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膠》阿蔡:外地媳婦被欺負?看她用三招收服上海婆婆

2021-01-11 品讀閒談

「婚姻的第一策略就是以退為進。夫妻雙方有任何對錯,要抓主要矛盾。克敵制勝的法寶就是,要分清楚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婚姻革命的首要問題。你不要把你和婆婆之間的矛盾上升到和老公的矛盾,前者是敵我矛盾,後者是人民內部矛盾。」

重溫《雙面膠》,阿蔡這個角色越看越喜歡,工作積極努力,甘於辛苦,為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主要是對待婆婆和老公的問題上,一直有自己清晰的界限和原則。

阿蔡出生在外省的普通農村家庭,當年因為考上高校,所以來到了上海。是一個有知識,有穩定工作的40歲中年女性。

為人爽朗直率,有勇有謀,膽大心細,刀子嘴豆腐心,硬是把一段看似搖搖欲墜的婚姻打成一幅好牌。

01 選男人的眼光

阿蔡的老公王啟東是一個上海本地男人,學識淵博,為人老實本人,時不時還有點幽默。阿蔡想在上海紮根,嫁給王啟東就是最好的選擇。

無論是從家庭背景,人物性格,還是處理婆媳矛盾態度,王啟東都甩李亞平好幾條街。李亞平多少有點媽寶男的氣質。

王啟東雖然看上去唯唯諾諾,好像還有點窩囊,但是他大智若愚,關鍵時刻絕對不掉老婆的鏈子。

王啟東因為被誣陷嫖娼不得不更換工作單位,而兒子健健也要更換新的學校。為了讓兒子健健接受這個事實,王啟東有一番關於【沉淪】的自白:

沉淪就是因為自己犯的錯誤害怕別人責難,害怕繼續生活下去,害怕與別人交往。一個人躲起來,把自己的心像一扇門一樣關起來,不讓別人進去,從此一個人孤獨,這就叫沉淪。更可怕的沉淪是從此不再像以往那樣地相信別人,愛別人,這樣的人就叫懦夫,這樣的做法就叫逃避。我們可以犯錯誤,也允許犯錯誤,但犯了錯誤以後不要跑,要勇敢面對,避免以後犯同樣的錯誤。

02 對婆婆的「忍」

阿蔡最開始的時候被上海婆婆各種不待見,最後婆婆對她滿心喜歡,靠的就是「忍」。她的「忍」不是懦弱,而是以退為進,以守為攻。

就說修冰箱這件小事,阿蔡家裡有一個用了幾十年的日本小冰箱,總是結冰,不製冷。但是公公婆婆卻不捨得花錢買新的冰箱。

公公更是到處找人上門維修,阿蔡一直有個願望就是買個新冰箱。但是公公婆婆對她的建議並不待見。婆婆甚至當面拒絕更換新冰箱的建議,認為是亂花錢。

如果換做胡麗娟肯定是據理力爭,不換冰箱不罷休。但是阿蔡不動聲色,先「忍」。

先給公公婆婆洗腦購買新冰箱的好處,並告訴他們市面上新冰箱的價格貴得一兩萬,但是我們不攀比,我們買個三四千的就好了。

而後協助公公找修理冰箱師傅上門,修理幾次後,錢去了不說,冰箱還是沒有好轉。

婆婆沒有辦法只好主動求助阿蔡,由阿蔡來解決冰箱的問題。

阿蔡白天要上班,下班後還要買菜做飯,輔導孩子功課。

家庭矛盾自然少不了,加上婆婆總是偏袒二兒媳婦,阿蔡的心裡多少有不平衡。

阿蔡平日裡忙活公公婆婆,老公孩子已經非常疲倦,每到周末,小叔子帶著媳婦還要到家裡蹭飯,順手從婆婆那裡「騙」走一些零花錢,走的時候還要順手打包一些飯菜。

這換做任何一個女人都是受不了的。但是阿蔡十年如一日,嘴上嘟囔就算了,她內心還是非常維護這個家庭,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和老公兒子搬出這個家庭,過自己的小日子。

期間阿蔡在丈夫王啟東耳邊吹了不少枕邊風,希望公婆賣掉現在的老房子,拿出部分錢出來給他們購置新房,但是都遭到婆婆的一口拒絕。

在婆婆這裡爭取首付失敗的阿蔡,內心積怨頗深。於是故意加班不回家做飯,家裡的頂梁柱翹班了,家裡自然亂成一鍋粥。

細想想,阿蔡這一招似乎比直面矛盾更加有效。做了家裡十幾年的保姆式兒媳,得不到上海婆婆的認可,得不到老公的維護,得不到屬於自己的房子,換做大部分女人估計都會引起婆媳矛盾。

03 阿蔡的勇

阿蔡天天在老公枕邊吹耳邊風,讓老公跟公公婆婆提要求付首付給他們買房。王啟東面對阿蔡咄咄逼人,心生不快。

在一次和爭吵後,王啟東外出遇到一個從事不正經職業的小紅,引誘王啟東喝醉帶至酒店,王啟東醉酒後吐了小紅一身,為了賠償,給了小紅500元。而且好是這500元,被警察認定王啟東涉嫌不正經交易。

王啟東因為此事被學校停職,但是又拒絕王啟東離職。阿蔡為了老公的工作,拿起菜刀逼迫校長同意王啟東離職。由此可見阿蔡的勇。

在大是大非面前,阿蔡雖然惱羞成怒,但是她也反思自己的行為。老公王啟東之所以鬧出此等糗事,跟自己平時的咄咄逼人有必然聯繫。

面對家裡的一地雞毛,阿蔡沒有選擇逃離這個家庭,而是振作起來和公公婆婆團結一致,找小叔子解決老公工作問題。

兒子健健也因為把同學打進醫院,面臨轉學。全家的指望都在阿蔡一個人身上了。

婆婆這個時候也怕阿蔡提離婚,於是好言相待,吐露真心,承諾一定會把目前住的房子留給阿蔡和王啟東,這才解了阿蔡的心結。

經歷這麼多曲曲折折,阿蔡終於和自己和解。女人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風水,如果這個女人總是一副咄咄逼人,怨氣衝天,那這個家庭也和諧不到哪裡去。

經由丈夫王啟東和兒子健健的事情,阿蔡逐漸變得通透,一家人平安在一起比住更大的房子更重要。

於是,她開始從另一個角度看待老公王啟東,發現他並沒有那麼懦弱,對自己還是很關心的。

發現婆婆也並沒想像中難對付,婆婆的一切行為都是苦衷,不願意給首付買房,實則是想一家人住一起,互相照應。

娶妻當娶德,一個女人善良的德行幾乎完全掌控了家裡的氛圍,我不是教大家任何事情都要忍,要勇。

而是在婚姻和婆媳相處中,要有自己的判斷,就如王啟東對兒子健健所說:我們可以犯錯誤,也允許犯錯誤,但犯了錯誤以後不要跑,要勇敢面對,避免以後犯同樣的錯誤。

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矛盾,婆婆一開始也不是婆婆,婆婆一開始也是別家的兒媳,而兒媳一開始也並不是兒媳,終一日會成為婆婆或者嶽母,跟阿蔡一樣,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站在自己的立場反思,釋然,和解。

相關焦點

  • 重溫《雙面膠》:胡麗鵑之所以會被婆婆欺負,是因為她「不值錢」
    在電視劇《雙面膠》裡,女主角胡麗鵑就遇到了一個難纏的婆婆和一個愚孝的老公婆婆受到男尊女卑的落後思想影響,一心想把兒媳婦胡麗鵑改造成兒子的保姆,成為家裡免費的傭人。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女性,胡麗鵑自然無法忍受婆婆落後的思想,屢次跟婆婆發生爭執。初看《雙面膠》的時候,我就感到奇怪,因為胡麗鵑屬於低嫁,所以我無法理解李亞平母親哪來的底氣欺負有強大娘家做後盾的胡麗鵑。
  • 婚姻的「雙面膠」:婆媳的矛盾,都是從夾菜開始
    電視劇《雙面膠》裡的阿蔡和王啟東兩人婚姻,給了我們上了一課深刻的「偏向兒子」婆媳關係:婆婆叫大媳婦阿蔡打掃窗戶,後來小兒子看到危險就主動爬上。婆婆看到是小兒子在上面,就忙著叫兒子下來,危險,不要再擦了。
  • 重看《雙面膠》:婆媳之戰的那些名場面,暴露了更深層的人性
    特別是N年前看過的一些特別喜歡的經典片子,像《金婚》《蝸居》《甄嬛傳》之類的,短視頻剪輯裡就能用最少的時間成本高效回看濃縮劇情和經典橋段。最近我就高效率地重看了《雙面膠》。《雙面膠》首播是2007年。彼時,我們這代人大多尚處在將婚未婚的階段。看婆媳倫理劇,更多的是看熱鬧,難有感同身受的體悟。
  • 雙面膠:不用再罵婆婆了,婚姻的悲劇娘家難辭其咎
    導語:當年《雙面膠》熱播,電視劇的主旋律是探討婆婆媳婦和婚姻生活的真諦。都說女人在婚姻生活裡強勢,作品中都在烘託婆婆和媳婦如何針尖對麥芒,如何無法好好相處,唯獨忽視了那個讓她們建立起來關係的「男人」。沒有了男人的存在,婆媳關係將戛然而止。
  • 婆媳題材電視劇《雙面膠》,完美詮釋了,婆媳矛盾的根源是什麼
    《雙面膠》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部電視劇,個人認為拍得很真實。《雙面膠》之前,幾乎沒有一部電視劇專注於婆媳矛盾,《雙面膠》之後,漸漸有了《婆婆來了》等作品。電視劇《雙面膠》的結局是,麗娟與亞平算是和好了,婆婆去世了,他們一家三口重新生活在一起。
  • 《雙面膠》不願意與公婆住,是不孝順的表現嗎
    《雙面膠》容嬤嬤扮演的那個婆婆,能說她不是一個好婆婆嗎? 但是媳婦就會覺得,我自己賺錢自己花,公公婆婆有什麼看不慣的?又沒有花他們一分錢,即便是花老公的錢,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矛盾就來了,公公婆婆與媳婦,你看不慣我,我也看不慣你。
  • 《婆婆媳婦小姑》:三個女人一臺戲,戲外三個主角生活大不同
    一個千年難解的結——婆媳矛盾,一則無法猜透的迷——姑嫂糾紛,三個女人搭臺演戲,這部戲就是1997年播出的電視劇《婆婆媳婦小姑》。從頭到尾都是家長裡短,沒有華麗的布景,沒有高大上的臺詞,整部劇充滿了鍋碗瓢盆的生活氣息,彰顯了親情的可貴。
  • 雙面膠:當成為媳婦之後,對自己好一點,因為你會喪失自己
    雙面膠》是一部2007年播放的電視劇,但是到如今熱度仍然不斷,不單單是因為它是有真實事件改編,更是因為其中對婆媳關係的講述讓數以萬計的媳婦感同身受。這部片子真實揭開了無數媳婦在婚姻裡和婆婆不敢說的辛酸。
  • 《雙面膠》:造成婆媳問題的3大根源,你中了哪一點
    我很喜歡看現實題材的電視劇,因為貼近生活,讓人有共鳴,比如《雙面膠》。《雙面膠》是我刷了很多遍的電視劇,它不僅現實,而且有借鑑意義。在《雙面膠》裡,麗娟因為買了一個昂貴的面霜,被婆婆看到,婆婆就斥責她浪費。平時麗娟多吃幾口肉,婆婆也有意見,「吃那麼多肉,照這種吃法,那得花多少飯錢。」 老人節儉不是錯,錯就錯在,她們喜歡用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別人,並對對方的生活指手畫腳。
  • 中國家庭最可怕的「戰火」,是讓伴侶做痛苦的「雙面膠」
    電視劇《親愛的自己》裡面,張芝芝和劉洋的婚姻,在婆婆到來之後陷入更大的困境。張芝芝的婆婆有嚴重的重男輕女傾向,為了讓張芝芝生兒子,逼著她喝來路不明的中藥。對自己的孫女,她也是百般苛待,不讓她上培訓班,給她吃過期的食品。為此,張芝芝很生氣,多次和婆婆起衝突,並且和劉洋控訴。
  • 重溫《雙面膠》,我終於明白女人倒貼嫁人的做法有多麼不值得了
    對這些男人而言,不要彩禮、心甘情願倒貼的女孩子才是他們的擇偶目標,而這種女孩子也的確存在,比如,電視劇《雙面膠》的女主角胡麗鵑就是這樣的女孩。雙面膠》的時候,我在為不爭氣的女主角胡麗鵑感到恨鐵不成鋼的同時,也感到十分奇怪。
  • 情商高的女人都用這三個方法和婆婆相處,關係非常融洽
    那麼怎樣才能和婆婆和諧相處呢?這三個技巧你不妨好好看一下,應該會對你有用。 1、不在婆婆面前跟老公親熱 我想作為一個女人你應該也知道,女人都是比較容易吃醋的動物,無論她的年齡有多大都不例外。對於婆婆來說,自己辛辛苦苦好不容易伺候大的兒子,如果卻被你摘桃子了,原本就是一件非常不舒服的事情。
  • 雙面膠中親家首次見面,一頓飯刀光劍影吃出人生百態
    《雙面膠》中自從麗娟父母踏進亞平家門,四位親家一碰頭,就進入了戰爭狀態,一場鴻門宴拉開了序幕……宛若高手過招,兩位女俠目露寒光,唇槍舌劍,字字言辭犀利,句句語帶鋒芒,卯足了勁要把對方拿下。麗娟媽認準了亞平媽要把女兒當丫鬟使喚,是有備而去,想一鼓作氣,趁此機會給對方一個下馬威,讓他們不敢欺負女兒。
  • 再看《雙面膠》,原來好的婆媳關係背後都有一個高情商的丈夫
    再看《雙面膠》,電視劇原本最後的結局是婆婆癌症去世,麗娟原諒了亞平。而原著中是麗娟和婆婆爭吵後亞平對麗娟實行家暴,最後當著自己兒子的面打死了麗娟,這是一個多麼殘忍的事情! 不管是改編後的電視劇還是原著,似乎在這一個家庭裡,婆婆和媳婦只能存在一個,明確表示一山不容二虎。
  • 嫁人不嫁鳳凰男,《雙面膠》播出14年後,原型的結局仍讓人難釋懷
    《雙面膠》:嫁人不嫁鳳凰男這部十幾年前的電視,放到現在也頗具現實意義,你以為是家庭劇,講婆媳矛盾那點事,其實卻是現實魔幻大戲。上海姑娘麗娟,不顧母親反對嫁給了留在上海的亞平,雖然麗娟並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之家,但是比起亞平來說卻好很多。亞平從農村出來,別說給麗娟家彩禮,就是買房也是天方夜譚。就是這樣麗娟也想賭一把,就圖亞平對她好。
  • 為什麼越是孝順的兒媳,越不受婆婆的重視和尊重!
    嫁到兩個兒子的家庭,不僅要處理千古難題之婆媳關係,更有錯綜複雜的妯娌關係,要有強大的抗壓能力才能受得了雙面夾擊。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電視劇《雙面膠》,這部劇簡直將婆媳矛盾表現得淋漓盡致,雖然劇中的婆媳矛盾會讓人產生恐婚的念頭,現實有過之而不及。
  • 《雙面膠》:男人的態度,決定了家庭的幸福
    十幾年前的電視劇《雙面膠》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在這部劇中,婆媳矛盾,親家大戰,家庭暴力,經濟、孩子等等,把婚姻裡會出現的一切問題,都呈現在了我們面前。提起公公婆婆要來的時候,麗絹是歡迎的,只是亞平卻是在公婆快到上海的時候,才告訴麗鵑的,還要求麗鵑臨時放下手裡的工作,和自己一起去接人。
  • 10年後重溫《雙面膠》:原來麗娟不需要換老公,需要換個爹
    01而《雙面膠母親要求她找個有錢人,這本無可厚非。上海本地姑娘,用他們的話那就是生在金鳳凰窩裡,就算是生在弄堂裡,也是鳳凰,是胡亞平這種山裡來的野雞配不上的。偏偏胡麗娟就不喜歡這種上海小男人,說話娘裡娘氣,對她管來管去。
  • 我變成一條「雙面膠」後,婆媳關係越來越融洽了
    這一點是大忌,很多婆婆媳婦在鬧矛盾後就會給兒子或者老公吐槽,告狀。作為丈夫如果不懂其中的利害,將吐槽,告狀傳到對方的耳朵,那麼戰火將會再次升級。聰明的老公就會在兩邊把對方的好話說盡,讓兩邊都高興。為了婆媳和睦相處,有時候說一些善意的謊言也未嘗不可。
  • 上海婆婆和外地媳婦真的水火不相容嗎?會不會是誤會..誤會呢?
    有一次,我路過她家附近,發現警察、居委會的人都在,我探了一下頭,聽周圍鄰居在議論紛紛。原來阿姨家婆媳在打架,更確切的說,是兒媳婦打了婆婆。兒媳婦是福建人,在上海經商,工作上的關係和阿姨兒子認識並且相愛了。這位比老公大三歲的女孩,風風火火特別能幹,性格也豪爽,她上門以後,阿姨也挺喜歡這個女孩。