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膠》:造成婆媳問題的3大根源,你中了哪一點

2020-09-05 阿野先森

我很喜歡看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因為貼近生活,讓人有共鳴,比如《雙面膠》。《雙面膠》是我刷了很多遍的電視劇,它不僅現實,而且有借鑑意義。


生活中,我們經常說的婆媳問題,在劇中就得到很好的展示。作為還未成婚的女子,我覺得這部劇簡直就是婚前必看的教育片,意義深遠。

婆媳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千古難題,不管你是高幹子弟,還是尋常人家,你都會面臨它。

為何婆媳難題難於解決,這得從造成婆媳問題的3大根源說起:

1、價值觀的碰撞

婆媳問題的矛盾之一就是價值觀的不同,比如消費問題。

老一輩的人,他們過慣了苦日子,在生活上崇尚節儉。衣服爛了,捨不得扔掉,留著當抹布。洗衣服的水,捨不得倒掉,拿來澆花,擦地,擦灶臺。


衣服一年四季就那麼幾件,平時吃飯,肉都捨不得多吃。你告訴她,現在生活好了,不必那麼節儉,她說你不懂過日子。

她們不僅這樣要求自己,也這樣要求別人。

「平時大手大腳,等需要錢的時候,你就知道了。」在消費觀念上,老人喜歡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年輕人就不同了,他們不喜歡存錢,他們喜歡活在當下。「明天的日子明天想,今天的福今天享。」

兩代人觀念不同,同住一個屋簷,摩擦自然在所難免。在《雙面膠》裡,麗娟因為買了一個昂貴的面霜,被婆婆看到,婆婆就斥責她浪費。平時麗娟多吃幾口肉,婆婆也有意見,「吃那麼多肉,照這種吃法,那得花多少飯錢。」

老人節儉不是錯,錯就錯在,她們喜歡用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別人,並對對方的生活指手畫腳。

2、邊界感的缺乏

婆媳問題之二,婆婆對媳婦管得太寬。不管是對兒子,還是對媳婦,小到每天什麼時候起床,大到什麼時候生孩子,存款裡有多少積蓄,她都想管一管。


你若是抗議,她就說,我是過來人。似乎是,因為她是過來人,聽她的就足夠正確。

兒子畢竟是兒子,即使被管,心裡挺多不滿兩下,發幾句牢騷就過去了。兒媳就不樂意了,畢竟她不是你的女兒。

在《雙面膠》裡,麗娟因為浪費被婆婆斥責,「不懂為以後做打算,以後有了孩子如何是好。」

麗娟反駁,有錢了再要孩子,不能為了要孩子,現在就苦了自己。

公公婆婆聽後,火了,大罵麗娟自私自利,只顧自己,沒有社會責任感,不懂為家族著想。把麗娟說得像個十惡不赦的罪人。

公公婆婆急著抱孫子,可以理解,但是年輕人有自己的打算,你可以詢問,但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好像下一代活得著的目的,是為了完成你的私慾。如此這般,怎麼會沒有矛盾呢。

3、矛盾的欲望

papi醬說,婆婆永遠是婆婆,媽永遠是媽,千萬不要把婆婆當媽。什麼意思,把婆婆當媽,意味著,你會隨意對她發脾氣,跟她說話,沒大沒小,就像你跟你媽的相處模式。


你媽養了你,你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哪怕你做得不對,她都可以無限包容你。可是婆婆就不是了,她是半路和你成為親人的人,她不可能像你媽那樣對你。所以,一旦你把她當媽,那麼,矛盾就會接連產生,並且不斷滑向萬劫不復的境地。

在《雙面膠》裡,麗娟的婆婆就有這樣的心裡,但她又不是自始至終把麗娟當女兒,而是,需要的時候,才把她女兒。

劇中有個情節,亞平的姐夫私下裡和幾同事融資搞自己的廠,姐夫資金不夠,於是慫恿老婆讓弟弟參股,亞平沒錢,又唆使麗娟跟自己的老媽借錢,還承諾到時候大家一起分紅。麗娟當然不樂意,在她看來,親人是親人,不能把所有東西混在一起來談,到時候,要是出了問題,既傷感情又傷了和氣。

亞平很快把老婆的意思傳達給姐姐,姐姐傳達給老媽,老媽知道麗娟的態度後,特別生氣。覺得她太計較,一家人,還分你的我的,特別沒有人情味。反正最後,在各種外力的作用下,麗娟還是回家跟老媽借了錢。

婆婆很奇怪,需要麗娟的時候,就拿一家人說事。涉及到利益方面,就把麗娟甩得遠遠的。


公公生病住院,因為之前投資的事情,他們已經沒了積蓄,所以麗娟建議婆婆把老家的房子賣了,給公公湊醫藥費,以後搬來和他們一起住。婆婆聽後強烈反對,不但不同意,還罵麗娟心眼多,賣了房子,以後她住哪兒。

最後,折騰來折騰去,明明是公公住院,結果又是麗娟回家給老媽借錢。不過,雖然麗娟一直在幫亞平家,最後也沒有落得好下場。

在原著裡,麗娟還被亞平打死了,活活打死。因為麗娟冒犯了他媽,亞平是個「孝子」,他當然不允許麗娟罵他媽。

好好的一段婚姻,因為婆婆的到來,最終灰飛煙滅。

婆媳問題向來無解,如果說一定要有,那麼只有一條,分開住。天高皇帝遠,互不幹涉,你不必改變你的習慣來適應我,我也不必改變我的價值觀迎合你。你過你的,我過我的,必要的時候,走動走動,相互問候,到此為止,退一步,生疏,進一步,越界。

給各自空間,尊重彼此的不同,這大概是我能想到的,解決婆媳矛盾最好的辦法了。

相關焦點

  • 婆媳題材電視劇《雙面膠》,完美詮釋了,婆媳矛盾的根源是什麼
    《雙面膠》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部電視劇,個人認為拍得很真實。《雙面膠》之前,幾乎沒有一部電視劇專注於婆媳矛盾,《雙面膠》之後,漸漸有了《婆婆來了》等作品。電視劇《雙面膠》的結局是,麗娟與亞平算是和好了,婆婆去世了,他們一家三口重新生活在一起。
  • 中國家庭最可怕的「戰火」,是讓伴侶做痛苦的「雙面膠」
    劉洋是個鳳凰男,更是個媽寶男,他感恩母親把自己培養大,所以對母親的所有行為,他都是縱容的。妻子和母親之間,他選擇了母親。因此造成的狀況是,婆媳不睦,夫妻關係陷入危機,丈夫的不作為,讓妻子失去安全感,整個家庭變得一地雞毛。
  • 我變成一條「雙面膠」後,婆媳關係越來越融洽了
    而我媽作為回報給剛出生的寶寶包了一個大紅包,還買了許多的衣服,我老婆也是開心的不行,每次給寶寶換衣服時嘴裡還念念不忘的對著寶寶說:「來,快穿上奶奶給你買的新衣裳。」禮物也不需要每次都那麼貴重,重要的是一片心意。引導她們互相換位思考。很多的婆媳矛盾之所以愈演愈烈,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想問題,雙方都覺得自己有理,不願意去妥協。
  • 婚姻的「雙面膠」:婆媳的矛盾,都是從夾菜開始
    其實,這時只要夾菜給妻子就行,就能避免婆媳關係有了矛盾,女人也就沒有這方面的心理旮瘩。只是很多男人覺得沒有什麼,不了了之或反過來批判女人,卻不知這點小事就能讓婆媳關係開始出現裂縫,然後慢慢變大。其實,父母疼愛子女是人之常情,但老公反而責怪妻子,是心寒的開始。
  • 雙面膠:不用再罵婆婆了,婚姻的悲劇娘家難辭其咎
    導語:當年《雙面膠》熱播,電視劇的主旋律是探討婆婆媳婦和婚姻生活的真諦。都說女人在婚姻生活裡強勢,作品中都在烘託婆婆和媳婦如何針尖對麥芒,如何無法好好相處,唯獨忽視了那個讓她們建立起來關係的「男人」。沒有了男人的存在,婆媳關係將戛然而止。
  • 重看《雙面膠》:婆媳之戰的那些名場面,暴露了更深層的人性
    不過這兩年各大短視頻平臺蜂湧而現,對我這種人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節省追劇的時間成本。特別是N年前看過的一些特別喜歡的經典片子,像《金婚》《蝸居》《甄嬛傳》之類的,短視頻剪輯裡就能用最少的時間成本高效回看濃縮劇情和經典橋段。最近我就高效率地重看了《雙面膠》。《雙面膠》首播是2007年。彼時,我們這代人大多尚處在將婚未婚的階段。
  • 雙面膠:當成為媳婦之後,對自己好一點,因為你會喪失自己
    雙面膠》是一部2007年播放的電視劇,但是到如今熱度仍然不斷,不單單是因為它是有真實事件改編,更是因為其中對婆媳關係的講述讓數以萬計的媳婦感同身受。這部片子真實揭開了無數媳婦在婚姻裡和婆婆不敢說的辛酸。
  • 再看《雙面膠》,原來好的婆媳關係背後都有一個高情商的丈夫
    婆媳關係是指在一家中婆婆和媳婦的關係。婆媳關係一般都比較容易失調,常常在相處中發生很多問題。 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很複雜。隨著時代發展,受各種外來思潮衝擊和年齡代溝影響,婆媳之間的矛盾也在隨之而升級。那麼於男人來說,是個很有挑戰性的課題。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經」。
  • 重溫《雙面膠》:胡麗鵑之所以會被婆婆欺負,是因為她「不值錢」
    情感劇評一說到婚姻裡最難處理的關係是什麼,婆媳關係絕對榜上有名在婚姻裡,婆媳出現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婆婆和兒媳婦是兩代人,存在著代溝,存在著三觀上的差異,意見不合是難免的事情。婆媳矛盾出現後,女人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算到拎不清的丈夫和不講理的婆婆身上,也需要反思一下自身問題,比如,你在結婚前到底有沒有做什麼掉價的事情,讓婆家看不起你?
  • 《雙面膠》不願意與公婆住,是不孝順的表現嗎
    最近我在追一部電視劇《雙面膠》 難道都是婆婆的問題,也難道都是媳婦的問題,其實一個巴掌拍不響,總是都有問題的。但是年輕人大手大腳慣了,喜歡什麼,就想買什麼,從來沒有考慮過以後該怎麼辦,過今天不想明天的事。消費觀念與消費理念不同,怎麼不會有矛盾問題產生了? 年輕人喜歡漂亮,看到漂亮的衣服就想買。年輕人覺得,年輕的時候不穿漂亮點,等到老了再去打扮嗎?
  • 男人在婆媳關係裡究竟有多委屈,這些一點就炸的話你說過嗎?
    雖然因為「誰坐副駕駛」這樣的理由就退了婚讓人哭笑不得,但現實生活中許多女生確實很在意在男生心裡的地位。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網上總有那麼多像「我和你媽掉河裡先救誰」這樣無釐頭的問題了。2、我媽沒那意思,是你想多了。3、我媽把我養大不容易,你體諒一下能怎樣?4、那是我媽,我能怎麼辦???5、我媽再怎麼不是,你也不能.
  • 嫁人不嫁鳳凰男,《雙面膠》播出14年後,原型的結局仍讓人難釋懷
    最近刷了一部老劇《門第》,這部劇是少有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名字即主旨,故事講述的一對家庭條件相差非常大的男女,在婚姻的漩渦中苦苦的掙扎。婚姻從古至今都講究個門當戶對,男和女經濟懸殊也要面臨很多的問題。門第到底是不是一種成見呢?還真的不一定,比起經濟懸殊相差太大的情況,最可怕的就是那種大家都是普通家庭,但是普通家庭中兩個家庭條件有差異的情況。
  • 重溫《雙面膠》,我終於明白女人倒貼嫁人的做法有多麼不值得了
    對這些男人而言,不要彩禮、心甘情願倒貼的女孩子才是他們的擇偶目標,而這種女孩子也的確存在,比如,電視劇《雙面膠》的女主角胡麗鵑就是這樣的女孩。在看《雙面膠無論從家世上看,還是從自身實力上看,胡麗鵑都要比丈夫李亞平強,李亞平及其母親哪來的底氣欺負胡麗鵑,甚至做出了傷害她的事情?重溫《雙面膠》,我終於明白胡麗鵑被欺負的原因了。她性格過於柔弱,不懂得發脾氣,一次又一次放鬆自己的底線,縱容李亞平扶貧的行為,讓李亞平一家覺得她是軟柿子。
  • 10年後重溫《雙面膠》:原來麗娟不需要換老公,需要換個爹
    在他們看來,生活中爭吵是常態。不開心要吵架,難過要吵架,總之什麼都用吵架來解決。父母不孝順老一輩,往往他們晚年過的也不幸福。仁義孝道這種東西不是說說就可的,也不是讀幾天書就能養成的。大把的高材生對父母不管不問,究其原因還不是看慣了父母的不孝,反過來他們只是有樣學樣。
  • 雙面膠中親家首次見面,一頓飯刀光劍影吃出人生百態
    《雙面膠》中自從麗娟父母踏進亞平家門,四位親家一碰頭,就進入了戰爭狀態,一場鴻門宴拉開了序幕……宛若高手過招,兩位女俠目露寒光,唇槍舌劍,字字言辭犀利,句句語帶鋒芒,卯足了勁要把對方拿下。麗娟媽認準了亞平媽要把女兒當丫鬟使喚,是有備而去,想一鼓作氣,趁此機會給對方一個下馬威,讓他們不敢欺負女兒。
  • 婆媳類電視劇推薦,學學婆媳的相處之道
    2、《雙面膠》《雙面膠》是根據著名女作家六六有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海清、塗松巖、潘虹、李明啟等聯袂出演。該劇講述的是上海姑娘麗鵑嫁給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的東北小夥子亞平,婆婆傳統思想嚴重,與麗鵑現代的生活方式完全衝突,婆媳之間的矛盾與日俱增,摩擦不斷升級。
  • 《雙面膠》:男人的態度,決定了家庭的幸福
    十幾年前的電視劇《雙面膠》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在這部劇中,婆媳矛盾,親家大戰,家庭暴力,經濟、孩子等等,把婚姻裡會出現的一切問題,都呈現在了我們面前。「單位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自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 《雙面膠》有一種被父母寵「廢」了的女兒叫李亞平的姐姐
    民間有句諺語叫:大姑子大似婆,細姑子一面鑼。意思就是大姑子喜愛管娘家的閒事,就像婆婆那樣處處管著弟媳,教訓弟媳兒;小姑子則更容易挑起事端來為難嫂子。因此,老祖宗用這句諺語來寓意一個家中媳婦常常會受到大小姑子的欺負。事實也的確如此,自古以來,世上所有的關係除了婆媳關係是一個千年難解的難題外,其次就是姑嫂關係。
  • 婆媳問題中,男人越對妻子說這些話,越傷妻子的心
    最近《雙面膠》又火了,婆媳問題被很多人拿出來翻拍,大家都罵婆婆如何自私可惡。其中有個片段是婆婆看兒媳麗娟大口吃肉,擔心兒子沒肉吃,心裡不高興,提醒麗娟少吃肉,說肉鹹應該多吃點飯。還陰陽怪氣地對給她夾肉的兒子說,媽媽嘴不饞,我少吃一塊肉,我兒子就多吃一塊。
  • 中國式婆媳關係為何這麼複雜,一部電視劇或許可以給你答案
    中國式婆媳關係為何這麼複雜,一部電視劇或許可以給你答案嗨,大家好,我是嚴格,在談這個話題之前,小編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哪一年我給忘了,但發生的時間是在教師節,家在上海的某女士給自己在復旦教書的丈夫送上了一份教師節的特殊禮物,她在網上發表了一份長達8000字的控訴書,控訴自己的丈夫搞婚外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