。

  其實修行與生活是一體的,修行的目的正是為了解決人生的實際問題,離開了生活談修行,不過是在逃避問題……

修行,總會讓人想到偏安一隅的山林隱士,幕天席地、禪坐、行腳,苦苦思考宇宙中生的意義。然而修行的定義絕非如此狹隘,在生活中修行,不知要比那些「躲起來」獨善其身的人勇敢多少倍,平衡工作與家庭、壓力與健康、與欲望、無常與情緒苦樂……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尋求平衡,反而更能讓我們看清生活如實的本貌。

  簡而言之,只要你專注當下,煮飯、洗碗、做家務,也是一種修行。

所以,只要如實、認真、帶著覺察去生活,試著時時刻刻檢查自我,丟棄自己的傲慢、貪求、期待與恐懼,以一顆清淨之心,看到生命的不同次第,你我都會成為生活中的大師。

  當修行從實際問題入手,每一個問題是道場。

  修行必須從實際問題入手,不能空談玄談。空談玄談沒有任何意義。道理你能說出一大堆,但遇事你仍然苦仍然惱,修行有什麼用呢?修行必須在生活中具體煩惱或痛苦的事實中進行。

  不要把修行變成一種逃避現實生活或煩惱的藉口。修行不是一種逃跑的方式;修道不是修開一條逃跑的道兒。修行更不能成為一種心靈的娛樂。

當然,這一切你可以反對、反對——堅持你自己的,但結果苦的還是你自己。當修行從實際問題入手,每一個實際問題都是入口。

  每一個問題是道場,每一件煩惱的事是道場,每一次情緒的旋風是道場,每一次恐懼的到來是道場,每一個念頭是道場。

  真正的道場不是寺廟、不是禪堂、不是山林、不是修行者聚集的地方——真實的道場就是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眼前的存在、每一個念頭。

如果你婚姻有問題,有問題的婚姻就是你的道場;如果你和老公的關係有問題,和老公的關係就是道場;如果你和同事發生矛盾,這與同事的矛盾是道場;如果你陷入生活的無聊,這無聊是道場;如果你出現了錢的問題,錢就是道場。

  如果畏懼生死,生死問題就是你的道場。道場在你每一個受難處,道場在你每一個受卡和被卡處。修行必須從那裡進行。

  不要移過婚姻的問題、老公的問題、同事的問題、無聊的問題、錢的問題、生死問題——而跑到寺廟、禪堂、山林或修行者多的地方,去玄談道去,去冥想佛或菩薩去,去念阿彌陀佛或大悲咒去。那沒用,你的道場選錯了——你在外道修行。哪裡有問題,就應該在哪裡修,修通那個問題。

  在寺廟、在禪堂、大山林、在修行者多的地方心情好、沒問題,那有什麼用?

  修行也不是為了向他人顯示你的自我,「看我修得多好?」修行是向你自己的生活顯示,「看,這個問題難不住我」,「它不是問題」、「什麼也不能帶給我問題或煩惱」、「存在只能給我喜悅」。

修行,為了遇見你自己。

相關焦點

  • 修行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為了遇見自己
    修行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為了遇見自己。你以什麼樣的目光看世界,世界就以什麼樣的目光看待你。世間有許多事,往往是因為自己的心態而改變的。只要改變一下自己,便會有很多快樂。當無法改變環境時,不妨改變一下自己,也許會擁有另一番風景。 求萬世之榮,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怒。凡事都留個餘地,因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免有錯處,可以原諒的地方,就要原諒。
  • 佛說:真正的修行是遇見自己
    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的工作環境就是你的道場,你的壇城。  修行是什麼,是不是一定要脫離生活跑到廟裡拜佛念經呢?是不是一定要專職打坐、閱讀靈修書呢?  當生活出現了問題,我們總感覺是生活的問題打亂了我們的修行。
  • 《遇見未知的自己》|迎難而上,向內修行
    進入的第二段婚姻,是豪宅豪車,還有一男一女這倆孩子,在丈夫事業正好時,她患病了,有關心裡病了,於是在02年開始了內心修行之旅。一個人內心修行會如何,讓我們一起來見證改變後的自己吧!《遇見未知的自己》張德芬著01造物主創造了世界,你創造了自己,請不要迷失了自己‍
  • 人生是一場修行,認識自己主宰自己,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每天只要閒下來,就有一股看不見的力量把自己往深淵裡拉扯。我同朋友抱怨,同陌生人訴說,都無法讓自己平靜下來。朋友說,你最終還是只能靠自己走出來,便推薦我看心理學相關的書,其中就包括張德芬的這本《遇見未知的自己》。
  • ...一起讀好書(十二) ——讀《都市身心靈修行課 遇見未知的自己...
    書香法院|一起讀好書(十二) ——讀《都市身心靈修行課 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2020-10-27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遇見未知的自己》:所有的經歷都是為了成就自己
    進入的第二段婚姻,是豪宅豪車,還有一男一女這倆孩子,在丈夫事業正好時,她患病了,有關心裡病了,於是在02年開始了內心修行之旅。一個人內心修行會如何,讓我們一起來見證改變後的自己吧!《遇見未知的自己》張德芬著01造物主創造了世界,你創造了自己,請不要迷失了自己小時候會有大人問還是小小的自己
  • 悅納自己,是終生的修行
    我們畢其一生的修行,無非是接納與完善自己。一輩子都要和別人比較,是人生悲劇的源頭。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習慣盯著自己的缺點不放、折磨自己、評判自己、忽略自己。你都不愛自己,又怎麼指望其他人來愛你?生活中,我們學習了太多如何與人相處的教條,卻忘記了最為根本的一點,即如何與自己相處。
  • 朗誦:悅納自己,是終生的修行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習慣盯著自己的缺點不放、折磨自己、評判自己、忽略自己。你都不愛自己,又怎麼指望其他人來愛你?身體是你暫時的棲身之地,是美妙的家園,我們是不是需要照料和愛護自己的家園呢?親愛的自己,全世界只有一個你,就算沒有人懂得欣賞,你也要好好愛自己。
  • 修行的女人VS不修行的女人,其實,你可以更好
    修行的女人遇見過一個女人,那時正值北京新冠疫情的高峰期,她住在我所租的房子的對面。或許這就是真實的生活,酸甜苦辣鹹,每個人都是被命運咬了一口的蘋果,重點是如何通過後天的努力在生活中不斷修正自己,讓自己可以收穫更幸福的人生,這應該就是修行的重要意義。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身體、語言、行為、心念的偏差之處,無論通過任何方法,只要能達到這個最終目的,都是修行。
  • 人生是一場獨自的修行
    漸漸成長後,你會發現,你與家人是漸行漸遠的過程。當你遠離家鄉,你就遠離了爸媽的庇護,自己獨自一人對自己負責、自己要承擔起自己以後的道路。步入工作,你會發現,你和同事間的關係只限於工作,你想突破這個局面將關係再升華一步,但很難。工作上的利益、每個人的興趣愛好,都會決定於你們的關係是否能走的有多遠。
  • 修行人生,你有自己的節奏嗎?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規劃好的,我們的人生還是要自己規劃,我們不必羨慕別人也不必嫌棄自己;每個人的人生節奏不一樣;走好自己的路,才是人生修行的關鍵所在。後來有次我問他,你後悔嗎?他說:「如果當時我能夠繼續讀大學,繼續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我可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我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可是現實就是這樣,我的家庭需要我,我不能為了夢想失去生活」。聽他說完這些話,我陷入了沉默;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回味他說的話,我想人生真的是上天規劃好的嗎?人生真的是要按著定義去生活嗎?
  • 離婚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對方
    我們是學佛修行人,在這個過程中,儘量要寬容、容納,不傷害對方。你盡心盡力了,緣分到了,只能隨緣。面對婚姻,有的人想結不敢結,有的人想離不敢離,心裡很痛苦,這也是自己放不下。有修行了才能解決問題,沒有修行怎麼也無法改變命運。不是說學佛人堅決不能離婚,也不是學佛人必須要離婚。你特意離婚是錯誤的,你執著不離婚也是錯誤的。任何事情都要看緣分,該離離,該過過,順其自然。
  • 寫作,就是修行!
    寫作,能讓你站在一個無極的高度,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具體的概括,詳細的審視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理清思想上的困惑,解決心靈上的煩惱,理智地處理工作、生活中的糾紛。寫作,是自我沉澱的過程。寫作,是最好的修行。
  • 改變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馬達姐是一名70後斜槓中年,一直踐行終身學習成長的理念,踐行女性要經濟獨立、思想獨立、情感獨立、家庭和事業並行的態度,活出真實的自己,幸福他人,舒服自己。在四年前的我,也會各種焦慮,被親密關係,和外界的刺激影響自己的情緒,可人生每一段經歷,每一個給我們出的難題,一定是上天派來成就和考驗自己的最好動力!用積極的思維面對,最後遇見了不一樣的天地,不一樣的自己。
  • 如何遇見更好的自己
    體驗式學習,特別適合處理人生中的重要事物,幫助我們觸碰深值於內在的情緒和價值觀、修行煎熬的人生課題,實現心靈成長,完成從青銅到王者的蛻變。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場體驗,只是這場體驗時間稍長、真實程度稍強了一些罷了。警惕人生中的喜悅,因為有時候喜悅是一種毒藥,它迷失了你此行的目的,變得自以為是了。
  • 人生是一場修行,修行的奧義就是修行在我,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思考過,會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比如說是為了經歷,是為了體驗,是為了修行,是為了報恩,是為了索帳,是為了來了結自己前世還未曾了結的恩怨,完成前世還未能完成的心願……總之會有各種各樣的的思考和答案,可要我說人生其實就是為了修行而來,而修行的奧義就是修行在我,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 修行是為了誰?
    修行二字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但是很多人不理解真正的修行是什麼,不明白人為什麼修行,其實修行含義非常深奧,因為修行人都是有著本質的慈悲根性,為了所有大眾而修行的。雖然在修行上會出現很多不同的人群,哪怕是學者,樂於助人奉獻愛心的人,他們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那些深山的修行人,拋棄家業,丟棄享樂,一輩子苦苦的修行的人,他們為了什麼?其實很多人不明白,他們一心裝著大眾,很希望能得到大智慧,真正做到利益國家利益眾生的事情。因為社會必然需要道性,道性實際就是智慧性,不管是哪一行業,總是要有人去做,證悟真理也是要有人去實踐。
  • 修行就是愛上你自己
    唯一可以讓你幸福,讓你得道的,只有一條路,就是「愛上你自己」。唯有你從心靈深處承認、接納、愛上你自己,你的生命才正式開始,才邁開旅程。這之前,你只是原地在打轉,你只是在尋找那個你丟失的生命,你找不到自己,因為你已被所有其他的概念所覆蓋,所犧牲,所淹沒!
  • 面對大眾對修行的偏見,如果你很苦惱,你正好走向修行正道!
    現在世間人對修行人的看法都有誤區,以為修道念經吃素的人是要出家的,你跟家人講明白了,他們也許就能改變對你修行的看法,他們不懂得修行的意義,你也要趁此機會跟他們講一講修行給我們自己帶來哪些好處,比如身體越來越健康啊,心情越來越好啊,生活狀況有好的改觀等等,對不信道教的要講一些使他們歡喜,能夠接受的道理。你要體諒家人的苦衷,他們反對你修行也是出於世俗的看法,站在他們角度看也是關心愛護你。
  • 戀愛悟道-遇見你是我最美的樣子
    當我們在歲月中驀然回首,不會因為平庸的青春而悔恨,也不會因為虧欠真心愛你的人而愧疚,更不會因為缺乏勇氣的錯過而遺憾。當我們在歲月地蹂躪下變得麻木時:我們可以這樣對自己說:我的生命曾經也炙熱過,有一個人雖然已經消失,但他照亮了我的整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