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膠中親家首次見面,一頓飯刀光劍影吃出人生百態

2021-01-17 竹下聞琴

民以食為天,向來講人情的國人,飯桌向來是交際的最佳場所,沒有什麼是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如果真的吃不到一塊,那就真的是過不到一起。

《雙面膠》中自從麗娟父母踏進亞平家門,四位親家一碰頭,就進入了戰爭狀態,一場鴻門宴拉開了序幕……

宛若高手過招,兩位女俠目露寒光,唇槍舌劍,字字言辭犀利,句句語帶鋒芒,卯足了勁要把對方拿下。

麗娟媽認準了亞平媽要把女兒當丫鬟使喚,是有備而去,想一鼓作氣,趁此機會給對方一個下馬威,讓他們不敢欺負女兒。

亞平媽也不是吃素的,很瞧不上這位好好飯菜不吃,要吃什麼水果餐的麗娟媽那幅上海娘們的病嬌模樣。

雙方就小兩口家務活該誰幹這個重大問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誰也說服不了誰,翻了無數個白眼,發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冷笑……

麗娟爸和亞平爸又為喝酒較上了勁,都想通過比酒量把對方一舉板倒,最終甜潤溫和的上海黃酒不敵勁爆猛烈的東北燒刀子,亞平爸大醉而歸。

兩位親家初次見面,就鬧了個不歡而散。互相看不慣,飯桌前飯桌後各種嫌棄吐嘈……

麗鵑:「媽,不要講話,多吃點菜。」

麗鵑媽:「這滿臺子大蒜味,我吃得下去呀 !」

「這僵白菜一塊錢一斤,你家過的日子也蠻苦的喲 ……

「這到底是紅燒肉還是炒肉丁 ?」

「你看看她呀,身上穿的那衣服,比我去年華東水災捐出的還要破 ……」

亞平爸:「你說這家人,拿點東西拿點好的呀,兩瓶馬尿,幾個爛香蕉 。」

亞平媽:「一共兩個半香蕉都讓她一人吃了,我看是那皮不能吃,皮要能吃,她也吃不下呀

。」

亞平爸:「吃相也不好,筷子滿天飛,好像八輩子沒吃過飯似的 。」

亞平媽:「你看她媽那臉上那粉擦了有半斤,擦的像個白耗子似的 ,都多大歲數啦,還當自己18呀,打扮的像個妖精似的。」

亞平爸:「都老梆子了 」

《雙面膠》中的四位親家,兩位上海人,兩位東北人,地域的差異,觀念的不同使他們一開始就互相看不慣,一見面就掐上了。

吃了一頓飯的功夫,各種挑刺,冷嘲熱諷,唇槍舌劍,左右看不入眼,指手畫腳,胡亂幹涉,親家之間缺乏起碼的尊重和寬容,不是把對方看成親家,而是看成了敵人,讓小夫妻倆左右為難。

在飲食上他們有很大的差異,亞平媽是東北人的豪放,大碗大碟,麗鵑媽吃飯要吃水果餐,是上海小女人的精緻。

不同地域的飲食習慣,這本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可是麗鵑媽嫌棄亞平媽寒酸,亞平媽又嫌棄麗鵑媽矯情,她們互相嘲諷,互相貶低,毫不相讓。

親家不親,自說自話,以己度人,沒有起碼的寬容、尊重和理解,不能正確對待親家之間的關係。

在對待兒女上,一心為兒女考慮的他們都想著不能讓自己的兒女吃虧,卻不知用力過猛,兩敗俱傷,到頭來誰也沒沾著便宜。

雙方父母的關係勢必影響到兒女,讓他們無所適從,左右為難,雖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但兒女的家事雙方父母還是少幹涉及為妙,否則是得不償失,事與願違。

他們無疑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他們的這種愛太過自私狹隘,完全不顧及媳婦和女婿的想法,又似乎忘記了兒女是已經成家立業的獨立個體,這種嚴重護犢子思想貌似為自己的孩子著想,卻讓小夫妻倆矛盾叢生,分崩離析,是婚姻中的大忌。

相關焦點

  • 中國家庭最可怕的「戰火」,是讓伴侶做痛苦的「雙面膠」
    無論是何種家庭,都會面臨同樣的「戰火」,那就是夾在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中的「雙面膠」。一邊是伴侶,一邊是父母,進退兩難,找不到平衡點。想要擁有幸福的婚姻,我們必須告別和原生家庭的關係,真正成長為能為自己和婚姻負責的成熟人格。
  • 《雙面膠》不願意與公婆住,是不孝順的表現嗎
    連兒媳婦的內衣內褲都洗,家裡每天收拾的一塵不染,到最後為什麼她們老兩口的到來,會弄得兒子家一地雞毛。 海清扮演的兒媳婦麗娟難道是一個壞兒媳婦嗎?娘家出十三萬在上海交了首付款,買了一套房子,丈夫亞平家出了僅僅的兩萬元。
  • 婆媳題材電視劇《雙面膠》,完美詮釋了,婆媳矛盾的根源是什麼
    《雙面膠》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部電視劇,個人認為拍得很真實。《雙面膠》之前,幾乎沒有一部電視劇專注於婆媳矛盾,《雙面膠》之後,漸漸有了《婆婆來了》等作品。電視劇《雙面膠》的結局是,麗娟與亞平算是和好了,婆婆去世了,他們一家三口重新生活在一起。
  • 《雙面膠》:造成婆媳問題的3大根源,你中了哪一點
    我很喜歡看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因為貼近生活,讓人有共鳴,比如《雙面膠》。《雙面膠》是我刷了很多遍的電視劇,它不僅現實,而且有借鑑意義。在《雙面膠》裡,麗娟因為買了一個昂貴的面霜,被婆婆看到,婆婆就斥責她浪費。平時麗娟多吃幾口肉,婆婆也有意見,「吃那麼多肉,照這種吃法,那得花多少飯錢。」 老人節儉不是錯,錯就錯在,她們喜歡用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別人,並對對方的生活指手畫腳。
  • 雙面膠:不用再罵婆婆了,婚姻的悲劇娘家難辭其咎
    導語:當年《雙面膠》熱播,電視劇的主旋律是探討婆婆媳婦和婚姻生活的真諦。都說女人在婚姻生活裡強勢,作品中都在烘託婆婆和媳婦如何針尖對麥芒,如何無法好好相處,唯獨忽視了那個讓她們建立起來關係的「男人」。沒有了男人的存在,婆媳關係將戛然而止。
  • 10年後重溫《雙面膠》:原來麗娟不需要換老公,需要換個爹
    我是雲溪沫,看淡人間煙火,訴說真情百態。喜歡情感話題,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導語: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因為他們的言行舉止會在日常的行為中,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01而《雙面膠《雙面膠一個男人不說非要撐起家裡的一片天,起碼要把自己當作家裡的一份子。女兒的終身大事,豈可被亞平的幾件禮物幾句好話就給忽悠了?
  • 重溫《雙面膠》:胡麗鵑之所以會被婆婆欺負,是因為她「不值錢」
    >情露相逢|情感劇評一說到婚姻裡最難處理的關係是什麼婆婆和兒媳,同樣是女人,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按理來說應該會更容易理解體諒對方。可是,在很多家庭裡,婆婆和兒媳婦不但難以和睦相處,而且到了不能共存的地步。這個時候,男人就會陷入兩難之地。維護母親吧,媳婦會感到失望,自己的婚姻就會走到盡頭;維護媳婦吧,母親會感到失望,自己也會感到內疚,周圍人更會把不孝的帽子扣在自己的頭上。
  • 重溫《雙面膠》,我終於明白女人倒貼嫁人的做法有多麼不值得了
    對一個男人來說,人生中最花錢的一件事情可能就是結婚了對這些男人而言,不要彩禮、心甘情願倒貼的女孩子才是他們的擇偶目標,而這種女孩子也的確存在,比如,電視劇《雙面膠》的女主角胡麗鵑就是這樣的女孩。作為女人,你要讓男人在得到你的過程中付出點代價,讓你自己顯得有價值。自我掉價的女人,很難得到男人的看重。
  • 重看《雙面膠》:婆媳之戰的那些名場面,暴露了更深層的人性
    最近我就高效率地重看了《雙面膠》。《雙面膠》首播是2007年。彼時,我們這代人大多尚處在將婚未婚的階段。看婆媳倫理劇,更多的是看熱鬧,難有感同身受的體悟。時隔十幾年再重溫,時移事易, 感受、認知皆與當年不同。一、上海姑娘為什麼會愛上東北小夥?胡麗鵑這個上海姑娘,雖被父母養得驕縱了點,但骨子裡沒什麼壞心眼。
  • 婚姻的「雙面膠」:婆媳的矛盾,都是從夾菜開始
    婆婆叫親朋好友一起過來吃個飯,讓小雅要多準備點菜,小雅身為兒媳婦還請假半天準備食材。食材都是小雅一個人去買來,自己處理,自己煮,整個過程從買到做都是一個人。儘管有點累,但小雅覺得值得。難得一次家庭聚會,一家子的人都要回家,兒自己身為女主人就應該這麼做。到了晚上,親戚好友都過來。婆婆在飯桌上給兒子和女兒一直夾菜,卻沒有給小雅夾過菜。
  • 嫁人不嫁鳳凰男,《雙面膠》播出14年後,原型的結局仍讓人難釋懷
    鳳凰男有兩種,一種是開始就是想通過結婚改變命運的,對妻子的感情並不多,甚至沒有, 第二種就是一開始是真感情,但是在相處的過程中矛盾重重,變成了鳳凰男。無論哪種最後受傷的都是女人。拜金女和鳳凰男這兩個頗具諷刺意味的形容詞,是婚姻中最可怕的兩類人,不同是前者還有甩掉的可能,而後者沾上就容易被吞沒。
  • 我變成一條「雙面膠」後,婆媳關係越來越融洽了
    那麼怎樣才能讓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相處下去呢?不相互說對方的壞話。這一點是大忌,很多婆婆媳婦在鬧矛盾後就會給兒子或者老公吐槽,告狀。作為丈夫如果不懂其中的利害,將吐槽,告狀傳到對方的耳朵,那麼戰火將會再次升級。聰明的老公就會在兩邊把對方的好話說盡,讓兩邊都高興。為了婆媳和睦相處,有時候說一些善意的謊言也未嘗不可。
  • 重新解讀《雙面膠》:分析胡麗娟夫妻的對話 才明白一開始就錯了
    重看《雙面膠》第三集,胡麗娟與公婆第一次發生正面衝突。兩代人的價值觀不一樣,發生衝突是可以理解的,問題是怎麼解決衝突。但是,我們來看看胡麗娟是怎麼處理的。婆婆解釋說,「我一想沒人吃了,就別浪費煙火了。」在婆婆眼裡,一家四口只有「兒子是人」,其餘都是兒子的附屬。胡麗娟心裡不舒服,說「我是不吃剩菜的」,也勸婆婆不要再吃剩菜了,對自己好點兒。但是婆婆一點兒都聽不進去,以自己能吃老公、兒子的剩飯為榮。
  • 雙面膠:當成為媳婦之後,對自己好一點,因為你會喪失自己
    雙面膠》是一部2007年播放的電視劇,但是到如今熱度仍然不斷,不單單是因為它是有真實事件改編,更是因為其中對婆媳關係的講述讓數以萬計的媳婦感同身受。這部片子真實揭開了無數媳婦在婚姻裡和婆婆不敢說的辛酸。
  • 《雙面膠》:男人的態度,決定了家庭的幸福
    十幾年前的電視劇《雙面膠》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在這部劇中,婆媳矛盾,親家大戰,家庭暴力,經濟、孩子等等,把婚姻裡會出現的一切問題,都呈現在了我們面前。天底下只有女人吃剩飯的,你一大老爺們兒,咋吃她口水呢?那也不乾淨呀!」這是家風!男人在家是被供的,哪能那樣作踐?我就是不許!至少當老人面兒不作興!瞧她那樣兒,還叫你給盛飯,她那兩手空著幹嗎來了?賤貼貼的。下次她再這樣我就拉下臉說她了啊!到時候別鬧得不愉快。你回去說給她聽。老婆,那得教育!
  • 寶麗金50周年,華語巨星珍藏版黑膠/畫膠LP限量發行
    本次6張精選經典黑膠專輯發行,包括華語樂壇巨星張學友、譚詠麟、鄧麗君、陳慧嫻暢銷作品;其中4張為珍藏版畫膠,A/B雙面呈現不同的經典照片,兼具觀賞性與收藏紀念價值。 鄧麗君人生最後一張粵語專輯 《漫步人生路》 珍藏版圖案畫膠
  • 親家見面有三忌,親家見面有什麼講究
    雙方父母第一次見面可能就是要洽談婚事了,當然也可以提前就介紹雙方父母認識,先多了解也總是好的,那麼雙方父母親家見面的時候有什麼講究呢?比如說在談婚事等方面都是有講究的,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下親家見面有三忌 以及親家見面有什麼講究!
  • 因為一頓飯而引發的「婆媳戰爭」
    可見一天三頓飯在每個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國人無論是婚喪嫁娶,談生意聯絡感情都喜歡在飯桌上解決,很多時候通過一餐飯就可以看出人際關係中的好壞,而很多婆媳矛盾也是最先從飯桌上開始。電視劇《雙面膠》裡有一段經典片段:胡麗娟的婆婆做了紅燒肉,本來想讓兒子多吃點,結果胡麗娟不識相地一直吃,28塊紅燒肉,吃了13塊。
  • 看一個男生適不適合當老公,跟他吃一頓飯你就知道了
    其實啊,要想看兩個人合不合適,一起吃一頓飯就知道了~吃飯,就像是一面鏡子,在一言一行當中,就可以照出一個人的性情,照出人生百態。為什麼當爸媽知道你談對象的時候,總會執著的要求你把他帶回家,大家一起吃一頓飯?
  • 三觀合不合,吃一頓飯就知道
    所以,想要真正認識一個人,那就和他吃頓飯。但由於倆人工作都較忙,一直沒有時間約出來單獨見面,只好一直在微信上聊天。於是,就在七夕這天,男方便想著約彤彤一起出來吃個飯。本來彤彤以為,自己好不容易可以遇到一個互相看對眼的人,可沒想到一頓飯後,卻是這樣的結果。所以,吃飯雖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