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讀《雙面膠》:分析胡麗娟夫妻的對話 才明白一開始就錯了

2020-12-19 家庭與家庭關係

重看《雙面膠》第三集,胡麗娟與公婆第一次發生正面衝突。

兩代人的價值觀不一樣,發生衝突是可以理解的,問題是怎麼解決衝突。

但是,我們來看看胡麗娟是怎麼處理的。

這一天,亞平晚上要加班,就給家裡打了電話,告訴了自己親媽,忘記告訴胡麗娟。

由於亞平晚上不回家吃飯,胡麗娟發現婆婆買了菜也不做新的。

婆婆解釋說,「我一想沒人吃了,就別浪費煙火了。」

在婆婆眼裡,一家四口只有「兒子是人」,其餘都是兒子的附屬。

胡麗娟心裡不舒服,說「我是不吃剩菜的」,也勸婆婆不要再吃剩菜了,對自己好點兒。但是婆婆一點兒都聽不進去,以自己能吃老公、兒子的剩飯為榮。

緊接著,胡麗娟聊到了生孩子,表達了「有能力負擔的時候,才生孩子」的觀點,一下子惹惱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公公,被公公指著教訓「太自私」,只為自己著想。

一頓飯吃得不歡而散。

胡麗娟委屈得眼淚直流,等著亞平回來。

我們來看看兩人的對話。

1、胡麗娟和亞平溝通「打電話」的問題

胡麗娟委屈:「你不過就是晚上沒回來吃飯,沒給我打電話嘛?」(胡麗娟對亞平的忽視,表示不滿)

亞平:「我給我媽打了,她沒跟你說呀。」(亞平的回答,顯示他壓根兒就沒有意識到忽視了胡麗娟)

胡麗娟:「你跟你媽說是跟你媽說,跟我說是跟我說。我是你老婆,你跟你媽說,你不跟我說呀?」(胡麗娟再次提醒,自己是老婆,和亞平的媽媽是有區別的。但是,她並沒有明確老婆和老媽的真正區別是什麼

亞平不以為然地笑了:「這,跟誰說不是說呀。話傳到不得了嗎?」(亞平的回答,很明顯他沒有意識到在家裡老婆和老媽的區別,也就是他沒有搞明白老婆是現在和未來都對她很重要的人老媽則是需要他報答養育之恩的人。如果說老媽是恩人的話,老婆則是要一起共擔風雨的另一半。

胡麗娟:「那我是要吃醋的。你現在是我的人了,你只能寶貝我一個的。」(亞平沒弄明白,胡麗娟也沒弄明白。緊接著,胡麗娟開始撒嬌求哄,提要求。)

亞平:「好好好 行行 那 這麼著。以後我再加班呢,我先給娟娟寶貝兒打一個,然後我再給我媽打一個。這不浪費電話費嗎……做人難哪,做男人更難哪。」(那老婆求哄,亞平就順勢開始哄老婆,給出的方案是以後加班兩邊都通知到位。但是,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整個溝通的過程中,胡麗娟委屈、生氣、撒嬌,希望獲取老公的重視,希望老公哄她開心,但是唯一沒有提出的要求就是「希望老公能夠尊重她、重視她。孝順老人她支持但是兩代人的價值觀差別太大,他們作為夫妻應該建立自己的家庭標準,這樣有利於以後的發展。」

這裡,胡麗娟完全沒有做亞平的任何思想工作。

2、胡麗娟和亞平溝通「吃剩菜」、「生孩子」的問題

胡麗娟抱怨,「我今天晚上回來,看見桌子上又是豬肉燉白菜,還是昨天的。我就問你媽說怎麼沒燒菜。你親愛的媽,說屋裡沒人不用開火。」(胡麗娟表達了不滿)

亞平聽了直樂,「我能想像得到。」(亞平的回答,表示了解。)

胡麗娟:「搞了半天,一家四口,就你一個算人,我們都不是人啊!」(胡麗娟的話,仍然只是在表達不滿,並沒有堅決提出要改變

亞平回答:「我們老家是有這傳統。但我也跟我媽說了,這都早八百年的事兒了,怎麼還這樣呢,不聽啊!對吧,老人嘛……」(亞平的回答,表示他曾經跟老人溝通過,但是沒有成功。緊接著,表達老人難以溝通)

……胡麗娟又公婆教育她要攢錢、要生孩子的問題告訴了亞平……

胡麗娟總結,「我覺得你媽是不是得了什麼生存恐慌症啊?……還要求我攢錢,我攢那麼多錢幹嘛啊?」(胡麗娟這裡的話,表示她完全沒有理解婆婆的價值觀,甚至還有點看不上。其實,婆婆的做法是有點太極端了,但是未雨綢繆的觀點也並沒有完全錯。掙錢不容易,省著點兒花也不是壞事,當然也不能太苛刻自己。)

亞平的回答:「老爸老媽 他們嘮嗑嘛。有一句無一句的,你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你還當真聽了。老人你得當孩子哄。」(也就是說,亞平所謂的孝順,就是哄父母開心,至於父母說得對不對,他完全沒有認真對待、思考過,能哄則哄。畢竟相比於哄,跟父母講道理、做思想工作更累。這種方式,完全不能解決問題,只是自欺欺人得以為會沒有問題。)

胡麗娟又開始撒嬌,使性子:「我不要哄他們 我不要跟他們嘮嗑了。你爸爸好兇的 今天都把我罵哭了……說我不生孩子 自私……」

亞平一看就胡麗娟生氣,就開始哄:「行行 咱不生 咱不生,乖,那個,別影響你情緒啊。咱晚上不還得在床上會師嘛……」(似乎只要胡麗娟一生氣,亞平就跟條件反射一樣開始哄。亞平對待胡麗娟的方式,跟對待自己父母的方式一模一樣。

胡麗娟真是太容易哄了,亞平一哄,胡麗娟就開始心情轉好,「……你討厭啊你……」。

胡麗娟與公婆的交流過程中,雙方還會輸出彼此的價值觀,雖然彼此都不認可對方。但是,胡麗娟在與自己老公溝通的過程中,除了抱怨、不滿、撒嬌以外,並沒有嚴肅認真得探討怎麼處理兩代人生活價值觀的問題。

亞平還提出了不是解決方案的方案「哄」,胡麗娟不同意「哄」,但是自己也沒有進一步深入思索怎麼解決問題。哎,買房子的時候倒挺精明的,工作上也懂進退。可是到了家庭內部問題方面,胡麗娟的表現完全是一個「被寵慣的孩子」。

這時候,胡麗娟最應該做得就是,跟老公探討如何讓價值觀不同的兩代人相處。到底是讓公婆的傳統觀念凌駕於小家庭之上,還是應該堅持年輕人的新觀念?或者雙方求同存異,互不幹涉彼此。她真正需要做得是,了解老公的真實想法,嘗試找出解決方案,而不是簡單得要老公哄一哄就行了。

經營婚姻,一樣是需要智慧的。當然,我們可以抱怨老公、公婆都不懂事,好像「找一個懂事的老公」、「懂事的公婆」或者「沒有公婆」,就沒有這些問題了。但是,作為女性自己呢?自己能做些什麼呢?難道結婚只能寄希望於別人「懂事與否」,才能有幸福的家庭嗎?

你自己的利益,你怎麼去維護,去平衡呢?漫漫長路,你自己的家庭你都不學習怎麼去經營的話,你指望誰幫你呢?

相關焦點

  • 《雙面膠》裡婆婆看不上胡麗娟,心理學分析女孩下嫁不幸的真相
    《雙面膠》裡的婆婆一直都是深入人心的反面人物,她把一個農村惡婆婆詮釋得淋漓盡致。農村婆婆甚至明目張胆地說:「你們女兒倒貼亞平,這個房子就是亞平和麗娟的,貸款都是亞平還的,就是離婚這個房子有亞平的一半。」其實,這個房子是胡麗娟父母拿了幾十萬,而亞平父母只拿了2萬塊。為什麼婆婆會有這種想法?原因就是胡麗娟的下嫁。
  • 雙面膠:不用再罵婆婆了,婚姻的悲劇娘家難辭其咎
    可惜,很多女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她們往往感情用事,遇到婆媳問題自己就衝鋒陷陣,不懂得讓男人去解決。而且結婚當天,男方老家一個村的人都來了,喝高興了竟然還大打出手,可這一切都只是開始。隔三差五的親戚來串門,一住就至少半個月。男方還有一個弟弟,他們甚至希望女方貼錢再給弟弟購買一套房子。這一家人就像血蛭一樣,打算將女方家的血喝乾抹淨。後來終於鬧出了人命,女方被掐死,父親被活活氣死,母親現在還在精神病院。而據傳男方只是過失殺人,並沒有判死刑,早已經出獄,繼續霸佔女方的財產已經再婚。
  • 10年後重溫《雙面膠》:原來麗娟不需要換老公,需要換個爹
    01而《雙面膠偏偏胡麗娟就不喜歡這種上海小男人,說話娘裡娘氣,對她管來管去。《雙面膠一個男人不說非要撐起家裡的一片天,起碼要把自己當作家裡的一份子。女兒的終身大事,豈可被亞平的幾件禮物幾句好話就給忽悠了?
  • 婆媳題材電視劇《雙面膠》,完美詮釋了,婆媳矛盾的根源是什麼
    《雙面膠》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部電視劇,個人認為拍得很真實。《雙面膠》之前,幾乎沒有一部電視劇專注於婆媳矛盾,《雙面膠》之後,漸漸有了《婆婆來了》等作品。電視劇《雙面膠》的結局是,麗娟與亞平算是和好了,婆婆去世了,他們一家三口重新生活在一起。
  • 中國家庭最可怕的「戰火」,是讓伴侶做痛苦的「雙面膠」
    這種變數不僅僅是夫妻本身帶來的,還關係到雙方的原生家庭。無論是何種家庭,都會面臨同樣的「戰火」,那就是夾在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中的「雙面膠」。一邊是伴侶,一邊是父母,進退兩難,找不到平衡點。想要擁有幸福的婚姻,我們必須告別和原生家庭的關係,真正成長為能為自己和婚姻負責的成熟人格。
  • 婚姻的「雙面膠」:婆媳的矛盾,都是從夾菜開始
    小雅更加委屈,但也不想說什麼,但之後因為這事,細細觀察就能發現婆婆在「吃」稀飯方面的偏心:只要兒子女兒沒回來,就會交代小雅煮隨意點,幾人也就吃得就很差;要是兒子女兒一回來在這種心理下,小雅跟婆婆的關係開始相處不好,老公很不理解,反過來對小雅越來越不滿,夫妻感情變得很差。「夾菜」是件很平常的事,心裡牽掛就會夾給誰,有著滿滿的關懷。但身為兒子與老公的男人,卻無法理解這點。其實,這時只要夾菜給妻子就行,就能避免婆媳關係有了矛盾,女人也就沒有這方面的心理旮瘩。
  • 雙面膠:當成為媳婦之後,對自己好一點,因為你會喪失自己
    雙面膠》是一部2007年播放的電視劇,但是到如今熱度仍然不斷,不單單是因為它是有真實事件改編,更是因為其中對婆媳關係的講述讓數以萬計的媳婦感同身受。這部片子真實揭開了無數媳婦在婚姻裡和婆婆不敢說的辛酸。
  • 重溫《雙面膠》,我終於明白女人倒貼嫁人的做法有多麼不值得了
    對這些男人而言,不要彩禮、心甘情願倒貼的女孩子才是他們的擇偶目標,而這種女孩子也的確存在,比如,電視劇《雙面膠》的女主角胡麗鵑就是這樣的女孩。在看《雙面膠重溫《雙面膠》,我終於明白胡麗鵑被欺負的原因了。她性格過於柔弱,不懂得發脾氣,一次又一次放鬆自己的底線,縱容李亞平扶貧的行為,讓李亞平一家覺得她是軟柿子。除了性格原因外,胡麗鵑在婚前倒貼李亞平的行為也是她被欺負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看了胡麗鵑的婚姻悲劇後,我終於明白女人倒貼嫁人的做法有多麼不值得了。
  • 「刺蝟困境」:解讀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原則——邊界感
    從好友淪為陌路,就是在邊界感上犯了錯。電視劇《雙面膠》中胡麗娟與李亞平的愛情,從初相識的甜蜜,到最後妻離子散的悲劇,很大原因正是在於夫妻間的不客氣。《雙面膠》劇照婚後,本應由兩個年輕人自己做主的二人世界,李亞平卻放任自己的父母突然闖入,胡麗娟則是屢屢將自己娘家扯進婚後生活
  • 《雙面膠》:造成婆媳問題的3大根源,你中了哪一點
    我很喜歡看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因為貼近生活,讓人有共鳴,比如《雙面膠》。《雙面膠》是我刷了很多遍的電視劇,它不僅現實,而且有借鑑意義。在《雙面膠》裡,麗娟因為買了一個昂貴的面霜,被婆婆看到,婆婆就斥責她浪費。平時麗娟多吃幾口肉,婆婆也有意見,「吃那麼多肉,照這種吃法,那得花多少飯錢。」 老人節儉不是錯,錯就錯在,她們喜歡用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別人,並對對方的生活指手畫腳。
  • 重溫《雙面膠》:胡麗鵑之所以會被婆婆欺負,是因為她「不值錢」
    >情露相逢|情感劇評一說到婚姻裡最難處理的關係是什麼在電視劇《雙面膠》裡,女主角胡麗鵑就遇到了一個難纏的婆婆和一個愚孝的老公初看《雙面膠》的時候,我就感到奇怪,因為胡麗鵑屬於低嫁,所以我無法理解李亞平母親哪來的底氣欺負有強大娘家做後盾的胡麗鵑。最近,我重溫了《雙面膠》,終於明白了李亞平家人瞧不起胡麗鵑的原因。胡麗鵑之所以會被婆婆欺負,是因為她「不值錢」。
  • 《雙面膠》阿蔡:外地媳婦被欺負?看她用三招收服上海婆婆
    夫妻雙方有任何對錯,要抓主要矛盾。克敵制勝的法寶就是,要分清楚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婚姻革命的首要問題。你不要把你和婆婆之間的矛盾上升到和老公的矛盾,前者是敵我矛盾,後者是人民內部矛盾。」重溫《雙面膠》,阿蔡這個角色越看越喜歡,工作積極努力,甘於辛苦,為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主要是對待婆婆和老公的問題上,一直有自己清晰的界限和原則。
  • 《雙面膠》不願意與公婆住,是不孝順的表現嗎
    最近我在追一部電視劇《雙面膠》《雙面膠》容嬤嬤扮演的那個婆婆,能說她不是一個好婆婆嗎?《雙面膠》有一個片段,婆婆做了一碗紅燒肉,媳婦麗娟多吃了幾塊就如《雙面膠》麗娟的婆婆,兒媳婦內衣內褲都幫忙洗了,難道真的就是對媳婦好嗎
  • 雙面膠中親家首次見面,一頓飯刀光劍影吃出人生百態
    民以食為天,向來講人情的國人,飯桌向來是交際的最佳場所,沒有什麼是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如果真的吃不到一塊,那就真的是過不到一起。《雙面膠》中自從麗娟父母踏進亞平家門,四位親家一碰頭,就進入了戰爭狀態,一場鴻門宴拉開了序幕……宛若高手過招,兩位女俠目露寒光,唇槍舌劍,字字言辭犀利,句句語帶鋒芒,卯足了勁要把對方拿下。
  • 再看《雙面膠》,原來好的婆媳關係背後都有一個高情商的丈夫
    再看《雙面膠》,電視劇原本最後的結局是婆婆癌症去世,麗娟原諒了亞平。而原著中是麗娟和婆婆爭吵後亞平對麗娟實行家暴,最後當著自己兒子的面打死了麗娟,這是一個多麼殘忍的事情! 不管是改編後的電視劇還是原著,似乎在這一個家庭裡,婆婆和媳婦只能存在一個,明確表示一山不容二虎。
  • 我變成一條「雙面膠」後,婆媳關係越來越融洽了
    那麼怎樣才能讓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相處下去呢?不相互說對方的壞話。這一點是大忌,很多婆婆媳婦在鬧矛盾後就會給兒子或者老公吐槽,告狀。作為丈夫如果不懂其中的利害,將吐槽,告狀傳到對方的耳朵,那麼戰火將會再次升級。聰明的老公就會在兩邊把對方的好話說盡,讓兩邊都高興。為了婆媳和睦相處,有時候說一些善意的謊言也未嘗不可。
  • 嫁人不嫁鳳凰男,《雙面膠》播出14年後,原型的結局仍讓人難釋懷
    鳳凰男有兩種,一種是開始就是想通過結婚改變命運的,對妻子的感情並不多,甚至沒有, 第二種就是一開始是真感情,但是在相處的過程中矛盾重重,變成了鳳凰男。無論哪種最後受傷的都是女人。拜金女和鳳凰男這兩個頗具諷刺意味的形容詞,是婚姻中最可怕的兩類人,不同是前者還有甩掉的可能,而後者沾上就容易被吞沒。
  • 因為一頓飯而引發的「婆媳戰爭」
    中國人無論是婚喪嫁娶,談生意聯絡感情都喜歡在飯桌上解決,很多時候通過一餐飯就可以看出人際關係中的好壞,而很多婆媳矛盾也是最先從飯桌上開始。電視劇《雙面膠》裡有一段經典片段:胡麗娟的婆婆做了紅燒肉,本來想讓兒子多吃點,結果胡麗娟不識相地一直吃,28塊紅燒肉,吃了13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